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92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592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胜利的消息,如同鸿雁来书。

    在短短的时间里,瞬间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转瞬之间,整个城市就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所有酒肆的酒类饮品,瞬间脱销。

    而无数的家庭,也在瞬间变得狂喜无比。

    胜利,意味着出征的丈夫、儿子,还有长兄能有极大概率,平安归来。

    不止能平安归来,他还将会把荣誉、财富以及地位带回家。

    露布之下,朝廷发布的捷报,被一个个士子,反复宣读,直至口干舌燥,人们与士子们也乐此不疲。

    甚至于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墨家的墨者跟儒家的士子,在同一个酒肆的同一个酒桌上喝的伶仃大醉,相拥而眠的例子。

    伟大的胜利,团结了人民,消除了矛盾。

    即使是儒墨这样世仇,死敌。

    在这伟大的神圣胜利面前,也暂时放下了隔阂与争执,共同为胜利而举杯而欢笑而庆祝。

    而当民众开始得知,是墨苑和少府共同制造的胸甲,促成了这一伟大胜利后。

    墨家的地位,立刻节节高升。

    无数的民众,自发的对每一个出现在市井上的赤脚墨者送上他们的祝福和招待。

    当天,长安城的所有酒肆,都对所有少府和墨家的人免单。

    至于墨校更是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报名风潮。

    甚至,有列侯的嫡系子嗣,也出现在了报名的序列中。

    中国人自古以来,最现实。

    甭管什么思想学派,实用的有效的有用的,人民就会接受和相信。

    若是再能帮助大家升官发财,赢取白富美,那就必然会受到所有阶级的一致欢迎。

    而墨家跟少府,共同同心协力,打造出了胸甲这个神兵利器。

    当然马上就被大众认可和接受。

    甚至就是太学之中,也有学生开始呼吁,开始请求,要求延聘墨者中的大贤为太学教授。

    而军方也是马上就加大了对墨苑的支持力度。

    无数山头的头头脑脑,开始盯上了在上林苑里的墨家胸甲生产作坊。

    军人无疑是所有阶级中最现实和最实际的群体。

    对军人来说,只要能帮助他们获胜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为了胜利,别说是把墨者当大爷供起来了。

    就是当孙子都愿意啊!

    ………………………………

    胜利的捷报,继续扩散。

    两个时辰后,它出现在了关中的乡亭露布之下。

    顿时,整个关中七十二个县,凡数百万军民,陷入了欢腾的海洋。

    所有出征军民的家庭,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抑的大喊大叫。

    很多人知道,他们家庭甚至家族的命运,都将因这个胜利而改变。

    而那些出征士卒的家庭,更是敲锣打鼓,被全村人簇拥着,游街庆祝,噼里啪啦的爆竹在火中响个不停。

    当天,关中的所有酒商的存货全部清空。

    无数人数钱数到手筋疼。

    但,得利最大的,却是掌握了轨道运输特许经营权的师家。

    因为关中酒类脱销,酒类需求大增,市场需求在一夜之间,变得超乎人们想象。

    所以,关中商人不得不向关东求购。

    仅仅是靠着从关东运酒进入关中,师家就坐地收钱数以百万。

    更何况,他们还自己也卖酒。

    这收益顿时就大的连师旦都有些咋舌。

    以至于他的儿子们感叹:“要是年年都有这样的大捷就好了!”

    要是年年大捷,关中就要年年庆祝。

    单单是卖酒,师家就要赚个盘满钵满!

    “怎么不可能有年年大捷?”老谋深算的师旦嘿嘿笑着:“当今陛下,非常主也,所图之大,岂是凡人所能想?”

    “且夫,即使没有战争,难道我们就不能制造战争?”师旦嘿嘿笑着:“今年打匈奴,明岁伐鲜卑,后年征西南,只要我们想,总能帮陛下制造战争的……”

    “这怎么可以?”儿子们目瞪口呆。

    “怎么不可以?”师旦笑着道:“陛下要开疆拓土,战士们要捞取军功,封妻萌子,大臣将军要披挂上阵,获取战功,百姓要胜利激励和鼓舞,就是我等商贾,也需要战争发财致富……”

    “天下大势如此,从今以后,谁反抗战争,谁呼吁和平,就是与陛下,与汉军上下,与列侯勋贵大臣,甚至与我等商贾为敌!”师旦一挥袖子,淡然道:“获罪于天,无可祷也!除非天下大势再次发生如同如今这样的不可逆的大变化,这战争就不可停止!”

