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62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862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他们深埋在内心深处,不敢展示给人看的东西。

    更会让他们在愤怒之中,做出很多很多自己希望对方做的事情。

    譬如,当年,纵横家的巨头张仪戏耍楚怀王,就是经典案例。

    一个小小的谎言,就让齐楚盟约毁于一旦,还让楚王在愤怒之中做出了秦国最希望它做的事情——盲目出击。

    而对汉室来说,现在最希望匈奴人干的事情,当然是匈奴单于暴怒之中,纠集其他们所谓的控弦四十万来到长城附近送死!

    现在看来,通过折辱和打击匈奴使者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但,没有关系,试试又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

    主父偃在心中微微一笑。

    他故意向前一步,提高了声调,望着呼衍哲哥说道:“以匈奴单于之粗鄙无礼,纵使为汉臣妾,恐怕也有些不合适……”

    于是,呼衍哲哥终于忍不住了。

    他抬起头,望着主父偃,说道:“阁下实在太无礼了!大匈奴单于,天地所立日月所生,岂容你侮辱?你就不怕……”

    呼衍哲哥本来想说匈奴控弦四十万什么的。

    但此刻,他却没有那个底气了。

    没有办法,高阙之战,匈奴败的太惨了!

    尤其他还是亲历者!

    而他这个细微变化,却被主父偃洞察了出来。

    “他经历过高阙之战!”几乎是直觉一般,主父偃就明白了过来。

    一个呼衍氏的万骑长,经历过高阙之战的左大将之弟,来到中国,来到长安,他是来做什么的?他的使命真的是求和吗?

    不!

    醒悟到这一点后,主父偃几乎立刻就笑着,道:“哈哈哈……难道匈奴单于还敢提兵来战不成?”

    “若单于肯来,吾必上书陛下,请为单于于长安建一王府……”

    “你……”呼衍哲哥肺都被气炸了。

    但是,形势比人强。

    如今汉强匈奴弱,这是事实。

    而且,占据了阴山的汉朝铁骑,已经具备打击了许多许多的匈奴战略要地和核心地区的能力!

    无论是河西还是浚稽山,无论是龙城还是幕南,都已经暴露在汉朝兵锋之下。

    这也是高阙之战后匈奴面临的最大战略劣势。

    丢掉阴山,不仅仅是丢掉了一个重要的经济牧场,一块南下侵略汉地的基地。

    匈奴更失去了遮蔽来自中国攻击的屏障。

    从阴山出发,骑兵半个月内就可以横扫整个幕南。

    包括浚稽山、龙城。

    甚至祁连山和胭脂山也暴露无遗。

    自立国以来,匈奴从未遇到这样的挑战。

    稍有不慎,就可能步东胡后尘。

    哪怕运气好,也不过是又一个月氏而已。

    只能如丧家之犬,奔逃万里,放弃一切地盘和财富,夹着尾巴,奔逃到汉军打不到的地方。

    若有可能,呼衍哲哥和他的匈奴帝国是绝对不会愿意这样的。

    这个时候,呼衍哲哥忽然想起了他曾经与兰陀辛交流过的一些应对之策。

    此刻,面对主父偃的羞辱和折磨。

    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因为他必须为匈奴,为单于的荣誉而战!

    所以,他望着主父偃说道:“诚然,如今贵国强大,但我大匈奴勇士也非弱者!且草原广大,不知几万里!汉兵纵可长驱千里,岂能出师万里?”

    “倘若汉军出,我主即令沿途部族北撤,带走全部牲畜,放火烧毁牧场,在水源之中投毒,使汉军得不到任何补给!而汉人常务耕作,不识游牧之法,无法常住草原,待汉军撤走,我军再卷土重来!”说道这里,呼衍哲哥就得意洋洋的问道:“敢问贵官,汉可能制?汉军又可几出长城?”

    “与其如此,不若两国恢复交好,汉天子依旧统治长城之内,冠带之室,我主大单于依旧为引弓之民之主,两国百姓君臣,从此和睦相处,互通有无,使少者得其长,老者得其处,世世平乐!”

    主父偃听完,笑了。

    因为这些话是当年太宗皇帝时期,汉使跟匈奴老上单于说的。

    大体只更改了一些细节,而意思是相同的。

    只是……

    当年,汉使有反制匈奴的手段和决心。

    现在,匈奴有吗?

    它恐怕只有决心,而无手段!

    所以,主父偃眉毛一挑,恐吓道:“使者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哈哈哈……滑天下之大稽!”

