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705部分

灭明-第705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讯息不是他最期望的南海舰队传过来的,而是第四营的主将李绩着人送来的。

    第四营与第九营合力拿下了广州,除了海上的琼州府,以及最西面的廉州府,整个广东,已经尽属华夏……

    广东省没有什么剧烈的战斗,绝大部分官员都是主动开城纳降,暂时都是留任,等待朝廷的最后任命;

    李绩还着人前来问询,第四营与第九营,接下来是攻打广西,还是贵州?

    李自成将讯息收起,快速用过早膳。

    正好等待南海舰队的讯息,闲得无聊,便展开行军地图,仔细查看起来。

    江西、福建、广东先后归属华夏之后,原先大明的南北十五省,现在只剩下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了。

    这三个省份,都属于西南的蛮荒之地,汉人在数量上并不占据优势,又是深山、高原地形,历来都是羁押性质,多是任用当地的头人管理地方政务,甚至连税收都交给地方,基本上就是“土司制度”,土司掌握着地方的政务、军事、财政大权,名义上属于大明,日常年份象征性上交一些赋税。

    如果遇上灾年,都是大明朝廷供养着地方。

    一旦土司觉得自己的腰板子硬了,就会起兵叛乱,公然要求独立。

    大明朝廷虽然向当地派过不少流官,但这些流官最多就是土司的副手,并不掌握实权,更没有兵权,甚至自己的性命都掌握在土司的手中,指望流官监督土司,实际上根本不现实。

    谁让朝廷在当地没有真正的驻军呢?

    朝廷有力量解决土司问题,也就不会容忍土司们存在了,如果朝廷没有足够的军事和财政上的力量解决土司问题,几个连性命都掌握在土司手中的文官,难道能监督土司?

    纸糊的窗户,里外都是亮堂堂,大明朝廷明白,当地的土司更是明白!

    数百年下来,除了少数土司因为造反,被大明朝廷镇压后砍了脑袋,地方上“改土归流”,趁机消灭了土司,绝大部分地区,朝廷已经丧失了控制的力量,土司的势力越来越大,根本不会将大明朝廷放在眼中。

    朝廷为了对付北方的边患,对南方的土司一忍再忍,甚至撤走了所有的流官。

    南方的局面,越发难以收拾。

    到了崇祯年间,在昆明镇守了二百余年的沐氏家族,也是渐渐压不住当地的土司。

    大明立国以来,北方的边患、国患层出不穷,先是蒙古各部,然后是从蒙古人中分出去的瓦剌人,最后是辽东的鞑子!

    李自成心想,如果不是北方的这些祸患,以洪武、永乐的强势,会不会将南方的土司收拾了?

    没有如果,大明留给华夏的,不仅是内乱,更有外患,还有像云南、贵州、广西这样的属地,丢了可惜,将来还会留下骂名,收下来又可能消化不良……

    当日天命军征伐湖广的时候,遇上了一直流窜作战的“八大王”张献忠,威逼、利诱之下,将张献忠的数十万人赶去云贵。

    一者是防备张献忠祸乱江南,二者,就是让张献忠利用手中的屠刀,去云贵高原去开拓汉地……

    现在的云贵,沐氏家族、地方土司、张献忠、天命军的第八营,四方势力在当地角逐,恐怕乱成一锅粥了。

    有张献忠在当地搅局,可以大大削弱土司的力量,至少汉人在当地有了立锥之地,不像沐氏家族,对土司只有怀恩,却不能施威……

    云贵乱了没什么关系,这地方本身就没什么经济基础,原本就贫瘠,乱了才好,经过杀戮、战乱之后,百姓才会想着安定,那些心怀不轨、火中取栗的人,恐怕死得差不多了。

    张献忠不是喜欢屠杀吗?

    大乱之后,才会有大治!

    云贵乱过一段时间,恰好天命军腾出手来,或许赢得大治的机会!

    广西的情形就简单多了,又是紧邻广东、湖广,倒是可以先行拿下,然后……然后先行归化当地的异族,就像四川、青海、甘肃那样,比“改土归流”还要彻底,一劳永逸!

    等到当地的百姓安抚得差不多了,华夏的工业化,也该进入广西的地界了吧?

    百姓只要能过上好日子,谁还记得自己原先是什么民族?连语言文字都没了……

    李自成暂时忘记了东番岛的事,嘴角也是露出笑容。

    这个时代,没有“人权”,没有国际组织的监督,“丛林法则”更加盛行,如果趁着时代的机会,将华夏变成单一的民族,算不算是对华夏最大的贡献?

    当年对云贵的布局,现在快要到收获季节了吧?

    土司、沐氏家族都是要消灭的,张献忠怎么办?是让张献忠归顺华夏,还是让他继续为华夏做些贡献?

