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29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529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都不用去考虑太多。

    赵佗觉得,自己的那个孙子赵胡,都不用别人怂恿跟鼓动,保准成为这个派系的领头羊。

    不过……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南越的疆域,本就是始皇帝下令,要求征服和并入中国疆域的土地。

    如今,完璧归赵。也是应有之理。

    更何况,赵佗已自感自己时日无多了。

    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子孙后代。奠下万世富贵之基,就已经是个很不错的结果了。

    不然,以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恐怕一旦自己蹬腿,南越社稷和江山。马上就要倾覆于内忧外患之中。

    赵佗很清楚,自己的孙子赵胡,不是什么开拓之主,甚至守成之君,都够呛。

    这样想着,赵胡就伏地谢道:“老臣谨奉诏!”

    这让其他百官列侯勋臣看了,无不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许多人心里,更是一声:“卧槽!”

    自高帝以来,游离于中国之外。割据一方,在吕后时,为患边关,在太宗时,曾称帝用黄屋左纛,霸气凛凛的自号‘南越武帝’的赵佗就这么降了?

    逗我吧?!

    虽然,赵佗入朝,就已经代表了南越王国会选择臣服长安,从外藩变成内藩。

    但是……

    不是应该先来演上几出戏吗?

    譬如说,赵佗先到长安。感慨中国富强,天子圣明,孺慕之心油然而起。

    自己等人再在旁边趁机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于是,赵佗幡然醒悟,上书天子,请为内臣,永为汉奴婢。

    这样,天子得利。自己得名,而赵佗得实惠,三方皆大欢喜。

    这剧本原本不就应该如此吗?

    怎么忽然之间,就跳过了这些程序了?

    这让许多原本准备刷声望的家伙,大失所望,在心里愤恨不平。

    多么好的一个捞取资历、名声跟功劳的机会啊!

    “这南越王,果真夷狄,不知变通啊!”有人在心里跳脚。

    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才是赵佗想要的。

    这个好处,给了汉家大臣,譬如某个文臣谋士贵族,那固然可以给赵氏留下点香火情,往后在朝中也有人能罩着。

    但,曾经在秦始皇身边侍从左右的赵佗,更清楚。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靠山和最粗的大腿,除了天子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讨好刘家皇帝,在其心中留下一个恭顺懂事的形象,远比交好几个文臣贵族更加实惠。

    有刘氏皇帝在上面罩着,他的子孙后代,就会无忧无虑的过上世代富贵生活。

    反之,几个大臣贵族的交情,在真正关键时刻,有屁用?

    皇帝该治罪,还是会治罪。

    当然,更重要的事情是——赵佗已经确认了,中国如今的这个年轻天子,能读懂他的这个举动的意思:我们赵家可是放弃了很多,为陛下文治武功,增光添彩。

    这投桃报李,陛下可不能忘啊!

    不然,赵佗也不会选择这样直接,毕竟,要是中国天子笨一点,读不懂他的意思,他岂非是把媚眼抛给瞎子了?

    再抬头微微一瞥撵车上的天子。

    天子果然是一副龙颜大悦的模样。

    这让赵佗立刻就喜不自胜,心知自己已经赌对了!

    这以小国侍大邦,决策很重要!

    想当年,战国之时,卫国果断无节操跪舔秦廷。

    因为跪的及时,舔的得当。

    所以,秦虽并吞六国,但任留卫国社稷,保卫君富贵。

    像其他什么鲁、郑、宋这样的国家,不识时务,于是,甚至都不需要秦人动手,其他列国就将这些王国夷灭。

    在目前的情况下,赵佗既然选择了内附,以保子孙富贵,自然就会学当年的卫君榜样了。

    抱着这个想法,赵佗就再次拜道:“老臣再请陛下,遣博士官吏,督导南越上下士民,教之以中国礼仪、制度、王化!”

    这老刘家历代不就最爱这一口了吗?

    果不其然,赵佗就听到,撵车上的天子,龙颜大悦,微笑着对他道:“南越王之请,朕岂无不许之理?”

    “请太常遴选儒法黄老,诸子百家各派名望博士,轮流前往南越,宣讲先贤之书,明教中国制度!”

    太常窦彭祖立刻出列拜道:“诺!臣谨奉诏!”

    “丞相,请收南越王所献地图户籍,录入丞相府……”刘彻又道。

    “诺!”周亚夫满脸欢喜的出列拜道。

    南越献土,这是周亚夫自任为丞相以来的最大事件。

    有了这么个闪光点在,哪怕百年后,他去九泉之下了,太宗与先帝问起来,托付给他的江山社稷与幼主如何,他也能拍着胸膛,给出一份完美答卷了。

    青史之上,更会在他的传记记下一笔:亚夫为相,南越来献,海内混一。

    这对周亚夫,简直就是天籁!

