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05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705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的宝刀。

    汉商们一个个眼睛冒光。

    四十六个银币,那就是九十二贯钱。

    这只是个小集市,来的都是各家店铺派出来的一些伙计,甚至是一些走单帮的行脚商人。他们本小,赚的是点辛苦钱。一个有着九十二贯钱的山夷,在他们眼里可是肥羊啊。尤其是这只肥羊刚刚用琉求城里十倍的横刀价格,买了一把用过的横刀,这羊真的是羊傻钱多啊。

    “这位官人,我这里有更好的铁器。有菜刀有剪刀还有铡刀有柴刀有短刀,各式都有啊。而且都是好钢打造,且价格便宜呢。”一个商人连官人都喊出来了。

    旁边的同行们心里暗骂这人真不要脸,但却也推销的更热情了。

    有人见巴德打着赤脚,于是卖力的推销起鞋子来。

    “我说你就别费那劲了,你新来的吧,没见这里的山夷都是打赤脚不穿鞋的吗,你向他们推销鞋,还不如向和尚卖梳子呢。”一个商人笑道。

    又一个人挤了过来,“这位官人,买匹马吧,我们这马可是上等的铁勒马,号称是铁蹄马,能日行五百里,耐力最好。”

    巴德看到这个汉商牵来的这匹马确实很高大。

    “多少钱?”他比划了一个数钱的姿势。

    “不贵,不贵,这可是上等的马,不是普通的挽马,一匹只要五十贯。”商人连忙开价。

    旁边的商人们闻言,脸上都露出笑容。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哪怕这不是普通挽马,可这马也够不上战马级别。如今大唐征服突厥,契丹、吐谷浑等也臣服,大唐根本不缺马。本身河套、陇右就是养马地,加之从草原等地便宜进口,使得如今中原的牛马价格不断走低。

    现如今一匹健壮的挽马,十五贯就能买到了,在边地甚至十贯就能买一匹。就算是这样能称的上战马标准的马,可只要是没经过训练的马,那么也就二十贯左右。考虑到运到岛上来,比较费力,那这马也顶多二十五贯左右。

    这马商开口五十贯,那是加价一倍了。

    巴德听了通译的开价,有些意动。对他来说,那块金子当然也不是什么不值钱的东西,这也是他的重要财产,但金子就是金子,那是死的。如果能换成锋利的宝刀,雄骏的马,他觉得还是很划算的。

    “太贵。”巴德没急着掏钱。

    他虽然对马价不太懂,可通过悄悄旁观边上人的神色,知道这个马商明显价开高了。

    “四十八贯。”

    巴德依然摇头。

    马商很想赚这一笔,不断降价,巴德却不断摇头。

    “三十千钱。”

    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却是李超与范履冰等人走了过来。

    李超笑着对那马商道,“你这马正常价格应当二十五贯,已经有不少利润了,现在我帮你开个价,三十贯,如何?”

    “这位是越王,这位是新任琉求县县令,这位则是越南侯。”

    柯山对马商说道。

    马商不认识李超,也不认识张仲坚他们,但谁不认识柯山。在过去,柯山才是这琉求岛上身份最高的人,带着九百家丁驻守琉求堡,大家都说柯山那是越王的叔父。

    “小的拜见越王,拜见越南侯,拜见范使君。”

    “这马做价三十贯如何?”

    “一切全凭越王作主。”

    通译这时告诉巴德,这马三十贯。

    巴德听说一下子降了这么多钱,也知道是刚来的这几位的原因,他刚才看到这几位骑着大马,带着队伍前来,也知道这几人肯定身份不简单的。

    “这位是大唐越王殿下,也是琉求城的主人。”通译介绍。

    巴德记下这名字,点头。

    三十贯钱,十五个银币。巴德现在记住了这钱币的兑换比例,认真的数了十五个银币,然后又重新数了一遍,才递给马商。

    马商笑着把马交给了巴德,然后旁边有个税吏冲他笑笑,他便只好老实的过去填写税单交税,有些肉疼的交了三千钱税金,他直接掏了三贯宝钞。

    李超跟巴德聊了几句,问了下他们居住的寨子离这多远,他叫什么名字多。

    他从自己身上取下一把短剑递了过去,“初次见面,这是一点小礼物,希望收下。”

    李超的短剑镶金嵌玉,一看就知道不菲,尤其这还是一把乌兹钢锭打造的宝剑,虽然短,但却锋利无匹,价值不菲。

    巴德犹豫了一会,还是接下了。

    “以后我们就是邻居,欢迎来交易,有什么需要,也可以来找我们。”

    李超没有多留他,与山夷们示好是有必要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柔和的手段更加有效,李超背靠中原,能够源源不断的运汉人移民前来,以后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强,并不需要太过担忧山夷。

    武力强行征服,与慢慢的整合,李超觉得后一种更好些。

    “履冰,转了一圈,你有什么感悟?”

