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680部分

灭明-第680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李自成实在没料到,弘光政权竟然开出这样的条件,那弘光呢,难道愿意让自己牵着脖子当宠物?他淡淡地道:“还要什么条件,左大人不妨一次说出来!”

    “江南士绅和百姓,只有这点要求!”左懋第看了眼李自成的脸色,以为李自成同意了,心中不禁暗喜,这样的条件,实在不算高!

    如果不是想到李自成斩钉截铁的“不可更改”,他真想提出一些额外的条件……

    李自成的嘴角显出一丝冷笑,明明是为了江南的官商士绅,却打着百姓的名义,难道百姓会反对《土地律》,拒绝华夏国无偿分发的土地?

    华夏的《税律》,与大明税律的区别,主要是要求所有人员平等纳税,此外便是征收工商税,并没有增加百姓的赋税,可以说与百姓没有一点关系,百姓会冒着生命危险反对?

    李自成的脸上虽然还漾着笑意,但笑意中有一丝阴冷,似乎是寒潮的前兆,“依左大人的意思,江南归降之后,华夏的律法,竟然在江南无法施行?江南的官商士绅们究竟要做什么?难道是国中之国吗?”

    左懋第脸色霎时变得苍白起来,忙道:“皇上,江南的士绅,只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大明就不曾征收工商税……至于国中之国,那是想也不曾想……”

    李自成摆摆手,道:“你们是使者,朕不会为难你们,回去吧,告诉弘光帝,告诉江南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华夏的土地上,便是京师,也要执行这些律法!”

    左懋第还想再说什么,刚刚张开嘴,便被李自成挥手止住,“小米,送客!”

    “臣遵旨!”何小米对这些耍嘴皮子的使者,十分不感冒,答应一声,立即道:“三位,这边请!”

    左懋第没法,只得向李自成行了礼,然后带着陈洪范、马绍愉二人离开大帐,连夜回南京去了。

    李自成在召见左懋第他们的时候,第四营的步伐一刻也没停,李绩知道伪明向华夏派出使者的事,他隐隐感觉到,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或许很快就没仗打了。

    他和刘宗敏不同,刘宗敏还年轻,机会有的是,他已经老了。

    李绩明白皇上的心思,或许华夏统一之后,刘宗敏就会被扶正,而他这个第四营的主将,到时候恐怕就要解甲归田了,皇上也许会记住这些年的情分,不会让他回家种地,但他很难再有机会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了。

    想到这是最后的机会,李绩对驻扎滁州、和州的黄得功部展开猛攻。

    虽然军队的数量并不占优势,但战斗力、士气上的优势,在战场上充分体现出来,加上第二营骑兵的协助,第四营数次击败黄得功部,将黄得功部的残余力量,包围在滁州、和州两座孤城内,首尾不能相顾。

    黄得功一面向南京、扬州求救,一面亲自死守和州城。

    天命军的水军,已经赶到南京,江面上除了一艘巨舰,还有五艘硕大的战舰,后面跟着数不清的小型战船和运输船。

    黄得功听说这些战舰上都悬挂着天命军的九州军旗,知道大势已去,援兵肯定没了,即便自己的军队能突围,也是无路可逃。

    无奈之下,黄得功自杀殉国,和州城破。

    黄得功自杀的讯息传到滁州,士兵的士气降到冰点,只坚守了一日,城中的士兵主动开城纳降,滁州遂破。

    李自成兵进滁州,命令随军的左光先从降兵中招募一个师的士兵,在滁州就地操训,等候命令。

    考虑到大量向辽东迁移百姓,暂时有些困难,加上第四营目前只有三个师,并非他心目中理想的四个师的编制,李自成将罗泰从第一师中抽调出来,让他升职为师长,并从和州的降兵中招募一个师的兵力,组建第四营第四师。

    整个长江以北,只剩下被第五营围攻的一座孤城扬州,而天命军的水军已经在长江中游弋,这支孤军,已经与南京失去了联系。

    李自成将滁州、和州的事情安排好,随即兵进江浦县,在南京对岸的浦口码头外围扎下营帐。

    南京城内,马士英再次约见史可法。

    马士英与史可法,既是弘光政权最重要的文官首脑,同时各自又掌控着部分兵权,他们分别是阉党和东林党在大明朝堂的延续,一向互为牵制、互为敌手,然而,此时此刻,这两个朝廷内最大的敌手,却成了相互依靠的坚实盟友。

    这一次,他们不是密会,弘光帝已经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他们已经不需要藏着掖着。

 第1008章 根深蒂固

    史可法一向看不惯马士英的蝇营狗苟,但在江南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不得不选择与马士英合作。全本小说网https://。

    商谈很久,二人的方向一致,但步伐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马士英的意思,可以接受李自成的条件,向天命军无条件投降,至于江南士绅的利益,与他本人没什么关系,如果当时不是为了拉拢史可法,他才不会反对天命军的《土地律》和《税律》。

    史可法虽然不是江南人,却与江南的官商士绅由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能不考虑背后的支持者,如果没有江南士绅的支持,他如何与马士英斗法这么久?

