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696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696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超对皇帝的支持很是高兴,李世民有时就是这方面好。

    “陛下,臣准备先去趟辽东,把卑沙城拿下。上一次,臣在辽南已经摸清了卑沙城的底细,虽有五千驻军,但并不精锐,而且士气不足。若非上次汉京生乱,臣已经拿下卑沙城了。这次臣打算先去辽南,直接拿下卑沙城。”

    卑沙城算是高句丽在辽南的一个最重要的要塞堡垒,同时也是他整个辽河防御线上最南端的一个要点。

    当然,他也一直是登州新罗航线上的一个威胁。

    李世民捏着下巴,脑子里想着辽东的地理形势。卑沙城他是知道的,如果大唐要全面攻辽,正面必然要突破辽河防线,但现在高句丽人在李超的计谋下,正举国之力的在辽河一线修筑一条千里长的山城联防防线,称为高句丽辽东千里长城。

    这道防线修起来,要正面攻进去,确实非常难。因此朝廷当初早就已经做出了一个战略进攻计划,那就是绕过这条防线,从辽南登陆。

    另外再出两路兵马,一直直接在鸭绿江口登陆,切断高句丽的南北。再一路到时在三韩半岛北部平壤登陆,直攻他们的国都。

    这样的计划其实有些犯险,因为直接越过辽东防线,那么唐军的后勤补给会非常的危险。若不能迅速拿下,那补给就是大问题。

    如果能拿下卑沙城,从南往北打,从高句丽的长城防线两面夹击,则又是不同。甚至他们可以在鸭绿江口登陆,迫高句丽人从辽东撤防回援,然后他们可以来个围城打援。

    “三千人可破卑沙城吗?”李世民问。

    “再加上各贵族家的私掠船,足够了。”

    “既然如此,那你去吧。”李世民笑道,“还是如前言,辽南朕已经封给李家。如果你打下卑沙城,那么整个辽南之地,就归你李家了。到时辽南的所有一切,矿山、土地、税收,李家都可享有三分之一。”

    “多谢陛下。”

    三分之一,李超已经很满足了。

    “文远,你的琉求岛上,现在有多少人口了?”皇帝突然问到琉求。

    李超没有隐瞒,如实的道,“大约有两万人口,目前在岛的中部西面开垦,第一个庄园已经建起来了,那里有一个不错的天然港口,能防风且水位很深,比较方便。”

    “岛上山夷没有来攻击吗?”

    “如今屯垦的地方是平地,那里有一些平地夷人,这些人算是稍开化一些,他们跟外人有过交易。因此现在我们还没有冲突!”

    这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李超当下细说了下,李超选择的登陆点,是在后世荷兰人登陆宝岛的地方,也就是台中的大员一带。李超的人早对宝岛沿岸做过不少考察,这里有不错的港口,其次是这里有平原,且离福建极近,并且澎湖是个不错的补给点。

    李超没有直接大张旗鼓的登陆宝岛,而是先在澎湖修建了港口,建立了仓库,储存了不少的物资,甚至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城堡。

    做足了准备后,才东渡宝港,在台中登陆。

    船队一过去,就有平地的土著过来,这些土著还算是较开化的,平时也跟过往的商船有过交易。

    李超的船员先是送了土著们不少的布匹丝绸等商品,然后跟他们提出买一块地休整。土著收了不少商货后答应了,于是李家的船队得以在此停靠,也有时间从容的修建起堡垒。等过了段时间,土著发现船只还没走,并在这里修起了房子堡垒,他们十分不满,过来质询。

    李家直接拿出更多商货,提出把附近的大片地方都买下来,还提出以后可以长期与土著交易,并拿出了物资交易的价码,条件很好,土著于是高兴的同意,并签订了协议。

    于是乎,李家运来了更多的人,并开始在买下的地方修建屯庄,种植粮食甘蔗,建立榨糖作坊等。

    从去年到现在,李家在台中已经立足快一年,城堡修的更加坚固,港口也建的更好,同时修建了十几个移民屯堡。

    与土著相处的还不错,双方经常交易,到现在还处于蜜月之中,没有冲突。

    李世民听了大为惊讶。

    “朕当初不是听你说要征伐琉求,打下全岛吗?”

