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625部分

灭明-第625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亲领第七营和奉天营,沿着官道直驱西面的华州。

    华州差不多也是一座空城,不但没有守城的士兵,百姓听说天命军到了,直接敞开城门,敲锣打鼓欢迎天命军入城,李自成在城中休整了一日,留下民事副使李琬安抚城内百姓。

    距离西安越来越近,李自成的心思不禁复杂起来,自己是陕西米脂县人,这次亲率大军来到西安,算是衣锦还乡了,只是可惜了,西安并没有多少熟人。

    认识不认识也无所谓了,西安的百姓,很快便是自己的属下,只要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也算不枉十数年的奋战……

    大军行至渭南县,总算遇上了守城的明军,但大军只是包围了城池,尚未攻城,当晚城中的兵备佥事杨王休、举人王命诰主动开城纳降,知县杨暄、教授许嗣复、训导蔡其城被俘。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天明之后,李自成召见了杨王休、王命诰,王命诰直言,自从崇祯二年大旱以来,朝廷不但没有赈灾,还在陕西大肆募兵,灾情又是不断,陕西的百姓,再也没有缓过劲来,土地荒废、生活苦不堪言,饿死者十之四五,他们早就盼望着天命军替天行道……

    “十之四五?”李自成凝眉深思,半响方道:“王孝廉,陕西的百姓也知道天命军?”

    “咋不知道?陇山上的固关就有天命军驻守,一山之隔,百姓早已熟知,”王命诰稍稍显得有些紧张,小心地道:“何况百姓们都知道,天命军的大都督……大都督乃是陕西米脂人,不知讯息是否确切……”

    “哈哈,”李自成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本都督的确是米脂人,这些年来,未能回乡,让大家受苦了,”顿了一顿,敛了笑容,道:“不过,本都督既然回来了,一定会将百姓放在心头,绝对不会再让百姓挨饿!”

    (本章完)

 第928章 最温和方式

    “大都督回到陕西,乃是陕西百姓的福音,”杨王休向李自成拱了拱手,小声道:“渭南百姓因饥饿而死伤大半,但有人却是仓粒满储、银钱充栋……”

    “奥?”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渭南还有这样的大户人家?是谁?”

    “城西南家!”杨王休拱手一礼,道:“大都督,南家时代为官,积累的钱粮、土地无数,而渭南的百姓却是……”

    “杨大人是兵备佥事,负有监察重责,南家可是行那不法之事?”李自成笑道:“除了土地,天命军并不嫉妒别人的财物,只要他的财物来源是合法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这个……”杨王休迟疑片刻,道:“南家都是在朝中为官,这渭南县……我这小小的兵备佥事,又如何能监督南家?”

    李自成淡淡笑道:“那是过去,天命军来到陕西,一切都不一样了,这样吧,杨大人就出任渭南县监察院长一职,如何?”

    “监察院长?”杨王休一时不解这个全新的名词。

    “就是监察渭南县所有的官员、商户,搜集道他们违法的证据,然后交给法院审判,奥,法院相当于按察使,专门审判刑民案件!”

    李自成一直觉得,用行政、法院、监查院做为三权分立的基础,职能划分并不清晰,比如,监查院并没有处置权,如果千辛万苦搜集的证据,法院不愿采纳怎么办?

    法院自身并不是坐等,也具有搜集证据的权利,与监查院在职能上似乎有重叠。

    关键是立法权,如果立法权掌握在行政官员的手中,完全制定出对自身有利的法律条款,有利于扩大自己的行政权力。

    在暂时无法大规模建立议会的情形下,将立法权交给谁,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国家走向的风向标!

    “大都督,小人只是渭南县小小监察官员,如何能监察背#景通到朝廷的豪强……”

    “这个不用担心,”李自成沉声道:“县级监察院长,并不受知县的管辖,而是直属府级监查院管辖,同样,府级监查院,也不受知府管辖……”

    李自成花了好长时间,才将垂直管理、监查院独立的事,向杨王休解释清楚。

    最关键的一点,监查院的人事权、财权都要独立,否则,知县利用手中的权利,延迟支付各项费用,甚至是人员的酬劳,监察院长又如何向自己的属下交代?

    “小人明白了!”

    “一句话,你拿着自己的俸禄,只做一件事:监督本级官员、商户等,专门挑选他们的不是,”李自成笑道:“当然,渭南一县官员贪墨、军官吃空饷、商人逃税等所有问题,都是由你负责,如果渭南出现问题,本都督首先拿你是问!”

    “小人遵命!”杨王休忽地站起身,向李自成深深鞠了躬。

    “不用多礼,坐下!”李自成道:“你先将南家的有关材料整出来,本都督来到渭南,自然要会会南家的人!”

