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504部分

灭明-第504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51章 隔河点射

    虎大威担心流寇在贾鲁河西岸设伏,或者半渡而击,开始渡河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等到千余士兵登上西岸,并且建立了临时防御阵型,他才放下心来,流寇就是流寇,岂能懂得战法?

    他一面呼喝着,让士兵们快速渡河,一面盯着对岸,游骑早已查探过了,只要你上了岸,前面便是一马平川,根本没有设伏的地点,除非流寇打洞钻到地底下!

    虎大威的心中,比士兵还激动,追击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有机会抓住流寇了,游骑告诉他,流寇在南城外二十里的地方,正在向百姓派发粮食,这点距离,只要兄弟们加把劲,一转眼的时间,就能追上去,流寇让兄弟们吃了不少苦头,这次机会来了,定然让兄弟们解解气,便是归降的流寇,也是不用留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但虎大威有些不明白,朝廷的士兵,粮食都是难以为继,如果不是出征在外,很难得到足额的粮饷,为何流寇的粮食却有剩余?如果不是粮草充足,他们绝对不会给百姓派发粮食。

    这世道,流寇竟然比朝廷还要富裕?

    虎大威的心中,倒是羡慕流寇,流寇可以随意劫掠,而官兵却是不能,如果是在草原上,倒是可以随意劫掠,他又一次想起草原上的生活。

    就在虎大威忿忿不平的时候,身边忽地有亲卫大叫:“大人,流寇来了……”

    “流寇来了?有多少人?”虎大威觉得奇怪,官兵已经在西岸立稳脚跟,流寇这个时候过来,不是找死吗?

    他忽地心中一动,或许流寇刚刚发现官兵渡河,主力不及逃窜,便分出士兵来袭,欲待拖住官兵,掩护主力撤退……

    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流寇黑压压一片,足有数千人,正向官兵在西岸的防线逼近过来。

    虎大威自然不会将流寇放在眼中,如果流寇有战斗力,与官兵有一战之力,也就不用兜着圈子,被追逐了半个河南,他们一定是要掩护主力!

    让虎大威有些意外的是,流寇并没有主动进攻,而是在官兵弓箭的射程之外就停下脚步,隔着贾鲁河,他无法目测出准确的距离,但官兵并没有放箭,流寇肯定在射程之外。

    刘宗敏带着第二团的士兵,在明军百步外的地方停下来,五千余士兵呈扇形排列,将明军堵在贾鲁河西岸,从内到外,一共有三排枪手。

    看着对面极度紧张的明军,刘宗敏的嘴角发出阴冷的笑,“妈的,追了老子半个河南,现在让你们知道,天命军的步枪,不是你们能惹得起的!”

    “报告团长,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刘宗敏最后有些同情了看了眼对面的明军,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射击!”

    “砰!”

    “砰!”

    “砰!”

    ……

    最前排一千六七百天命军的枪手,几乎同时扣下了扳机,同样数量的子弹,呼啸着射向对面的明军,明军前排的弓箭手,一直在度量着流寇的距离,眼看着流寇就要进入弓箭的射程,但流寇忽地停下了脚步,他们正在懊恼,没提防流寇却是有了动静。

    在最初的惊讶之后,便有士兵发现自己身子的某一处出现血迹,随即才是疼痛,号呼惨叫之声不绝……

    就在明军出现混乱的时候,天命军的第二排枪手开始射击了,随后是第三排,五千余颗子弹射出去,明军在贾鲁河西岸的防线,已经完全崩溃,近两千士兵,几乎全军覆没。

    天命军的枪手,并没有停止射击,刘宗敏让士兵们抬高枪口,瞄准正在渡河的明军。

    虎大威这会看出来了,官兵遭到流寇的一番打击后,残余的士兵不但没有勇敢地向流寇扑过去,反而沿着浮桥向东岸撤退,遇上正在渡河的士兵,浮桥一时被堵塞了。

    即便退到浮桥上,明军还是被动挨打的命,惨叫声很快就延伸到浮桥,虎大威亲眼看到,浮桥上的士兵,像是被一根根无形的木棒冲撞,一个个惨叫着跃起来,随即钻入河水中。

    河水中翻出一股股血红色的浪花,尚未死透的士兵扑腾几下,将浪花很快连成一线,浮桥两侧,很快变成完全的暗红色。

    虎大威虽然忽略了士兵的叫唤声,但暗红色的河水,却是让他触目惊心,脑子一时懵了。

    浮桥上剩余的士兵,自动向东岸撤退,人数虽然不多,但冲击力甚大,将原本正要走上浮桥的士兵,完全冲开,连后面的督战队都被冲得七零八落。

    虎大威大怒,拔刀亲手斩杀了一名士兵,“老子并没有下达撤军的命令,谁让你们擅自撤退的?”

