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132部分

灭明-第132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倒是毫不在意,“咕噜咕噜”两声,大口灌了两嗓子,顿时一股甘冽之气充斥而来,脑子稍稍清醒些。

    不过,如何攻下三角城,巴雅尔还是没有主意,蒙古勇士攻取大明的城池,向来都是这样依靠勇士们悍不畏死的战斗力和决心,从心里击溃明军,只要他们稍稍丧失了信心,便是一盘散沙,待宰的羔羊,只会争先恐后企图逃离战场。这时但凡拿得起弯刀的,无论是蒙古的女人,还是七八岁的孩童,都可以将弯刀切入他们的后背。

    看来,明军今日的伤亡还不够多,对他们心里的打击还不够沉重,明天从一开始,勇士们便要摆出强攻的架势,展现必胜的信心,务求一鼓作气拿下横在路途的三角城。

    “百夫长大人,伤亡的情况统计出来了。”巴雅尔的亲卫入了大帐,小声道。

    巴雅尔装模作样灌了口马奶酒,方才懒洋洋地问道:“勇士们伤亡怎么样?有重伤不能战场的吗?”

    “回百夫长大人,勇士们死亡了六人,重伤十六人,其两人伤势很重,流血过多,恐怕……”

    “这么多?”巴雅尔一骨碌从熊皮垫翘起来,马奶酒流到皮垫也没发觉,“怎么可能?你是不是弄错了?再去核实一下。”

    “百夫长大人,小人这去核实,不过……小人刚刚核实过了,应该不会出错。”

    巴雅尔烦躁不安,张开大口狠狠咬了口牛肉干,牙齿快速咀嚼着,似乎那是与他们做对的明军士兵,对蒙古人来说,女人、牛羊、水草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勇敢的壮丁,没有壮丁,再多的财物迟早也会落于他人之手。

    一个多时辰的时间,竟然伤亡了这么多勇士,这让他回去如何交代?特别是麦力干这个老鬼,若是知道他们的属下出现伤亡,还不与他拼了老命?

    弄错了,肯定是弄错了,勇士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伤亡,才一个多时辰的小规模战斗,怎么可能伤亡这么大?

    难道三角城的守城军官是李自成?

    巴雅尔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城头根本没有打出“李”字大旗,李自成根本不在城内,只要不是李自成,勇士们绝对不会伤亡这么大,是李自成在城内,他也不怕,次不过是被李自成偷袭,他不相信李自成还有这么好的运气。

    不过,想到次的偷袭,巴雅尔立刻谨慎起来,这次一定要布置哨兵,绝不给明军趁夜偷袭的机会。

    亲卫很快回来了,伤亡的数字是真实的,经过再次核实,确认无误。

    巴雅尔如坠深渊,脑子霎时懵了,他挥了挥手,让亲卫退下,他要一个人静一静,也许只有马奶酒才能帮助他。

    勇士们伤亡这么多,怎么办?

    巴雅尔左思右想,只有攻下三角城,大不了城内的汉人壮丁不杀了,一并带回去做奴隶,这样才能弥补勇士们伤亡的损失,至于城内的女人、财物,当是汉人补偿他了,大不了多给麦力干几个奴隶,既然明军死守三角城,城内的财物女人一定不少。

    该死的汉狗,这么拼死反抗做什么?老子又不准备杀你们,只不过要了你的财物,人,我们只是带回去。

    如果说下午战斗的时候,巴雅尔看到勇士们倒下的时候,曾经萌生退意,现在知道了勇士们伤亡的情况,他是绝不肯退兵了,一定要将三角城拿下,这样才能弥补勇士们伤亡之后的损失,汉人壮丁虽然弱点,看看牛羊挤挤马奶还是有用的。

    在西宁军的营房内,周宾同样紧锁着眉头,他心电感应似的也在回想着与蒙古人的战斗,这一天下来,明军伤亡了三十六人,光死亡的有十二人,还有数名士兵伤势严重,三角城内缺少良医,即使能保住性命,人肯定要残废,以后再也不可能战场了。

    除了自己手的那两个小旗,十八个投入战斗的小旗,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

    超过两成的伤亡,不仅让士兵们心生忌惮,连属下的总旗官也有些不满,“大人,趁着夜晚,撤吧,千户大人只让我们守城三日,现在已经过去四日了,也不算违反军令。”

    周宾瞪了他一眼,道:“千户大人的军令,是说三日后可以撤离,并没有要求我们必须撤离,是否撤离,由我根据战场的状况临时做出决定。”

    “大人,兄弟们伤亡太大了……”

    “打仗,尤其面对凶残的蒙古人,哪有不死人的?千户大人次收回伏羌堡,不是也伤亡了数十士兵吗?如果出现一点伤亡撤退,那还要士兵做什么?千户大人用丰厚的粮饷养着我们,难道是让我们在蒙古人面前望风而逃?”

