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220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220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大唐须陪嫁一万奴隶,绢四万匹,黄金五千两,茶叶一万斤。

    说的跟普通有家嫁女娶妻一样,娉礼、嫁妆。其实只是换了个名字,为了好听一些而已。说到底,这依然是笔进贡。

    一千匹马,换四万匹绢,这个倒算是较公平的买卖,匹马换四十匹绢,很公道。但唐人还要送一万个陪嫁奴隶,送五千两黄金和一万斤茶叶,这可就比突厥人的三千头牛和一万头羊贵重多了。

    好在最后谈成的这个协议,不是年年纳贡。

    但和亲,终究是屈辱的。

    可魏征他们都劝李建成见好就收,突厥虽然败了几阵,但伤亡都不过万,真正伤亡较大的都是梁师都、高开道、苑君璋几股突厥人的傀儡势力。

    收复失地,维持到战前界线,这已经是较好的结果了。

    颉利也愿意见好就收,南征的目的虽然没达到,但试探出了唐军的实力。另外他们也没白来,抢劫的人口牲畜钱财不少,如今还能娶个唐朝公主回去,又能顺带着敲唐朝一大笔,颉利很满足。

    他相信,经过此战后,唐军以后会老实做人,不敢少了能前约定的每年贡物。

    虽然养的三条狗死了一条,可梁师道、苑君璋还在,高开道的残兵败将也还有些,随便拉一个起来就行了。走狗们实力损失了不少,这样还还更好控制,他们越发离不开突厥了。

    双方各有打算,因此最后谈判达成。

    李建成做为此次唐军主帅,虽在河北作战,但河东和朔方战场,取得的战绩也一样是他的。

    统领全国之兵,重创突厥,迫突厥与唐议和,这是多大的功绩啊。

    以往李建成只能坐在长安城里,等着秦王前线传回的捷报。听着秦王三千五破十万,一战擒两王,一年夺中原,三月平河北等等骄人战绩之时,李建成既高兴,心里却又羡慕,甚至有点妒忌。

    他是太子,国之储君。

    除了起兵之初,带过几次兵,后来基本上连长安城都没机会出了。

    看着世民靠着统兵之机,凭战绩军中影响力越来越高,甚至在民间的威望也变的很高的时候,他是很不安的。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前来,也终于打了胜仗。没有能如他计划中那样的大胜,可也确实是场胜利,尽复失地,还斩了反复无常的高开道。

    此外,这次河北作战,李建成也用机会与许多军中大将交会。

    “哎呀,今天的天气挺不错,阳光明媚,暖风习习!”李建成坐下,面带着笑容,毫不掩饰心里的得意之色。

    此战之后,他已经向天下人证明,带兵打仗,并不是只有秦王厉害。这大唐,也不是离了秦王,就不行。

    突利小可汗走到桌子对面坐下。

    “突利小可汗,对大唐拟的这议和协议,你们可还有什么疑议?”

    披着羊皮袍子的突利很年轻,但一双眼睛却很老练。

    他坐在那里,目光并没有怎么停留在李建成的身上,他目光一直在李建成身后的秦琼、尉迟恭、罗士信等这一群群彪悍的披甲将军们身上。

    这些人,才是这次让突厥吃了个暗亏的主角,可惜此时他们却只能身披铠甲,站在那里,给李建成当个护卫而已。

    “没有什么疑议了。”

    “那就签约吧!”

    “嗯,签。”突利笑着回道。

    和约签订,这场战事就算结束了。突厥这次分兵南下,带着三条狗,破城毁村无数,掳走的百姓有近十万,大量的村庄乡镇毁于战火,化为白地。

    河北河东许多地方的冬小麦,眼看着本来就要收获了,也被这些突厥人割做了牧草,带不走的也放火烧,骑马践踏。

    河北、河东两地北部,损失极为惨重。

    突利收获很大,他手下掳掠到的汉人就有三万余口,另外还有牛羊等牲畜数万。加之攻城破池,抢掳到的那些金银丝绸首饰等,突利丰常满足。

    颉利还答应了要另给他分一批战利品,加上高开道一死,他的残兵败将和地盘,都实际上归他了。

    他心里暗暗鄙视李建成,唐军如此大的损失,他还笑的那个高兴,有什么好高兴的?

    签完字,突利带着他那份用突厥语写成的契约走了。

    契约,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张纸,并没有什么用。只要哪天唐人不老实了,突厥很乐意随时再南下,一张纸而已,还能管的住突厥铁骑?

    他就违约了,又能怎么样?

    真正能凭借的是手里的刀和弓,而不是什么纸和笔!

