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669部分

灭明-第669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命军骑兵的战斗力,应该比不上大清,但架不住人多……

    多铎抹了把脸上的血污,一刀将面前的敌军砍翻,然后勒住马缰,迫近多尔衮,大声道:“摄政王……”

    多尔衮明白多铎的心思,现在只剩下正白旗与镶白旗了,如果损失过重,即便取得胜利,将来回去盛京,豪格、济尔哈朗之流,甚至老迈的代善,或许会生出事端。

    大清与汉人建立的大明、华夏不同,要想掌控朝堂,手中必须有足够的骑兵做为筹码!

    怎么办?

    如果现在就撤军,虽然有伤亡,但伤亡不会太大,大清勇士的控马术非汉人可比,而且战马本身又占据优势,想要脱离战场,应该不是难事。

    但这样一来,宁远城下,就是彻底失败了,野战都拿不下,将来还怎的对付华夏?

    多尔衮心中羡慕汉人的人口,如果满族有汉人的一半,不,只要有三成的人口,他绝对不会在乎这点伤亡,最后的结局,应该还是大清的勇士占据上风,便是屠尽汉狗的骑兵,也不是没有可能。

    难道就这样败了?

    多尔衮咬牙切齿,将面前的一名汉军旗士兵砍翻了,但他的心中,并没有随着对手胸口喷出的血剑而带来丝毫的快意。

    汉人实在太多了,杀都杀不完。

    “摄政王!”

    多铎的声音又起,多尔衮这才醒悟过来,不用转身,凭着战场经验,从“哒哒”的马蹄声中,他就能判断出骑兵的距离。

    最多半泡尿的时间,天命军的骑兵就会赶到战场,此刻或许他们已经在张弓搭箭,指着勇士们了……

    再不能犹豫!

    等到天命军的骑兵赶到战场,听他们毫不犹豫的冲击声音,大清的勇士将会面对第一波重大的伤亡,随后便是无休止的缠斗……

    多尔衮收回弯刀,大喝道:“多铎,你和十二哥先走,我来断后!”

    “不行!”多铎看了眼越来越近的天命军骑兵,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一定是用鲜血培养出来了,“你是摄政王,你和十二哥先走,我来断后!”

    “正因为我是摄政王,我才不能丢下勇士们先行逃走!”多尔衮用衣袖擦去弯刀上的血迹,用阴冷的目光注释着即将赶到战场的那数万骑兵,“多铎,带着你的镶白旗,快走!”

    “这不是溃逃,而是撤退,”多铎一向看不起汉人,包括汉军旗的骑兵,但汉人实在太多了,便是弯刀砍卷了,也很难杀尽,对面的两万骑兵,就让他十分头疼,“十四哥,你是摄政王,万万不可弄险,十四哥快走,我很快就会撤回来!”

    多尔衮心中明白,无论谁留下断后,都要很快做出决定,时间拖得越久,对大清的骑兵越为不利,他长叹一声,道:“十五弟,那你小心了,突围之后,向北行进,我们在义州汇合!”

    多铎在马背上一拱手,道:“我记住了!”

    多尔衮向不远处正在发懵的阿济格大声喝道:“十二哥,我们走!”

    洪承畴看到大批的鞑子骑兵离开战场,向北方撤退,看旗号,撤退的是正白旗,顿时明白了,向着战场大声喊道:“鞑子败了,汉军旗的士兵们,杀鞑子立功!”

    “杀鞑子立功!”

    汉军旗的士兵,原本正感到巨大的压力,鞑子骑兵的战斗力,的确非常强悍,但看到正白旗的鞑子跑了,战场只剩下镶白旗,顿时声威大振,似乎凭空增添了许多力量,钢刀、长枪都是挥舞得虎虎生风……

    刘云水的两万骑兵终于赶到战场,但多尔衮已经脱离了战场,连后队都在两三里开外了,“马撇,多尔衮怎么一见老子就跑,成心不让第一营的将士立功?”这几日的战斗,骑兵一直没有参战,他憋得太久了。

    这边的战场上,汉军旗与鞑子的镶白旗打个平手,甚至还稍稍占据上风,刘云水并没有停留,而是高声道:“第四团留下,先猛攻鞑子的帅旗,其余的兄弟,跟我去追,这伙鞑子跑了,军功就没了!”

    “遵命!”

    第一营的骑兵立即分做两拨,第四团郭云龙部立即改道,向战场中心的镶白旗扑去。

    第四团就是原先的关宁骑兵,虽然精锐,但一向被鞑子的骑兵压制,受尽了欺辱,从来没有在战场舒爽过,今日总算在战场上占据着微弱的优势。

    机会难得,绝对不能错过!

    郭云龙打头,一边高呼着“欺负鞑子喽”,一边向镶白旗杀去,沿途所过,镶白旗的散兵游勇,很快就被滚滚浪潮吞没。

    多铎的镶白旗原本有四十多个牛录,一万三千骑兵,但其中属于阿济格的十五个牛录,已经在宁远城外的壕沟边被全歼,实际剩余不足八千。

    和汉军旗的骑兵打了这么久,伤亡亦是不轻,此时总过才五六千骑兵,还是与汉军旗混战的局面,他们如何能够抵挡郭云龙部五千精锐生力军的冲击?

