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469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469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爆竹霹雳啪啦的响着,很喜庆的味道。

    李超等上百根爆杆都爆完,才从马上下来。几步上前,先向着老爹七娘他们行拜礼,“儿回来了!”

    许久不见,老爹倒还是那副样子,甚至越来越年轻的感觉,胡须留长了,打理的更精神了,身上还是锦袍貂裘,面色红润,越发衬的气色好,富态而且很贵气。

    老爹一双大手在李超肩膀上重重的拍了几下,“三郎长的越发的结实了,气色不错。”

    上次太子断腿的事情,老爹还为李超担忧好久。现在看到一切都好,他也放心了。

    七娘的肚子挺的很大,看那样子似乎都快生了。

    对于这个弟弟或者妹妹,李超倒挺欢迎的,他知道,这时的古人,很讲究的是一个血脉传承,原先老爹收李超为继子,那也算是无奈之举。毕竟那个时候的老爹一身伤病,还是府兵,妻儿早亡,膝下无依。年纪大了,也想找一个人养老送终有个依靠。

    战乱年月,好多人都如此。比如一些鳏夫寡妇,凑一起相互过活,互相依靠。比如认个义子,或者直接收个继子,都是生活。不比太平年月,收个继子那是非常大的事情,不是自己同意就行,还得亲族同意,更不可能随便找个人就当继子。

    不过日子过好了,老爹又续娶了,妻子怀孕了,这当然是件更好的事情。李超只是个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继子,而妻子怀的却是老爹的血脉。

    李超能理解,况且他跟这弟弟也不存在什么利害关系。毕竟如今的李家,其实是李超的家。郑婉言和红线也都挺着个肚子,婉言的肚子更大,算算预产期,也就在这个月了。年底生孩子,倒不是个很理想的月份。好在富贵人家,倒也不用担忧。

    崔莺莺她们也一个个上来见礼。

    杜十娘给李超行礼的时候,特别高兴,面带喜色,毫不掩饰。

    崔莺莺在一边给李超道,“陛下之前派人来宣了几趟旨意,先是给咱们承平郎晋封为县公,然后又给小羊加封为县侯了,你看采薇这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天天乐的想唱歌呢。”

    李超理解杜十娘的心思,一个犯官之女,曾被没入教坊,后来还沦落青楼,虽守得一个青白之身,做一个清倌人,后来又得李超纳入李府。可一开始,却没有得到自由身,是个身契被握在大妇手里的妾。

    后来升了媵,但也地位低下。

    好不容易生了儿子,在家中地位才算有了保障,后来儿子还封了爵,这当然高兴。而如今儿子一下子升到了县侯,她当然更高兴了。县侯啊,儿子以后一辈子不愁了。母凭子贵,儿子都县侯了,她杜十娘当然也不用那么担忧自己了。

    等老了,还能靠儿子呢。

    李超跟李世民请辞过这些封赏,但看来李世民却不想收回。

    微微一笑,李超也就算是接下这封赏了,反正如今的爵位也不值钱,李世民要封那就让他封好了。

    “走,进府。”

    管家望着那几车东西,“相爷,这些是?”

    “哦,这些啊,是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赏赐的,有鲸鱼肉,还有牛羊肉鱼肉,另外还有些锦绣丝絮、首饰金银之类的。”

    普通人家,哪怕皇帝皇后赏壶酒,都要供起来。但李家真不稀奇这些,皇帝皇后隔三差五的就会赏赐些东西,哪怕李超不在家的时候,也一样是经常赏赐。

    “昨天,鲸鱼肉送到襄阳,陛下就派人给我们府上送了三千斤来,那么多,幸好家里有冰窖,都藏在冰窖里呢,今天皇后又赏赐了。”

    李超从奶妈手里抱过女儿夏花,小丫头半岁多了,眼睛十分灵动,被他抱着也十分乖巧,不哭不闹的。身上的衣服穿的特别多,一件又一件的,裹的跟个大粽子一样。

    李超逗了她几下,她还会对着李超笑。

    一边逗着孩子,李超一边道,“那不一样的,陛下赏赐是陛下赏赐,皇后和太子的赏赐是皇后太子的赏赐,鲸鱼肉送点去厨房,其余的直接送冰窖继续冰着,别给坏了。一会,我给你们做一顿鲸鱼宴。”

    崔莺莺在一边替女儿掖好小被子,一边笑道,“你还真是,刚回家也不说休息休息,到是就想着吃。”

    “能吃是福嘛,今天咱们李府上下,人人都有份,一起吃鲸鱼宴。”

    下人们听说了,都个个喜笑颜开。

    从扬州送来的鲸鱼肉不少,但一到襄阳,陛下就差不多分赏这完了,宫廷留用之外,襄阳的那些大臣们都赏了不少,甚至普通小官小吏也分到了一些,襄阳的南衙北衙禁军,也都得到了鲸鱼肉犒赏。

