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475部分

灭明-第475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吃罪不起!”

    也不等范文程回言,暗哼一声,径自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范文程呆呆地立在大政殿外,直等到所有的官员们都回去了,方才迈着沉重的步伐,出了宫门,一步步踱回府,将自己关在书房内。

    多铎显然是不想放夫人回来,怎么办?

    硬来肯定不行,就算自己有理,如果得罪了多铎,将来有得罪受,就算皇太极为自己做主,但多铎,还有他的兄弟们,将来难免给自己下绊子……

    但夫人就这么放在多铎的府上,也不是事,夫人不仅是自己的夫人,更是自己的脸面!

    范文程想要让人从中转个弯,但多铎是皇太极的亲弟弟,原本是豫亲王,只是现在被降为多罗贝勒,一般的熟人恐怕很难从中说和,旗主级别的高官,也不是他这个大学士能请动的。

    他虽然步伐很轻,心中却是焦急如焚。

    无论多难,这样的事情,都不能拖下去,万一夫人在多铎府中怀上孩子,那就麻烦了。

    留下孩子吧,将来这孩子怎么办?难道自己要在府中留下一根心头刺?不留下这个孩子,万一多铎倒打一耙,说自己谋害皇亲……

    范文程心中忽地打了一个冷战,难怪多铎要拖延下去,他究竟是看上了自己的夫人,还是要借用夫人的肚皮做文章?

    多铎虽然打仗是把好手,但在这件事上,他能想得这么远吗?

    范文程一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思索良久,唯一的办法,还是去找皇太极,至于得罪多铎的事,只能慢慢弥补了。

    今日朝会的时候,皇太极问道如何蚕食锦州的事,正好借着这个机会……

    范文程匆匆回家,去餐堂用过午饭,便来到书房,将自己关起来,思索良久,终于有了清晰的主意,提起笔来,一气呵成,给皇太极写了一份书面奏章。

    见天色还早,范文程便离开府,立即入宫,赶到翔凤楼(凤凰楼)。

    翔凤楼坐落在一丈二尺的高台之上,为三层重檐歇山式屋顶,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楼屋顶为单檐黄琉璃瓦绿剪边式建筑,东端有正吻,正吻是由形态优美的螭首和一只昂首的凤头相背组合而成的,凤头朝外眺望。

    屋脊两侧顶端的风火轮上,分别有“日”、“月”两个字,应该是仰慕汉文化,对大明建筑的模仿,最上层的屋脊上,还有满人按照自己意志建造的五彩神兽。

    翔凤楼前有殿,后有宫,是一座城堡式的独特建筑,一层明间为通过式的门洞,由此进入后妃们入驻的五宫庭院,所以也是通往后宫禁区的门户。

    翔凤楼是皇太极策划军政大事和筵宴的场所,除了崇政殿的朝会,很多重要的军政大事,就是从此处发出的,二楼有书房,皇太极下了崇政殿,就会在此处置公务,除了五大后妃常驻后宫,其余的嫔妃们,每日都有一人在翔凤楼当值,侍候皇太极的饮食起居。

    皇太极此时正在书房内批阅奏章,听说范文程求见,不禁微微一笑,“宪斗不是身子不适吗?难道还在记挂国事?快传!”

    小太监慌忙转身,将范文程引进来,范文程入了书房,紧走两步,屈膝跪拜于地,“臣范文程叩见皇上!”

    “宪斗快快起来,坐!”皇太极放下手中的朱笔,笑道:“宪斗的身子好些了?”

    “多谢皇上记挂!”范文程起身后,在侧首的木椅上落了座,又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章,“皇上,这是臣回去之后,苦思冥想之下,给出的锦州战略……”

    “宪斗身子不适,还要为国操劳……”皇太极接过奏章,双目中闪现出贪婪的光芒,一口气将奏章看完,不禁猛地在书桌上一拳,“宪斗说得好,欲破锦州,先破锦州周围的塔山、松山、杏山;欲破塔山、松山、杏山各堡,必先断绝粮道……”

    范文程拱起双手,道:“皇上,锦州是一座坚城,孙承宗当日花费了无数的银两,如果急攻,很难拿下,只有缓缓图之……”

    皇太极不住点头,道:“锦州、塔山、松山、杏山,各座城堡内,储存的粮食有限,朕只要用骑兵在外围袭扰,明军无法屯田,粮食定然难以为继!”

    “皇上英明,”范文程将自己的主意,完全算到皇太极的头上,“粮草乃是军之大事,只要粮草接济不上,明军军心不稳,彼时只要我军出动重兵,明军必乱……”

    “宪斗说得是,”皇太极合上奏章,心中已有计较,“依宪斗看,义州还是要立城?”

