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89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889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世界为敌,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

    有勇气,有实力的人,自然会得到尊重。

    倒是儒家内部的几个主要学派的巨头,此刻的脸都是青紫青紫的。

    “法家的这些混蛋……”即使是董仲舒平素修养功夫非常深厚,此刻也忍不住爆粗口了。

    而胡毋生,虽然不似董仲舒这样狂躁,但,脸上的神色也不怎么好看。

    此时此刻,董仲舒和胡毋生的脑海里,一直在回荡着方才华元所说的话。

    主要是那一句‘治世不一道,则国不必法古’,让他们很受伤,很受伤。

    至于那工匠等级体系,反而变得没那么可怕。

    原因很简单——天子都已经批准了,廷议也通过了让工匠为官的政策。

    即使是法家不提这个事情,迟早有一天,迫于形势,儒家也不得不提此事。

    迎合当政者,这是儒家的天赋。

    况且,儒家现在,其实也不歧视工匠,至少,儒家并不歧视木匠和铁匠以及那些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匠人。

    歧视工匠这种事情,至少现在的公羊派不会去做。

    无论董仲舒还是胡毋生,门下匠人子弟出生的门徒都不少。

    但那句话,却像是一柄利剑,深深刺进了他们两人的心坎。

    儒家之中,除了荀子学派外,其他所有派系,都是崇古的。

    三代之治,三王五帝,就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和依托。

    法家喊出这句商君变法的战斗缴文,实际上就是对儒家宣战。

    “你要战,我便战!”公羊派的儒生,一直就是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从来没有人可以在打了他们一巴掌后,还能奢望得到原谅!

    当然了,受限于规则,儒家现在是拿法家没什么办法。

    “等到了明道和论述阶段,吾等必让尔等酷吏下不来台!”董仲舒在心里想着,计划着。

    嘴炮这种事情,儒家会怕谁?

    讲大道理,这是儒生的天赋专长啊!

    然而,长辈能这样去想,年轻人就未必了。

    特别是公羊派的年轻人,都是血气方刚的耿直boy。

    “春秋以大义,岂容法家乱之!”董仲舒的得意弟子吕步舒在握紧了拳头在心里想着,然后他就与自己的几个师弟们私底下议论了起来。

    “吾辈受春秋大义,安能忍法家之乱道?”师兄弟们自然都是义愤填膺。

    公羊学派,有两个核心。

    一是大义,二是夷夏。

    大义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发乎文字而至于心灵。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教育弟子,都是将《公羊传》里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剖开来,讲解孔子和先贤们,为何要这么去写,为何要这么去记载。

    从而使得弟子门徒们的身心,都能接近孔子和先贤。

    这也是儒家的特点。

    儒家追求着人人尽尧舜的理想——虽然,这个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因为如此,它才有魅力啊。

    道理很简单,假如无法人人尽尧舜。

    那么,也就只能让已经接近尧舜的——譬如说,纯洁正直善良的吾辈来带领那些愚昧不堪的百姓,向着理想前进了。

    至于夷夏,那就更好理解。

    也是诸子百家共有一个观念。

    在传统的中国世界观之中,这个世界只存在着两个国度。

    一是圣王临轩,王道教化的中国。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华夏。

    二则是茹毛饮血,野蛮愚昧,用两条腿走路的夷狄禽兽。

    是故管仲说:华夏亲昵,不可弃也,夷狄豺狼,不可厌也!

    孔子也开明宗义的说道: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

    在这里请注意,所谓的夷夏之分,在中国,从来不是血缘观念,更非族群观念,而是文化概念。

    标准就是用中国礼仪、制度、文字。

    用之则为夏,不用则为夷。

    而公羊派,则比所有人在这个方面都要更激进。

    如今,最原始的民族主义,其实已经在公羊思想之中,悄然生根发芽。

    所以,公羊派就成为了诸子百家之中最鹰派的主战派。

    对他们而言,他们自我认为,自己读了孔子和先贤的微言大义,已经身负了扫清寰宇,使中国重新成为天朝上国的使命。

    现在的公羊派的年轻学者之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只有死掉的匈奴人,才是好的匈奴人这样的想法的激进者。

    而反应到学术争论上,这种激进的情绪就格外高涨了。

    公羊派连谷梁派和左氏学派,都视为异端。

    怎么可以容忍法家的肆无忌惮?