    “吾闻,匈奴有山曰:祁连,曰胭脂,乃匈奴风景之最美,吾主圣天子心甚喜也,欲观之!”主父偃笑眯眯的对呼衍哲哥说道:“贵使,你说,汉骑出榆林塞,几日可至祁连山阙?”

    “匈奴可有难当汉家铁骑之兵?”

    “倘若不能,则祁连、胭脂,恐怕从此不复为单于之有!”

    呼衍哲哥听了,心里面胆战心惊,额头上的冷汗直冒。

    实在是因为,祁连山和胭脂山对于匈奴的意义,至关重要。

    假如若阴山,还只是匈奴的一块屏障之地,一个祖庭,是他们的发源地,单于苑囿。

    但祁连山和胭脂山,却是所有匈奴人共同的家园了。

    丢了阴山,匈奴只是掉了一块肉。

    但丢了祁连山和胭脂山,却是等若被人砍掉了一条胳膊!

    从此就要变成残疾人!

    而可怕的是,汉军确确实实可以做到这一点。

    出榆林塞,最多半个月,汉军骑兵就可以抵达祁连山山阙之下!

    而祁连山和胭脂山是匈奴最最重要的地方。

    匈奴有超过七成的部族,会从这两个地方路过,这是他们最重要迁徙之路!

    除此之外,这两个地方广大的牧场,从来都是匈奴本部最好的。

    这两个地方,出产着匈奴三成以上的战马和四成以上的奶酪。

    没有了这里,就真的是六畜无蕃息,妇女无颜色!

    主父偃却根本不打算放过他。

    “而且,吾听说,贵国先主,冒顿和老上两位单于安葬于龙城之中,义将军心慕已久,早想去看看,拜访拜访……”

    呼衍哲哥听到这里,顿时脸色苍白。

    匈奴人与汉人一样,敬畏和供奉祖先神灵。

    在匈奴人的意识之中,先祖与天神,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和庇护者。

    中国的祖坟被人挖了,会是个什么情况。

    匈奴人对于别人去挖自己祖坟的态度也是相同的!

    更别提,龙城不仅仅只安葬了冒顿和老上两位大单于。

    那里还安息呼衍氏、兰氏和须卜氏以及折兰、白羊等数十个大部族的先祖棺椁。

    龙城一丢,等若整个匈奴的根都被刨了。

    “我想,倘若义将军前往龙城,贵国单于应该会接待的吧……”主父偃却是笑眯眯的说道:“这样也好,正好请贵国单于来长安做客,我主圣天子虽然不耻贵国行径,但,终究单于也是夏夫人之父,大汉公主之外祖父,再怎么样,我主圣天子也不会为难单于!”

    这倒是实话!

    但有时候,实话比谎言更有杀伤力!

    而呼衍哲哥也很清楚,假如汉军在事前就放言去打龙城。

    单于和整个匈奴,都不得不战。

    但问题是——根本打不过啊!

    呼衍哲哥至今依然记得河阴之战和高阙之战的过程。

    汉朝军队的可怕,在他内心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象。

    特别是河阴一战。

    他和他的大兄,督帅数万骑兵,其中本部万骑足足有五个。

    而河阴的汉军,即使算上辅兵和民夫以及后来赶来的援军,最多不超过两万五千人!

    而匈奴军力是汉军的至少三倍!

    如此大的优势,却在那支可怕的汉军面前,碰的头破血流。

    匈奴对外宣传,河阴和高阙,都与汉军打了个平手。

    但实际上,呼衍哲哥非常清楚。

    平手?

    根本就不是!

    哪怕是河阴之战,匈奴在绝对优势兵力之中,损失都比汉朝人要多的多!

    至于高阙——那是一场噩梦!

    是他永恒的梦魇!

    他永远无法忘记,那从天而降的巨石……

    而一旦,战场从险要狭窄的高阙,转移到开阔平坦的草原。

    对手从一支汉朝偏师,变成了汉朝的大将,皇帝外戚义纵统帅的无敌雄狮,其中包括了神骑。

    匈奴会有什么下场?

    呼衍哲哥非常清楚!

    恐怕一开战,就会有大量部族逃亡。

    等到汉朝神骑列队,又要跑一批。

    最后,汉朝神骑会跟碾碎鸡蛋一样,碾碎匈奴的抵抗。

    茫茫大草原,其他人或许跑得掉。

    但单于和他的单于本部,却根本跑不掉!

    汉朝骑兵一定会追逐万里,追杀到底!

    到时候,战争就会变成当年冒顿单于大破东胡联军的翻版。

    匈奴将在一次大规模的逃亡之中,消失、灭亡。

    成千上万的牲畜和数之不尽的氏族,会死在逃亡过程之中。

    匈奴终结于此!

