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368部分

大唐马王爷-第368部分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时,城下这些人还架起了一顶小帐篷,请那女子和后来的另一人进去休息。钦察汪秘密召集了一千人的马队在康里城东门内集合,每匹马都用毛毡包裹了蹄子、用嚼子箍了马嘴不令出声。

    钦察汪发狠道,“一会儿等他们睡沉了,我们悄悄出城,谁都不许用箭,我们要活劈了他们,给死去的巡逻队报仇!”又叮嘱只须把那女人留下。

    吃过晚饭后不久,苏伐还差人来叫钦察汪,叮嘱他不可妄动。钦察汪满应满许、让苏伐放心,然后才若无其事地从苏伐的大帐中踱出来。

    回来后,钦察汪问手下,“城外如何?”

    手下回道,“只有十几个人还在折腾,别的恐怕都睡下了。”

    钦察汪耐了性子再等,此次出击务求百无一失、不放走一人。对方三番两次指名点姓只要康里城送他出去,这口气别人能忍得了,但是他钦察汪再忍会叫人瞧不起,怎能不出去痛快干他一下!

    钦察汪相信,自己的一千人在对方睡梦里将其一围、“咔嚓咔嚓”解决了他们、再用沙土把血迹一埋,回来时苏伐和丞相那利若问、他就推说不知。

    亥时一过,康里城东门悄悄打开了,一千人拉马出城,在城外上马,钦察汪在马上把大刀挥了挥,往护牧队营地摸了过来。

    现在是五月,白天时太阳将沙地晒的余温未散、躺上去正好。那些护牧队们连个帐篷也不架,就在沙地上一躺。直到康里城的人马渐渐逼近,他们才有人猛然惊觉,高声叫道,“快醒醒,敌军出城了!”

    人们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纷纷上马,“去叫少城主和少城主夫人!”

    雉临此时正与奴必亚在帐篷里睡得正香,有护牧队冲进来一把扯起他,让他快走。雉临去拉奴必亚,发现她睡得太沉,帐外敌军的蹄声都到了近前了,她才堪堪睁开眼睛。

    雉临一垛脚,再也顾不上她、出了帐篷上马,钦察汪的马队已经冲到几十步开外了。他带来的护卫队有十来人已经上马抄起兵器迎上去,护牧队一排箭向钦察汪射过去,冲在前边的十几人中箭,有人催促雉临道,“我们快撤,不然就走不了了!”

    他们边打边撤,往焉耆方向飞奔,身后有人中刀,惨叫声起。

    钦察汪一连砍倒对方几名护卫,他心有不甘,后悔没让手下人带箭。他在马上大声吼叫道,“给我追,一个不能放走!”

    雉临被护牧队掩护着,一边往回跑一边后悔不该耳朵软、架不住奴必亚的软磨硬泡带她到康里城来。眼下她生死不知、也不见她赶上来,估计着已经凶多吉少了。

    他的内心一阵绞痛,但又不敢停下。护牧队边跑边在马上回身放箭,射倒冲在最前边的敌军,这让钦察汪越发的火往上撞,多日来积压在胸膛中的怒火急着想找个出处,眼看都追击到淡河边上了,他还不下令撤兵。

    淡河边是一带树林,被河水滋养得十分茂盛,护牧队拥了雉临,一下子钻入了林间的小道,而康里城的一千马队也赶到了。

    但是在夜色中,钦察汪没有留意密林边竖了一排墨绿色的旗帜,旗杆短小,旗面只在地面上两尺来高、挡得后边严严实实。此时只听林内一声令下,那排旗子“呼啦”一下放倒在地,朦胧中,后边闪出一排浅白色的木车。

 第684章 成功诱敌

    苏伐半夜里被人叫起,说钦察汪违抗命令率人出城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他连夜带了人出城,看到城外西州人的营地上横七竖八躺了些人,里面没有自己人,还有几个康里城军士押了个女子来见他。

    苏伐一见她,便摆摆手让人放开,“奴必亚,你还能想起来见我!”

    奴必亚语无伦次地指着焉耆方向道,“大王,快去救钦察汪城主,他们有车!车!”苏伐没好气地说,“我还有车呢!回城等他,绝不会轻饶这小子,敢违我命令!”说罢带了奴必亚回城。但是一直等到天亮,钦察汪和他带出去的那一千人一个都没回来。

    ……

    西州,大都督府,有从前线赶来的一名护牧队背了个木匣求见郭都督,随后,再被郭孝恪亲自领着往后宅来。

    郭大嫂柳氏、邓玉珑、丽容、苏氏不知这人背来的木匣中是什么东西,听说是高大人从焉耆让带回来送给郭待诏的。

    她们也很好奇,凑上去要看个究竟,但不论是郭都督还是那名护牧队都不让看。她们奇怪,待诏一直不睁眼能让他看什么。

    她们在门外帘后偷偷想看一下,但郭都督和护牧队的身体把木匣挡个严实。听着郭都督亲手将木匣打开,恍惚听到郭待诏终于说话,“……父亲……”