    是以,吕步舒与他的师兄弟商议了一会后,就立刻达成了共识:决不能让法家嚣张,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而怎么给法家一点颜色看看?

    当然是从学术上否定法家的所谓‘治世不一道,则国不必法古’的荒唐理论和谬论!

    带着这样的想法,董仲舒的大弟子,一直为他在广川的麓台学苑,教授着学生,主持麓台学苑的殷忠就阔步走上了演讲台。

    照例,向着天子和四方公卿列侯以及宾客们行礼之后,殷忠就对着话筒,说出了第一句话:“春秋开明宗义,起始便曰:元年,春,王正月!”

    ……………………………………

    今天有点私事,出门去买衣服,逛街,顺便活动一下,所以更新的晚了一点,也可能少一点。

    但明天必定爆发补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两百一十三节 儒家的反击(2)

    殷忠的话,通过声音,传入刘彻耳中。

    刘彻就立刻坐直了身子。

    因为他知道,他正在见证历史。

    假如,刘彻记得没错的话,这应该是公羊派,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整个诸子百家,第一次公开系统的阐述‘大一统’的理论。

    虽然,刘彻对于董仲舒和胡毋生现在的想法很清楚——毕竟,人家早就将相关论述拿来给刘彻看过了。

    但,刘彻知道,此事的影响,会有多远。

    春秋之大一统,是中国第一次找到了永恒统一的法理依据!

    历史上,当公羊派提出大一统思想后,中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时局变幻以及国势兴衰。

    走过了黑暗的五胡乱华与南北朝分治,经历过痛苦的五代十国混乱之治,也忍受过蒙元与满清的黑暗统治,更在近代,面临着外有列强瓜分,内有军阀混战,汉奸成群的恐怖时代。

    然后,这一切的最终,必然有王者和英雄,应运而生,高举诸夏民族的旗帜,将破碎的山河修整,让断裂的族群接续,抚平战争的创伤,恢复社会的秩序。

    并且通过不懈努力,让诸夏民族重新回到,那个应许之地,那个天朝上国的至尊之位。

    正如三国演义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是……

    倘若没有大一统思想和理论。

    那么……

    中国还能够渡过那一次次近乎绝境一样的危机,并且重新走向繁荣吗?

    答案是——天知道!

    毕竟,早于诸夏民族就点燃文明火光的古巴比伦王国,现在已经灰飞烟灭。

    汉谟拉比法典,彻底被黄沙掩埋。

    同样早于诸夏文明,就开始发展的古埃及文明,现在也已经奄奄一息,就剩下半口气,整个国家,更是彻底沦为了罗马人的rbq。

    就连后世被吹的神乎其神的希腊文明,此刻也已经沦为了罗马的殖民地。

    即使是如今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罗马共和国,其实也走上末路了。

    两千年后的欧陆上,还存在罗马人和希腊人吗?

    事实告诉人们——没有!

    但两千年后中国却依然屹立着,就如它现在屹立着一样。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大一统思想和理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与英雄,自从有了大一统思想和理论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怎样的失败,统一和强盛的信念,永远存在。

    在漫长的历史上,无论是强大的异族,还是不可一世的列强,都曾经被矢志于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以及民族尊严的英雄人民一脚踹开。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而今天,这个伟大的思想,即将初鸣。

    在台上,殷忠却是已经开始解释起了他说的话,当然是用公羊派的方法。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之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文王也!”这些都是些普罗大众也知道的事情,但殷忠却是用着一种非常神圣的神态描述。

    台下的听众听着都有些疑惑无比。

    许多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谷梁派的大佬们更是腹诽暗笑道:“公羊怎么派一个如此人物上台?就不怕丢脸吗?”

    这些都是些蒙学就开始教授的事情啊!

    虽然所说与当今教授的内容有所区别,但也是不过稍微高级一点的历史常识讲说罢了。

    譬如那春之始,岁之首,讲的是宗周的历法,是以春正月为岁首。

    然而,就在这一片纷纷扰扰之中,殷忠却忽然提高了声调,道:“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言王正月?春秋之大一统也!”

