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71部分

灭明-第71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进转身欲待逃跑,但骑兵距离他不过数十步,这时候才想到躲开,根本来不及了,尖刀阵型的最前端,正是奔着陈进去的,刚才骂李自成的时候,被士兵们瞄了,虽然还不知道他是谁,但阵型催动,第一个要杀的,便是这个天杀的矮矬。

    听着身后飓风般侵袭过来的骑兵,陈进再也顾得面皮了,他吓得大叫,“骑兵来了……顶住……别跑,等等我……”

    陈进身边的士兵,也被骑兵的气势吓破了胆,九死一生时刻,谁还顾得二少爷?“大难临头各自飞”,二少爷,自求多福吧!

    他们毕竟不是严格训练过的士兵,只是陈府的奴仆,平时拿着各式兵器,依靠数量的优势,或是陈府的威势,吓唬百姓还行,在骑兵面前,他们连反击的胆子都没有,一个个将后背留给明军。

    陈进叫天不应,等待他的,只有明军的长枪,他亲眼看到,三柄锃亮的枪头,从前胸洞出,枪头染血,淅淅沥沥,像是下着血雨……

    他以为自己要死了,但身子并没有传来剧痛,脑子一时糊涂,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想要用手摸摸胸前的创口,手背像是灌了铅似的,半天都不能移动分毫。

    在这时,猛听得对面一声大喝:“起!”长枪带着五脏六腑的残渣从后背滑出,陈进的身子被抛向天空,断线风筝似的在空翻个几个滚,随即重重地摔在地面,“啪”的一声,肉沫横飞,血迹飞溅。

    “杀强盗……”

    陈进的死,并不能阻挡骑兵的步伐,李过亲自出任尖刀阵型的刀尖,骑兵一阵风似的从步兵身边穿过,落下一地的血迹。

    伤兵完全失去了奔跑能力,只能在地翻滚着惨叫,期待救援,或是明军能手下留情,剩余的数名士兵,此刻楞在原地,前面是明军的骑兵,后面则是则是冷眼旁观的李自成,也是一支骑兵。

    李过与土人步兵交错后,立即勒住马缰,战马转身,重新形成尖刀阵型,向回冲杀一次。

    骑兵过处,风卷残云,地再无站立的土人,是刚才的伤兵,也是大部被战马践踏,早已面目全非。

    不待李过调转马首,远处却有两骑如飞而起,朝明军扑来,后面跟着大批步兵。

    “进儿……”

    “进弟……”

 第107章 北川县

    骄阳如血,仇恨似刀。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两匹黄骠马的汉子,也不管陈进死活,却是直奔李自成而来,马两人,一使长枪,一使狼牙棒,尚有二十余步,长枪长者已是挺枪在胸,双目似乎要喷出火来,“敢伤吾子,拿命来……”

    使狼牙棒的年轻人,却是紧催战马,抢在老者的前面,狼牙棒已经高高举起,武松打虎似的,随时要将面前的敌人砸成肉饼。

    李自成心冷笑,匹夫之勇,何足道哉!拈起花枪,欲待亲自阵,教训这个不知死活的大土司,身旁的何小米抢先把手一招,:“兄弟们,杀强盗!”

    “杀强盗!”

    十名亲兵齐声大喊,手的长枪已经端在胸前,一色的刺杀动作。

    李过刚才刚才全部斩杀了行凶的二十余士兵,心得意,回归本阵的时候,有意炫耀一番,高举长枪,仰天大笑,战马一时立脚不住,却是直冲队伍最后,甚至背对战场,陈有道、陈英又是极速俯冲,战马的速度加到最大,待到发现他们时,已是迟了。

    何小米领着亲兵已经与他们已经交手,如果论起单兵战斗力,亲兵只能算等,更不要说对身怀武艺的大土司父子了,但他们是协同性作战,步调一致,十一杆长枪全是奔着敌手之要害。

    陈有道、陈英直取李自成,亲兵们心有恨,在何小米的指挥下,他们也不防守,全是进攻的招式,打算与对手同归于尽。

    同时出手,一招致命。

    亲兵们在出击的同时,已经计算了各自的速度,十一人呈“倒扇形”梯队,从前、左、右三个方向同时出招,枪尖在阳光的反射下,发出夺目的寒光。

    除非对手撤招,或者由进攻转为防守,否则,是拼着伤亡数名士兵,也要让这两名猖狂的敌人三枪六眼,何小米已经做好受伤,甚至是死亡的打算,敢在战场挑衅大人的人,不应该活在这个世。

