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11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911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确实很好,可她们是你女儿。”承乾的话让人伤心。

    “好吧。”张超点头,算是答应了皇帝的条件。

    许敬宗上前。

    “请陛下现在亲笔写诏!”

    承乾回到御案前,马周神色复杂的为皇帝磨墨,魏征为皇帝取来黄绫纸。

    许敬宗把朱笔递到皇帝面前。

    “假节钺,总百揆,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南面摄政!”

    每写一笔划,就如刀在身上割一刀。

    一封不过百余字的诏书,承乾却写了小半个时辰。

    大家都静静的等着皇帝写完。

    诏书写完,王承恩捧来玉玺。

    承乾用过玺,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有深深的厌恶。

    马周拿起诏书,看过一遍,对张超点了点头,这封诏书已经够稳定中枢了。

    “请陛下暂移北宫。”

    苏烈上前道。

    承乾望了苏烈一眼,他一直不太喜欢这个师兄,今天更不喜欢了。

    承乾甩袖大步走出大殿,苏烈跟随在后面,亲自送皇帝去北宫。

    现在皇帝依然还是皇帝,只是暂将节制兵马和统摄朝政的大权移交给张超了。

    现在张超是安国摄政王,或者说是安国摄政首相。

    禅让还需要时间准备。

    张超看着还站在殿中的长孙无忌、高士廉、宇文士及和杨恭仁四人。

    “长孙公!”

    “哼!”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

    “还要先委屈一下长孙公,请先稳步北宫陪伴陛下。”

    杨恭仁忍不住问,“张超,你想对我们怎么样?”

    “只是暂时委屈下几位而已。”

    现在正是权力交接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候当然不能让这些人出来捣乱。至于最终如何处置,现在不急。

    暗夜之下,这场兵变悄无声息。

    甚至在三次玄武门之变中,算是最轻松的一次了,连人都没有死一个。

    甘露殿。

    皇帝的寝宫,此时张超和众多新党大臣都在此。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京城已经拿下,皇帝也被控制,甚至长孙等这些反对大臣也被一网打尽。

    但还不到高兴的时候,兵变的前十二个时辰,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时候。

    拿下了京畿,控制了皇帝,但能不能得到其它人的支持呢?

    地方上的官员、边地的封侯,甚至是那些统兵在外的将领们,他们能承认接受吗?

    “现在最让人担忧的是屈突通,他如今在塞外,手里握着南衙四个军八万人,还有漠南、燕北、辽北等上千诸侯之兵,万一屈突通挥兵南下,只怕事情会很麻烦。”李靖对张超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400章 夜宿宫中

    漫长的一夜。

    这一夜,张超、马周、李靖、秦琼等人一直在商议着接下来的部署。而褚遂良、岑文本和魏征等人,却按张超的吩咐,开始起草《约法》。

    约法,这是张超与大家事先就约定好的,张超登基后,将答应大家立宪。为了让大家相信和支持,因此在张超登基之前,先起草一份约法,把登基后要实行立宪,以及对诸侯对朝臣们权益的维持不变做一个承诺。

    这份约法,也是明天将要召开两院大会,取得这些议员们支持的重要一步。要想让权力顺利的交接,让改朝换代的影响最小化,这份约法必不可少。

    当年刘邦入关,约法三章。

    现在,张超也要与贵族和大臣、议员们约法。

    约法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保护分封法不变,保证议会制不变,保证科举制不变,保证贞观以来的新政不变。

    基本上,约法的目的,就是要保持现状,维护分封贵族、官僚士大夫、工商地主们的利益不变。并且,约法上还将明确要求张超承诺,登基之后制订宪法,以律法明文的方式,来保证这一切。

    汉京已经戒严。

    一支支兵马开入城中,街道之上到处都是顶盔贯甲的士兵。

    所有的城门都被关闭,百姓都被要求呆在家里,关门闭户,禁止上街和走动。各商铺,也都被要求关门停业,哪怕是热闹的夜市,也都被关闭了。

    路口设卡,街上士兵巡逻。

    士兵们一遍遍的大声宣读着戒严令。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所有京城百姓都知道发生了大事,但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却没有几个人真正清楚。

    有些人只是在猜测着,白天太师张超回京,然后傍晚就大军入城,全城戒严了。

    有些人想,也许皇帝对张超下手了。

    而有些人则在想,或许是张超对皇帝下手了。

    天明。

    五月的晨风凉爽。

    不少百姓都迫不急待的打开门窗。

    街道上依然是一队队的士兵。

    一个商人壮着胆子打开了一点门,探出头左右观望。不远有一队士兵站岗,看见他的举动也并没有喝斥制止。

    他胆子又大了一点,把门完全打开。

    等了一会,他踏出脚步,走到了门外,站在了街道之上。

    “卖报,卖报,时报头条,昨夜陛下突发重疾,连夜召宰辅入宫,下诏安国首相张超,南面摄政!”