    “皇上,明军需要粮食,我军同样需要粮食,”范文程习惯性地眯起双目,一副深思的样子,“既然要截断明军的粮草补给,威胁锦州的明军,我军的骑兵人数绝对不能少,自身也需要大量的粮草供应……”

    皇太极若有所思,道:“宪斗的意思,是要在义州屯田?”

    范文程道:“皇上,大清的骑兵数次入关,从关内俘获数十万汉人,加上原先辽东的汉人,现在汉人包衣不下一百五十万,这些汉人都会耕地,入关迁移一部分去义州的肥沃之地,就能保证前方的粮草供应,不用花大力气从盛京运输粮草……”

    皇太极用力点头,“如果让汉人包衣在义州屯田,也可以节约运输的人力……”

    “节约下运输的壮丁,还可以在各处生产粮食,此消彼长……”范文程踌躇满志,道:“除此之外,有了能驻守的义州,大清的骑兵便有了依托,不但可以截断明军的粮道,又可以分出小股,威胁锦州城外耕地的汉民,或者待锦州周围粮食成熟季节,我们利用骑兵的护卫,直接出动人手抢割……”

    “如此一来,锦州城外的汉民,岂不是为我们生产粮食……哈哈……”皇太极大笑,然后深情地望着范文程,这是上天赐给大清的宝贝呀!蓦地见范文程轻锁眉头,忙道:“宪斗是否身子不适……”

    范文程微微摇头,嘴唇张了张,却又忍住不说。

    皇太极知道范文程的性子,知道他一定有话要说,只是难以起口,便道:“宪斗,你我君臣之间,并无满汉之别,若是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不要有顾虑,即便你的意见不太成熟,咱们也可以逐渐修订!”

    范文程心中早已盘算好了,却是故意哆嗦着,“皇上,臣……”

    皇太极知道范文程一向果决,如此支支吾吾,一定不是小事,便道:“宪斗不用担心,凡事有朕给你做主!”

    范文程忽地离座,双膝跪倒,匍匐在地,“皇上,臣有罪……”

    “有罪?”皇太极不解,“宪斗连身子不适的时候,都在为国操劳,为朕分忧,又何罪之有?”

    范文程就这么撅着屁股,一动不敢动,“皇上救臣……”

    “救?”皇太极更加糊涂了,“宪斗好好的在此,为何要朕救你?”心中一顿,似有所悟,范文程忽地下跪,一定不适小事,“可是有人找宪斗的不是?”

    “皇上,臣遇上麻烦了……”范文程这才将夫人被多铎掳走的事,简要说了一遍,他自然不敢批评多铎,只是将责任推在夫人头上,“夫人冲撞了多罗贝勒的马车,罪该万死……”

    “多铎?他这是色胆包天了,哼……”

    皇太极心中明白,多铎一向对自己阴奉阳违,甚至还敢用各种法子戏耍自己,自己早就受够了,想要整整多铎,给他一些教训,上次已经剥夺了他的十个牛录,还从亲王降为多罗贝勒,就是一种严惩。

    看来,这样的惩罚还不够,多铎尚未接受教训,明知范文程是自己最为倚赖的重臣,却还敢做出此等大逆之事……

    “皇上,慎言……”范文程不用抬头,也知道皇太极的盛怒,“臣下是镶白旗的人,多罗贝勒是镶白旗的旗主,有权处置镶白旗的每一个人,夫人冲撞了多罗贝勒……臣下心中并无怨言,只求多罗贝勒能将夫人还给臣下……”

    “话虽如此,然宪斗是国之肱股,岂是常人可比?”皇太极余怒未息,心中却在思索,满人常常随意欺压汉人,这是父汗时代流传下来的劣习,今后得改一改了。

    如果汉人的财物,甚至生命无法得到保障,又岂能安心为大清国效力?连范文程都是如此,不要说普通的汉人了……

    没有这些汉人的协助,大清国想要完全占据锦州,谈何容易?没有汉人包衣的耕种,大清国就算得到锦州这些土地,又有何用?

    大清立国不久,对待治下的汉人,应该行笼络之事,而不是欺压,多铎这个猪脑袋,为何就不明白自己的苦心?

    范文程知道皇太极心向自己,心中生出无限的激动,为了自己,皇太极宁愿得罪他的亲弟弟……自己就是给皇太极为奴、为狗,也是值得了;他不禁老泪纵横,“皇上……”

    皇太极离了座,亲手将范文程搀扶起来,“宪斗不用多言,先安心回府,此时交给朕来处置!”

    范文程离开之后,皇太极立即召见多铎,狠狠训斥了一顿,让他立即将夫人归还范文程。

    多铎见到范文程的夫人,只是一时兴起,玩上两日,喜欢的心也就淡了,但他要打击范文程,顺便恶心皇太极,岂肯轻易将女人归还范文程?

