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688部分

灭明-第688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杭州向北,官道经过浙江省湖州府,最后回到江南省南京府,这一段官道,因为天目山、茅山所阻,道路稍稍有些曲折。

    的确是环太湖。

    李自成不明白,为何环太湖地区成为华夏最为富庶的地区,但这条环形官道,应该就是后世的沪杭宁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最核心的地区。

    原来江南的富庶,曾经延续了数百年。

    如果将西面的江南省太平府(芜湖)、宁国府、广德府、徽州府,南部的浙江省严州府、绍兴府、宁波府纳入进来,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不逊于欧洲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

    这样规模的工业区,加上京师、西宁…兰州,完全有可能带动整个华夏的工业化!

    李自成尚在思索,何小米来报:“皇上,郭维经大人、苏福东主来了!”

    李自成的目光,继续盯着行军地图,随口道:“让郭维经进来吧!”

    少顷,郭维经随着何小米来到东暖阁的御书房,见到李自成,忙叩拜于地,“微臣郭维经,叩见皇上!”

    “免礼平身!”李自成终于抬起头,道:“郭爱卿过来看看!”

    “微臣遵旨!”郭维经快步过来,顺着李自成的视线,目光也是落在行军地图上,一时却不知何意,“皇上……”

    “郭爱卿是江南省交通部长,自然要熟悉江南省的交通状况……如果现在不熟悉,将来总是要熟悉的,”李自成指着地图上的官道,淡淡地道:“苏州至松江的官道,为何如此向北拐弯?此地可有山势所阻?”

    “这个……”郭维经的脸上霎时冒出冷汗,支吾着道:“微臣实在不知……”

    李自成并没有责罚,只是淡淡地道:“郭爱卿原本并非工部的官员,如果不明白,也是情有可原,不过,郭爱卿要明白,你这个交通厅长,不能永远呆在南京,要经常去各地走走,何地需要修路,何地需要架桥,何地道路被山势、河流阻挡,需要改道,等等,都要了然于胸。”

    “微臣惭愧……”

    “惭愧不能解决问题,”李自成道:“朕打算修建一条环太湖大道,爱卿尽快组织人手查探道路,以原先的官道为依托,特别要查探苏州至松江,杭州经湖州至南京的路段,尽可能让道路笔直,也要兼顾沿途的州县。”

    他担心郭维经不明白,便说出自己的设想,让郭维经适当地补充。

    李自成特别告诉郭维经,未来的官道,标准宽度为一长五,路基宽度不得少于一丈八!

    郭维经十分惊讶,环太湖的道路,大部分都能达到这个宽度,基本上不用拓宽,“皇上,需要组织人手将路基压实吗?”

    “如果是原有的路基,经过长时间的行路,基本上不用压实,除非是特殊路段,”李自成道:“但爱卿要准备青壮,朕要重修这条大道。”

    “重修?”

    “奥,朕忘了告诉你,环太湖地区,是江南最为富庶的地区,车马众多,”李自成笑道:“为方便百姓、商贾通行,所以朕打算修筑一条平坦的大道,未来的大道,不受天气的影响,即便是阴雨天,车马也能正常通行。”

    “……”

    “爱卿的任务,是先行勘察、完善路基,”李自成道:“对了,还要预备大量的青壮,用于修筑大道!”

    “微臣遵旨,微臣会立即着人勘察,不,微臣会亲自勘察……”

    李自成点点头,道:“也要组织筑路、桥梁方面的专家随同勘察,朕看这条官道上,并没有宽阔的大河,大道不用避让,”顿了一顿,又道:“三十丈之内的河流,河面上都可以架桥,不用考虑河流的因素。”

    “微臣遵旨!”

    郭维经告辞离开之后,李自成方才召见了苏福。

    李自成经过简单的考察,认为南京三大富商黄庆、苏福、周祥林,苏福最遵守商道,人品也不错,所以预备将生产自行车的事,完全交给他。

    但苏福并不知道李自成为何召见他,入了御书房之后,战战兢兢行了大礼,“草民苏福,叩见皇上!”

    “何东主免礼!”李自成招招手,让苏福靠过去,指着地图上圈出的红线道:“何东主看看,这条红线有什么意义?”

    “红线?”苏福大着胆子凑过去一看,不觉皱了眉头,思索片刻,眉头忽地舒展开,忙道:“皇上,这是江南最为富庶的地方,江南省的南京、镇江、常州、苏州、松江,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

    “苏东主好眼力,不愧是南京商界的翘楚!”李自成笑道:“朕用红线圈起来的部分,的确是江南最为富庶的地方,怎么样,除了这些地区,还有吗?”