    一名报童背着两个挎包,清脆的叫声打破了清晨有些过于宁静的气氛。

    “汉京晨报,陛下赐安国首相九赐,假黄钺,南面摄政!”

    ·······

    赐九锡,假黄钺,南面摄政。

    一时间,许多人脑子里立即都明白这一夜发生了什么了。

    “给我每样报纸都来一份!”

    一名士官冲几个卖报的童子喊道,报童却是胆大,并不畏惧这些当兵的。笑着过去,每样报纸送上一份,士官掏出钱袋,给了钱。

    “王参谋,给俺们念念。”士官买了报纸,却不识得多少字。他满脸堆笑着把报纸递到旁边一个年轻人面前。那是一个参谋,讲武堂毕业的天之骄子,也是他们这队人的带队军官。

    这些士兵昨天傍晚接令,然后入城,其实也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服从为天职。

    现在听到报纸的内容,也算是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了。

    要改朝换代了。

    年轻参谋军官拿起报纸,开始诵读。报纸上写的很详实,这是连夜赶印出来的,其实内容都是直接由张超这边提供的,为的就是今天一早通过各家报纸,能够让京城百姓马上知道情况。

    而且这报纸还会在各地发售,到时全天下都能迅速知道朝堂的情况了。

    通过报纸等,掌控舆论,避免大家胡乱猜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些报纸上,官方的说法,是承乾突然中风,跟当初太上皇一样。现在皇帝中风,半身偏瘫,无法再临朝理政,于是昨夜重臣们连夜入宫,与皇帝商议过后,最终决定由刚回京的内阁首相张超摄政。

    皇帝还特赐张超九锡和假黄钺。

    从现在起,皇帝在宫里养病,朝廷一切事务,悉交由张超摄政处治,总领百官,节制天下兵马。

    旁边那店铺的商人,听着这边在念报,忍不住也挪过来旁听。这举动,士兵们看到了,却也没有人赶他。

    过了没一会,越来越多的商人伙计都从店里开门出来,凑一起旁听参谋读报了,围了一大圈。

    “今日下午,摄政将在议院临时召开两院大会,与议员商议朝政······”

    张超成了摄政王。

    张超加九锡和假黄钺。

    不少有见识的人已经想到,张超要当皇帝了。

    虽然报上说昨天皇帝是突发风疾,偏瘫了。但信的没几个,皇帝若只是中风,需要调那么多兵马入京,需要戒严吗?

    而且皇帝就算中风,也不一定要给张超加摄政啊。首相本来就是总揽朝政啊!

    上午。

    入京的兵马都接到命令,取消戒严,百姓可以上街,商户也可以开门营业,不过出入城要经过检查,士兵依然在城中巡逻站岗。

    而长孙无忌等许多人的府上,则依然还被围着,任何人不得出入。

    京城许多百姓一面吃着早餐,一面议论着局势。

    三五好友熟人,私下聊起来也没什么禁忌。

    “看来太师要当皇帝了。”

    一人道,“太师当皇帝也挺好的。”

    “我也支持太师当皇帝。”

    “太师当皇帝后,咱们如今的制度政策不会变吧?”有人则有些担心。

    “变个啥,如今的这些政策,本就是太师当初首倡提出的。”

    这话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可不是,若没有太师的新法变革,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呢。”

