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23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23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算下来,掌柜一年十二石米,其实已经不少了。现在米价这么贵,一石米可是得要五千钱,一年十二石,都相当于六十贯了。若是太平年月里,可给不出这么高的价钱。但太平年月里,一石粮则又只值几百钱。

    朝廷官员都是发禄米,百姓交的赋税也都是粮食布匹等实物,因此店里的掌柜伙计们对于新东家给他们发大米做薪水,还是非常高兴的。

    (转眼间新书发布已经二十天了,现在收藏四千多点,拿了一周分类新书榜首,可总榜却始终止步在十六名,没能杀进前十。这周兄弟们投的推荐票很多,我们的粉丝头名拿根棍走天下周日周一还连发了六百个推荐红包,这周也有不少书友们打赏,甚至有书友是在看木子其它的老书,听说开了新书,特别跑来打赏,非常感谢你们。今天周五,这周还有三天,希望大家继续帮忙!若是看完新书觉得看的不过瘾,可以看木子的其它几本老书,《晚唐》《隋末》《重返大隋》《明末称雄》都是两三百万字一本的完本作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七章 宝马

    “明天我们就能把黄馍馍拿到店里来卖了。”

    在长安城繁华的西市饮食街黄金地段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店面,张超很是兴奋,以后咱以也是长安城里有房的人了。

    “店里只卖黄馍馍吗?”

    “那哪能,咱们以后可以多弄些新式面点,做成长安城最受欢迎的饼店。”张超心里都已经有了很多计划了,白面馒头、大肉馅包子、花卷、烧麦、生煎,哎哟,这哪一个也都远远把现在这些简单的面点甩出几条街去啊,还怕没生意。

    跟掌柜和伙计交待了一会后,张超便和老爹一起离开了。等明天让张家班工程队过来,把灶台改一下,再后院里盘几个炕,粉刷一下,订制个新招牌,就能焕然一新了。

    出了自家店铺,沿着主干大街向东,经过常平仓那片,便到了东北角上的那区。药铺都集中在这片,跟张超合作的张家卖药人药铺就在这里。

    “老爹,要不我们先去买马吧。”

    药铺还隔了好远,但马行却就在街对面,马行和鞭辔行就在一起,旁边还有一个麸行、炭行、磨行等。

    老爹现在是武官了,朝廷都发了两万五千钱给他买战马,他是必须得购买一匹战马的,要不然下次若是朝廷征召,他没有马的话,那可是犯军法的。

    一匹战马现在远不止两万五千钱,之前手头紧,就没马上买。但现在手里正好用钱,还等什么。

    “行,那就去看看。”

    过了大街,进了小街,很快就进入了马市。

    马市很热闹,这里有各种马出售,既有驽马,也有战马,还有专门拉车的挽马和耕地的弩马,老马小马壮马都有。

    大量的马牙子在马市出没,专门做着中介的生意。这些马牙子都有一手相马的本领,厉害的人甚至一眼能瞧出马的能力。

    马市的旁边还有牛市、骡市、驴市、骆驼市。还有卖猪、狗、羊、鸡鸭的,甚至一些卖猎到的野物也在这边卖。

    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型牲畜市场。

    不过在马市里逛了一圈,张超发现这里好些马都好老。结果秦敢告诉他,因为这几年关中战事不断,大量关中男子受诏出征,常年在外打仗,导致农获大减。许多牲畜也都被朝廷征作军事用途,因此牛马等紧缺。朝廷甚至下达了命令,一度禁止关中地区屠沽。

    禁屠沽可是很严重,不但禁屠宰牛马,而且也严禁用粮食酿酒。

    不过眼下禁令放开了一些,可牛和马、骡这些大牲畜,却依然是不准私自屠宰的,牛马在如今劳力严重缺乏的时期,可是能算很重要的生产力的。往前几十年,在北周北齐时代,朝廷均田,牛甚至也能跟人一样的授田,甚至比妇人授的还多。

    马市里很多的马都很老了,可百姓依然不得私自屠宰,除非这马自己老死病死,要不然你敢杀就得打板子甚至抓去劳改。若是牛马照顾不好而死了,也得打板子。

    对于朝廷来说,老牛老马,也还是能发挥不少作用,可以帮助生产的。

    老爹要买的不是普通马,而是战马,将来是需要骑着上战场的,因此必须得是好马,还是壮马。

    张超一行这么多人,立即引起了牙人们的注意。很多马牙子都纷纷围过来,打听他们想买什么马。

    “我们要买两匹马,一匹年青力壮脚力马的战马,一匹拉车的挽马。”张超大声的报出了自己的要求,“你们哪个手里有这样合适马的,可以向我们推荐。”