    李自成闭上双目,思索了很久,最后给李绩回了信:拿下广西,陈兵云贵边界,相机而动,配合第八营!

    回信极为简短,如何配合第八营,李自成并没有明说,就靠李绩自己去理解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多了也没用,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千里之外的人,哪怕是皇上,也无法掌控局势的发展。

    不过,想到第四营、第八营、第九营可能在云贵碰面,将来可能遇上军队的协调问题,在回信的时候,另外传出密旨:在云贵战场上,第八营、第九营都受李绩节制。

    还有一点,就是兑现当时的承诺。

    当日左良玉归顺天命军的时候,知道自己得罪过天命军和李自成,自己完全放弃了想法,只是为儿子左梦庚求个前程。

    李自成当时答应他,一旦第九营协助第四营南下,拿下广东省,就可以给左梦庚封爵,现在广东省基本已经归顺了华夏,是该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这个爵位,主要是看在左良玉全军归顺的份上,左梦庚本人的军功并不大,所以,爵位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太高。

    李自成思索片刻,决定敕封左梦庚为宁南伯,封爵的诏书,连同军令一同传至前线。

 第1044章 荷兰战俘

    第1044章 荷兰战俘

    李自成是天黑之后才收到来自东番岛的讯息,这还是周坤在战斗结束之后,立即着快船送过来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虽然来得迟了点,但结果却是李自成最想要的——南海舰队的已经顺利占领了热兰遮城,以及西面的港口。

    俘获了四百余荷兰人,包括荷兰驻福摩萨的长官麦尔,还有十余艘大小战舰和运输船、近千支火#枪、数不清的弹药……

    这次的斩获,不可能没有银钱,但周坤没来得及清点,暂时不知道数目。

    同样来不及清点的,还有热兰遮城内的汉人数目、地位,以及土著的概况,不过,周坤倒是将这次偷袭东番岛的战略,说得非常详细,或许是战斗之前就预备好了,等到战斗结束,只要将结果填上去就行。

    南海舰队并非从荷兰人控制的港口登陆,而是从北面的荒滩登陆的,登陆之后,兵分两路,第一营攻打热兰遮城,第二营围点打援,伏击港口的荷兰士兵。

    等到第二营将港口的荷兰人消耗得差不多了,天色已经快要亮了,主力战舰从海上发起攻击,用开花弹摧毁了港口的残敌,老式战船载着士兵抢占了港口,彻底歼灭了港口的残敌……

    整个战斗过程,就像是教科书,未来或许能载入史册……

    李自成看着周坤传过来的讯息,马上就想到,华夏或许缺少一所海军学校,不,也缺少一所陆军学校!

    这次战斗虽然是偷袭,但荷兰人手中的火#枪也不是吃素的,南海舰队肯定有不少的伤亡,不过,周坤没有汇报,或许尚未统计出来……

    既然有战争,就会有伤亡,面对西洋的海军,华夏并没有多少技术上的优势,“零伤亡”的战争,是不会存在的,只能做为军方的最高理想。

    关键是结果。

    华夏是一个国家,与荷兰人的海商性质不同,无论多大的伤亡,华夏承受得起。

    李自成立即让亲兵去传召张肯堂、李长祥,让他们明晨来见,然后收起讯息,独自沉思了很久,方才拥着周清柔沉沉睡去。

    翌日天明,李自成在操训场小跑了一会,刚刚在用膳,张肯堂、李长祥二人便来求见。

    李自成不慌不忙用过早膳,思索片刻,便召见了二人,其实也不用多说,上次在泉州的时候,已经召见过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将来去东番岛任职。

    “小人等叩见皇上!”张肯堂、李长祥都给李自成行了参拜大礼。

    “免礼平身!”李自成没有浪费时间,非常直接道:“两位收拾收拾,今日便要就任。”

    “就任?”张肯堂一愣,但瞬息就反应过来,“皇上是说,去东番岛就任?东番岛不是有红毛荷兰人……”

    “错,”李自成断然道:“已经没有东番岛了,朕上次已经告诉你们,是台湾岛,宝岛台湾!”

    “小人死罪……”

    李自成没有责罚,而是道:“台湾岛上,已经没有红毛人了,红毛荷兰人,已经向华夏投降,归还了台湾岛!”

    “归还?”张肯堂奇道:“这么快?荷兰人是如何归还的东……不,归还的台湾岛……”

    “这个,自然是依赖南海舰队,”李自成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便道:“朕上次已经说过,台湾岛,朕是要立省的,台湾的第一任省长,便是张大人了。”

    “臣多谢皇上!”

    李自成让张肯堂起身,目视李长祥,道:“朕打算将荷兰人的热兰遮城更名为安平府,这知府一职,非李大人莫属!”

