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460部分

大唐马王爷-第460部分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赡道,“你怎知我是到这里来的?”

    李引道,“且不说高总牧监已经飞鸽传书与我,说你将潜回来。是他让我留意,不要让你招摇过市。哼!一个流徒擅离徙地,传出去连他都受不了!可你倒好!”

    陈赡低头,听李引再道,“一个杀过前县令的英雄,现任的县令却不认得他,你认为我能有多傻?”

    “但她……”陈赡指了吕氏,她此时的泪水已淌了满脸。

    李引平静说道,“她所叫的‘大人’正是本官。我接高都督信后,已经来过了一次——是牵了马来的。是本官叫她随时听我消息。她若不是心情迫切、想早日见你,听到我来敲门,怎么会连灯都不点就跑出来!可你想到哪儿去了!”

    吕氏闻言,泪如雨下,给李引跪下磕头,“大人……”继之呜咽。

    李引对愣愣的陈赡道,“本官敬你是条汉子,却想不到,你连自己的妻子都信不过了!可曾想过你一走了之、离她千里之外,她一个弱女子要依靠谁?”

    陈赡一下子跪在李大人和妻子面前,懊悔不迭。

    “本官看你穿着皮甲大摇大摆地过来,料定你们乍一见面、久别重逢不知掩饰,弄得四邻皆知……本官不来,你们是不是要闹到连刺史大人都知道?他的铁面无情黔州谁不知道,到时候恐怕连西州的高大人也救不了你了!!”

    陈赡惶恐,嗫嚅不语,刺史大人正是他的活命恩公,而总牧监正是刺史大人的独子。李县令说得没错,只怕到时自己也没脸见高总牧监了!

    他对县令道,“大人,小人随着西州苏长史先到刺史府上,倒是时时躲过了刺史大人,没叫他看到,回家也是趁着天黑……”

    李引问,“你离开时,刺史大人在做什么?”

    ……

    都濡西门外,黔州刺史的卫士高声冲城上喊,“速速开城,刺史大人到了!”城门马上打开,三骑飞驰入城。

    与此同时,陈赡正对李引道,“我来时,刺史大人、刺史夫人正陪他们的两个儿媳——苏长史、七夫人丽容,在后宅饮酒说话!”

    李引想了想,对他们道,“这里一刻也不能再停留了!方才院子里的动静恐怕已扰了邻人,你们速随我走!”

    吕氏道,“可我……我们去哪里呢?”

    李引道,“什么也不要拿了,先去本官那里,其他家当容后再说!”他只容吕氏由床上披起一件套裙,便催促两人快快走。

    陈赡拉了妻子出来,又要锁院门,但此时大街上已有马蹄声响起。县令道,“难道还有值钱的家当?还不快走!”

    于是三人连门都未锁,从小巷另一边隐入夜色,悄悄拐进另一条巷内。

    在一座院门前,李引掏钥匙开门,引着二人进去。而院内有条小白犬摸黑吠了两声、被县令喝止,随后它一跃扑入李引怀中,轻哼摇尾、急切地去舔李引的脸。

    李引将二人带到屋中,将自己的床指给他们,“你们就在这里休息,只许睡觉、不许掌灯!也不许吱声。”

    “但天都这么晚了,大人你往哪里去呢?”陈赡问。

    李引说,“我总有去处……还要尽快替你们想法子,让你尽快带她去……就去西州吧!”说罢,县令轻唤小犬,带它出了院子、再从外边锁死了院门。

    屋内,陈赡抱住浑身颤抖的妻子,听她低声哭个不停,怎么也劝不好。

    他扶着她在床上坐下,发自内心地对她道,“想不到我一个莽汉,因祸得福,出了人命却接连遇到好人,刺史、都督、县令……你也原谅我的莽撞好么?”

    吕氏只是哭,她本不是个随便的女子,但先有刘县令仗势逼迫、拿陈赡的前途来威胁,再有刺史关心,又是拿陈赡性命来交换,她能怎样!

    此时,她只觉生有些姿色便是自己的错了!

    李县令走时说,要送他们速去西州,不知他有什么办法。而她听着西州那位牧监该是不错。但是听丈夫说那位总牧监正是刺史的儿子,她怀疑他能有多好,更是哭起来没完。

    两人紧拥着在床上,听到街上有小犬在叫,然后叫声慢慢远去,这才慢慢入睡。

    高审行与两名随行护卫去了县衙,安顿好他们后,此时他已至吕氏院中。他奇怪这么晚了吕氏如何院门只是虚掩。进去后发现屋中黑着灯悄无声息、里面无人被子也未叠,想是临时有事出去,他就躺下来等。