    路途上散乱的镶白旗骑兵被郭云龙部的骑兵冲散、歼灭,大军舍却身边的诱惑,毫无阻滞地向那杆高大的镶白旗扑去。

    多铎见情势不对,忙让传令挥动旗帜,将周围的骑兵招引过来。

    洪承畴也是发现了郭云龙的意图,心中不禁暗叹:擒贼擒王,这招高呀,只要斩杀了多铎,战场的这股鞑子骑兵,很快便成了散兵游勇,丧失大半的战斗力!

    天命军不仅步兵厉害,就是骑兵,也不输鞑子,幸好在战场及时反水,否则,天命军攻破盛京的时候,自己这些投靠鞑子的汉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他开始替范文程、宁完我他们“担心”起来,为鞑子谋算一辈子,却忘了给自己谋划一条出路!

    洪承畴虽然不是汉军旗的固山额真,但今日战场上反水,完全是他一手策划的,如此大好的局面,岂能轻易放过?他冲着混战的汉军旗士兵大喊道:“不要与鞑子纠缠,从两面出击鞑子的帅旗,先杀了多铎!”

 第993章 手雷立威

    此时的战场上,汉军旗尚有近万骑兵,加上刚刚加入战场的第一营第四团郭云龙部,骑兵的数量足足是鞑子的三倍。(全本小说网,https://。)

    洪承畴就像是战场的总指挥,汉军旗的五位固山额真听到他的喊话,顿时明白了,只要擒杀了多铎,整个镶白旗都将是砧板上的鱼肉!

    他们迅速汉军旗的骑兵组织起来,暂时放弃了鞑子的散兵,从东面向镶白旗所在的中心地带突进,与西北方向的天命军骑兵遥相呼应。

    多铎虽然听不懂战场的呼喊声,但从汉军旗与“明军”的突进方向,知道战场形势险峻,镶白旗的骑兵,被数倍于己的骑兵包围了。

    如果此时突围,汉军旗与“明军”尚未形成何为之势,完全有可能从北面或是南面突围,伤亡应该不会太大。

    但这样一来,摄政王怎么办?

    自己一旦撤退,汉军旗与“明军”的骑兵,一定会随后追击,摄政王的正白旗也就危险了……

    镶白旗留下来断后,目的就是牵制汉军旗和“明军”的骑兵,摄政王尚未走远,镶白旗绝对不能撤退!

    多铎知道,镶白旗的人数远远比不上周围的敌手,如果此刻分兵,劣势越发明显。、

    他一边呼喝着外围的骑兵迎敌,一面让中心地带的骑兵解除环形阵势,准备采取守势,与敌军打持久战。

    等到摄政王与正白旗的勇士去得远了,再带着勇士们突围回去。

    今日的战斗,勇士们伤亡不会小,但只要摄政王还在,他一定会想出法子,增加镶白旗的实力,最好将豪格的镶蓝旗肢解了……

    汉军旗的骑兵,一直与镶白旗的骑兵保持作战,此刻已经集中精锐,冲击镶白旗的大阵,而背后天命军第一营的骑兵,也是逼近了镶白旗的环形阵。

    郭云龙打马如飞,身边是骑兵如狼似虎,再大势面前,这些原本的关宁铁骑,早就想着再战场好好欺负鞑子。

    这股洪流终于以排山倒海之势,从西北方切入镶白旗的阵势,巨大的冲击力,将对面的环形阵冲开一道口子。

    然而,口子太浅,两侧的镶白旗骑兵很快便补充过来,用在鲜血和生命死死堵住这道口子。

    满清骑兵的战斗力,在最危险的时刻,却是表现出了最顽强的一面。

    镶白旗的环形阵就像是一根精钢打制的弹簧,压力越大,反弹力也越大!

    郭云龙以为,第四团的骑兵,借助战马的冲击力,一定会用生命打开一条通道,将鞑子的镶白旗一分为二,他甚至想到,如果能从正中心切入进去,即便多铎能跑掉,镶白旗也会被夺,鞑子的骑兵很快便会陷入各自为战的溃败局面。

    多铎亲自挥舞着弯刀上阵,不但将冲开的缺口堵上,还将第四团最前部的骑兵迫得节节后退,如果不是东面汉军旗的牵制,或许第四团的骑兵会被冲散……

    郭云龙大怒,第四团足足有五千士兵,又是高速奔驶,却是栽在鞑子骑兵面前,回去之后,如何面对重创鞑子的步兵兄弟们?

    他大吼一声,道:“兄弟们,杀,欺负鞑子去!”

    “欺负鞑子喽!”

    骑兵们奋力向前,加上多铎不敢出阵追击,渐渐压上来的优势兵力,将鞑子打回环形阵。

    刀光闪耀,血花飞舞,双方的士兵都是杀红了眼,谁也不肯后退一步,哪怕是死!

