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302部分

大唐马王爷-第302部分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弥眼睛一亮,问她,“你知道他在那里?”

    女子道,“我……我丈夫的表……弟虽然不一定在,但他两位夫人却是一定在那里的,但你不可随便透露她们的行踪。”

    本来她还有一句,就是高峻让她传话时所说的,那三十个文进城外潜伏的人。但是她自己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此时已经让她有些后悔了。

    她还知道嘱咐别人“不可随便透露她们的行踪”,自己却先暴露了。既然人家是同僚,何须自己多嘴。万一她们出了什么事,不就是自己对不住那位恩人了。

    所以,李弥翻身再下了马,详细再问她雅州驿馆中的两位女子的容貌时,女子说,“一个要饭的,夫人还能有多好看?”

    李弥看出她不想多说了,于是上马再走。他认为这个乞丐越来越可疑了,谁听说过一位乞丐还能有两位夫人,而且还能住得起雅州府的驿馆?再说,乞丐在彻州出没,他夫人跑到雅州去做什么?这不就是告诉自己,他们的老窝在雅州吗?

    这个发现让李弥一阵激动。看来,自己一向能够不吃亏,绝不都是运气使然。许多的机关都藏在一两句话中而已,一般人谁能察若秋毫?

    但是,被袭那夜自己放走一人的纰漏,立刻提醒他不能太得意,一时的得意倒是惹来多大的麻烦!他拿定主意,要尽快回一趟雅州驿馆确认一下。如果乞丐就是高峻,那么深夜遇袭就给自己带来了主动。

    他虽然路不熟,但这回就不必着急,李弥骑着马如太公踱步般,还有心思欣赏一下山间的景致。如果高峻没有离开剑南道,自己就再一次拥有了乱中取命的天赐良机。

 第547章 两截木桩

    剑南道共有折冲军府四个,分别是威远府、归德府、二江府、兴化府。全本小说网,HTTPS://。m;前边三个军府都在成都府,只有兴化府是在邛州。另外,还有金汤军在雅州、天威军也在成都府。整个剑南道境内还分布着上、中、下三级军镇二十二个、城八座,戍点守捉不计其数。

    铜山镇是个下镇,专门为着守卫文进县境内的一座铜矿而设。镇将是个正七品下阶,他看到自已派出去的十八个人,只有孙伙长自己逃回来,而且还带着个乞丐。

    镇将简单问了问他们回来的经过,知道这两个人是从文进县牢逃出来的,只有这是个新情况,其实也不必再问了。他早已听到了消息,此事连剑南道潘大人都知道了。

    今天一大早,由威远府、天威军一层层地传下密令:务必找到没死的那个军士。上头严令,一经找到他,直接禀报威远折冲府。

    那个乞丐一见到他便说要当什么队正,他安慰说,“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救了军镇上的人,一个队正怎么够,恐怕上头会给你个更大的官也是可能的。”说罢并不耽误,直接便派了五名军士,让把他们护送到自己的上一级——天威军去。

    军一级的长官并不是什么将,而是也叫作司马。一个军的兵力超过两万时,司马的品级是正六品上阶。不足两万的,军司马是从六品上阶,比一个上镇将还小了一阶。

    剑南道两个军——天威、金汤的人数都不超五千,因而天威军司马张大人,便同样是从六品下阶。

    他接到底下人禀报,也不出面接待,立刻把这两个人安排住下,好酒好菜、不许乱走,并在外头安插了军士。随后派个心腑飞马上报威远府折冲都尉承干将军。

    高峻暗地里对孙伙长道,“怎么也不见个当官的接待,反而外头还派了兵把守着?”

    孙伙长道,“兄弟,军镇上的事情你是不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军士,不到战时,恐怕能见到镇一级的将官就不错了。人家那样忙、日理万机的,怎么会见我们……不过,你我只要安心呆着,仔细听吩咐便行了。”

    高峻低声道,“我们不可太过实心眼子,到时你得听我的,看我的眼色行事。”孙伙长已经猜到这个一身乞丐打扮的人是有绝枝在身的,当时点头。

    两个人吃喝完毕,躺下休息。直到晚饭时才又有人来,把饭菜端上来十分的丰盛,酒也是一坛好酒。

    孙伙长一下午呆的已然百无聊赖,忍不住问送饭的军士,“兄弟,上头怎么说?”军士不答,面无表情。高峻笑问,“酒里该不会是下了药吧?”

    送饭军士不说话,从坛中倒了一碗酒,面无表情地一仰脖子喝下去,“菜要不要一样吃上一口?”这回高峻不说话,那名军士再由所有的菜盘子里面一样夹了一些,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这下我可以走了吧?”