    郭夫人欣喜异常,这是丈夫受伤后这么久第一次开口说话。只听郭都督说道,“待诏,这是高峻从焉耆送回来的……康里城城主钦察汪。”苏氏在帘外奇怪,一只不大的木匣怎么装得下一个城主,而郭夫人听到待诏说话早已哽咽。

    淡河边,高峻亲自指挥着人掩埋敌尸。此次诱敌,除了雉临带去的十几名护卫扔在康里城下大半,护牧队没有伤亡,另外就是奴必亚失踪了。

    雉临痛不欲生,后悔自己耳朵软,一个劲儿地催促高大人带兵去救。高大人沉痛地说,“再去必中埋伏,我们不要莽撞。但你放心,万一奴必亚遭遇不测,我们一定为她报仇。”

    送惊魂不定的雉临回焉耆城后,高峻低声吩咐苏托儿,“去前边拦着,如果奴必亚活着出现,把她捉住不使与雉临见面!”

    苏托儿还有些不大确定,“高大人,会不会认错?”

    高峻哼了一声道,我能认错,那九个护牧队却不会认错!她开始听了我的安排,本来想着掩盖姿色混入我家中,却阴差阳错去了黔州。她是崔夫人的女仆,却连我点个头都等不及、就跟了雉临。她如此在乎我的弩车倒不奇怪,但急着怂恿雉临去康里城就让人奇怪了,我断定她此刻就在康里城中。

    许多多又问接下来的行动,高峻道,“再送封信过去,告诉他们钦察汪我已砍了,但却不是苏伐主动送过来的,送信让苏伐把康里城让出来、把奴必亚送回来,我就退兵。”

    康里城头,苏伐看到远远的有五十名护牧队飞马驰来,他气极败坏地吼道,“又来送信,给我乱箭射开了!”城上箭如雨下。

    但是护牧队们却在城上的射程之外勒马站定,有一个护牧队手上戴了黄灿灿的铜扳指,开弓如满月,往城上一箭射来,绑了信件的箭支正好落在城头。

    ……

    山阳镇的黄昏。有一个人戴着大沿帽子、挑了一担山果,在柳家老宅的对面放下,然后低了头蹲下来,也不叫卖。他是李弥,生着乱蓬篷的胡子。

    从浮图城下阿史那薄布的手底下逃脱后,他不敢再回牧场村,而是绕过田地城进入了城东那一百六十里的戈壁荒滩、进入了望不到边际的大沙漠。李弥口中无食、身上无水,到达赤岭前就把那匹马杀了。

    他在乏驴岭上随便采些嫩草芽塞了充饥,一步步捱到了伊州府纳职县。但他身上没有过所,不敢冒然进城,只好在城外乡村农户中要些剩饭充饥,这才活了下来。

    正在茫然无措之际,他看到从纳职县城中出来一人、骑了头黑骡子像是要出远门。他凑上去搭讪,得知他正是要去长安。

    李弥看此人个头与自己相仿,模样也有五分像,便傍着他上路,心中也打定了主意——也许,他可以再去宗正寺,找攀伯山继续做他的宾客。

    如果樊大人仍未从樊莺口中知道自己的过往就再好不过了。那么他就再也不乱撞,余生只求平平安安,隐身幕后不再抛头露面。

    他远远地缀着此人上路,来到一处前后不见人的林间小道,再往前走便是另一座关城,那么等人家一入关,李弥的什么计划都要泡汤了。

    他从后边蹿上去、将毫无防备之人打下骡子来。搜出他身上的过所、扒下他身上的衣服换上、再收了那人盘缠。本再想一剑结果了他好省心,但不知怎么的,李弥忽然心生不忍,暗道,“我做的孽已经不少了。”

    他把自已破烂不堪的衣物扔给他穿上道,“你回去吧,从头再来,在下万不得已,不要恨我。”那人战战兢兢,谢他不杀之恩。

    李弥临行,忽然想到,万一被他回不远的纳职县去报官,那么我岂能逃脱!于是解了那人腰带将他死死捆了手脚、撕了布条塞了他嘴巴,将他丢在树丛里动不得、也出不得声,这才骑了骡子一路往长安方向而来。他不时为自己的善举而暗自感慨,看来人是会变的。

    有了过所当然好走路,一连几道关口都畅行无阻,即便有把关的兵丁看他年纪与过所上所录的有些不般配,也大都以为是一路上劳乏所致。

    在过肃州的时候,李弥就看到思晴和两名家丁护了一架马车入关,觉得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樊伯山护了柳玉如等人去长安时李弥是知道的。那时他在浮图城下劫持了丽容时,还奇怪丽容怎么就由长安回来,此时此地再看到思晴又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但他这时已无杀心,只想看看她们东一趟、西一趟地想干什么。