    李建成捧着那份和议书,左看右看,非常高兴。

    回幽州的路上,他都一直在马上看着。

    到了幽州城中,小心的收起,拿檀木盒装着。

    “殿下,有陇右的消息。”

    魏征和王珪、韦挺、冯立进来。

    “是秦王的消息,有什么但说无妨。”李建成现听到李世民的名字,也没那么在意了。以后,李世民都不会是他的威胁了。

    魏征和王珪对了下眼色。

    “刚接到的消息,秦王率一万兵马急援渭州,在陇西城被吐谷浑六万大军围住了!”

    “世民被吐谷浑大军围在陇西城,只有一万兵马?”李建成猛的抬头,目光中,有一些惊喜之色。

    今天第三更送上,还欠17章!

    兄弟们,如果有空的,希望能登陆电脑,点击书评区上面那个橙色的送上祝福。里面会有免费的生日祝福,每人可以免费送一次,希望大家能够送上一个免费的生日祝福,谢谢大家!

    如果生日祝福多的话,明天最少十更起更新,以感谢大家的祝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22章 临危受命

    第四更!

    四山环绕之中,有座依山而筑,东高西低的城池。

    洮州城。

    身穿皮甲的张超骑立矗立山坡之下,举着望远镜打量着这座城池。一边打量,张超一边和自己画的地图对照。在被授任为检校洮州都督兼洮州刺史这个职务后,张超便找机会从平板里找到了关于陇西一带的地图。

    好在虽没网,却是下载好的电子地图,里面也有地形图。张超花了些功夫用羊皮描绘下来,不如电子地图那么精准,却也比李世民给他的那份地图好上千百倍。

    张超只要把自己地图上的一些地名,换成李世民给他的地图上的唐代地名,就好了。千百年来,地名虽然一直在变,但地形却没什么变化的。

    山地、丘陵、河谷、沟地。

    这些千年不变的地形使得这片地区里的居住的城池,耕作的土地,以及行经的路线,都几乎是没有变化的。

    从渭州陇西城到达洮州的治所临潭县,直线距离的话才二百余里。但陇西山多沟多,路线却是得跟着河谷走。要到达陇西西南的临潭,却先得沿渭河向西北前进,到达渭河源头,再沿沟谷向西北一直到达洮河边。

    然后再沿洮河河谷折返向南,南下到了渭州和洮州之间的岷州,再向西行,沿着那弯弯绕的河谷沟地,最终到达大唐的边境洮州。

    一路行来,张超估量了一下,原本直线二百里的距离,他却走了一个巨大的z字形,先向西北行,再向东南行,然后又往西。加之那些河谷也是弯弯绕,他起码走了有八百里的距离。

    八百里,张超一行走了整整半个月。

    崔义策马飞驰而至,在张超马前滚身下马。

    “启禀都督,洮州城附近未发现吐谷浑人踪迹,末将派人入洮州城打探,据城中百姓说,吐谷浑人十天前已经撤离洮州,去了河南。”

    这个结果在张超的意料之中,但他一路上还是非常谨慎的。斥候四出,行军小心翼翼,他是阴过吐谷浑的,因此也十分怕吐谷浑阴他。

    在半个月前,许敬宗入吐谷浑营谈判议和。凭着三寸之舌,成功的让吐谷浑大汗慕容伏允同意和议退兵。

    慕容伏允特别问了率兵来援的张姓大将是谁。

    “那是我朝新起之名士,张超张文远,文武双全,三百年一出的大名士。曾在河北孤身入叛军巢穴,一张嘴说服数名叛军大将倒戈反正,成功将五万叛军把守之坚城夺下。”

    “居然有如此了得,他是哪家名门之后?”

    “非也,张三郎自幼随隐世神僧三藏法师苦修,半年前才出世还俗。他跟随神僧多年,习得无数本领,会神其医技,曾一次医好上千名唐军重伤不治之兵,经他之手,那些伤兵全活了下来。他也精通释道儒之经典,著书立说,修史训经,为当世之大儒名士敬重。”

    “沿河城,张大总管全歼细封思明三千人,自己却未损分毫!”

    “我大唐皇帝陛下,亲封张三郎为翰林院学士、崇文馆大学士,崇文馆馆主,太子洗马、武安县开国伯,如今还是陇右道大都督!”