    “山夷们很淳朴,也知道公平交易,并不完全是不开化的蛮夷。”

    “对,他们并不全是茹毛饮血,我们和他们公平互市,慢慢接触,以后会有更好的局面。不过今天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商人,还是没把他们公平对待,交易也是欺诈那一套。那块金子,起码能值一百多贯,可那商人却只给了十金,那人还是我李记钱庄的伙计呢。”

    “那马商也是,明明二十五贯的市价,他却要买五十贯。”

    “这些人就是在乱来,这会破坏我们的诚信。履冰,你上任之后,这里的民政税赋都交给你,我希望你能把整顿市场当做第一件事情来抓,与山夷打好关系,对我们立稳这里,很重要。我不希望这里最后变成两族对立,流血冲突不断,那对谁都没有好处。”

    “记住,我们是文明人,不用搞野蛮那一套。”

    李超转过头跟柯山道,“我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但时间不会很长。我希望能在离开之前,与这里的部落首领们进行一会会议。你派人去联络各部,给他们送些礼物,传达我的邀请,邀他们来集会。”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99章 虎视琉求,横制千里

    “集会?”

    “嗯,算是一次会盟吧。”李超说道。这次南下之时,听张仲坚说了许多岭南汉人土豪与俚獠部落们联合,最终得到他们的支持,成为一地酋帅,成为世袭首领的时候,他考虑了许多。

    如冯陈宁这些家族,在岭南的那些做法,其实正是汉人向蛮夷们同化的一种优良方式。虽然这并不是官方的,但这些做法非常好。他们本来在那些地方是少数派,但因为得到了俚獠的支持,于是就反而摇身一变成了一地酋帅,连中原朝廷,都得册封他们为世袭首领。

    这些汉人大族得到俚獠支持,不是用的武力强征,而是利益共享。传授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组织安抚各部,甚至是辑盗剿匪,联合各部对抗外敌等。

    他们做的那些很好。

    李超觉得自己在这里完全就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来治理琉求,对山夷,并不需要上来就用强。

    能不用武尽量不用武,搞武力对抗,李超不会占便宜。毕竟那些山夷都是光脚的,他们光脚不怕穿鞋的,打生打死这些人也不怕,他们大致视死为荣耀。

    “如果有人不来呢?”柯山问,“我们来了之后,也不是所有的山夷都对我们友好的。不少部落就有些敌视我们,他们嫌我们抢了他们的生意。”

    山夷们过去也是有交易的,虽然他们生产力低下,但制盐啊制陶啊,甚至是打造些简陋的铁器、石器等,也会的。不少部落甚至因为掌握这些技术,靠交易过的很富裕。

    但李家一来,各种商品随之而来,随便一样,都远超那些蛮夷土著,他们过去赚钱的商品,现在无人问津。日子自然不好过,这怨气自然也就上来了。

    也有一些,纯粹就是比较野蛮,对如今越来越繁华的汉人心生贪婪之心。

    只不过汉人的势力扩张迅速,不到两年,已经有五万多人的规模,有城有堡,也有常驻的卫队,巡逻队四出巡逻,各屯庄也都有民兵队,有村墙,并不是那么好动手的。

    李超听了却只是笑笑。

    “这种事情,也是早在预料之中的。我们来了,不可能真的谁都欢迎。但这些人,毕竟只是少数。对于他们,我们盯紧了就好,不先动手。”李超要维持他与山夷们的大好局面,就不能先动手。

    “后发制人!”