    就这样,李弥随着思晴一行跑到了山阳镇。他发现除了丽容之外,高峻的另六位夫人居然都到山阳镇来聚齐了,而且崔颖居然也在这里。

    他感叹,他摇头,心里堵堵的不透一丝气。看来时、运之说总敌不过一个命字。自己命中与崔颖无缘,非要一路强求着走过来,官也丢了、位也丢了、名也没了,搞得他人不人鬼不鬼的。

    但他就改了主意,至少在崔颖离开山阳镇之前,他就也不离开这里,能偷偷地看看她也好。但山阳镇人多眼杂,偶尔县都头释珍也会带人过来、到柳家老宅探视,搞不好他就露了马脚。

    他想了想,起身去了离此不远的丹凤镇,用抢来的盘缠租了两间偏僻的小院儿,再置办了木推车、担子、箩筐、杆称,到深山里贩些山果,挑到丹凤镇左近的小村里叫卖。

    但他尽量不到山阳镇来,等到胡须慢慢地蓬**来,才敢戴了大沿的遮阳帽,把山果担子摆在柳家老宅对面的街上,盼着崔夫人出现。

 第685章 五月贩梅

    女儿崔嫣的到来让崔氏又惊又喜,心想柳伯余的两个女儿都身怀有孕,他在九泉之下也该感到欣慰了,那么自己这残破的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崔氏张罗着安顿这些人的住处。全本小说网https://。

    柳氏老宅只有三间房子,此时一间房子让柳玉如、谢金莲、樊莺住了,而第二间里面一直以来只是堆满了不知有多少年头的家什物品、里面灰尘不少。

    现在思晴、崔嫣和李婉清来了,这间屋子就得打扫出来。这事不用她们动手,都头释珍派来几名衙役全都包了。他们把东西全都抬到院子里去,屋里打扫、刷白,门也换了,都头再去当阳县置办来木床、桌椅,连崔氏在内四个人就住进去了。

    柳玉如对后来的三人说,“你们都过来了,牧场村的家中只留个丽容怎么办呢?”这些人说了眼下西州的大事,说了待诏大哥受了重伤的事、以及高峻四处拉人,要给待诏大哥报仇的事情。

    柳玉如说,也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做事。

    崔夫人说,“那么我们就安安心心地在这里住下来,我也安安心心地坐等两个孙儿出生。”她看出柳玉如害口的反应已经过去,而嫣嫣正在厉害的阶段。女儿崔嫣的月份要晚于柳玉如一到两月,那就是她去雅州时候的事了。

    只是柳玉如说,“母亲,本来有些金银,但是都让谢金莲、樊莺我们花费到镇子上了。没有想到又来这么多的人,花费又大了许多!可钱没多少了。”

    崔夫人从黔州过来时也是带了些钱的,但这里除了她们娘七个以外,还有她从黔州带过来的十八位刺史府护卫、一个仆妇、一个丫环,这已经有些不好招架了,别说还有江夏王留在这里的六名护位了,他们好意在山阳镇相助,自己所带的花费早没有了。

    崔氏打算叫江夏王的六人回去,不必在这里逗留了。现在她们身边有樊莺、有思晴,有什么事都能应对。六人在镇外菜地边的帐篷里住了些日子,天气越来越热十分的不舒服,听了夫人的话正求之不得,当即回王府去了。

    那些随来的护卫也有些多,他们是为着崔氏在路上的安全考虑的。现在她们已然安顿下来,人也多,她打算让他们回黔州去一部分,至于留下几个也有些犯难,因为院子里再也没有住处。

    恰好都头释珍过来看望,对崔氏道,“在当阳县还能有什么事,又是归我管辖,就让他们都回去助高剌史也无妨。”崔氏就把他们都打发走了。

    都头释珍是坐地户,当即派了两名差役,于镇街的头、尾各安插了一个巡视,连晚上也是如此,一切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了。

    五月中旬的时候,高峥到山阳镇来了一次,那是高尧回去后说了柳玉如怀孕的事情,阁老就派了他来,说是让她们再回长安的高府去,早晚有人照料。

    高峥见过五婶说明来意,但柳玉如坚持不肯,崔氏对高峥道,“山镇肃静正是适于养胎、气候也好,就不必劳动了。”

    于是,高峥便拿出白银五百两,说是祖父早想到了这一点,恐怕她们没钱将养才让带来的。然后他说起了西州传来的最新消息:高峻在淡河边斩杀了康里城城主钦察汪、替郭待诏报了仇,但龟兹王苏伐纠集五城军力上万,正在焉耆与西州联军对峙,丝路中道暂时中断了。

    柳玉如紧张地问道,“是什么时候的消息呢?”

    高峥道,“郭孝恪都督的奏章是五月初发出的,时间过去半个月了,也不知道眼下情形如何了!”他不无担忧地说,只是高峻手底下那八千人都是借来的,其中还有四千正是出自浮图城,让人替他捏了把汗。

    柳玉如急道,“可不是吗?浮图城那父子俩是什么人谁不知道,万一那四千人反了水,峻就是四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