    陈英率先发现了亲兵的拼命架势,一时惊呆了,想撤退都不行,刚才唯恐战马的速度不快,现在却是无法让战马停下来,更不要说撤退了。

    此时双方的武艺倒是无所谓,关键是勇气,敢于受伤、甚至死亡的勇气。

    情急之下,陈英猛地一拉缰绳,战马吃痛,两脚人立,全身打个旋,勉强没有倒下,但陈英却是从马背摔下来,顾不得疼痛,连狼牙棒也不要了,转身便逃,想要与后面的步兵汇合。

    这样一来,陈有道只能独自对面对十一名士兵了,本来有两人分担,每个人的目标只有一半,现在所有的枪尖都是指向他。

    陈有道一看不好,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无奈之下,将手的长枪一抛,砸向正面的士兵,指望趁着士兵躲闪的机会,强行从豁口突出,只要突破了这道障碍,反击可能没机会,至少可以逃走。

    没想到正面的士兵却是对抛来的长枪置之不理,自顾挺枪直线前进。

    长枪虽然刺亲兵的肩膀,缺口却没有出现,陈有道顿时惊呆了,没想到这股士兵,连性命都不要了,这还是西宁的士兵吗?时间不容他多想,明军的长枪已是奔着要害来了。

    陈有道只得急急从马背跃下,指望像陈英那样,借着步伐的灵活性逃走。

    迟了,实在是迟了。

    如果他不是奔到士兵近前才跳下马背,或者干脆不要杀向李自成,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十一杆长枪悉数刺向陈有道,何小米更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将他刺个对穿。

    陈有道连一句遗言都未留下,转过身看了眼何小米,像是要记住这个仇人的面目似的,目光陡然涣散,脑袋软软地垂下去。

    何小米拔出长枪,却是看向正在奔跑的陈英,到这个时候,他还没奔出十余步,“直接碾过去,杀!”

    马蹄哒哒,密而不乱,亲兵们并没有抢着前,而是保持着“倒扇形”的阵势,向陈英包抄过去,陈英吓得腿一软,反而跑得更慢了,他向前看了一眼,步兵至少还在三十步开外,救援是来不及了。

    陈英咬咬牙,拔出腰间的短刀,指望抵挡几个回合。

    “不知死活的东西,杀!”

    何小米处在队伍的正间,恰好对着陈英,长枪一摆,也不管刺着没有,战马猛地撞过去。

    陈英绝望地倒在地,身的窟窿正自来水似的喷薄着血液,他的身子抽搐了两下,脚猛地一蹬,再也没有了声息。

    战斗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李过这时候才刚调整好阵型,见何小米解决了大土司父子,心稍定,不觉向李自成抱拳谢罪,“大人,属下……”

    “双喜,不要说了,”李自成伸手止住,“将步兵包围起来,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是,大人!”李过得到将功补过的机会,顿时喜出望外,将手一招,“兄弟们,。”

    李过的骑兵不过百余人,但借助马速,气势在草原扩张起来,无限放大了士兵的人数,加亲眼看到大土司陈有道已死,土人顿时失去了战心,一个个抖抖索索,连手的兵器也是拿捏不稳。

    没有僵持多久,一名三十左右、五短身材的汉子,突地扔下手的短刀,跪倒在地,“小人愿降,愿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在生死存亡的时候。

    越来越多的土人开始扔去刀剑,跪倒在地,等待明军的发配。

    李过将那五短身材的汉子带到李自成面前,扔在地,“大人,这是他们现在的首领。”

    “首领?大土司父子不是死了吗?”李自成微微扫了一眼,除了嘴角的胡须有些张扬,看起来还算顺眼,“你是谁?”

    “小人陈久,乃是大土司的家臣!”

    “家臣?”李自成估量,应该是为大土司服务的一种官职,“陈有道家还有什么人?”

    “回大人,陈有道只有两个儿子,都已……已被杀,此外还有一个弟弟,此时正在虎头山的土司府邸。”

    杀人杀死,免除后患,既然陈有道还有一个弟弟,那留不得了,否则将来可能又要出什么幺蛾子,自己不可能长期将目光盯在这些土司身。

    不过,他倒是不清楚,陈有道为何反对牧民改为耕农,他们不是半农半牧吗,难道不知道农业开发的价值,要远远大于牧业吗?“陈久,你说说,陈有道为何反对牧民改耕?”

    “大人,土司大人是……”

    李过把眼一瞪,一脚踹过去,“大人面前,要是敢隐瞒半句,把你的肉一块块割下来喂狗!”

