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392部分

大唐马王爷-第392部分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王达,众人这才发现中午饭错过了,一片从云缝里透进来的阳光,照着院子里绿油油的几畦菜。

    有几只红蜻蜓又飞到院子里来了,檐下有雨后新织的蛛网,一只蜻蜓粘到上面挣扎,高峻走过去将它捏下来往空中一撒,它重新振翅、有些歪歪扭扭地飞走了。

    “种种菜、搂搂夫人、抱抱孩子的田园生活真心不赖!”别驾说。

    婆子道,“你毛手毛脚地,晚上别再压到小孩子,不出满月不许你进来……就去门房中睡你的。让金莲、思晴和婉清也去,樊莺愿去也可以,晚上起夜的事就让我老婆子干、让她们也歇歇!”

    樊莺说,“还是算了吧,我还是在柳姐姐这里做个好梦,看能飞到几层天去。”

    谢金莲和思晴等人连忙洗了篮子重去摘菜做饭,一家人将桌子放到院子里围桌而坐,吃过饭后先是隔壁丁大哥过来串门,接着镇子上的许多人、连村正都来拜望西州别驾。

    人们一见这个人不禁暗暗称奇,如此年轻的一个人,穿了正四品的职事服,稳稳当当丝毫没有高人一头的倨傲,精明中透着些与年龄不相称的老练,心说人家在西州边疆能混到这个身份也不稀奇了!

    他们原来只见到柳、谢、樊三位别驾夫人时就在暗暗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物才会同时有这样的艳福。此时再看到其他后来的几人,此时也就纷纷释然了。

    高峻说,再过几天全镇摆酒,给长子过满月,请乡亲们务必赏光。众人纷纷答应。

    晚上时,婆子便将谢金莲、思晴和李婉清的行李扔到门房里来,樊莺道,“这下子我可以横着睡个好觉了!”

 第733章 不许多带

    接下来的日子,人们发现这位西州的别驾好像一点都不操心西州公务的样子,安安心心地在山阳镇住了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他每天清晨亲自打开院门,拿了扫帚扫街,吃过早饭便扛着锄头到菜地里锄地,那个叫甜甜的小女孩形影不离地跟在他的身后,回来时别驾常常背着她回来……

    看样子他打算在这里长住下去了。只有柳玉如知道他看起来这么安安静静的,肯定在想长安的事,因为西州眼下都安定了。那几页她偷来的证言该如何处置,他想不好是不会动身的。

    她不知道高峻怎么处置这件事,柳玉如私下里希望,凡是在纸张上签了名字的,一个不少、个个都要有些应得的下场和报应才行。那么高峻一个小小的别驾怎么是他们这么多人的对手。

    有时她就希望皇帝从东边的战场上赶回来时,好好地对高峻论功行赏,封他个更高些的官职,让他更有权力、对付这些人就不吃力了。别驾之上就该是刺史,皇帝会不会这么大方呢?

    但是偶尔再想起祖父高阁老在府中对她说过的话,更多的时候柳玉如又希望他别升的那样快,免得惹人嫉妒。

    就算功劳大到如侯君集,统一军、灭两国、做到了尚书,也免不了众妒成伤。那么比侯将军年纪更小、资历更浅的高峻成了一州刺史,那些人还不得眼里冒出血来?

    就这样,柳玉如矛盾了许久。

    八月末,办了长子的满月酒,山阳镇全镇的人都来道贺,当阳县县令也来了。

    高峻终于说要去长安走一趟,他想去终南山看望一下师父、再去高府上走一趟,这将是他成为高府中人后第一次进门。另外,两个孩子到现在也没起名,就把这件高兴事让阁老祖父去做。

    他想顺便再把怀里这几页证言的事办妥了,这种事不能总这么揣着,他到山阳镇的事长安肯定已经知道了。

    原来他没来山阳镇时,那些大人、王爷们走马灯似地往这里跑,现在却安安静静地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高峻不能让有些人胡思乱想,他得主动找上门去。

    柳玉如抓了个只有两人在一起的机会,对他说,“峻……你去了求求祖父,如果有谁挑着头要你做个刺史什么的……不论他们是不是好意,我都不许你做!”

    高峻听了一点儿都没惊讶、也没有迟疑地回道,“好。”

    这样简短而肯定的回答让柳玉如有些惊讶、有些受宠若惊、还有些感动。这表明他知道她的心意了!她热切地看向高峻,虽然此时他就站在自己的眼前,但是她还是抑制不住地想他。

    她被高峻紧紧地抱在怀里,有些窒息,又不庸置疑地说,“苏氏我不让她进门……”

    高峻同样没有迟疑,“行,再说我也从来没想过啊。”

    柳玉如还想说什么,发现谢金莲进来,就说,“去长安时带上金莲和婉清,这些日把她们累坏了,你路上不许欺负她们,因为谁都不许带多余的衬裙!”她嘻嘻笑着说,“但她们欺负你就可以。”

    高峻连连说是,谢金莲道,“那怎么够换呢?”她的意思是,路上怎么不得带一套替换的。话一说出来时,就看到柳玉如不怀好意地道,“带多了我就不怕再被车辕子刮破了?过日子不得省些过呀!”