    “皇上明察秋毫,草民佩服!”苏福拱手道:“外围虽有一些地区也算富庶,但与这些地区比较起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李自成点点头,道:“依苏东主看,这些地区之间,本身有没有明显的差别?”

    苏福思索片刻,道:“若说差别,草民还真了解一些,这些地区,自身发展也不平衡,南京为区域之首,其次是苏州、松江、杭州,镇江、常州、嘉兴、湖州又次之!”

    李自成知道,一个地区的发达,总会有一个龙头城市,然后才是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南京虽然距离太湖稍远,但做为大明的南都,政治上的优势太过明显,能从环太湖的群城中脱颖而出,实在算不上稀奇。

    他看了眼行军地图,南京做为区域中心,却在这根“红线”的西北角,不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等到环太湖大道修筑完毕,尽快修筑以南京为中心的交通网络,至少要延伸至西南方向的太平府、江北的滁州。

    李自成又道:“苏东主,江南八府,富庶的原因是否相同?”

    苏福思索片刻,道:“据草民所知,南京的富庶,乃是因为积年累月所致,加上是南都所在;苏州、松江、杭州的富庶,主要在于织布,其余四府,织布所占的份额也是很大。”

    李自成见苏福若有所思,估计他想岔了,便淡淡笑道:“江南的富庶,不能仅仅依靠织布呀!”

    “皇上的意思……”

    “如果有一天,织布行业受损,整个江南,岂不要急剧衰落?”

    苏福似乎不太赞同李自成的意见,却也不好断然否定,便小声道:“皇上,无论到什么侍候,百姓总是要穿衣的……”

    李自成淡淡笑道:“或许苏东主说得不错,织布行业永远不会衰败,但越来越多的行家加入到织布行业,布匹生产过剩,那是迟早的事,即便生产布匹的厂家不会倒闭,利润恐怕也会大幅降低!”

    苏福面不变色,但心中却是十分吃惊,皇上怎的知道织布行业的现状?既然知道,或许有解决的办法,他忙拱起手,道:“皇上忧虑得是,草民从事织布行业已经三代,每每看到织布行业不断加入商家,草民也是担忧,不瞒皇上,现在的织布行业,利润已经不足一成半,草民也是靠着厂子众多,勉强维持运转。”

    “哈哈!”李自成大笑过后,却是不语。

    苏福心中一动,忙道:“草民愚钝,求皇上赐教!”

    李自成笑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苏东主愿意选择哪一样?”

    “啊……这……”苏福大惊,皇上果然有了解决的法子,他略一盘算,道:“草民自然‘人无我有’!”

    时间宝贵,李自成决定不再藏着掖着,笑道:“苏东主可知,为了促进江南八府之间的人员和物资流通,朕打算修筑‘环太湖大道’,不是简单的夯实,而是真正的平坦的水泥大道,不知道苏东主可曾听说过?”

    “水泥大道?”苏福想起来了,“似乎穆东主说过,西宁就有这种平坦的大道,似乎不受雨水的影响……”

    “苏东主说得不错,就是这种大道,”李自成淡淡笑道:“一旦大道通行,普通的车马会更加通畅,此外,还适合一种叫‘自行车’的交通工具,虽然载重量不过一两百斤,但速度很快,几乎比得上奔马,不知道苏东主可有意?”

 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

    苏福并未听说自行车的事,更没有见过自行车,便道:“皇上的意思……”

    李自成不知道苏福是装傻,还是害怕新生事物,便悠悠地道:“不瞒苏东主,这种自行车已经在西宁出现了,每个时辰能行使四十里,如果是体力不错的年轻人,每日五个时辰,最多可以行使二百里……”

    “二百里?”苏福几乎惊叫起来,如果一日能行使二百里,那对生意上的事,可是大有帮助。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李自成告诉苏福,自行车是一种机械,只需简单的保养,不需要战马的草料;自行车不会疲劳,或许一日之内,速度于战马相当,但如果是数日,甚至是十日、半月,便是最优良的战马,也比不上自行车。

    苏福没有说话,他一直在仔细听讲,虔诚得就像是小学生。

    这些话如果不是出自皇上之口,他绝对不会相信……

    等到李自成说完后,他才反应过来,小心地道:“皇上,世上真有自行车存在?”

    李自成淡笑道:“在西宁、兰州,自行车已经不算稀奇的物事,便是普通的商家、大户,家中也会备有自行车!”

    苏福急道:“皇上,草民……草民如何才能生产出自行车?”