    许敬宗把张超吹的神乎其神,什么一人入五万叛军城中,一张嘴就劝敌倒戈反正,拿下城池,擒斩叛军首领。什么率兵前来路上遇到细封思明三千羌军,全歼三千人,自身却未损分毫云云。

    慕容伏允还真的就半信半疑了。

    误以为张超真是个文武全才,以为他带来的是两万精锐唐军。

    慕容伏允同意谈判,李世民随后派出了天策府长史唐俭亲自出马,谈了几天,吐谷浑人恰巧又得到了最新的消息,突厥居然三路皆败于唐军,已经与唐军议和。一听这消息,慕容伏允也连忙就坡下驴,与唐军和议。

    和议的条件甚至也没太为难,吐谷浑撤出唐境。

    至于吐谷浑人俘虏的人口抢掠的财物,吐谷人没有放弃,但也没有想要强占唐军的地盘,匆匆达达协议,吐谷浑人就撤退了。

    李世民随后任命许敬宗检校岷州刺史,张亮检校都督。李守素检校芳州刺史,侯君集检校芳州都督,而洮州刺史和都督,却委任了张超这个太子…党同时检校。

    李世民让唐俭检校了渭州刺史,以张公瑾检校都督。

    这次吐谷浑入侵,芳州刺史逃跑,洮、岷、渭州刺史战死。

    张超也没有料到,李世民让他去检校这个洮州都督兼刺史。他对于当个边州刺史兼都督也没什么兴趣,大战刚过,谁知道这边境安不安全。可李世民却请求张超上任,都用上请求了,最后张超也只得临危受命。

    好在李世民没让张超孤身上任,而是给了他两个军的兵马去驻防洮州。除了张超的右后军,李世民又给了张超一个左后军。

    两军都是完整编制,各两千六百人,一共是五千二百人。李世民给张超拔了三千七百战兵,这等于是两个军的标准战兵配置了。

    包括了20个骑兵队,10个弩手队,12个弓手队,16个跳荡队,16个奇兵队。

    另外还有一千五百辅兵,以原来的右后军新兵中精选。

    武器装备也都给足了,骑兵双马,弩手弓手都有各有两把弓弩,每人有一百支箭。跳荡兵也都配了铁甲,奇兵配了皮甲,跳荡兵们都有横刀和盾牌。甚至有两队跳荡兵是陌刀队,一人高的双刃大刀,每个陌刀手都是铁塔般的汉子,原天子元从禁军中的精锐。

    李世民是下了血本了,给张超的任务就一个,把守好洮州,不能让吐谷浑再随意的进出,跟逛自家后院一样了。

    马周是张超的长史、岑文本是张超的司马,孙伏伽是录事参军。乙速孤神庆和匹娄武彻分统两军。

    这两人都是李世民的亲卫旅帅,两个长相彪悍,虎背熊腰的胡人汉子。一个姓乙速孤,契胡人,当年生活在代北黄河附近,以当地的黄河渡口乙速孤为姓。另一个姓姓匹也姓娄,是鲜卑人,同时他还是吐谷浑的一部,部落名就是匹娄,原居青海曼头山,以部落名为姓,北魏孝文帝时改姓娄,西秦南凉时改姓匹。

    匹娄武彻家归附中原王朝百余年,除了个姓带着胡味,其他的与汉人无异。

    “吐谷浑人走了么?”张超眉宇一扬,“看来他们也是知道突厥兵败议和了。”

    “这些杂种跑的快,不然等朝廷大军过来,教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匹娄武彻恨声骂道,张超听着一个吐谷浑人骂吐谷浑人杂…种,总觉得有些奇怪。不过想想,挤公交车时,对那些车满还拼命挤上车的人最不满的,永远是前一个刚挤上车的,想想也不奇怪了。

    这有些类似于最瞧不起穷人的,总是穷人,最看不起中国的,也总是中国人一样。

    “入城!”

    既然吐谷浑人走了,张超也松了口气,总算避免要大战一场了。虽有三千多战兵,可张超还真不觉得自己就有多少本钱。

    靠近临洮城,张超发现这是一座很大的城池。

    马周在张超旁边跟他介绍着这座城池,“此城最早建于北魏太和五年,是吐谷浑第十一世十四传王符连筹所建,原称洪和城。后几经加固扩建,有了现在的规模。”

    临洮城临着洮水,距离洮水很近,洮水在岷州折向西,源头一直到了黄河附近,靠近积石山下。

    正因为有这条洮河,因此古来党项羌人,吐谷浑人经常会沿洮水进入陇西。

    洮州临潭地处“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南接生番,北抵石岭”之要冲,更由于战争、屯垦等原因,使得这里是胡汉多族杂居。

    临洮城也成了一个重要的桥头堡,多方争夺的焦点,拥有建城近一百五十年历史的临洮城,如今十分高大坚固。

    建筑在四山环绕之中。

    城北有大石山、三角石山、凤凰山等,城西南有烟墩山,东南是仁寿山、雷祖山,正南是红桦山,这些都是西倾山的余脉。

    城池依山而筑,东北高而西南低。

    南门河自西向东绕城而过,南面数里面就是洮水。

    “临洮城周长八里,有雉堞两千零五十个。”

    张超看着这座城池,也为其宏伟气势而惊叹。

    东南西三面墙体笔直,东北、北、西北沿山脊而筑,蜿蜒于东陇山数座山峰之上。

    各峰头还有烽火台。

    全城气势雄伟,就如一条巨龙盘绕。

    当年吐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