    “南越王请上前来……”刘彻端坐在撵车上,微笑着说,又朝江都王刘阏招手:“江都皇弟,也请上前来!”

    等这两人,走到撵车前,刘彻指着自己的弟弟,对赵佗问道:“南越王请看,吾弟何如?”

    “江都王仪表堂堂,进退有度,可称君子矣!”赵佗看了看刘阏,拜道。

    对这个江都王,赵佗自然听说过一些他的事情。

    据说,此人乃如今汉家天子胞弟,在其诸多兄弟中,素来与天子最亲。

    汉家历代天子,也多有一个捧起一位兄弟,向天下昭示,天家有爱的传统。

    太宗有淮南厉王,先帝有梁王。

    如今这位就有江都。

    赵佗自然也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汉家天子,不会无的放矢。

    他更听说了,如今江都王,王后失缺!

    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历来,刘氏都有将某一部分的区域大权,交托给自己的手足兄弟的传统。

    太宗时期,淮南厉王就曾经负责三越之事,曾帅师伐国,灭亡南海。

    先帝时的梁国就更不用说了。

    兵甲之强,在诸侯王中堪称顶级。

    如今,更是隐隐有了汉家宗伯的地位。

    他的一个儿子甚至已经坐稳了未来朝鲜王的位置。

    自然,江都王的王后位置,就成了无数人觊觎的目标。

    这样想着,赵佗立刻就道:“老臣恰有一孙女,年方二八,温柔贤淑,堪称佳丽,若江都王不弃,愿许王为枕席之妾!”

    刘阏闻言,虽然有些不太乐意,但,皇帝哥哥已经打过招呼了。

    他再是不愿,也只能捏着鼻子,在表面上作出一个乐意至极的模样,长身而拜:“老大人在上,请受阏拜!”

    赵佗闻言,哈哈大笑,道:“贤婿无须多礼!”

    能捞到一个江都王后,日后有江都为奥援,自己的子孙,基本无忧了!

    ps:  今天起码还有2更~至少一万字保底!

    求月票!!!!!!!!

    本来今天想爆个一万+的,但奈何,今天泰山老大人五十大寿,所以,只能写个1w左右。

    嗯~本月还剩下五天~

    但我已经写了20+万了。

    这是从未有过的记录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五十二节 远航(1)

    朝鲜,仁川港。

    今天,港口的码头之上,来了四艘怪物船。

    为什么说它们是怪物?

    因为,它们的模样,简直是前所未见的庞大和可怕。

    它们虽然没有身旁的几艘楼船战舰的庞大。

    但也远超了其他舰只的身躯。

    长度足足有七八丈,宽越两三丈,停靠在码头上,就如同一只来自深海的怪兽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但,这些怪物船,跟以前经常出现在码头上的汉家楼船不同。

    它们全部取消了楼船的女墙与楼层。

    但,这并没有让它们变得渺小。

    反而,使之显露出了一种海上霸王,无敌舰船的威风。

    这是因为,在取消了楼船的臃肿女墙和楼层后,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桅杆取代了这些东西。

    四根巨大的桅杆,矗立在这些怪兽的船身之上。

    巨大的风帆,虽然降落了下来,但是,任何行人,只要看到这些桅杆,就能知道,这种船只,拥有在大海上迎风破浪的能力。

    它,完全是为大洋而设计的新一代汉家主力舰船。

    “君侯,此乃楼船衙门的全新精锐战舰!”徐季带着陈蟜,站在一艘怪兽的甲板上,骄傲的对后者介绍:“此船,乃由江都国船厂所造,由楼船衙门抽调齐鲁吴楚各国一流工匠,以陛下之意,建造而成,乃是当今天下,最适合于航行大海的船舶!”