    “小人立即回去准备!”

    李自成点点头,待杨王休走后,这才向王命诰道:“法院的组建,与监查院类似,也是垂直管理,独立行使审判的权

    利,不知道王孝廉可有意?”

    王命诰心中一动,支吾着道:“小人虽是孝廉,却是白身……”

    “天命军用人,与朝廷不同,官员卸任了,可以恢复百姓的身份,百姓之中有清廉、守法之人才,也可以直接任命为官员,何况你是孝廉身份,”李自成道:“本都督不看重出生,只看你是否关心百姓、是否遵守天命军的律法!”

    “这……”

    李自成明白,王命诰的意思,自然是肯了,遂笑道:“王孝廉应该明白,天命军的官员,除了俸禄,不会有多少油水,主要是遵纪守法、做好本职的工作……”

    “属下明白!”王命诰拱着手道:“大都督所说的监督,不仅是监督知县,应该是监督所有的官员、人员!”

    “明白就好,今日回去之后,王院长便可以招募人手,先组建三至五人的审判队伍,熟悉天命军的律法,至于县级法院究竟需要多少人手,将来会出#台具体的规定,”李自成道:“除此之外,王院长利用职务之便,尽可能向百姓传播天命军的律法,百姓只有知晓律法,才会遵纪守法!”

    李自成的心中,忽地有了想法:将渭南县建成地方制度试点的样板县!

    渭南距离府城西安,路程上不到百里,完全在府城的有效监管之下,如果自己有时间,也会多关注这个渭南县。

    正好民事司的几位正副使都不在身边,自己必须亲自组建渭南地方官府!

    送走了王命诰,李自成随即召见了被俘的知县杨暄、教授许嗣复、训导蔡其城,许嗣复、蔡其城都是愿降,杨暄起初还是嘴硬,但在大势面前,最终还是愿意替天命军效力。

    杨暄得以官复原职,留任渭南知县,许嗣复任教育局长,蔡其城任税务局长,不过,李自成告诉许嗣复,虽然他的工作还是教育,但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等到拿下西安之后,天命军将在渭南开设新式学校。

    当前的工作,最重的自然是知县杨暄,登记人口、分发土地、赈灾百姓等,都需要杨暄主持,许嗣复、蔡其城暂时没有具体的工作,必须全力协助杨暄,而已经担任监察院长的杨王休,将承担起监督的责任。

    翌日早饭后,李自成带着亲兵,来到城西的南家。

    尚书府大门两侧威武的石狮子附近,各站着两名配刀的府丁,神情萧瑟,目不斜视!

    府丁见到李自成,刚要喝骂,猛然看到李自成身后的数百士兵,顿时将骂人的话生生吞回肚中,只是将右手按在刀柄上,随时要拔刀的样子。

    李自成龙行虎步,四处打量着尚书府,气派、恢弘、整洁,简直一尘不染,尤其那“尚书府”三个大字,更有一种摄魂夺魄的气势。

    一名府丁上前来,向李自成拱手行了礼,“这位军爷是谁,不知到此何干?”

    李自成的目光依旧盯着“尚书府”三个大字,淡淡地道:“告诉你家主人,天命军大都督李自成专程拜访!”

    “大都督?”那府丁一愣,嘴唇翕动了数下,随即躬身行了一礼,“大都督稍候,小人这就去禀报家主!”

    李自成并没有等

    待多久,那府丁就回来了,“大都督,我家主人在大厅恭候!”见李自成轻皱眉头,又道:“主人年逾九旬,身子不好,大都督多多见谅!”

    这个时代,能活过九旬的人,实在不多!李自成冲着那府丁一挥手,道:“头前带路!”

    尚书府果然辉煌,连府内的大道都是非常宽敞,拐了两条有雨蓬遮挡的长廊,便是正厅,李自成将亲兵都留在门外,只带着何小米进了正厅。

    主位的黄木椅上,端坐着一名老者,虽是初冬,却穿着深黑色大氅。

    老者的年岁,的确非常人可比,但双目却是泛着精光,扫了何小米一眼,便一直冷冷地盯着李自成。

    李自成在已经准备好的客椅上落座,拱拱手淡淡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老爷子应该是前南京吏部尚书南大人吧?”

    “正是老朽!”南企仲微微欠了身子,算是还礼,又让身边服侍的府丁上了茶水,“你就是天命军的大都督李自成?”

    李自成含笑道:“在下正是李自成,打扰老爷子清修了,罪过,罪过!”