    李超点头,李家计划当然是要占领全岛,但占领全岛也可以慢慢来。毕竟琉求岛可是很大的,不是李世民想象中的一个小岛。

    他的计划是先在岛上立足,修建堡垒,建立港口,同时移民建造屯庄、农场等。至于土著,则是先交易,然后到时再挑动这些平地的夷人跟山里的夷人们对立互相攻打。本来岛上就是部落林立,各部落间猎头习俗流传,相互敌视。

    当土著们已经习惯于与李家交易,发现各种好处便利之后,他们肯定愿意获得更多的商品。

    到时李家如果跟他们提出拿山里夷人来做商品交易,他们也会愿意的。而有这些时间,李家可以把整个宝岛的山川地形,部落关系等摸的更清楚。

    甚至以后说不定还能弄出一支土著雇佣军,或者是一些亲李家的土著来。

    李世民还以为李超这样做,是因为山夷势力较大,而李家捕奴队实力不足,才会这样做。当下只是摇头笑道,“对这些山夷要多加提防,小心他们是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多谢陛下提醒。”

    君臣两个吃饱,李超叫来小二,撤去残羹剩饭。小二送来一个果盘,又送上壶新茶。

    “福满楼果然不愧是汉京最好的酒楼之一,这大正月的,居然还有这么多新鲜的水果。”李世民道。

    李超则笑道,“但这价钱也不便宜啊。”

    “哈哈哈,一文钱一分货,朕明白。”叉了块西瓜,李世民吃的津津有味,“文远,对于高句丽,你怎么看,今年适合出兵吗?”

    去年皇帝亲征西域,把突厥彻底灭亡。如今朝廷控制了天山之南,天山之北归莫贺咄,另外咥力带着残余势力也还活动在那一带。但大局已定,有牛进达在天山,李世民也放心了。等安西四镇一建起来,就更可保西域无忧了。

    现在李世民已经把目光放到辽东来了。

    “陛下,臣以为征高句丽不急于一时,全面征辽起码当在五年之后。在此之前,朝廷对高句丽只需不断的派出小股兵马劫掠袭扰沿海就好,多加些进攻宣扬,自然迫得高句丽拼命建造辽东长城,五年,高句丽不攻自破。”

    五年,李世民觉得有点漫长。

    尤其是那些被他卖了辽东封地的贵族们更等不急,沉吟一会,李世民还是点了头,“好,那就再等五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84章 李超的密谋(感谢黑色的甲虫万赏!)

    送皇帝回宫之后,李超打马回府。

    书房里,李超与柯庆坐在炉子边上烤火,炉子烧的是煤炭。如今汉京城里,绝大多数的百姓和商户,都用的是炭。京郊还有专门的炭场,把从炭场采来的煤炭粉碎,然后伴以黄泥、锯木屑等加工成蜂窝形状。

    煤厂有专门的模具机械,加工迅速,制成的蜂窝煤也都形状一致,十二个孔的煤球,在烧的时候可以孔对在一起,助于燃烧。这种蜂窝煤无烟无味,燃烧充分。特别是配上煤炉子,十分好用。

    李超房里的这个炉子,就接有一个铁皮烟囱连接室外。这炉体中空,用来装煤,前面有风门,后面有烟道连接烟囱。这炉子既可烧水,又能做饭,还可以取暖。

    而且有烟囱通室外,还不用担心煤气中毒问题,并且还比较省煤,深得百姓喜欢。

    放两块煤,就能烧一个半时辰,方便快捷。比起过去烧柴火,简单也干净的多。如今汉京各个街道上,都有煤店,百姓可以自己去买煤拉煤,也可以叫人送上门。如今煤的产业也已经迅速扩张,煤矿、炭厂,炭店。

    还有煤炭运输,整个产业链已经起来了,汉京有一座城门就是炭车专门进车,车上经常洒炭下来,使得那条路都是黑的,因此已经被百姓称为黑炭门。那条通往郊外煤厂的路,也被称为黑炭路。

    “柯叔,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之一。有件事情,我想交给你去办。”

    柯庆还是老样子,在外人眼里,他是李超的贴身护卫,是李家的教头。很少人知道,他在李家的地位其实很高,因为并没有几个人知道,柯庆父女负责的是李超的暗影团这个神秘的组织。

    “三郎有事尽管吩咐。”柯庆也没客气,他坐在那里烤着火,眼皮低垂,似乎在打瞌睡的样子。但只有李超知道,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男子,其实是一头一直警惕的雄狮。柯庆跟了他几年,李超对他也有足够的了解。

    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男人,一诺千金。他跟着李超,也不是因为李超给他丰厚的回报,虽然李超确实豪爽大方,这个男人更重的是诺言是仪义。

    李超压低些声音道,“上次汉京之乱,暗影表现很漂亮。尤其是刺杀太上皇这件事情,做的神不知鬼不觉,连王承恩都以为真的是他们六扇门的人做的。那两名暗影甚至已经升职了,如今成为六扇门中的中层了。”

    “都是遵照三郎的计划。”

    让暗影打入到六扇门里面去,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举动,若是一个不好,甚至会暴露出暗影的存在,但李超还是做了那个决定。他相信,打入六扇门的内部,才能严密监控着这个皇帝的特权机构。

    “我希望暗影能够再扩大些规模,钱财方面你放心,我会全力提供。”

    “三郎希望我怎么做?”

