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浩然正气 >

第582部分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582部分

小说: 抗日之浩然正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

    尼米兹依然决定通过蛙跳战术将岛军强行切割开,破坏了战争中最重要的物资供应链,小范围孤立驻守各岛屿的岛军,打击其嚣张的气势、瓦解其心理防线,避免攻占为数众多的岛屿时出现大量伤亡的局面,兵分三路以最快的速度向纵深推进。

    但这次一贯通行的跳岛战术没有成功,岛军早有防备,在各大重要的岛屿构筑了完备的工事群,再以航母舰队配合,数次偷袭米军成功,导致米军伤亡惨重不说,战役一无进展。

    就在这种前提下,尼米兹决定修改作战方案,将主攻方向放在苏门答腊岛上,意欲先后攻占苏门答腊、英属婆罗洲、西里伯斯等岛屿,与东面部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再回头来打荷属东印度。

    十天前的凌晨时分,尼米兹命令米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一万四千余空降兵突然空降巨港,随即,登陆部队在巨港后方的明古鲁海滩进行抢滩登陆。

    希望通过空降兵奇袭机场,占领他们的油田,摧毁他们的陆航基地,再东西对进打通苏门答腊岛,并进一步占领全岛。

    谁知,空降部队虽然如期空降,但立即就发现,与侦察机报告的情况完全不符,机场里的飞机都是模型和树木搭建的,根本没有一架飞机,而且整个机场外围被岛军的伏兵包围成铁桶。

    各种火力点遍布,一番扫射,米军空降兵伤亡惨重,航空兵数度支援都没能撕开岛军的包围圈,一万余士兵进退两难。

    而在明古鲁的抢滩登陆同样受阻,岛军仿佛算定了米军的登陆地点,沙滩上遍布地雷,成排的暗堡火力点密织如网,米军第一批登陆部队几乎全部倒在了沙滩上,但鉴于空降兵被陷,尼米兹迅速组织了第二批、第三批,在密集的航空火力和舰炮火力支援下疯狂进攻,可惜都没有成功。

    在敌人海军、陆航基地强势的前提下进行抢滩其实是十分凶险的,舰载机再多也不可能多过陆航战斗机,尤其陆航飞机起降远比舰载机快速灵活,后勤保障上也没有任何掣肘,所以一旦偷袭不成功,就只能选择放弃。

    敌人有了防备,无论你再选择任何登陆点,敌人总能先一步获知,继而调集强兵封堵,所以,米军只能放弃继续登陆的打算,但如此一来,一万多空降兵就凶险无比了。

    听了陈少宽的汇报,蒋浩然站在地图边端详了几分钟,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道:“尼米兹的战术没有问题,失败最大的可能是消息走漏了,让岛军设了局将他套了进去,而且,他选择的登陆点位置太正,最合适登陆的地方,也必然是岛军最防备的地方,所以早就设置了完备的工事群和暗堡,这一家伙冲上去,能快速突破就怪了。”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兵行险着

    (全本小说网,HTTPS://。)

    陈少宽点点头,若有所思,迟疑了几秒后道:“总座,你这次来是为了拯救这些米国空降兵吧?”

    “拯救他们?”蒋浩然皱起了眉头,道:“怎么救?现在人都被困在岛上十天了,即便他们的战斗意志还在,恐怕后勤物资都拼得差不多了,要想展开营救没有十天半个月几乎都不太可能,我可不是神仙。全本小说网https://。”

    陈少宽道:“尼米兹在几天前就组织了两次成功的空降,给部队补充过一次后勤物资,所以他们应该还能坚持些时日。”

    蒋浩然摆手道:“杯水车薪,没用的,一万余士兵的后勤岂是一两次空投能保证的,其他都可以不说,关键是水源,岛军既然早就设下了埋伏圈,必然切断了机场内的所有水源。按照作战计划的部署来看,部队单兵的携带量最多是五天到七天的份额,即便算是一两次成功的空投,大约也就是十天半月的样子,所以,这一万多人基本上是没有救了,除非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陈少宽呵呵一笑,道:“总座,那你这次来吉大港难道是为了视察?”

    “当然不是。”蒋浩然会心一笑,抬手在墙壁地图下角的一个部位敲了敲,道:“我是为了它来的。”

    “新加坡?”

    整个会议室发起一阵惊呼声。

    蒋浩然脖子一歪,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总座……”参谋长桂勇清挺身而出,正色道:“新加坡可是战略要地,敌人必然重兵防守,而且,从吉大港到新加坡,中途要经过安达曼海、格雷特海峡,再进入马六甲海峡,全程一千多海里,遥远的距离也不可能得到陆航飞机的支援,而敌人却在附近有好几个大型的陆航基地,再加上他们航母舰队比我们实力要强大得多,贸然进犯只怕……”。

    桂勇清的话还没有说完,蒋浩然就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冷冷道:“怎么,你害怕?”