    南企仲道:“看你不像是大奸大盗之徒,为何要起兵造反,做那抄家灭族之事?”

    李自成感觉到南企仲的目光一直定在自己的脸上,有一种迫人的力量,心中非常不舒服,便道:“如果人人都是如老爷子这般,住着宽敞的尚书府,家有吃不完的粮食,还有数百万的存银,这天下还有造反之人吗?”

    “谣传!”南企仲颌下的短须微微颤动,“都是谣传,老夫何曾有数百万存银?”

    “其实,升斗小民不会关心老爷子是否有数百万存银,”李自成道:“小民只会关心自己的一日三餐,如果没有饥饿和寒冻,就是最大的幸福!”

    “老夫年事已高,这些年很少出府,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事……”

    “所以在下登门,乃是以礼相待,”李自成轻笑道:“冒昧打扰老爷子,是要告诉老爷子一件事,另外还要与老爷子商量一件事!”

    “大都督请明说!”

    “天命军正在渭南登记人口,渭南县所有的土地,都将按人丁计算,平均、无偿分给百姓,”李自成语气坚决,并没有商量的意思,“当然,尚书府的人,也是渭南的百姓,在下会根据尚书府人丁数量,给尚书府留下这部分土地,多余的土地,官府将分配给缺少耕地的百姓,希望老爷子配合官府的工作!”

    “你……”南企仲用手指着李自成,愤怒之下,急火攻心,却是说出话,口中剧烈咳嗽着。

    李自成等到南企仲顺过气来,方道:“在下并不嗜杀,这才采用最温和方式,希望老爷子不要介怀!”

    南企仲没有说话,却又阴毒的目光怒视过来。

    李自成不为所动,继续道:“还有一事,要和老爷子商量,天命军此番征战陕西,解救了不少百姓,但陕西的百姓,常常吃草根度日……在下实在看不下去,希望老爷子能捐出十万石粮食,再加上……加上百万两银子,好让天命军赈灾百姓,老爷子放心,天命军不会贪墨一分钱粮,老爷子可以着人监督!”

    (本章完)

 第929章 红毛夷人

    “滚!”南企仲用发抖的双手指着李自成,怒喝道:“滚,滚出尚书府,滚得越远越好!”

    何小米怒发冲冠,拿出腰刀喝道:“你这老不死的……”

    李自成摆摆手,让何小米稍安勿躁,瞥了南企仲一眼,道:“尚书府是大明的尚书府,不是天命军的尚书府,如果老爷子一定要以粗鲁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下不在乎血光之气,死在在下手上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嗜杀成性,真是流寇!”南企仲微微哆嗦着,道:“老夫活了九十多岁,这把老骨头还怕了天命军不成?”

    “或许老爷子不怕死,”李自成眉眼含笑,满脸儒雅之色,“可是你的家人呢?老爷子可曾听说过,流寇杀人,从来都是斩草除根?”

    “别拿这个威胁老夫,南家的子孙,没有软骨头……”

    何小米怒了,拔出刀正要上前,屏风后面忽地钻出两人,年长的超过七旬,年轻的也有五六十了,两人都是灰色长衫,读书人的模样。(全本小说网,https://。)

    长者搀扶起南企仲,责怪道:“爹,你坐了这么久,早该休息了!”年轻的也是抚着南企仲的手臂,小声道:“大伯,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

    大伯?

    李自成心中一动,向那年轻的招招手,让他靠近过来,“你是谁?”

    “在下南居益!”南居益向李自成拱了拱手,冷声道:“这位军爷有何见教?”

    “你就是南居益?”李自成扫了一眼,道:“你不是应该在北面的尚书府吗?在下正要找你!”

    “我来此处,是看望大伯,”南居益沉声道:“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

    李自成挥挥手,让老者将南企仲带下去,“你大伯的事,我只是和他商量,让他捐出部分钱粮,给百姓赈灾……陕西变了天了,大明的尚书已经不顶用!”

    南居益等到南企仲离开大厅之后,方才冷冷地道:“军爷的要求,我们做不到,南家也没有这么多的钱财!”

    “原来你已经知道了?那就不用多费口舌了,”李自成淡笑道:“商量,这件事上,在下只是好老爷子商量商量,是老爷子太过刚烈,不但不同意捐赠钱粮,还出口伤人!”

    南居益在主位的黄木椅上落座,冷冷地道:“大都督要南家捐赠钱粮,恐怕不是为了赈灾百姓吧?”

    “你也可以理解为是捐助天命军,天命军用自己的钱粮赈灾百姓,即使没有南家的钱粮,我们也不会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李自成道:“在下让南家捐助钱粮,也是想看看南家的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