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95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695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天子这样说,薄世也知道劝不下去了,无奈,他只好低头道:“请陛下准许臣为贴身护卫!”

    万一出了意外,就给皇帝挡枪子呗。

    于是,这个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下来。

    …………………………

    因为刘家天子的骚包性格,所以,在北阙城楼下的公车署,实际上这些年都变成了刘氏皇族出宫前伪装的必经地。

    因为,公车署是一个对外开放,但严进宽出的地方,而且,出了公车署的大门,就能转到御道上,通过御道,可以前往整个长安城的任何一个地方。

    刘彻自然也不例外,他带着薄世和剧孟以及大约七八个随从护卫,乘坐三辆马车,从公车署的北门出口,驶出未央宫的宫墙范围,进入御道。

    而剩下的三四十位护卫和侍从,则伪装成商贾、平民、官吏,游荡在刘彻身后和身前。

    这也是老刘家吸取了秦始皇当年遇到盗匪的教训而改良的一个措施。

    除此之外,一支两百人的军队,在刘彻出宫后一刻钟,从北阙出发,打着巡逻的旗号,实际上是保护的人马。

    自从马车上了御道,刘彻就感觉有些兴奋,还有些紧张。

    这正常。

    换了随便任何人,整整四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宅在一个地方,哪怕这个地方足够大,其实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更别提是皇帝了。

    每天都用着相同的腔调说着相同的话。

    所有人都在歌功颂德。

    大臣们永远用着仰视的目光看着,妃嫔们永远是一副垂怜的模样。

    在这样的环境里,其实,皇帝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从某些程度上来说,秦汉帝王酷爱微服,是为了舒缓自己的心理,释放内心的压抑。

    “陛下,先去哪里?”负责驾车的剧孟在车外问道。

    “去直市吧!”刘彻说道:“朕已经有数年没有见过直市的模样了……”

    直市,是他起家的根源,俗套一点,就是龙腾之地。

    所有皇帝和君王,都会对自己最初的根据地,有着独特的情感。

    刘邦就特别照顾丰沛,尤其是沛县的父老。

    太宗皇帝终生都眷顾和眷念着晋阳的山水和人民,在位之时,曾经两回晋阳,与父老畅饮。

    到了刘彻这里,也不例外。

    思贤苑与长安九市,永远是他心里的类似故乡一样的地方。

    是一个精神寄托。

    而且,这两个地方,也是两个刘彻观察的标本。

    通过观察思贤苑的民生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刘彻能知道现在汉家最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发展到了哪一步。

    而通过对长安九市的观察,刘彻能知道,现在天下工商业,尤其是手工业的发展动向。

    思贤苑,这些年,刘彻常常会去,甚至有空就去。

    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却多少能弥补一些。

    而这长安九市,自他登基后,就一直是通过绣衣卫来观察。

    “但愿这些家伙没有太过坑爹……”刘彻在心里想着。

    刘彻很清楚,下面的人,永远不会报告全部的真相。

    这是任何人,哪怕是神仙,也无法控制的事情。

    尤其是这长安九市,利益大的吓死人。

    每天的交易量和现金流,多的能养活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关中的游侠。

    利益动人心,难保不会有人玩花样。

    ……………………

    当刘彻的马车,驶进直市时,入眼的,是一片繁华的市井。

    此地,与四年前相比,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四年前,这里只是长安城的编织地,地位在九市中排名倒数,但今天,此地却已经成为了长安城最繁华的一个地方。

    因为,这里已经从当初不起眼的柳条制品和其他编织器皿的加工中心,变成了整个长安最大的私营造纸和印刷基地。

    原先的柳条编织商人和手工业者,甚至被新兴的印刷和造纸商人,挤到了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去了。

    造纸和印刷,这两个新兴产业,在此地蓬勃发展。

    是以,直市在长安人嘴里,已经从过去的‘柳市’变成了今天的纸市。

    “陛下,现在,直市共有大小造纸工坊四百余家,印刷店铺百余家,所有长安,甚至关中的书籍和纸张,大半由此供应……”王道在刘彻身边悄声报告着:“少府的考工室,几次想要关闭此地了,但都被丞相驳回……”

    刘彻听了点点头,考工室想关闭这里,倒是可以理解。

    因为,在三年前,考工室靠着卖纸,岁入千万。

    但,直市的商人崛起,并且取代了国营纸张的地位。

    直市的商人,以其更廉价和更方便的优势,将考工室的纸张买卖打的节节败退。

    而因为少府自己连印刷国家规定的出版任务都忙不过来,民间印刷业务,也全部都被商贾抢光。

    这些,绣衣卫都有过报告。

    但,这私营的纸张和印刷生产,刘彻从未亲眼见过,也从未听到绣衣卫报告过。

    所以,他很好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四十四节 萌芽

    马车刚刚停下,立刻就有好几个店铺的伙计围了过来,招揽生意。

    “贵人,贵人……”七八张嘴巴在马车外面嚷嚷着,一个个口灿莲花。

    “不知道贵人是买纸,还是要印刷?”