    不过普通人是吃不到鲸鱼肉的。

    那东西,毕竟从海上来的,来之不易。

    官吏们得到鲸鱼肉赏赐,都宝一样的存起来,不管好不好吃,最重要的是皇帝所赐。

    也就李超,才会如此大方,把鲸鱼肉拿出来分给家里的仆佣们吃,不过李超家鲸鱼肉也得的多,好几千斤呢,一般人家可没这么多,有个百十来斤都非常不错了,一些小吏,可能也就十来斤,算是开过荤,哪舍得给仆人吃。

    鲸鱼脍、煎鲸鱼、烤鲸鱼、炸鲸鱼排、蒸鲸鱼、炒鲸鱼、鲸鱼炖汤、鲸鱼皮冻······

    一道鲸鱼食材,李超还真做出了足足三十多道菜。

    厨房里,李超负责给一家人做鲸鱼宴,秋月和冬晴两个厨娘做帮手。然后另一边,府上的厨子们则给府里的仆佣们做鲸鱼宴,菜式就按李超的,但量大。每一份,都是大锅。

    李府现在人多,做少了还真不够吃。李超也是大方的,直接让人弄了几百斤鲸鱼肉,要吃就吃饱。

    围着围裙,戴着厨帽,李超拿着钞子在灶上忙活,虽然油烟较大,但心里却特别的充实。崔莺莺她们几个女人,也不时的帮着摆个盘什么的,一家人叽叽喳喳,其乐隆隆。

    特别有家庭的感觉。

    忙活了大半天,一桌鲸鱼宴总算是做好了。

    也没用仆人,崔莺莺她们亲自上菜摆桌,一大家子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大家坐定。

    李超开了瓶酒,先给上席的老爹倒满。

    崔莺莺则给七娘打了一碗冰糖雪梨汤。

    等坐好了,李超让奶妈把孩子抱过来,自己抱了夏花,老爹抱了太平郎,崔莺莺抱了承平郎,杜十娘抱了小羊,两个胡姬抱了小猪小狗,一家人围坐桌边。

    “来,今天我们一家团聚,吃个鲸鱼宴,团团圆圆!”

    老爹抱着长孙,满脸乐呵呵的,太平郎也不惧怕祖父的独眼,反倒很好奇的不停用手去抓祖父的眼罩。

    李超举杯,先敬老爹和七娘,一杯酒过后,家宴热闹开始。

    收到紫微骑士寄来的过年礼物,非常感谢。礼重情义更重,非常感谢,木子很感动。马上就要过年了,木子也把父亲从医院接回家来了,接下来,木子会努力更新的,也向大家求一下月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11章 微服

    从武当山回来后,一连几天,李超都呆在家里陪着妻妾孩子。每天抱孩子晒晒太阳,跟妻妾们聊聊天,到了饭点,准时钻进厨房,为家人做饭。

    李超没回来前,各房妻妾都是在各自的院里用饭,各吃各的,老爹和七娘也不和这边一起。李超回来后,一家人天天都在一张桌上吃饭。

    老爹、七娘、莲儿、兰儿,李超和崔氏,还有杜十娘、郑红线、郑婉言,两个胡姬,一家十口,加上六个儿女,再加上被七娘收做干女儿的赵四娘,这一桌子正好坐的满满的。

    大家也都习惯李超天天做饭的日子,每天饭点一到,大家也都很积极的摆桌端菜,十分温馨热闹。李超的饭菜,更是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

    李超回了襄阳,前来登门拜访的人很多,可李超除了见虬髯客,其它人是一律闭门不见。刚回来,只想躲几天清静,他连东宫都没去了。

    李超有意让皇后多些时间跟太子相处。

    在家悠闲了几天,但李家的高墙大门也终究是无法把外界的一切拦在外。

    李超不去见李世民,李世民倒亲自来见李超了。没带仪仗,也没摆什么排场,就李世民、李承乾和长孙皇后,还带了李泰和李丽质。

    听说皇后带着一大家子微服来访,李超倒也不惊讶。

    刚要大开中门迎接,结果李世民直接已经带着一家子进府了。李世民今天一身黑色的便服,很休闲的样子。直接进了李家的大厅,把身上的大衣一解,自顾自的坐在李家的软沙发上。

    李超进来。

    “今天我跟观音婢带着孩子们过来,只是走亲戚,咱们今天不论公,只以私礼就好。来,文远,过来坐。”

    看李世民一来就摆这么一套,李超心里笑笑也走到李世民对面坐下。

    李世民斜靠在沙发上,打量着李超好几遍。

    “文远这是生病了?”