    一语即出,一群马牙子都纷纷喊自己有这样的马。

    这些马牙子嘴都很溜,就跟4s店里的销售一样,舌能生花了。

    不过张超爷俩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你说你有好马,那你先带我们看过再说。不过还别说,确实还有不少好马,只是之前这些牙子都把好马放在后面好生喂养着。

    “这匹马不错,黄骠马。”

    这匹马长的很高大健壮,全身油亮的黄毛里又夹着一些白毛。

    那马的主人是个老汉,立即道,“这位小郎君好眼力,一眼认出这是黄骠马。老汉我跟你说,我这马可是有名头的。来自河西,你看到这马的肚子和两肋处没有,黄中带白。而且我这马头上的月毛,形状圆如满月,因此我这黄骠马还有一个别名,就叫西凉玉顶干草黄”。你再看,我这马已经吃饱了,可就算吃饱了,他的肋条也还是显露在外,这也是有讲究的,咱们相马的都知道,这也有一个别名,叫做透骨龙。小郎君我和你说,我这匹可是宝马良驹,做战马,最是合适。不说日行千里,但是可以连续跑上三百里不歇息。”

    张超只是看这马黄颜色的,所以叫他黄骠马,倒没想到原来这马还有这么多名头。经老汉一说,他也倒有些越看越喜欢了。

    “这马多少钱?”

    “三百贯!”

    张超差点想说老头你怎么不去抢,但他实在不懂马,也不好冒然开口,万一人家马确实值这个价,那就尴尬了。

    老爹围着马打围,仔细观看。

    听到报价,只是摇了摇头。

    “老哥哥这马倒确实是透骨龙,只是可惜你这马老了。”

    马市上的牙人往往并不是马主人,这些牙人是中介,既帮卖家卖马,也帮买家买马,中间撮合。

    但看老爹的样子,明显自己是懂马的。

    看完一圈马,他伸手抓住黄马头,然后直接掰开马嘴看起了牙齿。

    老爹一边看,一边招手叫张超过去。

    “三郎,识马有四句口诀,叫做先看一张皮,后看四只蹄,槽口摸一把,胯头一般齐。这先看一张皮,主要是看毛色。选坐骑,以红黑、枣骝为上色,青白兔灰为下色。若是役马,则以黑红青白为上色马,以黄沙花马为下色马。”

    “看一张皮,还要看皮的弹性,看毛的光泽等。”

    老爹说起相马经来,也是口口是道,旁边的那个老牙子都收起了笑脸,认真起来。

    “那怎么看四只蹄?”

    “看蹄,主要选蹄正、腿粗的马。马腿太细,或者腿歪,这种马不论是骑乘还是拉车,都不行。”

    张超往黄膘马身上看,发现这马的腿很粗,蹄也正,看来是好马。

    “摸槽口,主要是为了看口。这口就是牙,马龄,一岁门中生,二岁乳隅生。三岁乳牙换门牙,四岁一对生。五岁奶牙掉,大牙刚冒锥,谓新边牙口。到六岁则满口牙,七岁、八岁,七咬中曲八咬边,八岁边牙长平,九岁以上进入老口,牙已外涉。”

    “那这匹马是几岁口?”

    “你自己来摸摸看。”

    黄骠马很凶,张超要摸他口,它不停的打响鼻子,还想张嘴咬人。

    费了好半天劲,张超才算看清楚了。

    这匹马边牙已经长平,但牙还没外涉。

    “老爹,这是八岁口。”

    “哎哟,这位小郎君果然聪慧,一学就会啊。这位老哥更是相马高手啊,小老汉眼拙,失敬。”老马牙子连忙拱手。

    老爹道,“八岁口,你这马已经老了。”

    “不老不老,这马还不能算老。一匹好的战马,哪个不是能骑乘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都没问题。八岁口,只能说是正年轻力壮呢,而且这年岁的马,还免了驯服,买了就能骑,就能上战场呢。”

    张超在一边大声道,“这位老伯,八岁口了,还能叫年轻啊?再过两年,就十岁口了,都跟人花甲一般了。这样的马,你居然也敢开口要三百贯,你莫不是当我们什么也不懂想骗我们吧?”

    “这话可不敢说,马是好马,要是郎君诚心想买,那价格好商量。”

    “怎么个好商量法?”

    “二百五十贯怎么样?”

    你才二百五,你全家都二百五,你会不会做生意啊?