    “臣谢过皇上!”李长祥也是叩拜谢恩,知府一职,他并不意外,上次皇上已经和他说了,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张爱卿、李爱卿,台湾省之事,朕上次已经说了很多,”李自成顿了一顿,方道:“台湾省新立之地,你们知道该做些什么?”

    张肯堂道:“皇上上次说过,台湾新立,岛上有不少土著,臣等自然要行归化之事……”

    “张爱卿如此来看,其实也没什么错,不过,”李自成道:“归化之事当然重要,但也不能强求,爱卿等去了台湾,只要关心百姓、土著,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土著自然归心……”

    “臣等铭记于心!”

    李自成点点头,道:“台湾乃海贸中转之地,贸易可以富商,也可以富民;此外,朕听说,台湾岛上,适合种植甘蔗,以后可以提炼砂糖,如果讯息属实,爱卿可以在岛上斟酌,多予百姓土地,扩大甘蔗种植面积……”

    “臣受教!”

    李自成又交代了几句,然后让二人前去准备,尽快搭乘小船前去安化城,将台湾省地方官府搭建起来,安化府应该不是台湾的首府,但张肯堂暂时只能去安化府任职,等到拿下台湾岛北部之后,首府应该在北方。

    如果论起现在的发达程度,荷兰人在南部经营得更久,南部应该更加发达,但李自成将台湾的首府放在北方,自然是盯着北面的那些岛屿。

    张肯堂、李长祥二人走后,李自成也没闲着,他立即让亲兵前去传讯,让泉州知府夏雨金、漳州知府赖继瑾,安排移民的事。

    李自成从郑芝龙的口中得知,现在的台湾岛上,土著约有十万人,而汉人已经达到三万。

    无论土著是什么民族,只要没有文字,同化起来难度不大,而且台湾做为贸易中转站,经济的发展速度会很快,土著如果能跟着收益,事情越发简单。

    虽然郑芝龙尚未传回讯息,但李自成并不着急,南海舰队的第一营、第二营已经在台湾南部站稳脚跟,即便郑芝龙未能拿下北部的圣多明哥城和圣萨尔瓦多城,接下来的战斗,也是陆地上战斗,南海舰队完全可以沿着海岸线北进,将荷兰人彻底驱逐出去。

    对华夏来说,台湾岛的土地并不算太大,但地位却是极其重要,尤其是未来的海外贸易和南海舰队,台湾岛就是前出太平洋最重要的支点。

    “李自成”来自后世,自然不会放过收回台湾的机会。

    午后,郑芝龙着人传来讯息。

    鹭岛基本上在台湾南部的安平府正西,距离台湾岛北部更远,计算时间,这批传令兵差不多在大海中航行了一夜。

    郑芝龙没有让李自成失望。

    他对台湾附近水域,甚至台湾岛更为熟悉,这次偷袭,不仅拿下了淡水河口的圣多明哥城,还派出一支分舰队拿下了东北部鸡笼河口的圣萨尔瓦多城,圣萨尔瓦多城乃是西班牙人所建,荷兰人驱逐了西班牙人,将圣萨尔瓦多城更命“北荷兰”。

    这两座城池回归华夏,自然要抹去荷兰人的痕迹,圣多明哥城位于淡水河口,更名为淡水,倒是合适;圣萨尔瓦多城也要更名,既然在鸡笼河口,按理说更名鸡笼,也算合适。

    不过,李自成嫌弃“鸡笼”这个名称太土,想到了后世,干脆更命为“基隆”,既与“鸡笼”同音,又有“基地昌隆”的意思,就连“鸡笼河”,也一并更命为“基隆河”。

    李自成不知道淡水、基隆两城的大小,究竟是立县,还是立府。

    郑芝龙虽然留下了一份东番岛的地图,不过,地图上太过简略,除了最北部和最南部,连山川河流都不太清楚。

    台湾岛的北部,将做为台湾省的首府,姑且不论淡水、基隆两城的大小,至少这个省域的中心,应该有一定的纵深。

    李自成对着郑芝龙送来的讯息,独自思索了很久,还是没有头绪,如果不是华夏国内千头万绪,他真想去台湾岛实地看看。

    暂时没时间去台湾,李自成只能对着地图。

    从淡水河口逆流而上,倒有一大片低洼的土地,因为远离河口,贸易上不如淡水、基隆便利,但纵深却是比淡水、基隆大了很多。

    他想起了后世的“台北”,对,叫台北府,从地图上,台北府处于中心位置,西面是淡水城,北面是基隆城,恰好是台北府下属的两县。

    台湾岛是狭长的地形,仅有北部的台北府、南部的安化府还是不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