    “大人……”

    “我们有伤亡,难道蒙古人没有伤亡?”周宾沉着脸道:“蒙古人都是骑兵,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地离开,可他们还是在北城外扎了营,他们能承受伤亡,为什么我们不能?”

    “大人,属下……属下知错了……”

    周宾拍怕他的膀子,脸稍稍和缓些,“千户大人并没有忘记我们,得到蒙古人入侵的讯息,早派来了船队,至少我们有个退路,不至于被蒙古人困死,也许,也许千户大人派来的援军,已经在路!”

    “大人,属下知错……属下原本只是担心兄弟们伤亡过重,万一到时候……”

    这的确时候一个问题,汉人不同于游牧民族的全民皆兵,士兵相互之间根本不需要演练,由于西宁士兵一向集训练,相互之间依赖性太强,一旦伤亡达到一定的数量,整支军队完全有可能突然崩溃。

    除了最近的几次战斗,西宁士兵一向对蒙古人畏惧如虎,如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敌信心,一旦消耗殆尽,会在士兵们的心头留下阴影。

    周宾沉着脸,思索片刻,道:“一日,我们再坚持一日,如果千户大人的援军未至,明日天黑之后,我们从西海撤回去。”

    “属下明白,属下明日一定会多伤几名蒙古人!”

    “先回去休息吧,也要让弟兄们休息好,明日的战斗,一定不会轻松!”

    “是,大人,属下这回去养精蓄锐,明日,属下一定让蒙古人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是西宁军。”

    周宾却是没有休息,他先是让城内的百姓乘捕鱼队的小船离开,一些伤重难以恢复战斗力的士兵,也随百姓去往倒淌河口,为明日全军撤退做好准备,三角城算是新城,除了城墙,城内的实施基本只有几处士兵的营房,民房更少,只有十余户百姓,应该用不了几艘船只。

    为防蒙古人趁夜偷袭,他让士兵们在城头点起火把,安排哨兵时刻盯着城外的动静,蒙古人夜袭的可能性不大,但作为三角城守将,他不能不防。

    待一切安排结束,周宾又去了军营,给受伤的士兵安慰一番,方才回去休息。

    周宾想到明日的战斗,躺在床一时睡不着,便将可能发生的状况在脑过了水,直到子时,方才沉沉睡去。

 第200章 望眼欲穿

    周宾醒来的时候,天已经放亮了,他一骨碌爬起身,唤过亲兵,协助披甲,昨夜他是和衣而睡,只要将铠甲一片片披在身即可。(全本小说网,https://。)

    走出营帐,一股迎面而来的晨风轻轻抚慰着他的脸庞,周宾顿时精神一振,下意识抚了抚头顶的铠甲,新的一天开始了,战斗也会更加激烈。

    绝大多数士兵尚未起床,外面静悄悄的,若是没有战争,此刻便是宁静祥和,可惜,蒙古人绝对不会让人消停,战斗开始之前,双方都在蕴藉力量。

    周宾并没有让号兵吹号,今日不用出操,一会儿还会有一场恶战,让士兵们休息好,最好能一觉睡到自然醒,还有一点,大战在即,他不愿在士兵制造紧张气氛,战斗之前,绝对应该让士兵们放松。

    他来到北城头,值守的士兵纷纷叩头行礼,“大人!”

    “起来吧,不用多礼,”周宾挥挥手,“对面的蒙古人有动静吗?”

    “回大人,暂时没有,这些蒙古人狗贼应该还未睡醒,一觉睡死了才好呢!”

    周宾微微一笑,觉得士兵的这种想法倒是好的,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西宁军的刀枪。

    他抬眼向蒙古人的大帐望去,青绿色的山谷,晨雾蔼蔼,乳白色的蒙古包隐隐约约的,虽然只有一里左右的距离,却是朦朦胧胧的。

    不过,蒙古包外并没有士兵在活动,连值守的士兵都看不到,也许他们隐藏在某块看不见的区域,也许压根没有值守的士兵,敢将蒙古包扎得这么近,显然没将城内的西宁军放在眼里。

    既然蒙古人尚未起身,一时半会应该不会攻城,周宾带着亲兵又去了东城头转了一圈,方才回到营房。

    陆陆续续有士兵起了床,他们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正舀冷水洗脸,营房开始了一天的喧闹,看他们轻松的样子,周宾总算稍稍松口气,看来昨天的伤亡,并没有在士兵的心里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早饭是白面馒头和咸菜,每名士兵还有一小碗羊肉汤,这是战争期间特有的福利。

    周宾将士兵们重新编队,除了自己手两个小旗的预备队,其余的十八个小旗因为缺编严重,被压缩为十二个小旗,正好封住北、东城头的十二个攻击点,但这样一来,城头没有预备队了,一旦蒙古人突破某个攻击点,完全有可能将守军击溃。

