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167部分

大唐马王爷-第167部分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占尽了风头。”

    高审行道,“你胡说些什么?他再不让我省心,总也是顶了我高审行儿子的名,他一切的成就便也是我高家的。别人还没说什么,你倒先要撇清,是不是傻得可以。”

    崔氏也不生气,挖苦道,“你们高家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

    高审行怒道,“你还胡说!难道说他不是我儿子么?”

    崔氏哼道,“是、是是,但是老爷,有道是听话是儿子,否则是什么还两说着,只看看你看好的那个什么王副牧监的处境,连我这个外人都醒了,你还在梦中呢。”

    看看高审行的脸色越发的不好看,崔氏央道,“好了老爷,我就不惹你生气了,不过你要掂量好了,连丫环都懂得一个软些的姑爷是好的,难道儿子便不是这样?”

    高审行说干就干,让丫环向谢金莲要了笔墨,就在屋中写起信来。他要建议让大哥高履行的长子高岷到西州来。

    高岷今年26岁,在这些子侄辈中品级算是高的,现任军器临丞,是个正七品上阶,而族中他兄弟都是刚刚入品。要说在高家的晚辈之中,高岷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与高峻一比起来就什么都不是了。

    高审行在信中极力说出了高峻的不成熟,以及自己对高家的担忧。现在天山牧在整个西州、甚至在整个大唐来说都是最大的牧场,让一个如此不成熟、喜欢意气用事的人主政,等于是把整个高家都绑架了。

    他在信中说了不少高峻的不是,又推荐大哥高履行的孩子,相信父亲看到后既不会怀疑到自己的用意,也会看到这些晚辈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两天后郭待封就从西州返回,郭孝恪事情很多,听到二子高升,郭都督也只是仅仅表示了愉快,并没有多话。

    父亲的表现并不让郭待封有多高兴,感觉自己由千里之外赶回来报喜是有些小题大做了。想想人家高峻,年龄比自已还小却已经是正五品,自己真没什么炫耀的。

    因而到了牧场村,郭待封就拉了高畅立刻往鄯州去,他要努力。高畅虽然对柳玉如等人依依不舍,但还得跟了走。这几天崔氏见高审行已经有所行动,自己要等一下长安的信,对柳玉如也放松了下来,对她不再盯得那么紧。

    尤其是她知道郭待封只要到了鄯州,一定会查高峻交待过的那件事,也不知道高白去了这些天都有些什么收获,这更让她感到不安。

    若高峻是个乖乖宝,自己为了女儿也不至与他为难。但以她看,高峻的架势绝不是个省油的灯。如果自己在鄯州这件事情上落败,不但柳玉如这个对头会比长安那一次更看了她热闹,连高审行都会容不下她。到那时,她十几年的努力就都付诸东流了。

    不论从哪方面说,崔氏宁可看到高岷好,也不想高峻过于强势。

    正在惴惴不安中,高白在郭待封回鄯州几天之后回来了。

 第268章 鄯州信到

    那天正好柳玉如她们一起又去了旧村,自从崔氏说过她们之后,这几个儿媳竟然一点改都没有,依然我行我素。全本小说网;HTTPS://。m;对此崔氏想要说上几句,但是崔嫣掺合其中,她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暗地里曾经生过不少的气。不过今天却是恰好,别驾和长史都在牧场中,只有崔氏、丫环、高白在家。

    崔氏连忙问结果,高白把这些天的经过从头道来。他到了鄯州,正经是两眼一抹黑,夫人交待的事情根本就没有眉目,让他怎么查?

    关于那匹乌蹄赤兔,本来知道的人都该是与官府有关的,他一不是公办,二来连个凭据都没有,哪里就敢闯上去乱问?

    崔氏急道,“那你是白去了?”

    高白道,“夫人你太小看我了,我自己查不到,郭二公子不是现成的。”

    高白在鄯州像个没头的苍蝇乱撞了两天,便耐心地停下来,他知道郭公子早晚要回来的,那他就来个守株待兔。

    果然,郭待封回到鄯州只两天,便打发了一名手下从府中出来。

    鄯州新任果毅都尉要查些事情,到哪里不是大开方便之门。他按着高峻的路子,先从州志查起,把贞观九年鄯州大战时管军需的官员查到了。

    而且这人现在仍然在任上。郭待封只是借着到任拜访的名义,只去与他攀谈了一回,天南地北地胡聊了一阵后假装问起,那人竟然对这样一匹马印象极深,一五一十说出来,郭待封便把高峻想要知道的事情都问清了。

    高白远远地看着郭待封在府门外最后交待那个送信的手下,务必让他把信交到高峻的夫人柳玉如手中,为了稳妥,郭待封又说了高峻家中其他几个人的名字让他记住。郭待封知道高峻正在白杨牧场,因而才这样交待。