    柳玉如对谢金莲道,“闲话少说,不只是让你们去玩儿的,峻从来没去过高府,府上那些人除了六叔和高尧、还有哪个是他认得的?到时你和婉清一定要机灵一些,凡是人来了,先给他提醒,免得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谢金莲和随后进来的李婉清连连答应。

    樊莺知道后并没有要求,本来要过终南山看师父,她该去,谁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不想去,“上次请他来时就惹到老头儿了,我才不去找骂。”

    高峻离开山阳镇之前,先接到了从黔州来的一套车驾、二十几名骑马的黔州刺史府护卫,他们是来接崔夫人回黔州的。来人说刺史高大人积劳成疾,身上已是多日极不爽利,早就想夫人回去了。

    他们说,刺史大人每天到各处为着州事操劳、跑里跑外,回到府上只有崔夫人那只小白犬陪着,也真冷清。高刺史算着日子也该差不多了,这才让他们来接崔夫人。

    崔氏听了很高兴,山阳镇这边都看过了、哪里都好,她此时就有些归心似箭了。院外的车、马都备好了,二十几名护卫个个精神抖擞,有十几人不但带刀,还挎了弓箭,高峻也没什么担心的。

    所有的人都出来送,包括左邻右舍的街坊都来了。大家看着崔夫人和小丫环上了车、冲大家挥挥手,车马起动、朝着镇外驶出。

    上车前,崔氏不经意地看了一眼车驾前后的那些护卫,里面有个人虽然一直低了头、站在这些护卫们的身后,还是被她一眼看到。

    崔氏突然之间像是被什么撞到心尖上一下。这个人四十几岁年纪,腰间挎了刀、一张弓、一壶箭,白净的脸上是一脸乱篷篷的胡子,右边半张脸上还有一道长长的疤痕。

    他很像前不久从菜地里一直追杀她到大街上的那个人,唯一不同的是那一脸的胡子、和这道疤。只是他的身量和个头、面色都太像了!

    他一直侧对着崔夫人,崔氏没有看到他的眼睛,却看到了他的一只手,买梅子时记忆深刻的一幕再一次闪现出来,两只手的影象有些重合。

    她有些慌乱,想过马上叫高峻核实一下。但一想这样也不合适,没有哪一位刺史的夫人疑神疑鬼、会盯住府上一位护卫做这种事。

    她看看这些护卫们似乎与这个人很要好,领队的人还对此人说,“李引兄,我们收拾一下,马上起程了。”

    他原来叫李引,听了领队的话马上应了一声去做事。

    车马很快出了镇子往官道上驶去,崔氏忘了与女儿们的离别之苦,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李引。李弥、李引,多么的巧合!大概也只算是个巧合了。

    坐在车里,她的耳朵不时留意着车外,前后都是那些护卫们所骑的马蹄子敲打在山道上的声音。“如果现在叫停、再返回山阳镇去还来得及,”崔氏想,“按着李弥心头对自己的忿恨,万一就是他的话……这些护卫们也是保护不了自己的。”

    随后,她听到车外这些人的说话声,只是赶路,这么远的行程没有谁规定护卫们不能说话。崔氏听着车外这些人的谈话,十句里竟然有五、六句都是与这个李引有关的。

    “李兄,我真没想到,在我们黔州还有你这样的人才。”

    又一人说,“像李兄这样的能人,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刚从军就因功选拔到刺史府任护卫,也是少见了!”

 第734章 有理有据

    “李引,你这一手射技是师从何人,我还是头一次见你这么好的箭法,居然能够一边纵马飞驰、一边连续的箭无虚发!上次剿灭矩州过境山贼,要不是被你一箭射死头目,我们还要费些周折!”

    她听不到李引说话,看来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随后那位小头领道,“李引,按着我们上次剿贼时的表现,司马大人要奖赏你,你为什么坚辞不受、偏偏让我代你去受赏呢!”

    李引终于说话,“小人初来乍到,只求为黔州尽些力气,没想过别的,你看看我这副尊容,还是不要人前露面的好!”

    头领说,“只是上次战斗是你我同时出马,我知道全是你的功劳,却让我跑到你的上头做了护卫头领,心里不大落忍!不过你放心,早晚我会向刺史大人提起你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不必,不必,能有这样的差事,李……引,已经很满足了!”