    第四团和汉军旗的士兵,占据着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渐渐将整个镶白旗包围起来,而多铎仗着环形阵的保护,只有外围的骑兵参加战斗,中心的士兵,却是得到片刻的休息,一会突围,还要仰仗着这些勇士们。

    李信将战场的情势看在眼中,虽然天命军和汉军旗的骑兵占尽优势,但鞑子的战斗力实在太强悍了,越是面对困境,他们的战斗力却是无限制地放大。

    思索片刻,他向战场上派出一个千户的枪手,枪手们以百户为单位,集中收拾外围落单的鞑子,以及鞑子的伤兵。

    枪手们无法靠近骑兵,只能远远寻找散兵射击,这些散步基本上都是伤兵,因为受伤而掉队、落单。

    在战场上巡游了一圈,枪手们射杀的鞑子并不多,主要是心理安慰。

    李自成一直立在东城头上,今日之战斗,实在是大快人心,汉军旗依计在战场上反水,不禁打击了鞑子的信心,也重创了鞑子的骑兵。

    多尔衮以及率主力逃跑,战场上只剩下多铎部的数千镶白旗骑兵!

    如果能全歼这部分骑兵,对鞑子士气的打击,将是不可估量的,至少鞑子再不敢在宁远城下耀武扬威了。

    此消彼长,天命军的士气必然会上升,将来留守在辽东的军队,绝不会向明军那样,对鞑子生有“恐惧症”。

    即便在野外的战场上,天命军也能歼灭成建制的鞑子骑兵……

    能歼灭吗?

    按照目前的形势,天命军的骑兵占据巨大的优势,又以及包围了鞑子的骑兵,应该又一些希望,但鞑子不仅士兵精锐,连战马也是一流的,万一他们要突围……

    便是鞑子不突围,也是一场消耗战。

    这样的消耗,值得吗?

    就在李自成沉思不决的时候,李信向战场上派出了枪手。

    李自成心中一动,能不能让步兵参战?如果步兵有参战的机会,以步枪在射程上的巨大优势,在射杀鞑子的同时,可以减少天命军的伤亡。

    步兵如何与骑兵协同作战?

    战场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既没有城墙,也没有壕沟,如果步兵参战,谁来保护他们的安全?

    以枪手们宝贵的生命,与陷入绝境的鞑子比拼消耗,李自成实在舍不得。

    怎么办?

    李自成的大脑高速运转,忽地想到一物,面上不禁露出喜色,思索片刻,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想法,这才唤过一名亲兵,耳语几句,让他出城给李信传令。

    李信接到李自成的命令,不禁长叹道:“皇上就是皇上,我在战场的最前线,距离鞑子的骑兵最近,却是束手无策……”

    他正了正军帽,随即喝道:“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团,准备作战!”

    传令兵迅速李信的将命令传达下去,两个团的枪手,都是放下步枪,只带着腰刀和手雷,列队向战场走去。

    南面的骑兵们得到命令,知道一时难以全歼鞑子,便且战且退,逐渐与鞑子脱离接触,双方在马背上对峙着。

    万余枪手靠近战场,多铎不可能不知道,不过,他并不在乎步兵,汉人的步兵,从来都是大清国勇士的军功。

    他挥刀击退一名汉军旗的士兵,只是向南面扫了一眼,暂时停战更好,让勇士们喘口气,该突围了,摄政王在义州等着镶白旗呢!

    多铎尚未下达突围的军令,忽地看到南面飞来无数的蝗虫,心中不觉吃惊,蝗虫为何来到战场?难道是来嘲笑镶白旗的惨状?

    让他不解的是,“蝗虫”子南面飞来,飞过汉军旗的头领,然后向镶白旗飞来。

    怎么回事?

    难道蝗虫也是汉人的攻击利器吗?

    很遗憾,多铎这次猜对了!

    “嘭,嘭”之声不觉!

    多铎一时呆如木鸡,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具体的物事,但他的心中已经明白,一定是汉人的火器!

    刚才端坐在马背上休息的勇士们,此时有不少坠马,便是环形阵外围的战马,也有不少受伤:马腿上鲜血淋淋,马背上冒着青烟……

    受伤的战马,发出绝望的悲鸣之声,随即便是受惊似的,在战场上乱窜,好似一幅巨大的“奔马图”!

    可惜,奔马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便是最传神的画师,也无法捕捉到每一匹战马的神情。

    完了!多铎知道,如果现在不撤兵,恐怕就不用撤军了,勇士们已经无法回到盛京了……

    “撤军,向东方突围!”多铎一边挥舞着弯刀,一边向四面大声喊叫,然而,连绵不绝的爆炸声,早已掩盖了战场的一切,无论他用多大的声音,最终都是和伤兵的惨叫声一样,只能汇入无何奈何的洪流!

    军令竟然无法传达出去!

    “军旗!”多铎喊了一声,这才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