    桂勇清在黄埔系将领中,以爱吹牛皮、好大喜功著称,说起话来,三句不离一个“大”字,但真正把他官衔撑大的原因,是因其对陈晨俯首贴耳,亦步亦趋。

    凭这一条,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平平的他,被保送去德国留学,回国后一跃而为中央军校少将总队长。

    抗战爆发后,军委会举办战时干部训练团,陈晨自兼团长,委桂勇清兼教育长。可惜耍耍嘴皮子还可以,一上阵便要露馅。

    河南会战时,教导总队编成第二十七军,乍任军长的桂勇清很有些打个“大”胜仗的抱负,孰知事与愿违,气得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要搬动军法处置他,而他亦于气愤之下,写信给躲在后方的夫人说,要远出潼关,另组强“大”民军抗日。幸好,陈晨替他保驾,又调回武汉办〃战干团〃,当海军将士浴血抗日时,这位未来的水师统领,正沉溺在麻将桌上,大呼小叫,据说这是德国学来的心理战术,且先应用到〃竹战〃上。某日,〃战干团〃学生会派代表在麻将桌上找到桂教育长,请他为学生会刊物起个名称,他一边翻〃白板〃喊〃开杠〃,一边写了〃大力〃两字,说是必须具有强〃大〃的海军,才能打倒日本,建设国家。未几,陈诚又替他谋得出国去驻外使馆当武官的好差使,此后忽而柏林,忽而瑞士,忽而伦敦,在近似风光游历般的生活中,又为肩章上挣得一颗星。

    对这样的一个将军,蒋浩然是不太满意的,但他命好,处处有陈晨帮衬他,这次又是陈晨在蒋浩然面前游说,才有了他眼前的太平洋舰队参谋长的职位。

    不过,桂勇清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作战方面还是很勇敢的,第一次东征攻打淡水时,他带领部队攻城。委员长从望远镜里看到,当时桂勇清正在沿着云梯登城,半途被守军推翻,直挺挺地摔到了城下,但他很快又出现在云梯上,由此获得了委员长的赞赏,开始了他的人生辉煌。

    更难得的是,淞沪战役爆发后,桂勇清率领教导总队参加了战斗。此时,教导总队已拥有20多个团,官兵总数已超过1个正规军的编制。本来,委员长决定将教导总队调往四川,扩编为30个团,作为第二期作战主力,而桂勇清要求立即参战,他手下的官兵也都积极要求上前线杀敌,在这种情况下,委员长才批准教导总队开赴淞沪战场。

    部队到达上海后,就进入苏州河八字桥,接替胡宗南第一军的防线。桂勇清亲自督战,阻止日军强渡苏州河,战斗十分激烈,教导总队伤亡超过万人。

    教导总队余部被迫撤退到南京,岛军进攻南京时候,教导总队奉令据守紫金山、天堡城、光华门等处。桂勇清始终在前线指挥,直到最后,委员长害怕嫡系部队拼光,强令桂勇清撤退,桂勇清才率教导总队残部渡过长江,转移到徐州。

    也是基于此考虑,蒋浩然才没有拂了陈晨的意,此时听到桂勇清话里有胆怯之意,连唯一的优点都没有了,蒋浩然哪里还会有好脸色。

    桂勇清一张老脸当即就红了,急忙解释道:“不不不,总座,您误会了,只要上了战场,我桂勇清绝不会后退一步,只是……我去过法国、英国、米国、德国,跟他们的海军都打过交道,虽然不是海军专科毕业,但也算是有些见识,所以我也是就事论事,一切都是为了保全来之不易的中国海军……还有,如果一定要打,不管怎么样,这次战役我请战,亲自前往第一线。”

    蒋浩然的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语气平和道:“率真(桂勇清字)兄,你放心,我蒋浩然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既然准备兵行险着,那就一定有我的道理。”

    “只是……总座,你想过没有,这个时候攻打新加坡,可是会触犯英米的利益,即便是为了战局,也不应该由我们单方面来打,也就是说,英米方面可能会出面制止甚至是从中作祟。”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

    (全本小说网,HTTPS://。)

    说话的是新上任的政委,原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总司令肖光。全本小说网;HTTPS://。.COm;毕业于苏联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是延安方面不可多得的将才、政治家,将他调任海军政委,也足见延安对海军的重视。