    他想起李自成已经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

    大汉将军、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以五千步兵和战车,远征漠北的匈奴,在浚稽山遇匈奴的三万骑兵,李陵凭借优势射程的汉弩,硬是打残了这些匈奴骑兵,歼敌三四千。

    但浚稽山已是匈奴人的活动范围,他们的骑兵越聚越多,最后单于本人出动了八万骑兵,包围了李陵部,却始终无法接近李陵的战车。

    匈奴骑兵以伤亡一万余骑的代价,将李陵部困守在南山的山谷,在叛徒告密的情形下,他们从山顶向李陵部的士兵放箭,令李陵部伤亡惨重。

    李陵在向南突围的时候,不得已将士兵分成三拨:身三处伤者,坐车;两处伤者,驾车;一处伤者,战斗。虽然李陵最终兵败被俘,但他将伤兵临时武装起来的思路,还是启发了周宾。

    他按照这个思路,将剩余的伤兵进行了查验,实在伤口严重不能作战者,继续留在营房休息养伤,而轻伤兵,以能够跑步、手脚能够活动为限,将伤兵变为两个小旗,准备作为最后的预备队。

    周宾相信,一旦形势危急,连伤兵都参战了,士气必然得到提震,在战场,士气虽然摸不着看不到,却是对战争的胜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特别是在双方都精疲力竭的时候。

    士兵们没有休息多久,城头有了动静——蒙古人开始攻城了。

    不出周宾所料,今日的战斗果然辛苦异常,蒙古人在弓箭的掩护下,快速抵达城墙后,立即展开猛烈的攻击,十二个攻击点,领头的蒙古士兵都是不要命地往前冲。

    与昨天不同的是,他们不再以杀伤西宁士兵为目标,而是为了攀爬垛口,只要西宁军的士兵稍稍后退,他们便不再追杀,而是瞅准机会想要跃垛口。

    在一旁观战的周宾,很快发现了蒙古人的意图,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了城头,在攻击点之间穿梭巡视,给士兵记录战功,甚至帮着将受伤严重的士兵抬下城头。

    尽管西宁的士兵士气高昂,连小旗官、总旗官都亲自参战了,依然有几处攻击点出现了险情,周宾急得差点将手的预备队放出去了,好在最后都被士兵们顽强顶住,将战场限制在垛口,双方隔着垛口拼杀。

    有城墙阻挡,这种拼杀完全不能随心所欲,双方的士兵只要将垛口控制住,能限制对方的前进,这主要是西宁兵,蒙古人并不需要这么做,西宁兵根本不敢出城,真要出城,最好的地点应该是城门。

    这种高强度的战斗,士兵伤亡极大,周宾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时辰的战斗,至少有三十名兄弟阵亡了,参战的士兵几乎人人带伤。

    他皱起眉头,蒙古人这是怎么了,这样不要命的进攻,难道他们不怕伤亡?还是蒙古人来了援军?

    周宾让亲兵去垛口查看一下,亲兵立刻回报,城外并没有蒙古援军,每个垛口,不过数名蒙古士兵轮番攻城。

    这样的结果让周宾稍稍放心,不过,他还是暗暗吃惊,如果战斗维持在这个强度,是所有的士兵打光了,恐怕也撑不到天黑。

    怎么办?

    周宾稍稍思索,还是决定暂时将预备队留下来,越是艰苦的战斗,越是要将预备队留到最后,一旦将预备队全部放出去,是最后一搏了,如果援军不能及时赶到,或是蒙古人突然增兵,那是城破人亡了。

    将目光投向前面的垛口,他惊异地发现,蒙古人进攻的强度明显降下来了,在这个垛口,反反复复一个蒙古士兵,几乎攻击了一盏茶的时间,却是没有得到更换。

    “妈的,蒙古人也不过如此,看你们还能猖狂道几时!”周宾冷冷一笑,面顿时轻松起来,不过,在战斗结束之前,他绝对不敢掉以轻心,如果有援军好了,他望眼欲穿,在心默默念叨着:“千户大人真的会派来援军吗?”

    战斗再次陷入胶着状态,强度却是下降了不少,蒙古人再不似刚开始那般,一味的要攀附城头,而是与西宁军在城头打起了消耗战。

    这正是周宾最希望看到的,这种消耗战,西宁军不仅占据着人数的优势(现在没有统计,不知道人数是否继续占优),而且占据着地利的优势,将双方的战斗力差距缩到最小。

    不过看到兄弟们一个个伤亡,甚至倒在城头再也不曾站起身,周宾的心实在不是滋味,这些强盗似的的蒙古人,为何总是入侵汉地?汉人自己种地挣钱,碍他们什么事了?

    这种问题没有答案,至少周宾现在没有。

    游牧民族由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掠夺的本性,对农耕民族的入侵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谓之“打草谷”,农耕地区无论是人口和财物,都是他们的最爱。

    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