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27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927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好斗基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

    由于历史的缘故,燕国人民的性格里,永远存在着一些悲情色彩。

    是以,燕人都以战死为荣。

    在燕国文化里,上阵杀敌,战死最光荣,临阵逃跑的人,会被人唾弃和责骂一辈子。

    自战国以降,燕军和燕将,就少有投降和逃跑者,燕军常常在不利的环境中,顽强作战。

    但,他们的上层,却不是很给力。

    自昭王以后尽出废物!

    此时的蓟城王宫里,现任燕王刘定国,就跟一个被吓坏了的妇孺一样,哭哭啼啼,畏畏缩缩的躲在自己的寝宫里,搂着两个妃子,日夜流泪。

    “完蛋了……完蛋了……”刘定国将脑袋深深埋在自己妃子的胸脯里,就跟一个受惊的老鼠一样:“匈奴人来势汹汹,若攻破了渔阳,寡人休矣!”

    他与自己的贴身宦官商量着:“若匈奴人攻破渔阳,你们就立刻为寡人准备车马,带兵护送寡人,前往邯郸……”

    就连他的宦官们听到这样的话,都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

    有人说道:“大王,您身负陛下之重托,守土之重则,不可轻言弃国啊……”

    但刘定国却是拿眼一撇,道:“寡人可不想留在这里,为匈奴所掳……一旦寡人不幸,恐怕天下都要震动……”

    “你们这些阉竖,休要多言!快快为寡人准备车马及撤退路线……”

    这些宦官没有办法,只能点头答应。

    但,等出了宫门,他们却都叹道:“敬王(刘泽)、康王(刘敬)两代先王遗德,尽毁于竖子之手啊!”

    想当年,燕敬王刘泽,来到这燕蓟大地为王,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整修边墙,训练士卒,随时准备抵抗入侵的匈奴军队。

    康王之时,虽然康王喜欢文士,但其骨子里也是一个君子。

    但哪成想,如今的这位大王,根本就是个软蛋啊!

    而不仅仅一个刘定国想跑,燕国的许多贵族和大臣,都被十万匈奴骑兵压境的消息吓傻了。

    许多人慌不择路的乘着马车,逃出蓟城,甚至还有燕国的都尉、校尉和列侯,弃官而逃。

    这个时候,匈奴人还没有发起任何一次攻击——他们甚至还没有出现在渔阳外围的草原上。

    这让从四面八方,赶到燕蓟的民兵和豪杰们,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失望,内心深处的悲情再次泛滥。

    燕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上层背叛了。

    当年,乐毅伐齐,形势一片大好。

    但偏偏国家的上层,将征齐燕军出卖了,可笑的惠王用一个小人换掉了乐毅,结果就是强盛无比的燕军惨败在田单的火牛阵中,齐人创造了奇迹,而无数燕国英雄,喋血齐境!

    又如当年,秦国大兵压境,燕国士兵和军官们,纷纷发誓,誓与国家同生死。

    但是……

    在易水河畔,原本慷慨激昂,发誓与军队共存亡的燕王喜和太子丹,却在战事不利时,带兵逃跑,导致大崩盘,无数英雄喋血于易水之畔!

    “这些蠹虫……”无数人痛骂着那些逃跑的小人,同时无比担心蓟城的燕王逃跑。

    虽然他们不知道墨菲定律,但他们知道,坏事情不会单独出现。

    而燕国王宫,也果然有燕王想跑的消息传出来。

    这让燕国豪杰们,心里难受无比,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的满腔热血,总是这样被高层的肉食者所出卖。

    他们所珍视的,却被那些大人物,弃之如敝履!

    一时间整个蓟城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不过好在,现在的燕国人民,不仅仅只有一个燕王可以依靠。

    元德六年五月已亥(十六)。

    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率领的护濊军先头部队,三千人从泉州登陆。

    薄世一登陆,就听到了有关蓟城的消息。

    他闻讯后,立刻就骂道:“竖子!想学合阳候?你有几个脑袋够掉的?”

    当年,高祖命其堂兄刘仲为代王,本意是想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结果,刘仲这个废物在匈奴兵入侵时,还没有打到代国,自己就带着妃嫔子女,以风驰电挚的速度逃到了雒阳,匈奴骑兵竟追之不及,只能望而兴叹,逃跑大王的名头,从此就挂在刘仲脑袋上。

    不过,刘仲因为是高祖的堂兄,所以,事后并没有按律处理,而只是废为合阳候。

    但,你刘定国是谁啊?

    真以为当今天子的刀不够快?

    齐鲁四王的尸体就在哪里摆着呢!

    但薄世也不敢怠慢此事,万一燕蓟真要出了乱子,他也担当不起!