    而蒋浩然更知道,眼前人在后世可是堂堂开国上将、海军重要创始人,敬仰之心是有的,只不过在见过了太多首长之后,已经少了些敬畏之心。

    以蒋浩然现在的身份,不适合对延安来的人表现得过分热情,这样会造成底下将士的逆反心理,不利于肖光展开工作,所以一直以来,蒋浩然在肖光面前都表现得不温不火。

    但眼下肖光的话无疑让蒋浩然有些触动,其实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心里暗叹肖光不愧是搞政治的,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嘴里却笑道:“不怕,所以我将英军掠夺者独立团来了。”

    肖光皱起了眉头,迟疑了几秒后,带着有些不确定的口气道:“你是说打着帮助英军夺回新加坡的幌子,顺势接管新加坡?”

    蒋浩然冲肖光竖起了大拇指,笑道:“肖政委果然高明,一语中的。”

    谁知肖光居然脸色大变,疾呼道:“不不不总座,你这样做会出大事的。”

    “此话怎讲?”蒋浩然狐疑道。

    肖光举起右手在空中连连挥舞,示意等等,一脸急不可耐,似乎还有些没有理清头绪,只把一屋子的人都搞得如坠云雾。

    好半天,肖光才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一番长篇大论。

    新加坡对于岛国, 是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也是岛国将来和德国会师中东的重要通道,如果没有新加坡,岛军陆军不可能通过陆地补给达到中东,所以海陆必不可少,也由此新加坡的地位对于他们争霸而言,那是战略地位的国际通道。

    英国,对于英国而言,新加坡不仅仅是通道,更是他们在亚太地区的中转站。也是威慑南亚各个殖民地的屯军之地,大英帝国想要保住曾经日不落帝国的雄风, 就必须要有新加坡。

    米国,尽管米国也认为新加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但是面临东西海岸豁达的海洋,新加坡还不如巴拿马运河重要。

    但是出于战后国际局势的考虑,米国不会希望新加坡重新回到英国的掌握。英国拥有多达本土面积四百倍的殖民地,虽然一战中实力削弱严重,但是加拿大、澳大利亚,东西两个印度,哪一个拿出来都堪比美国的领土面积, 更何况他们都联系在一起呢?

    尽管加拿大已经在二十几年钱宣布自制独立,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经济还没有完善,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称…………英联邦帝国,也伺奉一个君主…………英国女王陛下。在这场全球性的战争中,打倒法西斯集团是第一目标,而如果能够顺手解决其他大国,使得米国能够傲世群雄, 成为全球霸主,也不得不在考虑之中了。

    如今岛军败象已定,苏联没落在即,腾出手来的中、米、英三国剿灭德国也只是时间问题。如何利用好中英之间的平衡,恐怕是现在米国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眼下中国看起来是后起之秀,战无不胜,但是把所有一切的事情联系起来,都指向同一个人…——蒋浩然。在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看来,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让国家在整体上强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蒋浩然他所率领的军队强大一样,而在和蒋介石,李宗仁这样的政治对决中,虽然看似蒋浩然是取得了胜利,但这种胜利是由于蒋浩然的武力决定的,而不是他的政治修为。

    要治理一个国家,光靠看武力是无法永久繁荣昌盛,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委员长还是李宗刃,都比他强的不止一点点。

    所以,在米国眼里,肯定会有一种观点,那就是,一个可以在将来用政治手段解决的人,是不足为惧的。

    而英国则不一样,全方面的工业建设,民主的议会制度和人才选拔,再加上遍布天下的殖民地的的原料供应和分销市场潜力。没有战争的英国一定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全球主宰。基于这些原因,米国在中、英的平衡上,暂时肯定会倾向于中国,在新加坡的问题上,即便让中国得到,也不能再还给英国。

    所以,蒋浩然联合英国人夺取新加坡,无疑会触犯米国的利益,这是十分危险的。

    肖光这一番言论下来,蒋浩然顿时也觉得事态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不得不承认,肖光的话有道理,也顿时明白,自己在政治方面的欠缺还真不是一点点,这种深奥的政治题他还真的做不出。

    鉴于出现了突发情况,蒋浩然原本已经设计好的方案只能暂时停下来,必须重新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来对待新加坡的问题。

    新加坡对于中国,有着后世眼光的蒋浩然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除了英、日的认知,比之米国更加深刻。

    不说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此时的全球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于苏联的高加索,东欧的罗马尼亚,米国的德克萨斯,南亚的印尼群岛,以及北非的利比亚等地,中国的桂花油田还排不上号。(桂花油田已经在秘密开挖,丰富的储存量堪比大庆油田)

    全世界的人都还没有意识到,以上全部油田加起来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