    送信人在前边走,高白在后边缀着,出了鄯州城时才从后边追上来与他攀谈。高白道,我正是高大人家的家丁,刚刚从长安回来。你既然是去柳中牧场送信,不如就交与我,省得你再跑。

    高白怕那人不信,又把高大人家几个人讲出,夫人是柳玉如,另几位夫人是谁,件件都与郭待封讲得不差。送信人看此信只是封私信,连公差的帖补都不会有,就动了心思。

    高白又拿出来五十两银子塞到他手里道,“你且找地方去乐一乐,就按着去柳中牧往来一趟算计,到时再回去复命即可。”

    那人何乐而不为,高高兴兴地把信一交,按着高白的法子去找乐子。高白全不费力,便把郭待封的信诳到了手里。

    崔氏一听道,“信呢?还不给我!”

    她从高白手里接了信,先勉励了他一番,让他先回去。屋中只剩下了崔氏和丫环菊儿。崔氏像是没有主意,对菊儿说,我要怎么做?

    丫环道,“我们总得看上一看,才能知已知彼,”信是用牛皮纸信封装的,口已封了。不过信是专人送,又不经过邮驿,郭待封似乎并未多么在意封口,只是用面糊略略地粘了,粘得并不牢靠。

    丫环找了根针,从信封口边上欠起来的地方穿进去,几次挑拨,竟然就开了,也未损及信封。崔氏急匆匆拿起来看了一遍,脸一下子就白了。

    她语无伦次地对丫环道,“你快去研墨,我们把这句话抹了!”

    丫环道,“这怎么行?这不让人一看就发现疑点?”她看了看说,“夫人你看,此信的信瓤比正常的要宽,你再看他写的……要是把这句去了,不是谁都不知道了?”

    崔氏要抹去的正是这句话,它正好从上到下的占了一整行,而与上下两句并无连带。她见丫环出去找了一把剪子,就明白过来。“菊儿,我有了你,可比生养了那个冤家得力多了!”

    丫环动情地说,“夫人如此看我,菊儿岂有不尽心竭力!”

    主仆两个头对着头,轮到下剪子时,崔氏道,“我手抖得厉害呢。”

    菊儿用剪子仔细地将那行字剪下来,被崔氏随手团了往褥子底下一塞。丫环再出去,到厨房很快地打了点浆糊回来,把两半片信纸比量了几次,又仔细地粘回到一张,不细看就看不出什么,而且更像是正常信纸的大小。

    她们把信瓤来回地抖了抖,再叠好了装入信封,封口也封好了。丫环说,我去放到二楼明显的地方。

    崔氏道,“就放在一楼吧,送信的人来了按理该至一楼止步。你送到二楼,不正告诉人这信经过了我们的手了?”

    菊儿深以为然,出去随手将信往茶几上一放。

    柳玉如在家不愿意看崔氏的冷脸,她心说你再看不上我,我又不是跟了你过,只要高峻不烦,管你烦不烦呢,凭什么总在家里闷着。

    她是带了姐妹们到桑林去看幼苗,这些天地里肥好水也好,再加上别驾大人看得紧,小工们谁都不偷懒,插枝果然都成活了。

    柳玉如她们去了之后都跑到地里,一人拿了只瓢帮着浇水。那些小工们一辈子哪见过这样的人,个个挑起水来快步如飞。直到天快晌午,柳玉如想着别在同一件事情上让崔氏说两回,就带了大家回来。

    一进到一楼的客厅,她便看到茶几上扔着的那封信,拾起来一看信正是郭二哥写来的。崔氏从她屋里走出来,漫不经心地道,“方才有位鄯州来的,把信扔下就走了,我也没看,不过看信松松瘪瘪的,该多不过三句话。”

    柳玉如道,“是郭二哥送到的,”又对樊莺道,“妹妹你骑了快马,给高大人送去。”

    樊莺极是想去白杨河走一走,但看看思晴也有此意,心说怎么也要让让,“高大人走时明确说不让我离开你的……我不去了,让思晴姐姐去一趟吧。”

    柳玉如便让思晴去,思晴一听樊莺的话也说,“我也不去,高大人临走时也与我说了。他千叮咛、万嘱咐地不让我离开你……让樊莺去吧。”

    柳玉如道,“这就奇怪了,你们都不去送,那我去送。”樊莺和思晴二人喜道,“正该如此!柳姐姐你去送信,我们去护你,想来高大人必不会怪我们了。”

 第269章 崔氏的梦

    崔氏道,“三句话的一封信,却要三个人送,你们倒是去送信还是去送人?”柳玉如也不理会崔氏,三个人照旧做着准备。//全本小说网,HTTPS://。)//崔嫣和李婉清见了,也说要去,柳玉如也答应了。

    看着女儿兴高采烈地就要跳起来,崔氏心中忽然有股酸味涌上来,嗔道,“看看你们没出息的样子!”