    虽然心中明白,一旦天命军打过长江,江南的富庶之地,必定毁于战火,但就这么将自己和江南士绅交给天命军,他实在不甘心!

    马士英似乎更明白局势的发展,“史大人,自古以来,岂有仅仅依靠长江而守住江南?何况天命军的水军已经停泊在南京外江面上,你看那战舰,朝廷的那些烂木船,能阻挡这些战舰吗?”

    史可法沉吟不语,心中还在想着,如果华夏国能放弃商税,便是放弃江南,也不是不可以……

    马士英急了,恨恨地道:“我说史大人,你怎么就不开窍呢?除了水军,四川、湖广都有华夏的驻军,如果他们东进,可是没有长江这道天堑!”

    “湖广至南京,中间隔着江西,”史可法道:“江西不是有左良玉的大军吗?”

    “左良玉?”马士英嗤之以鼻,左良玉和他的老师侯恂,一向与东林书院的人走得很近,平日只知道搜刮民财,“当日在河南、湖广,左良玉的数十万大军,在天命军面前,每次都是大败而逃,何况天命军今日更为强大?相信左良玉能阻挡天命军,还不如相信崇祯帝从皇陵中爬起来……”

    “马士英,你……你大逆不道!”

    史可法拍案而起,没曾想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便是慌慌张张的声音,“首辅大人,不好了……”来人在门外顿了一顿,方才将房门推开一条缝,看了马士英一眼,却没有说下去。

    “慌什么?出息!”马士英见是自己的府丁,遂喝到:“是天塌下来了,还算天命军打过长江了?”

    “天没有塌下来,天命军也没有打过长江,”府丁躬着身子道:“可是,天命军已经用战舰攻击下关码头……”

    “下关码头?”史可法吃了一惊,天命军这么快就打过长江啦?难道……他看了眼马士英,道:“首辅大人,下关码头是你的防区吧?码头上不是有虎蹲炮吗?”

    马士英睨了史可法一眼,向府丁道:“码头上开炮了吗?”

    “回首辅大人,码头上开炮了,但根本没用,”府丁唯恐马士英责骂,便小心地道:“天命军的战舰上,火炮比虎蹲炮大得多,射程也远得多,虎蹲炮根本无法还击,还损毁了不少……”

    岸炮的射程,竟然比不上舰炮?马士英也是暗暗心惊,沉思片刻,却是看着史可法,脸上颇有幸灾落祸的喜色。

    府丁继续道:“天命军的舰炮,使用的都是开花弹,码头上的兄弟们伤亡惨重……恐怕……恐怕支撑不了太久……”

    史可法的脸色都变了,他狠狠瞪了马士英一眼,却也无计可施。

    难道长江这道防线,在天命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吗?

    史可法颓然靠在椅子上,如果沿江的防线被天命军破了,朝廷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还要什么脸面向李自成提出条件?

    难道江南的士绅,只能束手待毙吗?

    看马士英的样子,恨不得天命军早些攻破沿江的防线,他好向李自成俯首称臣……

    史可法决定自己去拯救江南!

    他向马士英一拱手,道:“首辅大人,朝廷局势艰难,下官预备面见李自成,当面向他提出建议,如果李自成同意了下官的建议……首辅大人暂时留在南京,掌控江南局势。”

    马士英眯缝着双目,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史可法,心中暗怒:好你个史可法,到了这个时候,竟然私会李自成,将迎接天命军的功劳,完全按到自己头上?

    他和史可法一直明争暗斗,便是首辅的位子,也是生生从史可法的手中抢过来的,眼看着天命军便要打过江南,此时落在史可法的后面,将来在华夏朝中,难道要落在史可法的后面?

    马士英忽地睁开双目,淡淡地道:“为了表示江南的诚意,本官与史大人同行,南京的城防,暂时交给总兵陈洪范!”

    史可法如何不明白马士英的心思,这次与李自成会谈,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便是迎接李自成下江南,也不是没有可能,马士英如何放过迎接李自成的机会?