    崔夫人悄悄掀开车帘往外望,但是看不到这个李引,他总是落在车后边。越是这样,他偶尔说话出声,每一句都叫崔氏狐疑不定,这分明就是李弥的声音!

    她挑开车帘,用铜钩将帘子挂住,在车内叫道,“护卫——让李引过来见我。”车仗停下,有人往后边叫李引……只有一匹马从车后、队伍的最后踱过来,崔氏看到那个人麻利地从马上跳下,转身面向她躬身施礼,“夫人,你叫小人?”

    崔氏认真地看着他,想像着这张脸如果去除了浓黑胡子、再去掉那道伤疤是个什么样子,却寻不着对方的眼睛,他一直低垂着眼帘。夫人问,“李引,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李引道,“回夫人,小人以前在余杭郡贩卖鱼虾为生,上个月才到黔州从军。”

    夫人问,“刺史……见过你吗?”

    李引终于抬起眼来看了夫人一瞥,说道,“回夫人,刺史大人见过小人。上次立功就是刺史大人接见我们的,也是刺史大人决定让小人留在护卫队中的。”

    崔氏想在对方的眼中多停留一会,但他早把眼皮又垂下去了。她在对方的眼神中又一次看到了熟悉的神色,但那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仇恨,像是一个人的灵魂被抽掉了、换上了另一个人的。

    总不能叫他过来只打听这件事,崔氏解释说,“我方才听了你的事迹才想起来问一句……黔州正在用人,你好好干吧,刺史不会埋没人才的。”

    李引再一次抬起眼来回道,“夫人,李引只求效些力气,再不求什么,这样已经很好了!”

    从山阳镇出来、过了邓州、襄州就不必再循着汉江走了,而是由陆路直接取道荆州,从荆州过江后翻大娄山、直奔黔州,总路程一千七百六十多里。

    行程漫长而平静,这一行人除了住宿便是赶路,崔夫人最初的担心慢慢的消失了,她发现这个李引虽然不是头目,但这些人连头领在内,有什么事都喜欢征求他的意见。

    比如夜晚投宿到哪里合适这样的问题、走不走近道的问题,他们也总是喜欢和李引商量好了、再请示崔夫人,崔氏只须同意就行了。

    而每一次分派在外面守夜的人时,这个李引总是抢着做。他说,“你们年轻,觉多,去休息吧。”因此这些护卫们几乎人人对他抱着好感,而崔氏也发现他每次值夜从不偷懒。

    有的时候明明天色还老早的,李引就建议找店借宿,这些人也听他的。后来崔氏才发现,如果再往下赶路的话,真正夜晚到来时,他们会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段。

    五天后他们过了荆州,接下来就是上千里的深山了……

    ……

    高丽前线,唐军过了鸭渌水之后只遭遇了零星的抵抗,白马、乾川、筒浮、姑城是盖苏文着意部署的防线,乍一撤兵,后边那些地方不但防线不能加强,反而受到了前边撤下来这些人的影响,搞得人心惶惶。

    在乾川东南六十里的聊珠城,高丽守将闻风而逃,等薛礼的先头队伍赶到时,聊珠城的内城、外城一片火海,守官跑掉以前放了一把大火,烧了官仓烧民房,到处火光冲天。

    薛礼把救火的事留给了后续赶到的皇帝亲率的中军,在后边撵着敌方逃兵一路猛追。一天之内攻克了片月、犁丘、龟城、篷山四城。右路李靖率军攻占了龙骨、西林。左路李道宗拿下了窟岩、山城。

    大唐皇帝率中军在后边慢慢跟近,他在马上慢慢地踱进,拴纥干承基的铁链子他让人加长了,坐在马上便可牵在手里。

    他骑马慢慢地走,纥干承基在地下爬。

    有关这个奸细的大部分事情他都知道了,就是这个人牵扯进李洛、李承乾的案子中。如果他在两件案子当中真的泼出命去做些什么的话,皇帝反而不会这样羞辱他。

    这个人在后边吹风打气,然后一转身再去告发。

    他觉着这么亲手牵着他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耻辱,于是狠狠地拽了一下链子。纥干承基扑倒在地,但是马上再爬起来、尽量跟上对他来说已经有些快的前进速度。

    前方来报,“陛下,凤头山高丽守官出城纳降!”

    皇帝说,“战都不战便跑出来缴枪,我不见他!”他把手中的铁链一抛,“叫他牵了此狗去见盖苏文,凤头山守官另派!”

    “是。陛下。”

    高峻把这小子废了真是太解气了,拔了他牙舌就更解气,他吩咐褚遂良,“褚大人,把纥干承基的罪状一条条写清楚,给他挂脖子上,告诉他们,这便是我二伐高丽的原因!”

    褚遂良暗笑,这算什么理由!唐军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