    于是,薄世当即率领自己的亲卫队三百骑,从泉州马不停蹄,直奔蓟城,入城后直入王宫,面见刘定国,直接道:“大王身负王命,有守土之则,御国之重,请大王上城墙,与燕国士民共存亡!”

    说着,也就不管刘定国怎么想,直接命人架起这个怂货,就要往城墙上走。

    刘定国却是被吓傻了,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来,哭着道:“都督饶命啊!那匈奴兵又凶且狠,万一打破渔阳,寡人将死无葬生之地啊……”

    薄世听了,却是气不打一处来,骂道:“康王一世英名,怎么出了大王这样的子嗣?今大王身为燕国之主,有守土之则,备虏之任,纵不能上思陛下之圣德,也该为国家社稷考虑!”

    说着,薄世就拔出刀子,架在这个怂蛋的脖子上,威胁道:“大王倘若不能与国家社稷共存亡,那么下官就只好让大王暴卒,从大王兄弟中选一个可堪一用的来为燕王了!”

    刘定国被逼无奈,只好捏着鼻子,点头道:“既然都督这样说了,那寡人就只好从都督之议,与国家共存亡!”

    就这样,刘定国被薄世架着,走到蓟城的城楼上,将自己的王旗打起来。

    燕国的军队和豪侠们,看到自己的大王的王旗,出现在城头,又看到了大王本人,亲自拿着武器,战在城头上,纷纷感动不已。

    “哎呀,果然是敬王子孙,康王的儿子啊……”许多人看到这个情景,想起了已故的两位先王。

    燕敬王,以刚猛著称,当年,这位大王就国后,曾经亲自带兵,勘察了渔阳和右北平一带的防御,更修复了造襄长城燕国段的防御。

    康王在位时,体恤百姓,轻徭薄赋,也给燕国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当今燕王,虽然说大家都听说过他那些不成器的事迹。

    但在这样的危机关头,却敢于出现在城头,公开打起王旗,这说明,这位大王还是不错的嘛,小节有亏,大节不失!

    事实上,在经过了子之之乱与惠王乱政后,燕国人民对于自己的大王的要求,已经从召公和昭王,下降到了只要不跑不背叛,就是一个好大王的地步……

    其要求之低,真可谓是中国之最!

    而在全城的目光都聚集过来后,刘定国被薄世逼着,拿起一份稿子,对着全体军民说道:“寡人,宗室也!刘氏之支脉,幸蒙陛下不弃,先王垂怜,用为嗣子!寡人诚德薄,上不能奉天子,下不能恤百姓!然寡人知寡人之职也!寡人身为燕王,受社稷之重,有保宗庙之职!今北虏来袭,士民惶恐,诸臣弃官者无数!然寡人对天盟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纵使全燕只余寡人一人,寡人也当奋勇杀敌,守国家之宗庙,护百姓之桑梓!”

    顿时,燕国豪杰们立刻欢声雷动!

    当年,子之之乱时,燕受赵齐之侮,又有秦韩相迫。

    但燕人从未放弃和妥协。

    他们在内有昏君,外有强敌的情况下,自发的与齐赵战斗,与韩秦周旋。

    甚至顶着赵国的压迫,立太子平为王,是为昭王,开启了燕国历史上的辉煌一页!

    如今,燕国人民,发现自己好像又来到了昭王时期。

    最开始,昭王也不是一个好太子嘛。

    但昭王懂事后,却内除奸臣,外却强敌,任用秦开、乐毅,对齐用兵,几乎全取齐国,对夷狄用兵,向北拓土一千里,向东拓土三千里!

    如今,圣天子在位,燕王也愿意与国家共存亡。

    那大家伙还有什么担心的?

    奋勇杀敌就行了!

    刘定国却是接着说道:“今寡人年二十,身自将,寡人幼弟年十四,亦为士卒先,皆以国家社稷为重,与君等共进退!”

    “大王英明!”燕国军民立刻又是欢声雷动。

    对他们来说,有这样的大王,再也不能要求太多了。

    但没有任何人发现,刘定国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双腿颤抖不已,额头上更是冷汗凛冽。

    只能说,胆小鬼就是胆小鬼!

    连演戏工作都做不好!

    但,薄世也没有办法,而且,其实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所谓燕王,做个泥塑的雕像就可以了。

    “请大王记住今日的誓言!”薄世对刘定国道:“臣将遣官吏日夜监督,每日必将带大王,于城头宣讲,乘车入军营市井之中,激励士卒!”

    刘定国闻言,立刻就哭丧着脸,道:“还请都督饶命……”

    让他每天都这样来,还要去市井和军营?

    杀了他吧!