    “我看五十贯还差不多,我刚才从那边过来,人家也是匹八岁口的马,都只有二十贯。”

    “哎哟,我说这位小郎君,你这不是故意拿老汉我开玩笑嘛。你说的那马是什么马,那是八岁口的老弩马,而且还是弩马中的下马,怎么能跟我这战马相比呢。那样的马你想要,二十贯我给你挑一匹,保证比那匹还好。”

    “那五十贯你看如何,我番两倍半了。”

    “五十贯你只能买到最普通的战马,可买不了透骨龙。”老头直摇头。

    张超看了眼老爹,发现老爹一直围着马打转观察,心知老爹可能有些喜欢这马。要是不想买,根本不会看这么仔细。

    “那你开个实诚价,老伯,可别再漫天要价,要那样,我调头就走。”

    那老汉想了想,遇到了识马的,但对方样子又是喜欢这马的样子,而且看他们后面还跟着随从,明显是武官,要不然也不敢买战马。

    “那就一百八十贯。”

    “老爹,咱们走吧,我们想照顾他生意,可这老汉根本就没诚心想做生意嘛。真当我们是什么也不懂的乡下汉子?哼,居然想骗我们,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我们可是翼国公府里来的,咱们翼国公是干什么的?秦王府的马军总管,秦王殿下虎牢大破窦建德的玄甲骑兵,可都是我们翼国公管着,什么样的好马没见过,这样的老马你也敢朝我们要一百八十贯,哼。”

    张超这番话故意说的很大声。

    旁边的人都听清楚了,翼国公府、秦王殿下、虎牢关大战,玄甲铁骑。

    每一个字都刺激着这些马牙子马贩子们,那老汉更是吓了一跳。

    “小郎君慢走,原来你们是翼国公府的,恕老汉眼拙,失敬失敬,真是斧班门前弄大斧了,这样,一百贯,这马你牵走。”

    张超心喜,秦琼的招牌真好用,刚一亮出来,马价就从一百八降到一百了。他正要再乘胜追击,结果老爹却出口了。

    “好,一百贯,成交。”

    张超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老爹,买东西讨价还价不是这个样子的啊。让我继续来,肯定还能再降他二十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八章 昆仑奴、新罗婢

    张超觉得有秦琼的招牌不用白不用,不用就是资源浪费。可老爹却明显没有这种想法,他反而反感借秦琼的名头。

    不管张超心里多可惜,最后还是以一百贯的价格成交了。八岁的黄骠马成了张老爹的战马,那老汉倒也是个实在人,果然帮张超又挑了一匹赶车的马,也是匹八岁马,只收他二十贯。

    张超还想让老汉跟马主说下,让马主附送下鞍辔,可惜这马主小气的很。就算张超搬出秦琼和秦王的名头,都不让他所动。最终只送给了张超两根马鞭,一看就知道还是最便宜的那种。

    买了马,岂能没有好的鞍辔?

    张超嘴里碎碎念着亏了,跟老爹他们一起转到街对面的鞭辔行,这边都是卖马鞍马鞭等东西的,一排排的店铺开着,各种各样的鞍辔都有,倒也方便选购。

    货比三家,最后挑了半天,张超选了一家货质量不错价格也较便宜的店,他再次主动上阵,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跟店主讨价还价起来。

    为了千把文钱的让利,张超跟掌柜的把口水都说干了,最后终于让头疼不已的掌柜答应,两套鞍辔总价十贯卖给张超。张超最后还要掌柜的又附送了两根马鞭,才算是笑嘻嘻的收功。

    “刚才马主已经送了两根马鞭了,没必要再争两个马鞭。”

    “马鞭又不嫌多。”张超可是有便宜不占就白不占的,赠品能要当然得争取。

    “马也买了,鞍也买了,现在去药店吧。”老爹算了一下,今天虽然从崔家那里拿到了一百两金子的收益,可这会功夫钱也流水般花出去了。

    买店铺前后花了差不多三百二十贯,这买马买鞍又前后花了一百三十贯,合一起,这么会功夫,都已经花了四百五十贯钱了。一百两黄金八百贯钱,都花了一半多了。

    张超倒没觉得钱花太快,该花的地方就得花。

    老爹是武官了,得配战马,这是军府规定的。军府只给了二十五贯钱,总不能真的用这点钱去买匹老掉牙的弩马给老爹骑吧,将来万一上战场了,这不是坑自己吗。

    而张超给老爹买了战马又买了一匹弩马,也不是给自己买的。而是考虑,战马是比较金贵的,平时得供祖宗一样好好供着。家里以后做生意,肯定得用到车马,总不能把这战马牵出来拉车代步吧。

    钱都是王八蛋,花完再挣就是。

    “咱们再去旁边订辆马车吧。”张超对老爹道。有了挽马,当然还得弄辆车。现在长安城里买了铺子,以后肯定得经常来往于长安和灞上,几十里路呢,总不能叫他天天两头用脚跑吧。

    “回去请木匠打一个呗。”老爹崇尚俭朴。

    不过张超觉得没必要省这个钱,马车不光是能代步,有时也是身份的体现啊。都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一匹好马没有好鞍,显不出价值。一个人也得靠衣裳来彰显身份。

    张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