    “蔽店的纸张,在整个长安以物廉价美著称!”

    “蔽店的雕刻师傅,俱是从少府请来的大师,更有少府甲等名匠亲自坐镇,绝对可以满足贵人的一切需求……”

    这些嚷嚷声,让刘彻身侧的王道身子有些发抖。

    刘彻微微抬眼,看了看王道的模样。

    鼻子里哼了一声。

    后者立刻就跪下来。

    “行了,行了,这些事情回去后再说……”刘彻提着脚尖踹了这个家伙一脚。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彻早有预计了。

    少府卿的事务,庞大而繁琐。

    整个机构上上下下,几近数十万的官僚、工匠、宦官、奴婢。

    如此庞大的一个机构,自然有人会出去捞外快,做私活。

    别说是现在,就是再过两千年,国企的设计师、工程师,偷偷在外面接单,甚至自己开个工作室,也不稀奇。

    这种事情,刘彻也懒得管。

    反正,少府只要能完成任务。

    那他有空的话,在外面接单。

    刘彻是管不着也懒得管。

    但是……

    问题,真的是只有这么一点吗?

    刘彻走下马车,抬眼看了看四周。

    忠诚可靠的护卫们,已经在刘彻的马车外面,形成了一条人肉保护墙。

    那些店铺的伙计,都被隔离在马车的十步之外。

    “我想要这种纸一万张……”刘彻从怀里摸出一张洁白而有泽的纸张,问道:“你们谁能提供?”

    “价钱,不是问题!”

    那张纸,旋即就被一个侍从官递给了众伙计。

    这些家伙接过纸张后,仔细看了看。

    “贵人……”一个脸上长了颗痣的伙计满脸笑容的讨好道:“此乃御纸啊……”

    能被老板委派来招揽生意的,当然都不是什么废物。

    至少也是行业内顶尖的人物。

    “请恕我家店小,不能提供……”那人嘿嘿笑着,却在一个劲搓着手。

    刘彻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

    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印章,丢给他,道:“仔细看看!”

    那人接过一看,顿时就打了稽首,拜道:“原来是高粱侯公子当面……”

    他立刻就有了底气了。

    高粱侯!

    这可是天生自带光环的男人啊!

    在今天的汉家列侯圈子里。

    高粱侯的地位是跟瓒候等万户侯的地位是一样的。

    是可以使劲作死,而不用担心会被廷尉请去喝茶的家族。

    原因很简单。

    本代高粱侯的生父就是哪位被齐王田横烹了的高祖大臣,现在天下儒家最大的笑柄来源之一,自号‘酒、徒’的郦食其之子郦疥。

    他还有个堂弟,名叫郦寄。

    就是当朝的特进元老,武苑祭酒!

    可谓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

    郦氏现在是朝堂上仅此丞相长平侯和车骑将军东成候的山头。

    许多人做梦都想攀附上郦氏。

    只是……

    这御纸,依然不是那么好弄啊。

    这人微微垂头拱手道:“公子容禀,这御纸,少府那边管得紧……”

    刘彻微微一笑,对着身旁的剧孟拍拍手。

    后者立刻取来两个金饼,摆到了对方面前。

    黄橙橙的小可爱,绽放着让人难以把持的光泽。

    那人顿时就噎住了,喉咙里使劲的吞咽着唾液。

    两个金饼,就是两斤黄金。

    金一斤,值钱过万。

    “钱不是问题……”刘彻摆出一副‘壕’的面目:“关键是你们有没有?”

    “有……”那人立刻就笑着阿谀起来:“怎么可能没有……”

    其他人在黄金的刺激下,也纷纷说道:“贵人,贵人,鄙店也有啊!”

    “最快什么时候能得?”刘彻直接问道。

    “半个月!”有人迫不及待的说道。

    “十天!”有人眼珠子都红了。

    “五天!”一个穿着劲装的男子挤进人群,直接大包大揽起来:“贵人请给某家五天时间,一万张御纸,一定给您准备好!”

    此人的到来,瞬间让其他人做鸟兽散。

    “五天?”刘彻有些不敢置信了。

    “是的!”那男子拱手道:“五日!五日之后,一万张御纸,准时奉上!”