    “回陛下,没有。”

    “没有?那你怎么回京之后,却一连多日既不回衙任事,也不入朝见朕,东宫都不去了。听说你还闭门谢客,谁都不见,只见一个张仲坚,朕还以为你染上了风寒,见不得人呢。”

    李超如实道,“就是一时犯懒,想偷懒而已。”

    李世民被李超这么光明正大的无耻言辞给噎住。

    过了会,才哈哈大笑。

    长孙皇后道,“看你们聊天够无聊的,我还是去看看崔妹妹她们去,女人跟女人才有话题。”

    皇后抱着李丽质,牵着李泰走了,承乾也被皇后叫去看他的小媳妇夏花去了。

    厅里面一时只剩下了君臣两个。

    “你莫非还在因为朕上次打了你而生朕的气?”李世民问。

    “臣岂敢!”

    “岂敢?那意识是说心里确实有怨气了?”

    李超懒得理会他这种咬文嚼字,“其实那天的事情,臣完全理解陛下当时的心情,做父母的爱子心切,一时情绪失控而已,可以理解,我也是六个孩子的父亲。”

    “那天的事情,朕要给你道个歉,朕当时一时冲动,有些失控,朕不该动手打你。其实朕事后细思,承乾的事情,朕不能怪你也不当怪你。承乾原来性子有些柔弱,还有点内向,可交到你手里教导之后,太子完全跟变了个人一样,朕很高兴看到太子的变化,太子变的很好。甚至有些完美,正因此,朕才对太子越发的寄予厚望,那天朕听你说要截肢的时候,朕真的失控了。”

    李世民感叹着,跟李超掏心掏肺,说的很真诚。

    李超点头听着,但心里并没有真正的放进去。李世民毕竟是皇帝,而且已经越来越会演戏做秀了,谁知道他这话里有几分真诚呢。

    就算他此时说的全是真的,可李超也不会因此就完全相信他。

    免死金券都不能信,何况是这种私下的话,听听就好。不过李世民现在能说出这样的话,甚至道歉,确实不是让李超有点意外的。

    这说明,现在李世民对他还是很信任的,才当皇帝不到一年的李世民,对于李超,并不完全的只是当一个臣子,而是当成了一起共创业的伙伴。

    这点,难能可贵,以后可能会慢慢消失了。

    “你不生朕的气就好,这几天,朕没来召你入宫,也是给你几天时间休息休息。不过朕不能让你休息太久,国事艰难啊,朕每天日理万机,宵衣旰食,可依然是焦头烂额。玄龄和如晦他们也一样是忙的不可开交,朕需要你马上回到朝中来,朕需要你,朝廷也离不开你。”

    “文远,朕需要你!”

    被皇帝这样说,李超很感动。

    “陛下,臣能力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短处。好比房谋杜断,两位仆射一善谋略一善决断,各有所长。而臣,其实对于政务处置这些,并不擅长。说实在的,我也很头痛那些奏本,看的就头痛。”

    “朕知道,你的厉害之处在于眼光超绝,大局观极好。许多事情,你都看的非常准,甚至能够早有先见,朕就需要你的大局观,你的先见之明。”

    李超心想,我前知两千年,后知一千年,我当然有先见之明,有大局观了。

    “文远,现在有件事情,朕拿不定主意,想要问问你的意见。”

    李世民说起有饥民抢劫暴乱的事情,有些饥民在抢劫之后,怕官府捉拿,逃进深山。现在甚至有许多这样的做乱饥民已经汇集起来,结成团伙,小的几人十几人,大的几十数百人。这些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地方上的安全局势了。

    有的宰相提议围剿严惩,而有的宰相提议招降宽抚。

    “剿还是抚,文远教朕!”

    对于做乱的饥民是剿是抚,这其实是个说不清楚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饥民造反,朝廷剿、抚也都各有不同。

    但其实不论剿还是抚,都不是根本。

    根本还是流民为什么作乱。

    流民是饥民流窜,最后为了填饱肚子而做乱的。流动的饥民,就是蝗虫,摧毁一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12章 开始杀人

    “陛下,臣以为,对于这些作乱的饥民,得剿抚并用。不能一味强硬的剿,也不能一味宽抚招安。饥民做乱,那是因为食不果腹,饿的没办法了才抢劫作乱的,因此可以说,其实朝廷负有部份责任,他们也算是事有起因,朝廷不能一味的剿杀。”

    “但同时,许多饥民一旦做乱,他们就不仅是为了抢口吃的,他们甚至会迅速的变成强盗、劫匪,甚至无恶不作,杀人抢劫等等恶行,甚至会有人有更坏的心思。而如果仅仅是招抚还不够的。”

    “臣认为,当剿抚并用,首先,朝廷当招安做乱饥民,给他们发救济粮,把青壮调动修新京,或者是维修水利疏通河道等,总之给他们一个以工代赈,能用力气赚到饭吃的事做。再其次,对于那些做乱的饥民首领,绝不能留情,那些带头者,必须严惩,抓一个杀一个,这样从者不究,只追首恶,那么也会狠狠的震慑饥民。”

    “当然,事情的关键,不在于剿或抚,还是在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