    高峻道,“我们兄弟二人吃喝多没意思,你得陪着我们才最好。”那人不屑地哼了一声,知道这个乞丐还是不放心,于是坐下来陪着吃喝。

    高峻高兴起来,几杯酒下肚便笑着问,“军爷,铜山镇死了十几名兄弟,上头就没什么话?”孙伙长也停下吃喝看那名军士,“那名大盗过于的厉害,身手好得一塌糊涂,这次去的人太少了。”

    陪吃的军士道,“咱们威远府可不是好惹的,我只听说承干将军大发雷霆,以他的脾气是不会就此罢手的。在下听威远府一位知道些事情的好友说,将军已将此事上报了长安右领军卫,请求免去威远府明年正月的轮番。据听说,承干将军打算集中兵力追剿残害铜山镇军士的乱民。”

    乞丐不关心这个,只是又问,“那么我的队正还算不算?”

    那人喝了口酒道,“剑南道军镇无数,队正多如牛毛,想来你这个队正不会有什么大出入。但是再大了,你就超过本人了。”乞丐便高兴起来,将一大碗酒干掉,再倒时酒坛已空了。孙伙长酒已喝多,大呼上酒,于是又有人送上一坛。

    再喝下去时,陪喝的军士就看到这个孙伙长与那个乞丐一头趴在桌上昏睡过去。他站起来踢了乞丐一脚步,“你还是到阎王那里做个伙长吧!”他吩咐,“好生看住了他们。”

    “旅帅大人,要不要捆了他们?”

    这个人看了一眼两个一动不动的人,“要死的人,还能跑到哪里去!”然后起身。

    不一会儿又进来四名军士,看到孙伙长还是原来的姿势,但那个乞丐已经摔到了地下,怀里死死地抱着他那根棍子。一个军士上前拿了一下却拿不动,他摇了摇头,对另三人道,“弟兄们,上手。”

    他们两人一个,将两个昏睡不醒的人抬出来,扔到一架推车上。外头的天色已经漆黑一团,四人推起车子往营地外的深山里走去。一边走,一个人还说,“我们这么做,会不会有什么报应?”

    另一人道,“当兵听令,有报应也是报在上头那些人的身上,与我们何干?”到了一处密林,找了块空地,四人便各拿了锹、镐掘坑。一人道,“我听咱们旅帅说……正月的轮番可能取消,那就不必大远的跑去长安一回了。”

    “还不是一样,这回免了下回还得并上,也许右领军卫上会给我们安排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那是最好……我们也可以看看长安那些贵妇们的胸脯儿了!”

    他们边说边干,不大一会掘好了一个可容两人的方坑。领头的说道,“我们送这两位兄弟上路吧。”其他人不说话,一齐扔了工具朝推车这边走过来。

    他们借着模糊的夜色一看,推车上的人已经没了。人们慌道,“这可如何是好,万一上头知道了,我们会是什么下场,备不住这只坑就挖得小些了!”

    “深山老林的,兴许这两个人是让野狼叼走了!”

    “怎么会没有动静?”

    他们蹲在地上揪了头发想了一阵,领头的说,“哥几个,脑筋活泛点儿,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另几人看他,他说,“去找两根差不多的树桩子埋上,我们回去交令!”

    “可是,哪里有那样合适的……不埋上点什么东西土又不够……”

    “可是砍树……大半夜的,不怕人知道?”

    正在商量着,他们就听远处忽然有一棵大树倒下来,枝杈刮断了临近树上的枝杈。四人吓得往那边看,那边又安静下来。心刚刚放平稳了,忽然从那个方向凌空飞过来两截树桩,沉声落到离他们不远的地上。他们惊魂不定地走过去,看到这两截树桩根根有一人高下。

    领头的说,“快埋上!”

    四人手忙手忙脚乱抬过来、填土,在地面上起了个小小的土堆儿。领头的吩咐,“不论谁问你们,这里都是埋的那两个人,都记住了?”

    手下三人连连点头,四人推了小车回营。

 第548章 两位夫人

    李弥打听着找到了天威军驻地,军司马张大人好半天才出来接待长史,说从没见到过什么乞丐。(全本小说网,https://。)并看着天色催促道,眼下彻州地面上并不太平,要不要派出些人马护送长史大人回去。李弥暗道,“你还是省省心的好。”看看没什么收获,李弥趁着天没黑,打马回剑南道来。

    天黑时李弥到了成都府潘都督那里,潘若水并未将他让到书房去,而是在前厅里召来了刘万年等人共商大事。威远府又来话说,天威军两名火头军,在文山县后边的深山里打柴时去向不明,疑为乱民所害。

    刘万年大人道,“潘大人,依在下看,这样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会不会与我们目前的大事相关?下边的州县可都有些风言,说对这次的裁员撤银一事颇有不满。这是个不好的苗头,我们不可不察呀。”