    “只是价钱……”他嘿嘿笑着:“一口价,一百万!只要五铢钱!当然,少府御制的金饼也可以!”

    “一百万?”刘彻更加有兴趣了:“果真吗?”

    “然!”那男子拍着胸膛:“贵人可以去长安打听打听,某家杨越向来是说到做到,绝不拖延!”

    “考工司左丞杨慎是阁下的?”刘彻一听,立刻想起了一个名字,故意问道。

    “正是某家大兄!”

    刘彻闻言,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点头颔首,道:“善!”

    “就这样约定了!”

    “五日之后,阁下将纸张送至高粱侯府,一百万现五铢,绝无二话!”

    “诺!”杨越大喜,说道:“就这样决定了,五日后,一定将纸张送至贵人府上!”

    “这两锭金饼,就算定金吧!”刘彻笑眯眯的让剧孟将金饼送到对方手上。

    杨越喜滋滋的收下那两块金饼,笑着道:“贵人可还需要刻印?”

    刘彻笑着摆摆手:“暂时没这个需要……”

    杨越闻言,也不纠缠,喜滋滋的抱着那两块金饼,将之踹到怀里,然后,说道:“那小的就先告辞了,贵人若有需求,可来某家的小店,就在这直市旗亭之下……”

    刘彻笑的更开心了。

    他适时的提出了一个要求:“我想去阁下殿中看看,方便吗?”

    “方便!”刚刚做成一笔大买卖的杨越正愁怎么跟这位贵人拉上关系呢,立刻一口答应。

    “那就劳烦阁下带路……”刘彻笑着说道。

    ………………………………

    一刻钟后,刘彻一行被杨越带到了直市中心的一个店铺前。

    刘彻对此地还有些印象。

    在记忆里,此地曾经是常年冒着蒸汽,日夜不停的在吞吐着白烟的柳条加工作坊。

    但现在,此地却成为了一个纸张和书籍的海洋。

    随处都能看到,堆满了店铺内外的纸张和装订好的书籍。

    街道两侧,更是停满了马车。

    马车上,不是堆满了纸张,就是堆满了雕刻好的木板。

    “阁下的作坊不在城内啊……”刘彻一看这个情况就知道了,这些家伙肯定是只在长安城内营业,而生产基地,则可能都在城外。

    “贵人好眼力!”杨越笑着逢迎道:“现在,执金吾和卫尉衙门抓得紧,谁还敢在长安城里开造纸作坊?所以,大家将作坊都移到了城外的庄园,甚至移到了鸿固原之外……”

    “反正,如今道路便利,左右不过雇人运输而已……”

    “哦……”刘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贵人请入内……”杨越掀开自己店铺的帘子,将刘彻一行带到里面。

    一进门,刘彻就闻到了一股浓烈带着书卷气的香味。

    只见左右两侧的柜子上,都码满了各种各样的纸张。

    从质量低劣的粗麻纸,一直到现在公卿大臣们都在使用的官纸,甚至刘彻还看到了在边角的角落里,还摆放着几个硬纸扎成的纸甲。

    “阁下还做白事啊……”刘彻问道:“怎么样,这纸甲能卖得出去吗?”

    很早以前,刘彻就听绣衣卫报告过,有百姓用纸甲给先人做陪葬的故事。

    相比竹甲和藤甲甚至是高仿的军队制式甲胄。

    这纸甲以价格低廉而广受欢迎,据说,现在,寻常百姓丧事,都要买上几个纸甲,作为陪葬品。

    “还行吧……”杨越笑着道:“不过是赚个辛苦钱……”

    他叹着气道:“现如今,买卖不好做,尤其是这纸张印刷,赚的都是辛苦钱……那像贵人,随便就能从加恩封国,日进斗金!”

    刘彻呵呵一笑,他拿起一叠白纸,问道:“这些纸张都是阁下的作坊所出?”

    “然!”杨越点点头,说道:“不敢欺瞒贵人,其实便是那御纸,鄙人那作坊也能生产,只是产量少,生产慢,暂时还不如少府,但到了明年……嘿嘿……”

    “嗯?”刘彻好奇的问道:“我听说,除了少府之外,无人会那御纸之法啊!”

    现在,汉室最高等级的纸张,是少府在蜀郡生产的。

    整个生产程序繁琐而复杂,所产的纸张,洁白如玉,薄如蝉翼,广受皇室和贵族欢迎。

    因为产于蜀郡,又称为蜀纸。

    什么时候,民间也学会了?

    “然!”杨越恭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