    而李引领着小犬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转悠,竟然没有地方可去。

    县衙此时正有崔颖的丫环与隔壁姑娘在那里,但他还是去了一趟。他问过禁子,禁子说刺史大人刚到、又刚一个人出去了,只有两名护卫在前厅。李引没吱声就出来了

    在经过陈赡那条巷口时,小犬叫了两声,因为它感觉到了主人的气息,但被新朋友抱起来、示意它不准吭声儿。

    李引抱着它到西门楼上,找个角落靠坐下来、将小犬用衣服裹了睡觉,彼此相互取暖竟然不觉着冷。

    他与高峻,早就无恩无怨,替吕氏遮掩也不是为了吕氏,顶多算是怜悯。

    当然也不是为了陈赡,从高峻那里说,自己与陈赡也算无恩无怨。

    也不是为了高审行。非说李引有点什么念头的话,就算他乐见高审行的失望好了。让他兴致勃勃的赶来、再扑个空。

    他只是为了崔颖。

    李引拿不准,高审行多日不曾来会吕氏,而当府中有西州女客至、崔氏陪着她们饮酒时,他会不会抽空赶过来。那时,李引猜不出脾气暴躁的陈赡会再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他只是不想崔颖因为这件事再度蒙羞。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件事,李引认为他一念而至的主意是不错的——陈赡眼下在天山牧,似乎处境还不错,那就想法子让吕氏也去西州吧。

    这件事他当然只能找崔颖去商量。包括与陈赡所说的有些话,他还要通过崔颖才能让高峻知道。

    不然这件事总有些隐患,说不定陈赡回西州后,阴差阳错的在哪里又出了纰漏。

 第874章 受人之托

    半夜里,李引忽然醒了。//全本小说网,HTTPS://。)//不是因为夜凉,而是因为他忽然想到,吕氏一离开,高审行多半会再回刺史府去、与崔颖天天在一起。

    不知怎么,这个念头竟让他极为难受,他浑身发冷、抱紧了小犬。

    天一亮,李引就跳起来,自己在早开的饭铺子上喝过了两碗粥、给小犬买了猪头肉。他再给陈赡两人买了饭带回去,告诉他们哪儿都不许去,院子都不能出,等他回来。

    城门一开,李引就怀揣小犬、骑马出去直奔黔州。

    黔州刺史府,夫人崔氏昨夜与两位儿媳共处一室聊到很晚,天刚一亮,她那头小白犬像一团雪似地跑进来,与久别的女主人亲热起来没完。

    崔氏猜到是谁来了,连忙起来到前厅,看到李引眼圈儿发黑地在那里等她。

    ……

    高审行在吕氏屋中坐了一阵、迷糊了一阵,半夜时还是床上空空。吕氏失踪了!高审行害怕起来,不敢再呆、悄然回到了县衙。

    他想起夫人往常所住的屋子应当空着,因为她此时正在家中,便到后宅来。一推门,里面有女声惊问,“谁?”他一听是丫环,也不便吱声、扭头再出来。

    他要到县令李引那里去借个宿,到了之后,发现李引门上正是铁将军把门,不知他去了哪里,怎么与吕氏一样不见了。

    高审行无奈返回县衙,在县太爷的公案上躺了后半宿,天一亮就往山上察看都濡县浇地抗旱的情况去了。

    他到盈隆岭上去,在那里也没看到李引,而轮值到悬崖上取水的民役们都到了。他们与刺史大人和他的夫人都很熟悉,纷纷与他招呼:

    “大人,小人看你的脸色,必是一夜未睡,像大人这样勤于公事的官儿已经不多了!大人一定要注意啊!”

    高审行“哦哦”着问,“可曾看到李县令?”

    有人回道,“大人,县令昨晚下去后,今天还没来呢!”

    就这样,高刺史足足在山上转了一天,与那些民役们在野外吃的饭。他不打算回府,要给西州来的两位儿媳留个勤政的印象。

    而晚上时,他再情不自禁地去了吕氏那里一趟。吕氏院中、屋中的情形让他由猜疑、再到惊惧、头皮发麻,匆忙地溜了出来。

    屋中的一切还是他上次离开时的样子,似乎连她的气味都淡了。

    他身为一位大刺史,绝不能什么都不做,回到县衙后,他吩咐随来的刺史府护卫,去找李引县令速来见他。

    然后再把县尉叫过来,高审行对县尉道,“最近民情不稳,本官担心城内治安,你须带人严查街头巷尾可疑之人,四门出入人员仔细盘查!”

    他坐在县衙里心神不宁,一上午也没有心思到山上去。去找李县令的人回来了,说李引的家中院门锁着,人不知道去了哪里。

    随后县衙大门外,崔夫人的马车到了,高审行和丫环同时跑出来迎接,看到了两架马车,还有二十位西州的女护卫。

    高审行拉住夫人的手埋怨道,“儿媳们刚刚到黔州,你不陪她们好好歇息几天,将她们拉到这里来做什么!”

