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浩然正气 >

第442部分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442部分

小说: 抗日之浩然正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蒋浩然要来,又是几个师大部队,这指挥部当然不能太简单,而且安全系数还不能太低。

    为此刘现伟和昂山可没有少费工夫,城内必然会是日军轰炸的重点,根本不适合建指挥部,他们特意在城东几里地开外找了一个山洞,进行了一番伪装和布置。

    掀开洞口挡光的棉被,洞内灯火辉煌,照得如同白昼,几百米宽大的山洞,里面已经被有规划地隔出指挥室、作战室、电讯室等等区域,让蒋浩然赞不绝口。

    这里地处掸邦高原边缘,是日军不可能会出现的方向,安全绝对没有问题,更为难得的是山洞还如此宽敞,指挥部人员吃住都不成问题了。

    随着蒋浩然到来,指挥部开始热闹起来,各部人员都紧张地进入到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

    蒋浩然下的第一道命令,是即刻关掉电子干扰设备,打开电台向黄杰告知部队已经成功到达腊戍的消息,同时,及时联络各部队是否如期到达指定位置。

    随即,蒋浩然直接走进了作战室,里面已经有刘现伟准备好的作战沙盘,整个腊戍外围的地形地貌全在上面了,就等着蒋浩然重新排兵布阵。

    参谋团队是七十五军的原班人马,在蒋浩然的指挥下开始往沙盘里插上代表远征军的小红旗和代表日军的小白旗。

    很快,排兵布阵在沙盘上一目了然。

    防线从南到北,部队依次是新38师、28师、29师、93师,以四个师在腊戍外围三十里左右,利用山形地势,以道路、岔口为中心,呈不规则的扇形排开,布置三道防线正面御敌。

    49师、空降旅、掠夺者突击团为预备队,昂山的缅军联合腊戍的华人、华侨志愿队为后勤部队,负责前沿各师的后勤补充、运送伤员等。

    让人费解的是,蒋浩然公然放弃了西保和瑞古两座城池,却重新在野外构筑防线,西北方向都是丛林,有利于部队藏身,还尤自可,整个南面却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面对敌人坦克、大炮、飞机的碾压、轰炸,几乎是无所遁形。

    这样的布置好像有些不合理,刘现伟当即就提出了质疑:“总座,为什么我们要放弃西保和瑞古?起码城市里还有点建筑,再不济我们还可以退到城区和敌人打巷战,这个我们有优势。而且,这还无疑中加大了我们的纵深,但你看现在,部队全在野外,这不就等着挨敌人的炮弹嘛?”

    蒋浩然白了刘现伟一眼,道:“西保距离腊戍六十公里,瑞古距离腊戍七十公里,我们没有运输车辆,用什么来保证部队的后勤?纵深?保证了部队的纵深,就失去部队之间的紧凑,再说了,我们这是跟小鬼子决一死战,没有后退的余地,要那么大的纵深干什么,我现在就以腊戍为中心,方圆三十里地,摆下一个铁桶阵,跟小鬼子的死磕了,他们要是想从腊戍过去或是进来,不把我这七个师九万多人吃掉,他小鬼子永远别想得逞。”

 第九百八十九章 铁桶阵

    (全本小说网,HTTPS://。)

    “铁桶阵?”作战室里传来一阵轻呼声,这个名字,再加上蒋浩然的话语,大家分明感到了一丝寒意,心里恐怕都会不约而同地都脑补,“接下来这几天时间里,腊戍该被打成什么样?”

    不过,刘现伟显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说道:“总座,我请求空降旅前往西保设置第一道防线,我们就在城内跟小鬼子打巷战,起码能拖住小鬼子一两天时间,这样部队也可以少一些伤亡,为坚守多赢取一定时间”

    “不批准!”蒋浩然很干脆地回答。全本小说网,HTTPS://。m;

    “为什么?”

    “为什么?就算你拖住日军近卫第一师团一两天又有什么用,他们的坦克、大炮、飞机、重兵,该来的还是会来,我顶着他一天的轰炸、进攻,到了晚上,我就将他的炮兵阵地、坦克全灭了,让他们在平等的位置上和我们打阵地战。”

    “啊,您有什么办法干掉小鬼子的坦克、重炮?”刘现伟奇道。

    蒋浩然狞声道:“我是没有炮火、没有坦克,但我还有几百架武装直升机,只要白天锁定了他们坦克、炮兵阵地的位置,到了晚上,我了不得牺牲百十架直升机,也要将它们全端了,逼得他们在同等的条件下和我们打阵地战,”

    “呵呵,总座,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炮火没有坦克,在西保我们全歼了日军安倍联队,缴获了他们三十六门野炮、山炮。而且还缴获了他们二十二辆完好的坦克。”刘现伟不无得意地说道。