    薄世却是冷笑着道:“大王若不愿意,那臣就只好告诉燕国臣民,大王劳心军务,积劳成疾,不幸暴卒了……”

    “啊……”刘定国顿时就吓得尿裤子,只好跟小鸡啄米一般忙不迭的点头:“……寡人一切从都督之命……”

    但心中却是恨死了薄世!

    他觉得薄世完全就是没有将他这个燕王放在眼里,动辄就拿死来威胁他!

    真以为他怕吗?

    嗯……

    确实是怕……

    这位安东都督是薄太后的侄子,天子的亲信,说要砍他,还真有可能砍他!

    刘定国连匈奴人没入境就吓得半死,想要逃跑,怎么敢赌薄世不敢杀王?

    薄世却是看着这个家伙,气不打一出来,若有可能,薄世真是想砍了这个混蛋。

    好险才强压住心里的怒火,薄世叫来自己的亲兵,吩咐道:“你们给本将看住燕王,每日带燕王,巡视城头,入军营、市井,激励士卒!”

    “诺!”

    薄世自己则带着人,来到燕国内史衙门,开始给刘定国擦屁股。

    现在,燕国的许多贵族和官吏都弃官跑了。

    薄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他们抓回来,然后明正典刑!

    逃兵!

    这在汉律之中,是必死无疑的罪行!

    特别是如今,大战降临,任何逃兵和逃官,都得死!

    他们不死,效仿者就会越来越多!

    所以,薄世进入燕国内史衙门后,立刻就以自己的名义发出命令:燕赵诸郡有司、忠臣义士及地方豪侠:凡遇逃官、逃臣,皆勿听而拿之,倘有顽抗,格杀勿论!左将军世!

    然后他将自己的将军印加盖其上,立刻发出!

    ………………………………………………

    推荐朋友的新书《问鼎至高》,作者君是老司机,发车准时,从不晚点!

    另外,今天明天,都会爆发~

    ps:我明天大概会传一个目前的汉匈在造襄地区的交战图和各方军队的进军路线——自己画的,可能会有些简陋~

    想看的同学,请关注维新公众好:要离刺荆轲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两百七十二节 昨夜梦渔阳 【4900票】

    在薄世将燕国稳住的时候,李广也终于抵达了渔阳郡的郡治所在地渔阳。

    渔阳城是一个典型的汉家北方边塞的军堡。

    由大小两座城塞组成。

    小城是市籍和百姓住的地方,没有什么险要的地理和高大的城墙可以依靠,这样是为了便于百姓生活和耕作。

    至于大城,则是完全的军塞。

    作为渔阳郡的治所,渔阳塞被修建的高大坚固。

    城中可以容纳超过三万人的军民,宽大的城墙上,甚至设置了数部床子弩,居高临下,足可威慑数百步!

    而要塞内,有水井,有地窖,也有仓库,储藏着大量的食物和饮水以及箭矢,足够渔阳塞在被敌人包围后,坚持数月!

    这样的要塞,当然不是汉室的杰作。

    事实上,它是秦二世的杰作。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索,就是因为陈胜吴广一行在来这渔阳戍卫之时,路遇大雨,严重失期,群体恐惧,从而揭竿而起!

    而秦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建造渔阳塞,自然不是吃多了。

    而是因为此地,确实不凡!

    渔阳塞,背依渔水,其上有白河,南有渔水,燕山在其北,邝平与淲溪为其犄角,相互守望。

    在其身后又有安乐、狐奴、平谷三县,其距离燕蓟的核心仅有不过百余里,与上谷郡也不过百里。

    任何敌人想要攻击此地,就要先切断其东侧的白檀…滑盐一带与南侧的上谷郡居庸关一带的联系。

    不然,就等着被数不清楚的汉军援军三面夹击吧!

    李广进入渔阳塞后,渔阳郡郡守张次文就迎上前来,拜道:“罪臣拜见将军……”

    张次文现在可以说是委屈无比。

    他是丞相周亚夫的亲信,在当年平吴楚之乱时,就在周亚夫帐下担任主薄,主管后勤,做的井井有条,大受称赞。

    其后,周亚夫为相,他先后出任丞相府都曹令吏和丞相徽事,也做的不错。

    周亚父有意提拔他,刚好前任渔阳郡守致仕,于是他就来到这里。

    不过,在这里两年,张次文真是身心俱疲。

    他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这个位置。

    首先就是边塞与内地是两个世界。

    边塞之民,本就彪悍,何况这燕人向来有‘雕悍’的名声。

    跟他们说文绉绉的大道理,没有屁用!

    他们也听不懂!

    下面的官员和军官,更是一个个飞扬跋扈,根本不鸟他这个郡守。

    他派人过去查事情或者督办案件,这些家伙一推三五六。

    哪怕是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