    撤退的士兵也说不出理由,他们也不知道为何撤退,西岸上的士兵沿着浮桥向回跑,浮桥上的士兵只得随着向东岸撤退。

    明军的速度很快,一眨眼的时间,浮桥上的士兵,几乎完全退回东岸,只有少量伤兵,一面发乎绝望的惨叫,一面四处摸索,根本找不到撤退的方向。

    虎大威恨不得将这些士兵一个个踢入河中,在流寇面前,竟然如此狼狈,官兵的脸,都被他们丢尽了。

    刘宗敏分出一个千户的士兵,将西岸的明军伤兵一个个补了刀,趁着士兵去收拾浮桥上的明军伤兵,他来到西岸,看着对岸的明军,道:“步枪能射倒对岸吗?”

    “似乎太远了,属下去问问。”亲兵很快就回来了,后面跟着五名士兵,“报告团长,这五名士兵说,他们可能射到对岸。”

    刘宗敏大喜,抹了把下巴上的短须,道:“将子弹射到对岸的,赏银一两,射到明军,不论伤亡,赏银五两。”

    “谢团长!”

    这五名士兵调转枪口,小心地向对岸瞄准,虎大威也看到了,指着西岸大骂:“你们这些流寇,就会阴谋诡计,偷袭,有本事别跑,咱们真刀#真枪对着干……”

    刘宗敏听到虎大威的话,心中比窦娥还冤,今日的战斗,天命军使用阴谋诡计了吗?明明是阳谋,天命军的步枪射程更远,老子打到你,你却只能眼睁睁地哭爹叫娘。

    “砰,砰砰……”

    虎大威的刚刚停止叫骂,便听到刚才那种熟悉的声音,一颗子弹落在他脚前两三步远的石头上,弹起一阵灰雾,将他吓了一跳,正待叫骂,身边的一名亲卫,却是捂着胸口,大叫一声,缓缓倒下去……

    “大人,快走,流寇的火器太厉害了……”

    “啊……”虎大威大惊,流寇的火器能射到东岸?难道是火炮?他目测一下,此处的贾鲁河,至少有四百步宽,因为河面宽,水流平缓,他才选择在此渡河的,难道流寇的火器……

    “大人,快走。”亲卫见对面又有流寇在瞄准,慌忙拖着虎大威离开了河堤,急急跑开了,明军一看虎大威撤退了,顿时一窝蜂跑了,虎大威半推半就,反而落在最后面。

    刘宗敏大笑,“刚才谁射到对岸的士兵?赏银五两,还有,谁将子弹射到对岸?老子言而有信,银子绝对不会少。”

    “多谢团长”刚才向对岸瞄准的士兵,都是咧开嘴笑了,后来加进来,预备向对岸射击的士兵,倒是有些懊恼,明军撤退得太快了,否则,自己很有可能拿到团长大人的赏银……

    “团长,这些尸体怎么办?”

    刘宗敏四面扫视,加上浮桥上的,西岸至少有一千多具尸体,“兄弟们伤亡怎么样?”

    “兄弟们没有死亡的,这些都是明军的尸体”

    刘宗敏点点头,刚才根本没看到明军放箭,天命军的士兵都在明军的弓箭射程之外,放箭也没用,他看着遍地的尸体,皱着眉头道:“将尸体搜查一遍,看看是否有我们需要的讯息,既然尸体中没有我们的兄弟,就让明军自己安葬吧,我们走后,明军肯定会渡河。”

    “是,团长大人”士兵们大喜,搜查明军的尸体,一方面是为了讯息,主要还是看看明军尸体身上,有没有财物,银子、粮食等等。

    明军的铠甲、兵器,天命军都是看不上,但大都督告诉过他们,天命军很快便要扩军,这些铠甲、兵器,留给新兵们也是好的,天命军的士兵一起动手,将明军身上的铠脱下来,收拾好明军丢下的各种兵器,又将河中的浮桥全部拆了,方才离开了贾鲁河岸,追赶大都督去了。

    虎大威被亲卫们裹挟,一口气跑出十余里,留在后面的观察兵来报:“大人,流寇并没有渡河,已经西去了”

    “西去?”虎大威甩开一直夹着臂膀的亲兵,停下脚步,回身看了一眼,根本没有流寇的影子,心中稍定,随口道:“流寇没有渡河来追?”

    “没有,流寇拆了浮桥,已经走远了,”观察兵小心地道:“流寇将……将兄弟们的铠甲、兵器都带走了……”

    “真是流寇,就知道劫掠。”虎大威骂了一句,但心中并不好受,贾鲁河一战,官兵完败,伤亡近两千,却连流寇的一根毛都没抓到,如何向朝廷交代?

    他心中明白,流寇的火器太犀利,战败的责任不在于士兵,应该也不是他这个主将的责任,但保定总督杨文岳,还有朝廷,不会问具体细节,他们只问结果。

    虎大威找块岩石坐下来,身边只留下最为信任的亲卫,亲卫们知道大人心情不好,一时不敢说话,过了好久,才有人小声道:“大人,我们要不要渡河追击?”