    琉求的实力,根本用不着先发制人,待他们先动手了,李家后发制人,占据着理,其它山夷人也没话可说。

    甚至,说不定都不需要李家出面。

    到时只要这个集会成立,那么就能组建一个联盟起来,李家当然是主导。真有不知死活的山夷跳出来,李超大不了多开些好处,到时组织这些山夷联合起来灭掉那些家伙。

    山夷本来也不是拧成一股绳的,平时也是相互敌对,相互猎头,随便哪个部落,都会有不少仇敌。

    到时李家来个借刀杀人,一样轻松得逞。

    到时既能打击那些反对势力,李家说不定还能顺便得到一批奴隶。

    现在琉求岛上,李家帮助迁来的那引起百姓,其实都是自耕农,分给他们田地,他们以后要向朝廷缴两税,并不需要向李家缴什么租税,李家是在他们缴的两税里跟朝廷分成。

    李家积极的组织移民,其实并不只是为那点税赋,还是为了增加人口,然后这里才能繁荣起来。

    李家自己也有建立种植园,有水稻种植庄园,有棉花种植庄园,还有甘蔗种植庄园和茶叶种植庄园。

    李家开垦的田地,是花钱向朝廷购买的土地,不过现在土地便宜,朝廷和李家都鼓励人来买地。反正买地款,李家也能分到三分之一。

    不过地虽多,但买的人却不多,盖因为现在是地多人少啊。普通百姓移民过来,直接就能免费分到许多地,足够他们一家人耕种生活的了,他们干嘛要去给别人佃种。

    哪怕是穷人前来,李家也是会给他们发放免息贷款,租借耕牛、种子、农具等,甚至提供一笔安家贷,帮助他们建造房屋等等。

    这些贷款,利息很低,他们能够安心在这里安家生活,因此毫无需要给地主们佃种。

    李超开垦的这些种植园,里面并没有汉人佃户,都是些从海外买来的奴隶,也有些是从高句丽掳掠来的俘虏。

    这些人做为奴隶,在李家的种植园里工作,按大唐律法,是有最低保障工资的。但想自由,却得先把他们的赎身费赚够再说。

    种植园采用奴隶,成本还是较高的,而且奴隶也比较稀缺,除了李家这种有钱人,能弄来许多奴隶塞满种植园,其它地主可找不到这么多奴隶。

    现在大唐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一面是人口普查后大量人口清查出来,人口大爆炸,高达五千多万人口。可另一方面,大唐如今开拓四边,大搞移民。去了边疆就有田有地,甚至那些边疆的领主们也拼命的在招揽移民,条件一个比一个好。

    这对于过去许多无地的穷困百姓,或者是土地少土地贫瘠,甚至是那种多灾地区的百姓来说,是好事。他们能有一个新的开始,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农场。

    但对于许多贵族、地主们来说,却是有些麻烦。

    缺人。

    种植园缺少奴隶,就算是临时短工也很难雇佣到。

    李家在岛上已经陆续开设修造船厂、开设蔗糖厂,开设油榨坊等不少作坊,但主要的麻烦还是缺人。

    李超也曾把目光打到山夷头上,但如果搞强攻,肯定会引起整个山夷的反弹。要是搞到陷入山夷的游击战海洋里,李超觉得会很头痛,这不是上策。

    集市依旧热闹,巴德还被许多商人们围着。这位山夷居然得了越王亲赠佩剑,让商人们刮目相看,这时已经不是想着宰肥羊,而是想着结个善缘了。

    拿出来的商品都是好货,价格也开的实诚。巴德眼花缭乱,这也买那也买,倒是一会功夫,身上的银币就花的一空,而他和儿女脚下,也堆起了一大堆货。

    李超则已经带着范履冰他们先返回了琉求城。

    琉求城里街道笔直,也一样的繁华热闹,来这里的都是各个屯庄和庄园里的移民们。柯山前面带路,来到为范履冰准备好的县衙。

    县衙前八字墙,门边还有一架鼓,处处和中原的县衙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此时这县衙却是大门紧闭,连个衙役也没有。

    范履冰推开门进入衙中,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要张榜招募齐三班衙役,让衙门正式运转起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00章 恩惠

    林发踏进家门的时候,看到几个孩子正在院里嬉闹。地上还有几筐苦笋,他皱了皱眉,“又在胡闹什么?”

    几个孩子大的也不过八九岁,听到父亲的话,都马上停了下来。这个家里,他们都畏惧父亲。

    “爹,你回来了。”大女儿今年九岁,身子比较瘦弱,但却非常懂事。见父亲回来,连忙去打了瓢水过来。

    林发接过一口喝了半瓢水,满足的把水瓢递还给女儿。

    “爹,我们今天去拔苦竹笋,采摘了不少好吃的呢。有茶泡还有刺泡,你吃,很好吃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林发是漳州来的移民。漳州是近年才设立的,过去并没有漳州。从小起,林发家就是给地主佃田交租过日子,自己没有田地,日子过的艰难。他出生时,父亲希望他以后能发家致富,取名为发。

    不过三十多岁,却也依然过的艰苦,一家老小都得吃喝,靠佃田永远没得改变。后来终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报名移民来琉求,就只为前来琉求有安家费,有土地分。最开始,他只带了妻子前来,父母孩子留在老家。

    等到了这边,发现果然如李家的人所说的一样,免费分到田地。这里的田很肥沃,比老种佃种的田好,而且一次性也分的多。他们夫妻两个,分了二百亩地。李家还帮他们建立屯庄,低息向他们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