    李自成笑道:“在南京,苏东主可是第一个接触到自行车的人,不知道苏东主是否相信朕所说的话?”

    “相信,相信!”苏福一迭连声,皇上金口玉言,谁敢不信?

    “要生产自行车,就得购买自行车的一整套生产技术,”李自成道:“按照它的实际价值,至少能值五万两银子,不过……”

    苏福心道:五万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这还只是购买技术,如果要生产自行车,还需要厂房、人工、材料等等……

    李自成心中明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一次性投入数万甚至十万两银子,的确需要魄力,苏福即便是巨富,也不会不考虑将来的收益,便道:“研究技术的人,也需要银子吃饭,不过,他已经在兰州卖出了技术,将来还会在京师出售,所以,朕和技术的主人说好了,只需要一万两,也算是对发展江南经济、帮助百姓致富做些贡献。”

    “一万两?”

    “苏东主可千万不要以为朕是在贱卖技术,”李自成道:“用一万两银子购买技术,朕是有条件的。”

    “请皇上明示!”

    “其一,苏东主及亲眷,无论将来是否为官,都不得参与党争,不得为别有用心之人捐款。”

    “草民谨遵圣谕!”

    “其二,不得盘剥百姓,江南八府,并没有执行《土地律》,也就是说,缺少土地的百姓,并没有从新朝华夏国收益,江南的厂家,有责任为百姓们提供一份工作,酬劳不能太低,朝廷将来会制定相关的律法,商家要吃肉,也得给百姓们一点汤,他们辛辛苦苦替商家卖命,商家至少要保证他们比周围的农户生活得更好!”

    “这……”苏福一时不敢答应。

    李自成道:“不仅苏东主,朝廷的律法,江南八府所有的商家都必须执行!就看苏东主是否带头执行朝廷的律法了。”

    苏福的大脑快速运转。

    他虽是巨富,但毕竟是商人的身份,商人在大明的身份极低,士农工商兵,商人只是比最卑微的普通军户身份强些,连卑贱的农人都不如。

    平日见了官员,都是低人三等,但今日却是在乾清宫东暖阁做客,与皇上面对面交谈、谋划未来。

    更让他惊异的是,他虽然出生商户世家,但对行商的认识,似乎不如行伍出身的皇上,皇上口中说出不少新词汇,都是他闻所未闻。

    最让他感觉不可思议的是,皇上告诉他,行商并非是最赚钱的行业,如果开办工厂,生产各种新奇的货物,利润远远大于普通的行商所得……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这是商家的至理名言,亦是不传的秘密,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皇上以万两银子的价格出售自行车生产技术,说是半卖半送,背后究竟有没有不可告人的勾当?

    如果皇上动用手段,便是让他捐献数万两银子,难道他还能拒绝?

    区区一万两,还出售了自行车生产技术!这样的皇上,实在让人看不透!

    回去之后,一定要厚着脸皮向穆青山求教,穆青山从西宁就跟随了皇上,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哪位商户最了解皇上,这个人一定是穆青山!

    苏福忽地想起皇上还在等待自己搭话,忙拱起手道:“草民愿意遵守华夏的律法,听从皇上的教诲!”

    李自成总算松了一口气,明明是送给苏福发大财的机会,搞得跟化缘似的!但大局已定,他的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

    李自成和苏福谈了很久,从自行车的前景谈到国家的发展方向,从江南的“特区”性质,到百姓的活路,他最后告诉苏福,一个优秀、有责任感的商人,不仅要追究最大的经济效益,也能为社会、国家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

    苏福离开乾清宫的侍候,已经是晚膳时间了。

    李香君、周清柔送上可口饭菜,份数不多,只有六菜二汤,却非常精致,足见她们在膳食上下了功夫。

    二女已经习惯了与李自成同坐同食,但柳如是却是立在一旁,完全就是宫中的女奴,不管李香君、周清柔如何劝说,就是不肯入席。

    李自成心中明白,柳如是虽然“自愿”留在宫中伺候自己,但她对钱谦益的感情,一时恐怕放不下,现在应该还是爱恨交织的阶段,不能操之过急,遂淡淡地道:“柳姑娘既然留在宫中,也别当自己是客人,坐下用膳吧!”

    柳如是瞥了李自成一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坐吧,那是将自己归入李香君、周清柔同类;如果不肯就坐入席,又拂了李自成的面子。

    李自成毕竟是皇上,她一个院子出身的孤女,拿什么向皇上叫板?连钱谦益这个软骨头都将自己拱手让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