    “想办法,多发展些眼线、暗桩,多收集情报。今年,我们的鸽站线路陆续增加了几条,另外与朝廷合作,我们也承揽了许多民信、以及货物快递的任务,可以借助朝廷的水陆驿站系统,暗影可以借助这些线路传递情报。”

    “我希望,朝廷的宰辅身边都有我们的人,甚至是宫里也有我们的人。”

    柯庆道,“按三郎的吩咐,这几年,我们暗中扩大了青楼、赌坊的经营,如今名下青楼、赌坊数量很多,此外,我们也建立了多条秘密的消息传递线路。不过若要让每个宰辅、大臣身边都有我们的人,甚至是宫里都有我们的人,只怕不容易。而且,规模越大,越容易暴露。”

    “暗影可以搞身份等级,不同的等级接触到不同级别的消息。甚至,暗影也可以多建一些外围的组织,每个外围组织负责不同的任务,但只有该组织最顶级的几个人,才知道与暗影的关系。一些顶级的密探、线人,都只单线联系·····”

    防人之心不可无。

    哪怕李世民现在对他再好,李超也一直有种不安感。伴君如伴虎,在皇帝的身边,并没有什么安全感,李超很不喜欢那种命运完全由人操控的感觉。

    “刺客团和杀手队要继续,多找一些弃婴和孤儿收养,从小开始训练。”

    “明白。”

    “谨记,保密最为重要,要保证就算有人失手出事,也不会被查到我们这里来。”

    李超现在每年投到暗影里的钱是巨大的,但他每年还在增加投入。钱都是通过无数次转手之后投进去的,柯庆就是这个组织最高的负责人。

    安插眼线、收集情报,刺杀等等,他们随时准备着,这是李超藏起来的一把锋利匕首,平时深藏不露,但一旦出手必见血。

    “我元宵节之后就要离京,先去扬州登州,然后去辽东,再去南越。你安排人手,提前收集好卑沙和南越的情报,为我行军做好准备。”

    事情谈的差不多,书房里变的安静下来。

    良久,柯庆提问,“三郎,暗影如果出事,我会扛下来,但若真的出事,只怕我也扛不住。这事情,很危险,一旦暴露,如同谋反,只怕皇帝也不会容忍。我想知道,三郎为何要做这危险的事情?”

    “三郎想谋反乎?”柯庆直视李超双眼。

    李超没有回避,他笑着摇头。

    “谋反?不,只是自保。伴君如伴虎,谁也不知道明天是怎么样的。我得多做点准备,狡兔还有三窟呢。如果真的有那么的一天,我总不能毫无反抗之力吧。”

    柯庆也摇头而笑,“骨子里你不是忠臣。”

    “我不是愚忠之人。”李超回道。

    纵观唐初,大臣们多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不说武德朝的这些人,哪怕就是历史上贞观朝的这些名臣们,也都没几个好下场的。刘洎被杀,长孙无忌流放而死,房玄龄、李靖、李绩倒是善终,可他们的后人又都卷入谋反案中,魏征死了还被推倒了墓碑呢。

    有几个名臣的家族有好下场?

    这两年,李超一直在思考着他的未来,以及灞上李家的未来。他越来越没安全感,整天猜皇帝想法,整天为未来担忧,太累了。

    这几年,李超也一直在推动着功臣分封,虽然现在的分封制还不完美,但起码比起历史上已经进步了许多。历史上,李世民推出世封刺史,很快又取消。更不会有分封制度。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分封当然是种制度的倒退,因为中央集权才是历史趋势。但李超却一直在开历史倒车,因为所处的角度不同。

    李超是功臣,是勋贵,是新兴豪门。他处的位置,让他最终就是站到朝廷的对立面,朝廷希望的是中央集权,皇帝希望的是君权至高无上。

    但李超希望的是贵族与皇帝共治天下,希望的是分封,希望的是成为大唐的股东。他一直在推动着分封,甚至在壮大着贵族集团。

    他做的许多事情,其实已经很胆大,也不那么忠君。这是危险的,一旦皇帝发现他的野心,他可能会被铲除。

    正因此,李超才不停的布局。

    暗影只是其一。

    李超从没有对其它人说过他最终的目的,但今天却对柯庆托盘而出。

    柯庆听完,惊怔了许久。

    他本以为李超是想积蓄实力,等将来有一天造反的。却没想到,李超居然在谋划着这样一件古今未有的事情。

    皇帝与贵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士大夫为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