    潘大人连忙问长史李弥有什么计策,李弥不置可否,几句话搪塞后起身回雅州去了。潘若水这一次却不为所动,他的态度有些出乎刘万年的意料。潘大人说,“好不容易把这事操办起来,怎么能半途而废,除此一法,我们还有退路么?刘大人不可妄加意会。”

    送去长安的奏章还得些日子才有消息,钦差也不在,但钦差定下的方法没有人说不行,那就继续做下去。

    剑南各州府目前来看还算平静,裁员削银之事也都做着。只有一个涂州和彻州出了点事情,不足以让剑南道一道的大事停顿下来。马上就要进入正月,年关的事情不会少,一晃正月十五一过,剑南道输绢一事留给潘大人的时间也就没多少了。

    刘万年回来后,左思右想都不甘心。看来钦差高大人是看透了一件事——就算裁撤的力度再大,那些吃惯了公事银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倒是军镇上有了些动静。

    输绢一事在刘万年的心里同样也是去日无多,这是个少有的机会,不得不抓紧做些什么。上一次金县令回话说,雅州汪司马带着人,把整个荣经县看了个死死的,他是一动都不敢动。看来,自己这个亲戚就是只青蛙,水不热一下他是不会跳出来的。

    李弥连夜回到雅州,心说无论如何也要亲去驿馆中看一看,乞丐的两位夫人到底是何许人。他把马放在驿馆门口,大步走了进去,先到驿卒那里,大声问这两位神秘的夫人住在哪里。

    但是他一进去,先听到一阵动听的瑟琶声从里面某间屋子里传了出来。李弥心说,他的干妹子汪夫人难道也在这里?正自狐疑,瑟琶声停了。

    随后有三个人从屋中走出来,有一个年轻男子,一身正四品的别驾公事服,俗称弁服,是做工精致的朱红色小科绫罗。腰围鹿皮、白色裙襦,革带上犀扣饰金,还挎了一只标配的、走着金线的小小皮囊,小绶、双佩、乌皮履。

    此人正是高峻,在他身边有两名美貌女子。一人绝色,他认的得正是樊莺,腰间的红宝石刺得李弥眼睛生疼。另一人美艳端庄,李弥也认得,是崔嫣。

    这两名女子一齐上前,冲着李弥长史飘飘万福,尤其是崔嫣,她脸含笑意,让李弥心头一暖、又一寒,暗道,“这便是我的女儿么!看她一脸幸福的样子,分明高峻就是她如意的郎君,可是这小子与我是绝对不会走到一起去的!”

    他想,就是冲着柳玉如他也不会。那么冲着自己的女儿崔嫣呢?他会如何?随即心中一阵苦味涌了上来,“又有谁认可崔嫣是自己的女儿!”

    高峻冲李弥一抱拳道,“长史大人,在下在屋中便听着像是你在询问我两位夫人,不敢在屋中坐着了,特意出来相见。”

    看看高峻衣履鲜明,再看看自己一身的官袍,早已在往来不停的奔走中风尘仆仆。李弥压住心底猛然间翻涌上来的惊讶,在脸上挂上笑回道,“高大人你好自在,原来是两位夫人驾到。”

    高峻道,“剑南道各州府筹银一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输绢大事已定,我这个钦差也该交令了,我两位夫人是特意来迎我回西州去的。如果长史大人有兴致,在下还要邀请长史大人与我同去西州。”

    李弥笑问,“不知行期定下没有呢?”

    高峻道,“咱们的刺史妹夫还未回来,恐怕他是乐不思蜀了!我只等他回来,见上一面、道个别,也就可以走了!李大人你随不随我去西州?我听说有位十七年洛阳宫的卫士已到了西州,可能与李长史相熟,你不去看看?”

    李弥再吃了一惊,想从高峻的笑脸上看出些门道,但是他又失望了。连忙说,“什么卫士,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难道是下官已经老了不成!不过,我仍有心思去西州找高长史聊聊,但要请示过王爷之后才可以。”

    他抱拳告辞,出来牵马时感觉自己的手还在微微发颤。贞观十七年洛阳宫的两名卫士早已经不在人世了。高峻故意说出来,分明是在向自己示威:他已经摸到了当年侯君集一案的线索。一想至此,不但是手、李弥觉着连他的心都颤了起来。

    “女儿,爹对不住你了!!!”

    送走了李弥,樊莺问道,“师兄,咱们那一百二十人为何还不调到雅州来?”

    高峻道,“我大哥不派三十、却派来一百多人,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现在军方正找乱民,但愿他们不被军镇上发现才好。告诉他们,没有我的命令,只当是在剑南道做一次潜伏训练,不得乱动。”

    樊莺倒不担心藏下来的护牧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