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150部分

灭明-第150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竟是从南向北稳步推进,对河西走廊的卫所各个击破,还是直下甘州,一了百了,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优劣,李自成已经考虑了不下二十遍,但还是没有做最后的定夺,他倒是倾向直接南下甘州,迫降其余的卫所,快速解决河西走廊的朝廷军队,尽快改变西宁四面环敌的不利局面。

    关键是西宁军有这个实力吗?百户官们有这个胆略吗?

    如果拿下甘州,其余的卫所会望风而降吗?

    曹诏在陕西征剿盗贼的战争结束后,王安平的游骑差不多全部被派入甘州以及附近的几个卫所,所以这些卫所的讯息,也是不断传入西宁。

    “大人,甘州五卫,目前至少有两千士兵,若要一战而定,恐怕绝非易事,万一走漏风声……反而将西宁的现状泄露给朝廷。”梁成现在的官的首领,显得颇为稳重。

    “大人,梁大人,在北面的卫所,甘州的士兵的确之多,战斗力恐怕也是最强,如果我们能一举拿下甘州,可以威慑其余的卫所,”这几个月的时间,刘云水几乎闲出病来了,他根本没有将甘州的士兵放在眼里,“况且,甘州是陕西行都司的治所所在,必然存储着大量的粮食,是生铁,恐怕也是不少,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物资。”

    “可是,刘百户有把握拿下甘州吗?”梁成还是有些不安,“即便能取得胜利,万一有散兵逃出,向朝廷告密,我们岂不腹背受敌?”

    “散兵出逃是肯定的,甘州五卫有数千士兵,想要和以前一样,兵不血刃,恐怕不太现实,”周宾悠悠地道:“可是宋百户驻扎在分水岭一线,如果封锁了分水岭,这些散兵无论如何也逃不回陕西。”

    “至于说到获胜问题,我们有骑兵,机动力和战斗力都占据优势,总体战事,应该不会处于下风,”李过也主张直接拿下甘州,“如果大人决计攻打甘州,我部愿为先锋!”

    “我部也愿意做为先锋!”刘云水抢着道。

    梁成只得摇头苦笑,与原先的西宁卫相,现在的百户官们都是抢着打仗,只有打仗才会有军功,才会升官、得赏银、发战功月票。

    军士们脱胎换骨,军队的战斗力增加了,甚至连蒙古人也不放在眼里,自信,已经在西宁军扩散开了,这一切,只是源于李自成来到西宁。

    可是,一旦攻打甘州的讯息传出去,极有可能招致朝廷的大军、附近卫所的一致反击,西宁军真的顶得住吗?

    西宁目前不过三千士兵,与朝廷动辄数万、十数万大军相,西宁军真的能顶住十倍、数十倍的朝廷大军吗?西宁与陕西之间隔着黄河,但黄河真的是天险吗?

    军士们的信心,基本来自李自成,但年轻的李自成,真能摧枯拉朽吗?朝廷的军队虽然不如西宁军精锐,但毕竟人数众多、援兵源源不断、补给极为充分,是以十倍的伤亡拼消耗,西宁也是耗不起。

    虽然他明白河西走廊的卫所给西宁形成的巨大压力,但灭了这些卫所,西宁军可能面临更大的威胁。

    梁成将目光投向李自成,看来只有李自成能阻止这些疯狂的百户官们。

    李自成见众人都住了口,方才淡淡一笑,道:“既然各位百户官都同意直接拿下甘州,我也同意,甘州虽然强大,但并非坚不可摧!”

    众人都是盯着李自成,完全忘了自己还有一张嘴,梁成虽然稍稍有些诧异,但还是耐着性子,想听听李自成究竟有什么好的策略。

    “如果攻打甘州,我们不可能聚集到大量的士兵,从人数看,我们处于劣势,”李自成顿了一顿,又道:“但甘州的士兵,并非全部集在甘州,而是分散在附近的各个堡驿内,也是说,每次攻打一个堡驿,我们都能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

    众人长出了一口气,原来人数不足的问题,这样……轻松解决了,等到最后与甘州决战的时候,双方的人数,应该差不多了。

    “刚才双喜也说了,我们的士兵,战斗力要强于甘州的士兵,又有骑兵的协助,可是,你们还忘记了我们一支最重要的力量,”李自成将目光投向左侧,“有水,你的士兵,训练得差不多了吧?”