    “追击上去有什么用?还不是死的更多,流寇的火器……”

    “大人,小人倒是有一个主意……”

    虎大威正烦着,便瓮声瓮气道:“有什么屁快放!”

    那亲卫讪笑着道:“大人,我们继续追击,保持在二十里外……”

    “那有屁用……嗯?”虎大威忽地明白了,猛地抬起眼,死死盯着那亲卫,“你是说……”

    亲卫蹲下身子,小声道:“只要我们还在追击流寇,战斗就没有结束……”

    “那今日的战斗……”虎大威倒没想到日后的追击,今日这场窝囊的失败,他正不知道如何向保定总督杨文岳交代。

    “我们追上流寇,兄弟们勇往直前、拼死冲杀,流寇溃败,四散而逃,伤亡超过五千,我们也折损了千余兄弟……”

    虎大威觉得,这的确是个法子,反正朝廷也不知道真正的战况,“不过,流寇将我们的铠甲、兵器带走了……”

    “既然是激烈的战争,如何没有战损?”那亲卫笑道:“大人可以多报一些战损,一方面可以显示出战斗之激烈,另外,万一下次出现少量的伤亡……”

    虎大威心中大喜,汉人战斗不行,但这花花肠子……这次要不是亲卫,还不知道如何向总督大人交代……他拍拍那亲卫的膀子,“一会去领五百两银子!”

    “多谢大人!”亲卫忙叩头谢恩。

 第752章 粮食紧缺

    天命军全部渡过康沟河,沿着官道,南下许州,在许州城外扎下大营,做出攻城的架势,城中的守军十分紧张,立即在四门加强警戒。(全本小说网,https://。)

    李信跟在李自成的身边,远远望着沧桑的许州城,道:“大都督,这可是三国时代的名城呀!”

    李自成知道,三国时代,许州称谓许昌,乃是曹魏政权的核心城市,不过,大明一统天下,许州的地位就大大降低了,他知道李信的心思,便道:“许州在开封至南阳、湖广官道的要冲,迟早是我们的,但不是现在。”

    李信的视线就转向西方,“大都督,郏县、宝丰、鲁山三城,我们要先拿下谁?属下好安排人手入城准备。”

    “过了许昌,我们就要离开官道了,”李自成喃喃地道:“李绩的第一团,将攻打郏县,刘宗敏的第二团攻打宝丰,一旦立稳脚跟,再一鼓作气拿下西面的鲁山。”

    “大都督,属下有个建议,”李信忙道:“第二团拿下宝丰县之后,鲁山县必有准备,再要攻城,虽然能拿下,但会增加难度,我们已经征召了一个千户的新兵,不如让他们去攻打鲁山,出其不意,同时攻打三城。”

    “新兵操训时日尚短,根本没有成军,几乎就和普通百姓差不多,”李自成道:“让他们去攻城,岂不是送死?”

    “战争是最好的操训方式,”李信不以为然,“短时间内,新兵不可能完成正常的操训,如果以战代练……”

    “以战代练?”李自成心中一动,这三座县城,都不是坚城,也不是战略要地,加上汉清局、礼乐司的协助,攻城的难度应该不会太大,可以一试,“李公子,这个千户的新兵,便交给你,再从第一团抽调一个千户的枪手,由你统一指挥,攻打最近的郏县,如何?”

    “属下领命!”李信大喜,加入天命军以来,总算有了统兵的机会,他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不但拿下郏县,还要抢在李绩、刘宗敏的前面,方才显得自己的本事。

    天命军兵分四路,李信部攻打郏县,李绩、刘宗敏各率两个千户的士兵,分别攻打宝丰、鲁山二县,李自成则带着剩余的士兵押运粮草,向西缓缓而行,做为三路大军的策应。

    郏县、宝丰、鲁山三县,从东北到西南,几乎呈“一”字排列,恰好阻绝了箕山与伏牛山之间的通途。

    三县均属于汝州,汝州几乎是夹在两片山脉之间的汝河河谷,东面是嵩山、箕山,西面则是绵绵不绝的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只有南北方向交通便利,如果占据了三县,就能从南面将汝州与南阳府完全隔绝。

    李自成并非要将汝州与南阳府分而治之,至少南阳府城尚在天命军的手中,占据了三县,汝州与南阳之间,便能连成一片,有利于谢君宝、马式乐、李治强在南阳府扩张地盘。

    谢君宝、马式乐他们毕竟是从朝廷反水过来的,与天命军接触的时间并不长,虽然有汉清局的人暗中监督,但人心隔肚皮,李自成并不完全相信他们。

    当初经过南阳的时候,为得到唐王府的钱粮,天命军必须攻打南阳府,但天命军以前在南阳府没有影响力,南阳又是一块飞地,李自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