    如果不是为了江南的士绅,他宁远将这份功劳完全留给马士英,李自成是一国之君,或许更看重官品和江南的发展……

    他向马士英一拱手,道:“事不宜迟,你我这就渡江去见李自成。”

    下关码头正遭到天命军战舰的炮击,暂时无法使用,马士英和史可法,在左懋第的指引下,从东面的民用码头登上了一艘小舟,打起白旗,向对岸的浦口驶去。

    刚刚行至江心,小舟便被天命军俘获,幸好有不少士兵认识两次出天命军的左懋第,士兵们并没有为难他们,只是将他们带至浦口码头外天命军的大帐。

    李自成听说左懋第再次求见,不禁微微一笑,事不过三,左懋第第三次出使,华夏与伪明的和议,应该会有最后的结果了吧?

    这次再无法取得进展,眼看着天命军便要打过江南,也就没有和议的必要了。

    李自成并不担心军事上的事,相反,他稍稍有些担心的,倒是江南的士绅、百姓,一旦江南燃起战火,百姓固然遭殃,江南士绅恐怕也会元气大伤,如果毁了富庶的江南,实在有些可惜!

    他正在西北大力发展工商业,而富庶的江南,或许是最适合工商业发展的,无论是充裕的资金,还是数百上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只要适当引导,江南完全有可能执华夏工商业的牛耳。

    当年在西宁、兰州发展工商业,实在是迫不得已,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地,并不在天命军的手中……

    李自成思索片刻,决定西安见见左懋第再说,希望弘光伪明政权的有识之士,能看清天下大势,做出有利于华夏的选择。

    何小米领着三位使者入了大帐,除了左懋第,另外两位都是陌生人。

    左懋第虽然走在最前面,但已经没有了上次自信和坦然,稍稍犹豫片刻,终于还是跪拜于地,“左懋第叩见皇上!”

    左懋第的身后,一名五旬开外的老者,身着锦服,头戴乌纱,显然是伪明的高官。

    他向前走了两步,越过左懋第的位置,毫不犹豫第跪倒在地,“大明首辅马士英,叩见皇上!”

    马士英?

    李自成一愣,这不是弘光伪政权的第一权臣吗?他怎么来了?

    原本与马士英并肩而入、四十出头的人,显然也是高官,他稍稍迟疑片刻,又看了眼跪倒在地的马士英,方才缓缓曲了双膝,与马士英并肩而跪,“大明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叩见华夏皇上!”

    史可法?

    李自成更加惊异了,后世的史书上,这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为了抗清,不仅搭上了身家性命,还导致满清在扬州屠城……

    “扬州十日”不仅是汉人的耻辱,也是汉人心中永远的痛,罪魁祸首自然是满清,但史可法不识时务,明知扬州城内只有孱弱的忠贯营,却偏偏以卵击石……

    算了,面对外族的屠刀,能坚持民族气节的人,总是值得尊敬的!

    李自成看了眼下跪的三人,尽量抑制心中的激动,淡淡地道:“免礼、平身!”

    “谢皇上!”三人起身后,在李自成面前垂手而立。

    李自成的大脑,一直在高速运转,马士英、史可法这两位弘光伪政权最有权势的高官同时来访,已经表现了弘光伪政权最大的诚意,几乎等同于弘光帝亲自渡江求饶。

    与他们两人相比,随行的左懋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马士英、史可法同时造访,弘光伪政权求和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只是不知道马士英、史可法会提出什么新的条件,是为了江南的官商士绅,还是为了弘光帝?

    李自成倒是希望,华夏能彻底一统,江南这个重要的地区,最好不要留下尾巴,让后人为难,甚至埋下独立的倾向。

    他给三人赐了座,又让亲兵奉上茶水,淡淡笑道:“军营中艰苦,比不得江南,这些茶水,也就是朕的一番心意!”

    “皇上言重了!”马士英坐了半个屁股,然后向李自成拱了拱手,脸上满是谄媚之色。

    李自成忽地发现,马士英称呼自己为“皇上”,而史可法称呼自己为“华夏皇上”,两人的心思,显然不一样,左懋第与马士英一样,也是称呼“皇帝”,应该是马士英的人。

    在伪明的朝堂,马士英应该占据上风,而史可法有江南士绅的支持,朝中的地位却是根深蒂固!

 第1009章 二选一

    李自成的目光,在两人的脸上迅速扫过,马士英比较谦恭,左懋第习惯性地大气也不敢出,而史可法端坐在马扎上,微闭双目,脸上有一种淡淡的高贵之气,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全本小说网,HTTPS://。m;

    难道这就是东林党所谓的气节?伪明政权只剩下一口气了,还以为自己是大明的正统,代表着整个华夏的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