    师旦可记得清清楚楚,前朝之时,就是如此。

    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就不可能停止。

    而现在,比前朝更可怕的事情是——汉家已经知道了,遥远的世界的之外,存在着什么。

    这意味着,汉军只要不遭遇可怕的完全失败,那么,这台机器就会成为永动机。

    如今,除了当今之外,已经没有人让这台机器稍微放慢速度了。

    可是,偏偏,掌握着刹车和制动器的当今,却恰恰是发动这台机器,让它开始运作的那个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二十四节 影响(双倍月票!)

    当夜,未央宫灯火通明,张灯结彩。

    无数大臣勋贵,满脸笑容的聚集在一起,哪怕是宫中的宦官侍女,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空前的大胜,如同春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东宫两位太后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这场大胜的到来,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整个朝堂的每一个角落。

    在现实主义为用的中国,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打赢了,自然是一切都好说了。

    即使那些过去坚决主张不开战的人,在胜利面前,也变成了战争贩子。

    而丞相周亚夫,则成为了宴会的焦点。

    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嫉妒恨的看着这个百官之首。

    “周亚夫好眼光啊!”许多列侯私底下悄悄议论说:“又是恩师,还是丈人,这老周家未来六十年无忧也!”

    骠骑将军义纵出身微寒,甚至已经不能微寒来形容了。

    这个过去呼啸河东的盗匪团伙的一员,短短数年之间,就完成了其他人几辈子都无法实现的飞跃。

    从一个微不足道,甚至一个官吏就能结果性命的‘绿林好汉’,变成了如今的汉家柱石,骠骑将军。

    一战而没匈奴王牌折兰部族,生擒折兰王,阵斩数千!

    这样的功绩,足以使其立刻就成为天下武人的偶像与焦点。

    就如同当年周亚夫拉起细柳营那样。

    未来二三十年内,都很可能是他的黄金时代。

    所有与他同时代的武将,都可能只会是拱卫太阴星的星辰,衬托红花的绿叶。

    而周亚夫慧眼识英才,提前下注,不仅仅将之收为入室弟子,作为衣钵传人,全力栽培,更早早的把自己女儿嫁了过去。

    如今,这投资立刻得到回报。

    老周家的子孙。只要不作死,有着这颗大树罩着,就可以愉快的混吃等死几十年了。

    就如同当初,安国武侯王陵。栽培了北平文侯张苍,等安国武侯故世,北平文侯给老王家当了二十年保护伞。

    但更多的有心人的心里,却有着另外的算盘。

    “嘿嘿……老周家算什么?”无数的人表面上一边跟人赞叹着丞相的好买卖,一副悔不当初的模样。但另一边却在心里面悄悄的打起了小算盘。

    “如今长秋宫(皇后的代称)年幼,将来能否诞下嫡子,也还是未知之数……”

    “即使是生下嫡皇子,想要被立为太子,恐怕也非易事!”擅长投机的列侯们想到这里,就不由得双眼散发着绿光。

    自古以来,帝王家的押注,都是这个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事情。

    押宝押对了,等于受用终生。

    当然,押错了的话。也可能祸及子孙。

    然而,此刻,很多人都觉得,形势已经渐渐明朗。

    如今,天子大权在握,东宫两位太后哪怕联手,也无法再从其手里夺走半分权柄。

    从未央宫,直到万里之外的边塞。

    汉家军民,已是只知天子,而不知太后。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立储何人,已是当今一言而决的事情。

    当今皇长子病已,背靠骠骑这么一个强大的舅舅。

    他的机会。显然已经大于其他所有未来将会出生的皇子。

    虽然,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天子手里,但是,这样的形势,已经足够让人押宝了。

    毕竟。真要等到尘埃落定,再舔着脸去跪舔。

    人家怎么会鸟你?

    到那个时候,排着队愿意给太子做事的人,能从未央宫北阙,一直排到函谷关。

    当然,义氏外戚,也不是全无缺陷和问题。

    义氏外戚最大的问题和缺陷就在于,人丁单薄。

    整个义氏外戚,就义纵一个男丁。

    义纵要出意外,整个义氏外戚也就将彻底消散。

    但这既是缺陷,同时也是优势!