    “噢,那就更好了,总算也还有点重型支援火力。”蒋浩然有点意外的惊喜,过江部队不可能携带重型炮火,有的也只是小口径的战防炮、迫击炮、步兵炮等,这几十门重炮也算是弥补了他们支援火力上的空缺,至于炮弹,日军的后勤仓库里,炮虽然没有,但炮弹多的是。

    而这二十多辆坦克也算是好家伙,空降旅都是特战师出来的,特战师就是一支全能部队,里面少不了会开坦克的士兵,组建一支坦克营,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发挥大作用。

    就在这时候,有士兵进来报告,201师师长黄百韬和202师师长李天霞求见。

    蒋浩然眉头一皱,抛出两个字“不见”!随即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妥,命令士兵让他们进来。

    很快,两人走了进来,向蒋浩然啪地敬礼,随即,李天霞小心翼翼地问道:“总座,现在部队突围战役已经打完了,您看是不是可以让我们两个师归建了,您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

    蒋浩然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道:“李师长、黄师长,你们别着急,这群新兵蛋子混杂在老兵一起对他们有好处,眼前的战役会十分残酷,出不得一点差错,所以,暂时就这样吧,等打完了这仗再说?”

    “这??????这??????”两人一张脸憋成猪肝色,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蒋浩然撇了他们一眼,道:“两位师长,交给你们一项重要的任务,你们带着军官连负责野战医院的安全,现在就到后勤处报道。”

    两人面面相窥,面对如此荒唐的任务还真有些无语。

    “怎么,有问题吗?”蒋浩然眼睛一瞪,语气深沉,不怒而威。

    两人一个激灵,赶紧答道:“没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随即脚底抹油,赶紧开溜。

    指挥部里顿时一片掩嘴偷笑声,“军官连”的故事早传遍了腊戍部队,谁都知道蒋浩然打的什么主意,但这也太损了一点。

    蒋浩然可没有这种认为,命令刘现伟找几个人看着他们,别让他们使用电台,他可不想这事这么快传到英多去,别到时候引起顾连同和汤恩伯造反,黄杰和罗卓英可不一定能压制住他们。

    这两个师蒋浩然已经根本没有归建的意思了,新38师和28师都是最早过江的部队,损失比较严重,这些新兵放在他们的部队里蒋浩然也放心,说白了,蒋浩然就是不相信李天霞和黄百韬能带好部队,别白瞎了这些好士兵。

    凌晨时分,各部队纷纷回电,他们已经到达的制定的位置,除了北线的93师和日军有小范围的接触,其他都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北线是日军的第八师团,第二十二师团被打溃了之后,多田骏自然不能让第八师团处于危险之地,唯有撤退。

    至此,蒋浩然只用了短短一夜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次战略大转移,成功还在其次,还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二十二师团基本是被打残了,能保存建制就算不错了,而第八师团也早就是伤痕累累,安倍联队被全歼,井下联队被打残,基本上一个旅团算是完了,而且还搭上了第八师团的重炮联队、奇兵联队、坦克联队,说是伤亡惨重丝毫不为过,整个北线三个师团也就只有第十师团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但日军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威胁,连续几天的激战,让他们的弹药消耗巨大,多田骏一味地求防线不破,超常规地消耗了弹药,原本十五天的蓄备弹药,恐怕已经消耗了一半还有多,如果战火继续升级,他们最多还能坚持五到七天就会面临五弹可用的局面,而整个北线部队两个军六个师,粮食蓄备最多还能坚持十天、

    换而言之,远征军只要在腊戍坚守十天,日军就得吃草根、啃树皮,但远征军能坚守十天吗?这个问题实在值得推敲。

    天亮时分,苏灿文带着雪狼特战队回到腊戍,带回来的消息喜忧参半。

    喜的是,苏灿文他们几乎摧毁了公路上的所有桥梁,公路上的日军两天之内绝对无法到达西保,铁路被毁,日军的坦克、重炮等所有后勤物资就只能通过公路来完成,这无疑算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沿着铁路前进的日军根本没有后勤困扰,就算毁坏桥梁都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如果不出意外,他们明天就有可能出现在腊戍前沿。

 第九百九十章 独特地形

    (全本小说网,HTTPS://。)

    一天的时间不算长,但也可以做很多事情,至少部队构筑起一条土木工事足够了,虽然短时间构筑半永固工事都不现实,但有了这条土木工事防线,再加上腊戍独特的地理环境,蒋浩然相信,坚守十天半月都没有问题