    ·······

    京中的一众官吏,一早也都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让他们都到衙门中开会。

    各衙主官,都向本衙的下属们传达上面的最新动向。

    反正就是如今由首相摄政,所有人要打起精神,做好本职工作,要坚决拥护摄政王。

    等到中午的时候。

    京城的官吏、将校,还有那些两会议员,都得到了通知,下午将召开两院特别会议。

    议会衙门。

    早已经士兵层层护卫。

    昨天张超和马周等人在宫中一夜没离开,他们通宵商议部署。

    中午随便吃了点,便往议会大厅来。

    张超乘坐着金辂大车。

    马车由禁军护卫着从北边的宫城过来,一路上,许多百姓夹道来迎接。现在整个汉京的百姓都差不多明白了,这位太师马上就要成为皇帝了。

    为了张超的安全,薛仁贵他们要求张超坐在马车里面不要露面,以防意外。

    其实张超倒挺想露个面,跟百姓招个手什么的,不过眼下确实不太安全。

    马车到达议会门前,魏征上前来。

    “摄政,两会议员都到了,另外京师各衙官员也都听令前来。”

    张超点点头,“很好,我们进去吧。”

    这个时候召开两会,就是要向议员和官员们宣布约法内容,以争取这些议员和官员们的支持。

    议员们代表的是诸侯、士大夫、工商地主,取得他们的支持,是相当重要的。一份约法,能让大家吃个定心丸。

    进入大厅。

    厅中数千人的京官、议员们纷纷起立。

    许敬宗和苏烈更是带头鼓掌。

    于是乎,厅中掌声雷动。

    来之前,官员和议员们差不多都得到了些消息,心里有数。今天这个会,是要宣布约法,是摄政张超与大家的约法。

    约什么法?

    约法保障大家的利益不会变,保证现在的新政不会变,总之,皇帝会变,但其它一切不变。

    这样的消息,这样的约法,确实让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权力交替,对于不少人来说,其实关系不大,他们担心的是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可既然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那支持张超当皇帝又如何。

    说忠心什么的,太过虚幻。过去那些什么五姓七家,什么关陇贵族,换了多少朝代,可他们地位变过吗?

    没有。

    张超在如雷的掌声里,笑着举起手,向大家挥手致意。

    听着这掌声,他知道自己这次成功了。

    李世民和李承乾给不了大家的保证,他给了,于是大家也就转而支持他。

    真相是如此残酷无情,可事实确实就是这么丑陋。

    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大家都很乐意看到。就如王莽、就如杨坚,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变,谁又在意改朝换代呢?

    张超曾经非常担心他走到这一步的话,会让他那个联盟分裂。可现在看来,只要他能够约法能够立宪,能够主动的让出一些权力,能够保证这些人的权益,那么他们还真的不在乎张超篡不篡位。

    张超走到台上,坐下。

    掌声经久不息。

    “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特别会议,有两会议员和朝廷百官参加。大家也应当都知道了,陛下已经封某为摄政,假黄钺。”

    “接下如此重担,我也是诚惶诚恐,为了能够承担好这份重担,我今天在这里与大家约法。”

    “马院长,请你跟大家读一下约法,让大家一起评论商议一下。如有不足遗失之处,也好增补添加!”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401章 联邦帝国

    约法不是宪法,但这份约法却是立宪的基础。

    这给了贵族、官僚士大夫、工商地主这三大阶层们一颗定心丸,让他们能够迅速接受朝堂的变局,能够接受最高权力的更迭。

    这为张接接下来接受禅让扫清了障碍。

    马周站在那里诵读着约法内容。

    约法不只三章,比起当年刘邦的约法三章,张超的约法内容要更多也更详细。约法第一条,宣布以法治国。第二条,议会拥有立法权。第三条,皇帝以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增加税赋。

    约法还保证分封法的合法性,皇帝不得擅自废除分封法。约法保证科举制度取士的合法性·······

    约法还保证,皇帝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约法还保证,将制定宪法,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约法一共二十一条。

    核心就是保护贵族、士大夫、资本家们的利益,同时对皇权做出一些限制,并确立以法制国的核心思想,保证将立宪。

    参会的这些议员、官员们都极为惊讶,想不到张超主动的做出这些承诺。

    议员们也很高兴,在这个约法里,议会的权力增加了,他们拥有立法权。再加上之前科院拥有的审议封驳权,两院都拥有的监督弹劾权,议员的权力一步步的在增加。

    没有什么可再增加的内容了,马周读完约法。

    大家都很满意。

    最后魏征询问有没有要提出补充条件的,却已经没有人再站起来了。张超主动做出这么多让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现在,议会代表表决。”魏征敲下木槌。

    七百多名议员,赞成者达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