    只要投靠过去的,马上就会成为义氏外戚集团的骨干和核心。

    很多人想到这里,顿时就心如小鹿,撞个不停。

    ………………………………………………

    刘彻端坐于龙榻之上,看着坐在自己身旁的两位太后和还没弄清楚情况的陈阿娇。

    他环视着自己的大臣和列侯们,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扶手。

    “此战之后,可以适当的淘汰一些没用的米虫了……”刘彻看着列侯勋贵们的方向在心里想着。

    勋贵功臣列侯,自刘邦以来,就既是刘氏天子团结的对象,同时也是打击的对象。

    团结他们,这是为了统治天下,打击他们,同样是为了统治天下,两者并不矛盾。

    但,当时间走到现在。

    刘彻已经越发的察觉了旧有的勋贵列侯集团,已经越来越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了。

    除了少数有上进心,愿意努力的人外。

    其他人都是混吃等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中人之姿。

    甚至,还有大批大批的米虫和纨绔废物充斥其中。

    这些人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和特权,阻碍了新生利益集团和新兴军功贵族的上进道路。

    而且,他们的存在,很容易,在新生的贵族们面前树立一个坏榜样。

    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贫微之时,努力上进,而富贵之后,纸醉金迷,忘记初心,以至于堕落腐朽的例子。

    所以,想要保持汉室政权和统治阶级的活力和健康。

    就有必要给新生的贵族,上一堂教育课。

    “或许可以玩玩末位淘汰……”刘彻在心里寻思着。

    每隔一段时间,就清理掉几个或者十几个混吃等死的功臣勋贵,将他们打回原形。

    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这样想着,他嘴角就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

    “诸位爱卿!”刘彻举着酒樽,站起身来,对着全场的大臣们说道:“今日,朕与诸卿,欢聚一堂,共庆骠骑大胜!借此机会。朕再与诸卿,分享一个刚刚从前线传来的捷报……”

    刘彻故意拖长了声调,吊足了胃口,然后才道:“奉命自代国长城出塞绕后奇袭匈奴辎重的细柳营都尉。前将军卫驰方才发来奏报:前将军所率之细柳营大军,已成功袭占匈奴右贤王驻谒之地——南池!”

    “万岁!”整个大殿瞬间沸腾了!

    假如说,先前骠骑大军大胜,让整个汉家君臣都扬眉吐气,将自平城之战以来的所有晦气一扫而光的话。

    那么。细柳营成功占领匈奴右贤王的驻地南池这个消息,则等于在烈火中丢下一锅热油,让它的气焰和温度,瞬间膨胀无数倍。

    而军方的将军们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抑!

    寇可往,我亦可往!

    将战火烧到侵略者的老巢,让战争在匈奴人的腹地燃烧。

    让他们也尝尝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战争痛苦滋味。

    是汉家数十年来的梦想!

    但受限于骑兵规模,在过去,这只是一个梦!

    太宗皇帝曾经三次召集全国将帅,商讨出塞作战的事宜。但最终全部不了了之。

    已故的丞相,故安文候申屠嘉临终之前,教训自己的子孙后辈:他日王师出塞,北击匈奴,家祭之日,勿忘告乃翁!

    申屠嘉的这个故事,再被人几经演绎后,哄传天下,成为了无数文人骚客笔下的忠臣模板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臣设定。更是一个巨大的催泪弹,不知道多少文青,在听到这个故事后,泪流满面。长太息以掩涕。

    如今,细柳营出塞,端了匈奴右贤王的老巢。

    战果多少,缴获多少,都在其次。

    此事的关键就在于,明确的告知了天下士民:是的。从今以后,寇可来,我亦可往!

    大汉王朝,已经具备了能够将战火烧到侵略者家里,让他也尝尝战争的滋味,知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痛楚的能力!

    大汉,中国,诸夏,再也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挨打,而不能还击的国家!

    因而,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未央宫都几乎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战略进攻,出塞作战。

    平城之战后五十六年,中国终于获得了这个失去已久的技能,点亮了这个天赋树。

    从今以后,匈奴人再想随意入寇,就要掂量掂量,他们能否承担,自己老巢被汉军端掉的后果了!

    刘彻挥手压了压,示意众人肃静,然后才接着道:“此战,细柳营斩首四百余,阵斩匈奴大当户一人,生得北虏两千余……”

    刘彻清了清嗓子,然后提高了声调,兴奋的道:“最重要的是——缴获匈奴白羊、折兰、楼烦及右贤王本部的全部牲畜战马,总计牛羊百五十万头!战马挽马十五万余匹!”

    “嗡……”无数人顿时嘴巴张的大大的,几乎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