    说起腊戍的地理位置,就不得不交代一下整个缅甸的地形,这也关系到日军缅北六个师团最后的出路。(全本小说网,https://。)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坐落在北纬10度—28度、东经92度—101度之间,东北部与中国西藏、云南毗邻,西北面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临孟加拉湾,南濒安达曼海。

    缅甸地处“三亚”中心,是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交通枢纽,东南可以直达澳大利亚,西面可以经过印度抵达欧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人形容描绘在地图上的缅甸,竖着看像一迷人的钻石,横着看又似一只开屏的孔雀。

    它的南部细长而狭窄,南北长2090公里,东西最宽处925公里。陆地国境线长5858公里,海岸线长3200公里。包括若干沿海岛屿在内,缅甸的总积为676581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的云南、贵州和重庆的面积。其

    缅甸地貌的主要特点是三面环山,东、北、西部都是高山或高原,中部和南部是谷地及三角洲平原。地势北高南低,以山地、高原和丘陵为主。境内有平行的三支由北向南走向的山脉,即西部山地、勃固山脉和掸邦高原。

    西部的若开山脉是喜马拉雅山向南延伸,有不少高大的山峰。其中最北端的开卡博峰高达5881米,山上终年积雪,是缅甸境内的第一高峰,也是东南亚最高的山峰,被称为“中南半岛的屋脊”。约占国土2/3的地区是半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的起伏不平的高原,如缅印边界上的萨拉马蒂山区,海拔在3826米以上。中部山脉被伊洛瓦底江横穿形成南北两部分,山峰普遍低于于西部山脉,最高峰是位于中部干旱地区著名的死火山博巴山。中部山脉南部是介于西部山地和东部掸邦高原之间的伊洛瓦底江谷地。

    东北部的掸邦高原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280…450公里,海拔平均高900~1000米。高原的最高峰在腊戍东南,海拔2673米。整个高原山区山地面积占70 间有不少谷地和盆地。山势北宽南窄,一直向南延伸,与缅甸最东边的介于萨尔温江和湄公河之间的德温山脉相连,并一直接近赤道。如果把缅甸的形状比作一个风筝,狭长的南部就像风筝的长线。

    而腊戍,正是处在线与风筝的连接点,出了腊戍十几里的田野地带,地势也从这里往南一直走低,这就意味着日军一路上来都是仰攻。

    而西面,出了瑞古往南,正是缅甸的中部山脉,崇山峻岭、沟壑无数,要想从此翻越,几乎没有可能,东面就更不用说了,几百公里的掸邦高原,牛年马月都翻不过来。

    所以,蒋浩然将这七个师摆在腊戍也不是完全没有把握,地理上的优势可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而且,他们什么物资都不缺,日军囤积在腊戍的物资足可以让他们吃喝不愁,轻重机枪子弹、炮弹也充足,所缺的就是直升机装备的火箭弹、导弹,当然,还有ak47和日军的子弹也不匹配,但这些都可以通过空投来保证,中米联军的战斗机虽然严重不足,但运输机可不少,白天可能无法控制制空权,但晚上出动日军只有干瞪眼的份。

    从清早开始,整个腊戍三十里范围都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防线上的部队自然加紧构筑防御工事,预备队全部开进附近的山林里伐木,缅甸到处都是丛林,什么样的大树都有,只要你有人力运输,伐多少都不是问题。

    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情况下,这些树木无疑是构筑工事的主要材料,也是最好的材料,几层圆木铺上去,挡不住重型炮弹和航弹,但小口径火炮基本没有问题。

    远征军此时最大的威胁还在南面的近卫第一师团,所以,伐来的树木全部运往南面,先尽着他们用。

    为了防止日军的空中打击,几百架直升机全部开进了东面的掸邦高原,丛林是一道最好的掩护,就算是日军的侦察机也无法找到它们的踪迹。

    而腊戍城内的老百姓,老的、少的、弱的,也都被安置到这里,青壮年都成了后勤部队,随着昂山的缅军运输物资、运送伤员,他们熟悉地形,做这个工作无疑是做好的人选。

    日军到底没有让远征军顺畅地布置一切,八点钟还不到,天空中就出现了敌人的机群,战斗机、轰炸机,对腊戍城和防线上的远征军进行了疯狂的肆虐,整整折腾了近一个时辰才离开,造成防线上的伤亡高达千余人,腊戍城内就更惨,士兵和百姓的伤亡逼近两千,整个腊戍几乎看不到一栋完整的建筑。

    中米联军飞行队已经无法再和日军争夺制空权,日军的飞机出动的太早,部队还没有来得及架设防空火力,饶是蒋浩然机智百出,这会也只能站在洞口望着敌人的飞机跳起脚骂娘。

    为了防止敌人再次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