    崔嫣不服,“你不是也没几天就来了西州。”说过后一想自己这哪是对着婆婆说话,偷偷吐了一下舌头,气得崔氏转身进屋,坐在床头生闷气。

    谢金莲因为有甜甜在,她离不开,看到姐妹们都在准备,心里也是讪讪的。白杨河牧场她也极想去的,那里天高婆婆远,姐妹们去了还不是敞开的玩耍。

    再说高大人已经有些日子没到她屋里来了,这回高大人在白杨河,她们都去了,只留着自己一个人,心里不是滋味。柳玉如见她那样子,示意其他人不要再声张,免得谢金莲难受。

    等把出行的事情准备好了,岳青鹤却来了。

    恰好是正午,高审行和别驾也都回来,岳青鹤不与这两位大人说,却只向柳玉如说起一件事:高大人从白杨河来了信,让立刻把柳中牧场剩下的一百四十名护牧队拉到白杨河去。

    高审行听着岳大人的话心里不是滋味,明明别驾和长史都在这里,岳青鹤谁都不对,却只朝了柳玉如说事,明明是没把这两位放在眼里。

    其实岳青鹤一直将这二人当做文官,平时没大事,他还想的到做做样子,有事没事征询一下二人的意见。这次是真有事了,他以为只有柳夫人是最了解高大人的,就把这件事对柳夫人说起,问问她的意见。

    他说,“只是那些护牧队都让王允达拉到大漠里去了,我虽然已经让人去大漠里找,但是茫茫沙海,怕是一时找不见,想请柳夫人你参详一下,白杨河会有什么事情。”

    高审行也暗思,想不出个所以然,便要听听柳玉如怎么说。柳玉如道,“至少白杨河目前需要增加看护,那么不是有了动荡的苗头,便是也要远涉野牧,但是高大人明知柳中牧也要野牧,还让把护牧队全拉去,一定是前者的面大。”

    她对岳大人道,“本来我们是要去白杨牧的,如此就不去了,我们这些人去了空给高大人添累赘。但这里有封信,岳大人你就让送信来的人再将信给高大人捎过去。若是天黑再无消息,明天我让思晴去大漠中找她兄长,出动的人多了总能很快找见。”

    岳青鹤认为柳夫人说得在理,把信接了去布置。

    岳大人走后,柳玉如心中十分不安定,又把自己的分析再从头想了一遍,真是越想越不差。她知道白杨牧远离了西州,万一有什么大事,只有个高大人是能抵挡一面的,而另外的那些人好些的也只是比别人多些力气,恐怕紧急时刻不顶用,于是就打定主意,不论护牧队回不回来,她至少要把樊莺或思晴派出去一个协助高大人。

    崔氏办妥了伪造信件之事,心下放宽,寻思这件事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压下了。从郭待封那里讲,他把信送出了,一定以为事情完结,如果接信的人不再提问,他是不会再想起此事的。

    而那封信即使到了高峻的手中,依她分析也绝不会再有疑问。白杨河牧场那里是个新建的,一些设施总不会有多完备。高峻一天到晚事情那么多,而且刚刚又来催着去护牧队,那么信看过后多半随手就扔了。

    就算他因此会猜测崔嫣的生父是谁,又有什么大碍,八竿子都打不着他呢。

    吃过了晚饭,丫环去了厨房里过夜,而高审行也回来得很早,夫妻二人早早地躺下来休息。崔氏躺在床上,听着高审行呼呼大睡,她倒一点睡意都没有。

    其实这封信即使她不做手脚,高峻什么都知道了,只要自己不逼迫柳玉如太甚,他也不大可能会再往深究。

    高峻这个人的心机如此之深,她不指望着自已在与他的较量中能占到多大的便宜。她正该躲藏在幕后,看着高审行他们父子斗法。

    高审行道行虽然不济,但他身后是高家。如果说是父亲削弱了儿子,高峻总不会把怨气撒到自己的身上。崔氏细想想,其实自已怕来怕去,怕的不是高峻,而是高审行。

    她迷迷糊糊想了许久,最后头都有些疼,忽然就看见一位威风凛凛的中年将军,骑着乌蹄赤兔马向她跑过来,他的身材是那么的高大孔武、面孔是那么让她难以忘怀,楞角分明。

    她朝着他奔过去,被他一把抱到了赤兔马上带了飞驰,他对他说,“我有此马,再有你,夫复何求?待我此次出征建功立业,定要带了你们享福。”

    她轻声问,“将军,是我重要,还是马重要?你一定要告诉我。”而将军却不说话,轻轻把她从马上再抱起来。她喊道,“不要,不要放下我!你有马才能建功,建功才能顾我,我再不问了!”

    但是,他还是将她放下,打马而去。她在地上追着,看着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