    在楼船衙门成立后,楼船上下,就负担起了齐鲁…辽东…朝鲜的近海巡逻、护航和运输任务。

    在经过了长久的实践后,楼船上下,都知道了,旧有的楼船,只是一种设计在内河航道进行作战的船只。

    它在大洋上的表现,并没有内河那么出色。更没有想象中的可靠。

    至今,已有数艘楼船,在近海遭遇风暴或者潮汐沉没。

    落水而死的士卒将官,数以百计。

    因此。楼船衙门开始迫切的需要一种全新的,适合在大海航行的船舶。

    于是去年正月,经楼船上报,天子批准,在江都国。开始设计建造这种全新的大海战舰。

    在设计之初,这种战舰的设计目标,就是用于大海远航的。

    在最开始,设计很不顺利。

    毕竟,中国从来没有过设计一种专门用于海洋航行的舰船的经验。

    但,随后天子插手了这个事情,下诏命令,在楼船的基础上,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建筑和结构,并且要求改良船体结构。以适应海洋波涛翻滚,气候多变的自然环境。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这么一个怪兽战舰。

    这种全新的战舰,是诸夏第一种,专门针对海洋环境,而设计的舰船。

    它参考了楼船衙门反馈的楼船在海洋中的一切不良反应,针对性的作出了各种适于大海航行的设计。

    譬如,它的四面风帆,以硬布为帆,一旦驶入大海。迎风而动时,速度比旧有的楼船要快接近三分之二,满帆之时,速度更是快如奔马。

    自江都到朝鲜。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即使如此,这种战舰,也只是实验船。

    一共只制造了四艘,也只会制造这四艘。

    楼船衙门的意思是,用这四艘。来实验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然后根据实践使用反馈的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

    最终目的,是要制造出一种能横跨大洋,远抵数千里外的远洋舰船。

    在听说了陈蟜打算去那倭奴之国看看的想法后,徐季的叔父徐焊,立刻就命令,将这四艘刚刚完成了海试的舰船调来朝鲜,参与这次的远航。

    目的就是借此机会,考验设计,是否符合现实需求。

    毕竟,朝鲜与那倭奴之国在距离上,不近不远。

    既可以说是在近海,也能算得上远洋。

    当然,最重要的是——

    楼船衙门的这次行动,还负有寻找秦始皇派遣的徐福舰队到底去了哪里的任务。

    当年,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以及一支庞大的舰队,出海寻访神仙,求取不死药。

    出海之后,就不知所踪。

    这个事情,想不让人关注都难!

    要知道,徐福舰队,可是携带了大量的珍宝器物以及黄金珠玉。

    若是找到他们,取回那些财富,楼船衙门的经费就有指望了。

    而且,徐季很清楚,自己的叔父的野心。

    楼船将军,可不想只在内河里面逞威风,或者当个渔夫,在黑水里抓鱼。

    楼船上下,也不甘混吃等死。

    上上下下,数以万计的将官士卒,都渴望着能找到一个新世界。

    一个只有楼船衙门才能前往和征服的新世界。

    即使退一万步,那也要找到前往身毒的航路,并且打通这条航道。

    目前南越王就在长安,楼船衙门上下,对南越内附,寄予了厚望。

    都想着借此,打开一条前往身毒的航路。

    大家的想法很淳朴——彼能来,我亦能去。

    身毒商人既然能来到南越,那,没道理,中国的楼船,去不了身毒。

    一旦,这条航路被开拓,楼船上下,马上就要发大财!

    上上下下的腰包,都要给撑爆。

    所以,如今的楼船,可谓是干劲十足。

    当然,这些事情,徐季不会告诉陈蟜。

    徐季一副‘我办事,君侯放心’的模样,慷慨激昂的将这四艘新型战舰的优点,一一阐述给陈蟜听,很多地方,自然免不了夸大——反正陈蟜也听不懂。

    陈蟜,当然不懂航海,也不知楼船的事务。

    他甚至在今年以前,都不知道,百姓每日三餐吃的是什么。

    但年轻人,脑洞很大。

    陈蟜听着徐季不断吹嘘这些新型战舰怎么坚固,怎么快速,怎么强大。

    心里面也被说得热血沸腾。

    而且,他仔细观察了这批新型战舰,实地考察后,也觉得,这样的大船,确实非常可靠。

    落在甲板上的那些巨大风帆,更是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

    “本都尉决定了!”陈蟜抚摸着甲板上粗大的绳索,对徐季道:“吾将与舰队一同远航,去那倭奴之国!”

    在陈蟜想来,这新型战船,又大又坚固,徐季又吹的天花乱坠,而且那倭奴之国与朝鲜相距也不是太远。

    韩国的蛮子都能划着小舢板,顺着洋流飘过去,抓了倭奴再飘回来,没道理,如今又了这样雄壮的大船,强大的舰队,自己还到不了!

    更重要的是——亲帅舰队,远征数千里,直抵八荒之外,不在记录的异域夷狄之地。

    这可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征程。

    日后史书上,岂能不留下他的名字?

    ps:  先更,马上要出去吃饭,回来继续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