    “是,大人,”马有水大喜,看来第六百户已经得到大人的青睐,不出意外,将做为这次战争的主力,立功的机会到了,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再犯次的错误,如果能收获大胜,兴许这百户的身份……他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再有半月,所有的士兵将完成战术训练,完全可以战场了。”

    “西宁步枪的有效射程,至少能达到二百步,四百步的距离,准头也会达到三四成,若是给第六百户全部配发这种步枪……”李自成恰好要看看步枪在战场的威力,次在三角城面对蒙古骑兵,步枪装备太少,并没有能够主宰战场,打败蒙古骑兵的,还是刘云水的优势骑兵,步枪的真正威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李自成相信,经过后世检验过的“西宁步枪”,在对付步兵的时候,绝对拥有惊世骇俗的统治力,他这一段时间的重点,是为了步枪,甚至不惜让吴二毛远赴西安、成都,威胁、恐吓秦王和四川巡抚。

    马有水这段时间训练的重点,便是具有实战性质的战术训练,甚至以骑兵为目标,士兵的战斗力必会更一个台阶,如果战场突然换成速度更慢的步兵……

    无论对于士兵,还是步枪,李自成都寄托着很大的期望,所以他早主张直取甘州,快刀斩乱麻,免得西宁四面环敌。

    至于粮食问题,现在的西宁已经进入全面“退牧还耕”阶段,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一定会大大增加,即使冬小麦减产,以红薯为代表的“美洲三农”,也能一定程度保障士兵和百姓不会挨饿,特别是土豆,秋季的时候还可以再种一季,库存量还会大幅升。

    不管精粮粗粮,只要能维持温饱,以汉民族的忍耐力,应该不会出事。

    这些设想,都是建立在最坏的基础,李自成不相信,所有的坏讯息都被自己赶了,除非老天要灭了自己,如果老天真要没了自己,为何又要让自己穿越数百年的时间,来到这遥远的大明?

    梁成起初还希望李自成能约束麾下的几大百户官,但李自成一分析,连他自己都热血沸腾了,恨不得再次穿明光铠,亲自在阵前厮杀。

    可惜,这样的机会,恐怕不会太多,他现在是西宁知府,典型的官,他要为西宁军,为李自成筹集粮草和银子。

    会议虽然奠定了大致的方向,但李自成却没有公布具体的方案,以免走漏讯息,他倒不是担心这些百户官们会告密,而是担心他们嘴巴不严,向下属泄露了具体实施方案,进而传播开去。

    十月旬,西宁已经十分寒冷,草地已经完全退化成一片片枯黄色的草茎,连高山牧场也已经难以觅到牲口所需的青草。

    驻扎在北川县的第三百户官秦大年,给李自成飞鸽传书:由于缺乏草场,大通河沿岸的蒙古麦力干部,已经开始收缩,进入冬息期。

    李自成早完成了北伐的一切准备,为了避免麦力干部的骚扰,他还是命令刘云水,携带着所有的骑兵和百支步枪,先行一步,赶到大通河,给大军提供掩护。

    匠作坊已经打造了五百四十余支步枪,其余的枪支,全部配发给马有水部,他们和李自成组成军,作为北伐的主力。

    李过的第二骑兵百户,尽管接受了西宁卫所有成熟的马匹,如今也只有两百余匹战马,这些骑兵将做为先锋,而其余的步兵将随李自成一道,做为军。

    周宾的第五百户,因为补充了绝大部分新兵,李自成让他镇守西宁,暂时接受梁成统属。

    十月十八日,在刘云水部离开西宁两日之后,李过的先锋营与李自成的军,同时离开西宁,李过的两百余骑兵做为先锋,除了携带三日的干粮,完全的轻装出发,而李自成的军,则携带着大量的车辆辎重,缓缓渡过湟水,一路向北而去。

 第227章 大斗拔谷

    十月二十三日傍晚,军赶到俄博河,这里已经是传统的西宁卫的最北缘,只要越过前面的一段山势,便是大斗拔谷的南部入口——红土口。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李自成命令大军在此扎营,等待前方的李过传回讯息,一面着传令兵通知刘云水,命令第一骑兵百户立即向军靠拢。

    马有水有些不解,“大人,如果刘百户的士兵全部撤回,万一麦力干部卷土重来,我们的后路岂不被断?”

    “后路?”李自成哈哈大笑,“昔日楚霸王渡过漳水河,即命令士兵破釜沉舟,你可知何意?”

    “大人是说,楚霸王是下定决心死战不退?”马有水并不知道项羽这个人,不过李自成 的意思非常清楚,稍稍思索,便明白了大人的意思。

    “这和我们要攻打甘州极其相似,有水想想,如果我们输了,还有后退的机会吗?若是攻下甘州,我们又需要这条后路吗?”李自成见马有水神色有异,遂问道:“有水害怕吗?”

    马有水闻言,身子一振,挺起胸膛道:“属下不害怕,只要跟着大人,战斗不会失败!”