    想到这个场景,呼衍哲哥就浑身上下都战栗起来。

    对于游牧民来说,死不可怕。

    可怕的是部族的灭绝。

    因为,当一个部族衰败或者灭亡后,有关他们的一切,都会彻底被风沙掩埋。

    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没有活着的机会。

    那些曾经属于他们的牧场和牲畜,会变成其他人的产物和财产。

    他们的残余子孙和部族,将会被其他人永生永世的奴役、折磨和虐待!

    就像匈奴对无数个手下败将做的那样。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更别提,现在汉朝人手里还握着一张王牌——且之。

    有了这个招牌在,汉朝人未来在草原上招降纳叛,不要太简单!

    直至此刻,呼衍哲哥终于明白了,为何此行,那些曾经强力围攻和攻击他们兄弟的贵族,会忽然间的停手。

    因为他们在等着,自己和自己的氏族,遭遇一次更大的失败。

    然后,他们就会一拥而上……

    “哪怕面临强敌,匈奴也依旧一盘散沙……”呼衍哲哥在心里哀叹着。

    但,这就是匈奴人的本性。

    哪怕在这样的时刻,也是逐利为本。

    哪怕要灭亡了,也要先咬一口肥肉再说。

    “难道,汉朝人说的没错?”他不禁有些茫然:“我大匈奴确实有罪?”

    他想起了自己那几个出生就畸形的孩子。

    想起了那些因为脑瘫和残疾,而被抛弃在雪地里,任由野狼啃食的匈奴婴儿。

    一时之间,即使是他,也不禁感觉有些自卑,有些羞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七十节 讹诈

    当然,这个念头只在呼衍当屠自己心里转了一圈,就消失于无形。

    对他来说。

    哪怕匈奴人真的是获罪于天,所以被上天怪罪!

    那也没有办法回头了!

    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况且,现在的匈奴,根本没有奢侈到可以去思考自我的行为是否道德这样的奢侈地步。

    实际上,匈奴人不是不想学汉朝,搞礼仪制度,建立上下尊卑,免得每次碲林大会都跟集市一样。

    而是实在做不到啊!

    当年老上单于,还有很多有识之士,都曾经尝试过。

    但最终,却全部放弃了。

    原因很简单。

    对匈奴人来说,哪怕是本部的牧民和部族,也统统是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

    他们的社会模式和经济情况,极不稳定,而且带着极大的风险。

    即使是本部,即使是占据着富饶的牧场,有着充沛的牲畜。

    但是,一次雨季的变迁或者一次疫病的爆发,足以将所有的一切,全部推翻,将匈奴人打回原形。

    正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模式,迫使包括匈奴在内的所有游牧民族不得不去做一切他们可以做的事情。

    包括劫掠、征服、屠杀。

    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直就笼罩在整个草原上空。

    也就是匈奴人统一草原后,开始从西域吸血,日子才相对好过一些。

    至少四大氏族的本部,不用再担心一场忽然的天灾,将他们打回原形。

    然而即使如此,也好不到哪里去!

    生活的艰难,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灾难的担忧。

    这让几乎每一个游牧部族的首领,都只能主动或者被动的丢掉他们的一切良知、道德和人性。

    一切为了部族的延续,为了部族的延续的一切!

    从这个方面来说,孔子说的非常有道理:仓禀足而知礼仪。

    你不能指望一个连明天都没有的人去知道什么叫礼仪,更无法让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讲究道德。

    但,呼衍哲哥清醒了。

    然而,他的两个副手却被彻底忽悠了。

    匈奴人有罪,获罪于天,这个观点,自从他们进入长城后,就不断被人提起。

    有汉朝人,有匈奴降臣,甚至还有那些曾经威名赫赫的匈奴贵族。

    这些人异口同声,都声称匈奴人乃至于整个草原的人都有罪。

    现在,他们又听到了有罪的原因和有罪导致的灾厄。

    这不由得让他们不得不信。

    这也是匈奴人缺乏文化,没有接触过文明而导致的缺陷。

    在他们的愚昧的大脑之中,在他们连一块石头,一颗树木也能奉为神明的思维之中。

    这一切都似乎很有道理。

    况且,汉朝皇帝证明过某些神迹。

    这不得不让他们去深思。

    而人类一旦思考,就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更别提,他们现在已经完全被主父偃的话和威胁所控制了思路。

    主父偃描绘的未来,让他们不寒而栗。

    匈奴的崩塌仿佛近在眼前。

    “怎么办?”这是他们现在最直观的心理活动。

    主父偃却是望着他们,露出了微笑。

    自古,纵横家就是靠着忽悠他人而成名。

    但很多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