    崔夫人看到了丫环,就把脸一沉,“你可真行!我故意地躲开来好给你空出个机会,可你倒好,大好的时间却躲到县衙后宅里,脸这么嫩怎么行!”

    她似乎让自己丫环气到了,胸脯起伏,从高审行那里抽出自己的手,再埋怨丫环道,“李县令忙于公务无暇收拾家里,行李被子潮得可以。我早跟你说过,让你抽个时间把它们拉到府上去拆洗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丫环先看到,从另一架马车上下来两个女子,其中一人还着了官服,不知何许人。还没说话问,便被夫人数落了一痛。

    她有些委屈,因为夫人从未这么吩咐过她。她想替自己分辨两句。但夫人已经抬手在她额上狠狠点了一下,“你莫说话。”

    随后,苏殷和丽容上前与刺史大人见礼,丫环这才发现,这两名美丽的女子,原来就是西州高都督的七夫人和八夫人。

    崔氏换了笑意与刺史道,“老爷,那么我们就按着彼此的分工做事吧,你陪苏长史到山上视察旱情,”又指了指满脸委屈的丫环,“我带这妮子去给县令大人打理家务。”

    高审行笑了,“难得夫人对恩公这样上心,只是我也在找李大人,估计着他家的门你们是进不去的。”

    夫人手中晃着一串钥匙,自豪地对刺史大人道,“若是有心,岂有找不到的人?”她告诉高审行,她们来时在都濡城外、去某乡的山道上碰到了李引,“他去了那里”。

    能带着两位儿媳,到各处的山上去察看一下,接受一下那些抗旱乡民的恭维,再让他们看看高府一门的男英女杰,也算是不错了。高审行欣然答应。

    于是刺史带了苏殷、丽容,夫人带了丫环,两下里在县衙前分手。苏殷还给崔夫人拨出十名女护卫随行。

    ……

    在李引县令的家中,陈赡与他的妻子被李引锁在院子里一夜,而他们只吃了一顿饭。到第二天的早上,陈赡对这位李大人的用意产生了怀疑。

    他对妻子道,“会不会有诈?怎么这样久了也不见他的人?”

    但她妻子确信地说,“我们且放心,李大人一定是个好人,他不会害我们的。”

    “但我们那些家当……可是连门都没锁。”

    他妻子道,“赡,只要能和你去西州、远远地离开这个鬼地方,我什么都不要了也心甘。如果那位西州的高牧监真像你说的,与他那位老子不一样……”

    陈赡问,“高刺史怎么了?!”

    吕氏道,“他……太严厉,总让我们上山浇地……”陈赡笑了,两个人耐心再等。随后两人听着院门上的锁环响。门打开,进来两个女人。

    陈赡不知两人来意,但也只是稍稍加强了戒备,他看到在李县令的门外停了一架有棚子的马车,还有未曾下马、一身戎装的十名西州女护卫,陈赡认得她们。

    他妻子不易察觉地往他身后躲了躲,小声对他道,“赡,这是刺史夫人……”

    两个女人在此时此地相见,吕氏的心里嘣嘣直跳,不知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这位高人一等的美貌的刺史夫人,会不会对她示以惩戒。

    刺史夫人好像不大愿意与她说话,让陈赡看她掌心里托着的钥匙,“你就是陈赡了,我和丫环受李县令所托送你们出城,但你的这身皮甲就须换换。”

    夫人身后的丫环手中托着一套青布袍子、靴子,陈赡立刻就明白了,他不多说,返回屋中更衣,再出来时就是一位年轻的乡村后生。

    崔氏让丫环抱出李大人的行李被褥放到车上,然后陈赡和他的妻子钻入车里。之后崔夫人和丫环也上来、坐在他们的前面。

    有人锁了院门,女护卫们前后拥着马车往城西门驶去。

    应刺史大人的吩咐,城门边加强了守卫,对过往的行人严加盘查,所有的车子都要挑开车帘儿往里看上一眼才放行。

    但没有人敢拦刺史夫人的马车,虽然他们也例行公事地、当着那十名西州护卫的面挑了一下车帘儿,但不敢往刺史夫人的方向看。他们只看了一下丫环那张娇气而有些怒气的脸,便在脸上堆起一下歉意的笑容放行了。她们轻松出城。

    驶出都濡西城十来里路,都濡县县令李引带了一辆马车,在道边的树林中等他们。

 第875章 因地制宜

    山道上前后无人,而树林中更是无人,她们停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崔氏、丫环、陈赡、吕氏一齐下车。陈赡看到李县令把他的马也骑来了,而他的弓刀都在李县令带来的马车里。

    车中还有一大包儿盘缠及一些衣物,都是刺史夫人给准备的。

    李引冲陈赡抱拳道,“过所都给你们备好了,都在车中,二位此去西州,李某就祝你们一路顺风吧!”

    陈赡虽然把都濡县的全部家当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