    “有水此话,是将胜利寄托在我的身,”李自成扫了眼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势,道:“放心,我一定会带着兄弟们胜利返回西宁,我的信心,来自兄弟们平日的操训,有水知道西宁兵与甘州兵的区别吗?”

    马有水也是来自甘州左卫,原本和李自成同属一个小旗,对于甘州士兵的操训情况,自然了如指掌,他向前跨了一步,挺直腰身,朗声道:“大人,属下明白了,属下知道,跟着大人,准保能打胜仗!”

    李自成微微点头,让马有水去督促士兵们扎营,却从怀掏出望远镜,举目远眺,前面山势苍茫,影影绰绰,山的树木早已褪尽枯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一个个哨兵似的守望着。

    下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掩在灌木丛,但两侧的山势十分陡峭,若是在次伏下一支兵……

    “这样的险地如此轻易放弃了,”李自成恨铁不成钢似的摇摇头,口咕噜着:“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李自成尚在叹息,何小米轻轻走过来,“大人,王总旗官派人接应大人了!”

    “奥?让他过来!”李自成大喜,王安平派来了接应的游骑,说明他们已经掌控了峡谷,保障大军通行。

    稍顷,游骑被带到李自成的面前,他快行两步,叩拜在地,“属下叩见大人!”

    “起来说话,”李自成放下望远镜,交给何小米,“王安平现在何处?”

    游骑忙起身,躬身答道:“回大人,总旗官正在峡谷另一端的炒面庄。”

    “惊动炒面庄的百姓了吗?李过现在何处?”

    “回答人,总旗官扮做行商的客人,并没有惊动庄子里的百姓,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大军已经来到山谷,”游骑喘口气,继续道:“李百户已经进入山谷,骑兵速度快,估计天黑之前可以穿出山谷,进入炒面庄。”李自成略一沉思,又道:“山谷情形如何?可有宽阔的大道?”

    “回大人,山谷原本有牧羊人,但现在已是冬季,牧草枯死,牧民们早撤离了山谷,山谷之,道路曲折盘旋,起伏不定,宽处可达三四丈,窄处只有容纳一人一骑通过,须得十分小心,”游骑看着李自成,忽地又道:“大人,山谷阴冷无,有些地方几乎终年积雪,大人须得做好准备。”

    大斗拔谷是横切祁连山的峡谷,海拔甚高,虽然人畜可以穿行,但山谷温度必然很低,但终年积雪,还是超出李自成的想象,难道堪珠穆朗玛峰?他略一思索,心已有计较,“山谷有多长,一日之间能否穿过?”

    “据总旗官和属下估计,山谷大约有五六十里,如果急行军,一日应该可以通过,属下是从辰时出发,此刻方能见到大人。”

    李自成点点头,“你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是,大人,属下明日给大人引路!”游骑叩了头,方才退下。

    李自成回身问道:“云水什么时间能够到达?”

    何小米躬身答道:“回大人,明日午时之前,应该能够到达此处。”

    第二日,李自成睡个懒觉,直到日三竿,他才懒洋洋地起床,推开营帐,马有水、何小米早等在外面了,“大人!”

    李自成笑道:“怎么,你们起得这么早?”

    “大人一贯不是起得很早吗?”何小米不解,为何大人今日起得这么晚,昨晚也未熬夜呀!

    “哈哈,”李自成大笑,“这里距离红土口不过二十里,今日可以轻松抵达,兄弟们也可以息息,明日方才通过大斗拔谷。”

    “这……”何小米这才明白,大斗拔谷非常寒冷,士兵们不宜在山谷过夜,是以清晨从红土口出发,连夜赶至炒面庄,那今日的行程,只有这一段的二十里,“大人,那……我们何时启程?”

    “先吃早饭,”李自成打个哈欠,道:“辰时末出发,午时应该抵达,恰好在红土口吃饭。”

    “是,大人。”马有水回到士兵当,何小米却是给李自成取来干粮,着热水解决早饭。

    辰时末,大军准时出发,二十里的山路,不过两个时辰,午时到达红土口,这时,刘云水的骑兵亦已赶到,在红土口外扎下营帐。

    午饭后,李自成并没有安排军事活动,士兵们可以自由活动,只要不离开营帐三里之外,在李自成的眼,祁连山的景色虽然优美,但他们不是游玩的,而是要打仗。

    士兵们并没有满山游逛,大部分士兵都在营帐休息,或是将步枪拿出来擦拭干净,有些士兵在营帐外的阳光下睡着了,连着赶了八九日的山路,他们已经十分疲劳。

    二十五日,天色刚刚见亮,士兵们便被唤醒,开始早餐,卯时,刘云水的骑兵先行,李自成紧紧跟在后面,最后面才是马有水的步兵,千余人拉出一支长达两三里的长队。

    好在开始的时候,山谷尚有三四丈宽,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