    这一句话,就如同画龙点睛,一下子,就将前面的话,与后面的话,贯通起来。

    不止是儒家。

    诸子百家的巨头,都是动容不已。

    甚至有人刷拉一下就站起来,拼命的鼓掌!

    何以言王正月?春秋之大一统!

    说的太好了!

    太好了!

    这句话就像一道闪电,划过了所有人思想的星空,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大一统啊!”

    黄老学派的几位巨头都是激动不已。

    大一统的理论,讲道理的话,其实应该是黄老学派最先提出来的。

    只是,之前没有怎么重视。

    如今,公羊派一提出来,还形成了体系和系统后,立刻就让他们豁然开朗。

    这换在玄幻小说里,就是所谓的顿悟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黄老派的巨擘,在心中都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就连法家和儒家的死对头墨者,也站起身来,热烈的鼓掌。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事情,是超越了学派争论和路线争议的事情。

    这公羊派提出的大一统理论,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普遍用于各大学派,并且无有阻碍的好东西!

    自然,没有人会吝啬掌声。

    而且,在听到了这些话后,法家和墨家以及黄老派,甚至杂家,乃至于谷梁、韩诗、荀子等儒家派系,都已经在内心深处开始考虑和思考,怎么编写属于本学派的大一统理论了。

    这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

    诸子百家一大抄。

    墨家曾经抄袭过儒家、法家、黄老派。

    黄老派也曾经抄袭墨法儒。

    至于那杂家,更是天子第一号大抄袭狂徒。

    杂家之所以叫杂家,是因为它是糅合了儒法墨黄老,乃至于杨朱学派等派系的理论,然后在这些思想上进一步提纯和升华出来的一种哲学和治世思想。

    所以,此时,公羊派搞出了一个全新理论,而且这个理论的潜力和未来,不可估量。

    自然,没有人会拒绝这样一个好事情!

    不仅仅是诸子百家的学者,公卿列侯大臣们,也是纷纷次第起立,为之鼓掌欢呼。

    大一统理论,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清楚,这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倒是诸侯王们,稍稍有些尴尬,但随后也被迫全体起立,一起鼓掌。

    大一统理论的提出,当然会不可避免的立刻伤害他们的特权和利益。

    但是……

    没办法啊……

    谁敢反对和异议一个如此正确,如此契合了世界呼声的理论?

    ……………………

    汗!

    上一章的章节名打错了,应该是一千两百一十二节,我最近老犯这样的幼稚错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两百一十四节 匈奴的图谋

    不过,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公羊派也就这一个新鲜的‘大一统’理论值得欣赏和吸收。

    之后,殷忠所讲的东西,就有些让人乏味了。

    无论是他所讲的微言大义也好,还是那些充满了公羊派自己意志的东西也罢。

    听众都有些腻味。

    因为大家发现,这都是老一套的东西。

    也是公羊派一直以来宣扬的东西。

    毫无新意。

    就跟杂家的表述一般,让人提不起什么兴致。

    毕竟,今天,先有黄老派,发表了象征着这个古老学派新生的演讲。

    又有思孟学派、重民学派、荀子学派之间的撕逼。

    其后,还有法家上场。

    大家早已经习惯了有所新意的演讲。

    一成不变的论述,实在难以提起什么兴趣。

    殷忠见到这个情况,却是有些焦急。

    原本,他与师兄弟们商量,是要上台来给法家一点颜色看看。

    让世人知道知道公羊思想的厉害!

    但是……

    现在来看,全场除了公羊派自己,其他人根本就不关注他们的微言大义,也不想去关心他们那些充满了既定思想的谶语。

    尤其是墨家和法家,几乎全程在低头想自己的事情。

    事实证明,殷忠和他的师兄弟们想太过于理所当然了。

    ………………………………

    而就在汉室举行石渠阁之会的时候,遥远的草原上,一场同样规模庞大的盛会,在匈奴的祖庭龙城召开。

    这是一年一度的龙城大会。

    与碲林大会一样,是匈奴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本来,龙城大会,应该是在夏五月才会举行。

    但是,如今,迫于汉朝的军事压力,匈奴人不得不将之提前。

    单于军臣,端坐在狼皮椅之上,望着正在龙城的祭祀台上,表演的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