    他听了宁完我的主意,但是,现在这个女人尚未怀上孩子……“皇兄,范文程和这个女人,都是镶白旗的人,臣弟有权处置他们,臣弟看上他的女人,那是他的福分!”

    “胡闹!”皇太极怒喝道:“范文程是大清国的第一谋臣,岂是普通包衣可比?”

    多铎瞪了皇太极一眼,最终还是缓缓低下脑袋,“看在皇兄的面子上,三个月之后,臣弟将女人归还范文程这条狗!”他估计,凭他的身子,有三个月的时间,一定能让女人怀上他的孩子。

    “死不悔改,愚不可及!”皇太极大怒,他原本就想处置多铎,多铎的态度如此恶劣,可算是他自己作死,看来不动刀子不行!

    他连夜召开议政大臣会议,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安平贝勒杜度、饶余贝勒阿巴泰等,都被紧急传唤至崇政殿。

    当着多铎的面,议政大臣会议做出四项决定:多铎立即将夫人归还范文程;剥夺镶白旗三成的牛录,分别交付正白旗、正红旗、镶蓝旗;罚没多铎白银一万两,一半归入国库,一半用于补偿范文程;范文程从镶白旗调入镶黄旗。

    多铎几乎晕倒,但议政大臣会议做出的决定,他不敢不从,只得在心中将宁完我狠狠骂了一通解气。

    范文程从豫亲王府领回夫人,心中感慨万分,为了自己,惊动了议政大臣会议……但补偿的五千两白银,他不敢收受,偷偷着人送还了多铎。

 第709章 商洛山

    李自成放缓行军速度,将主要精力放到百姓身上,他将大部分士兵派出,向百姓宣传天命军的律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赋税,如果百姓归顺了天命军,只需按照十五税一的标准纳税。(全本小说网,https://。)

    天命军秉承天主的旨意,来解救世间所有的百姓,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耕”,天命军与百姓之间,买卖公平个,不会白拿百姓一针一线,等等。

    起初的时候,百姓尚不安心,多是处于观望状况,如果向天命军纳税,万一朝廷的官员来了,他们极有可能向朝廷和天命军双重纳税,无形之中,更是加重了负担。

    李自成知道百姓们的心思,他让士兵们向百姓承诺:天命军暂时不会征税,待打败官兵,完全稳住局面之后,方才向百姓征税,为了给百姓修生养息,今年不会征税,即便打败官军,也会到明天方才征税,如果遇上灾荒年份,天命军还会向百姓发放粗粮,帮助百姓度日。

    百姓将信将疑,不过这些身着茶绿相间服饰的士兵,不但对他们秋毫无犯,说话和气,甚至还会协助他们翻地,方才渐渐相信了眼前的一切,天命军与官兵,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别。

    今年不征税,他们至少省去了半年的赋税,这总是实实在在的恩惠……

    百姓们逐渐向天命军靠拢,将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官府、明军的讯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天命军的士兵。

    李自成得到许多讯息,但多是传闻,无法甄别真伪,只是作为参考,当不得真。

    士兵们花去大量的时间向百姓宣传天命军,行军速度便慢下来了,半个月的时间,行程不过二百里,所过村庄,只有野人沟、胳膊峪、板桥、显神寨、牛槽川、军岭、马莲峪、太白岩八个。

    李自成并不着急,他此次来到商洛山,原本就是在等待李绩部一同东进河南,商洛山不过是临时的落脚点。

    但商洛山因为官府多次加税,百姓早已贫困不堪,成了反抗官府的火药桶,只要遇上一点明火,便有可能熊熊燃烧起来。

    天命军的士兵在沿途的各个村落大肆宣传,完全有可能在商洛山中建立永久的根据地,将来既可以北出牧护关,威胁西安,又可以东进河南、湖广,进入朝廷的心脏。

    商洛山的大后方,便是汉水上游的兴安、汉中,进可攻,退可守,已经有天命军的第七营、第二营驻守……

    这日傍晚,李自成,李自成在两水寺村外扎了营,预备等明日天明之后,让士兵们去村中宣传天命军,趁着士兵们搭建营帐的时候,李自成来到村外,看着村外苍苍茫茫的远山,心中感慨颇多。

    何小米却是对行军的速度极为不满,“大都督,如此缓慢行军,何日才能到达商洛山的主脉?”

    “小米,急行军赶到商洛山的主脉不难,”李自成收回目光,微微摇头,“但四面都是敌视我们的百姓和明军,我们将如何生存下去?后继的粮草,又如何运进来?”

    “大都督,我们不是临时驻扎商洛山吗?”何小米微微缩着脖子,一副怕冷的样子,“等李将军到了,我们就要进入河南……”

    “我们的确是要进入河南,”李自成倒背着双手,目光早已穿透无数光秃秃的枝条,“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