    “是,是,小人绝不敢欺瞒大人,”陈久拱起腰身,缓缓道:“大土司大人担心牧民改耕,将来向西宁卫纳税……”

    “为了些许银钱,竟敢坏我大事,”李自成恨恨不已,“双喜,一会将大土司的家抄了,男丁地斩首,适龄女子……归入水果楼!”

    “是,大人!”李过眉开眼笑,水果楼越来越兴旺,他的属下迟早也会得到月票,兄弟们今天立功了,也许这次能得到战功月票也说不定。

    李自成却是面向陈久,“你是陈有道的家臣,你说说,究竟是牧业好,还是农耕好。”

    “大人,”陈久大惊,低着头避开李自成的目光,“小人是一跑腿的,哪知道这些军国大事,大人说农耕好,那是农耕好。”

    “算你识相,”李自成微微露出笑意,“你可是真心归降?”

    “小人真心愿降!真心愿降!”

    “如果真心愿降,本大人绝不亏待,”李自成面色一凜,警告道:“若是三心二意,阳奉阴违,陈有道的全家,便是先例。”

    “小人不敢,小人绝不会三心二意。”陈久双腿下跪,额头叩在草地。

    李自成示意陈久起来回话,“你可愿意助本大人一臂之力?”

    “小人愿意,只要大人吩咐,小人一定全力以赴。”

    李自成本来不喜欢陈久这种奴颜媚骨的样子,但是他毕竟是土人,对汉人来说,是异族,这样的人物存在,反而有利于自己在北川推广农耕。

    他回身看了眼杜有恒,后者正蜷缩在士兵的身后擦汗,“有恒!”

    杜有恒歪着脚步,慌忙赶过来,“大人?”

    李自成将目光投向东北方清隐隐的远山,“那里该是老爷山吧?”

    “正是!”

    “有恒,此处乃是依山傍水之地,又是河谷所在,天然的粮食产地,为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我打算在此立县,”李自成用手向东岸一指,“北川两岸,同为一体,这所县城的选址,应该在西岸好还是东岸好?”

    “大人,属下查探过,西岸地势开阔,河谷宽度达到数十里,不仅沿河地区,是离河岸远些,将来也可以辟为耕地,”杜有恒悄悄直了身子,也不似原先那样佝偻了,“大人要在此处立县,还是西岸好。”

    “嗯,既然西岸开阔,那西岸吧,”李自成的视线在北川两岸飘忽,“此处紧靠北川水域,叫北川县吧,有恒要抓紧时间,在两岸建立几个村落,至于这北川县首任知县,恐怕没有人有恒更合适了。”

 第108章 声声声刺耳

    “大人?”杜有恒呆了片刻,忽地跪倒在地,“属下多谢大人提携。//全本小说网,HTTPS://。)//”

    他原是西宁卫从三品指挥同知,但在贵武贱的大明,从三品武官见了五品六品甚至七品官,都是要下跪行礼的,之间的地位可见一斑,而他原来的指挥同知之职,也不是一地的主官,权力、油水更是不可与主官同日而语。

    在大明,从官转为武官容易,很可能在品级还会大幅提升,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都是成功的例子,虽然他们的下场并不一致,但要从武官转为官,整个大明时代,鲜有实例,让人称道的更是连史书都找不到。

    更为重要的是,李自成将他提拔到七品知县的位置,显然是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他的重用,至于李自成将来会不会成为盗贼之流,已经不重要了,他现在作为李自成的属下,已经打了李自成的标签,是想要下贼船,暂时也是不可能了。

    “有恒,起来说话,”李自成笑道:“这北川县,还是你最为熟悉呀!”

    “大人,属下自当尽快让北川县运转起来,”杜有恒起身的时候,双手按地,还在肋部抚了两下,显然伤得不轻,“只是……只是北川县没有城郭,属下如何办公?”

    “城郭的事,先缓一步,开春再建,还是先修筑军营与官衙,西面不到十里,是娘娘山,先依山修筑临时军营、官衙,”李自成用手一指跪在地的土人士兵,“这些战俘,将交付与你使用,使用过程,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教育,安心为民的,城郭修筑完毕,可以释放。”

    “是,大人。”有了这些无偿的劳工,杜有恒对建设县衙的事,少了几份担忧。

    “土人失去了他们的大土司,正是归心的好时机,我会留下第二百户在此协助你,至于土人事务,我打算暂时任命大土司的家臣陈久为北川县刑民师爷,不过,你放心,北川县以你为主,他只是辅佐你,特别是加强对土人的管控。”

    “属下明白!”对于知县与师爷之间的下级关系,杜有恒虽是武官出身,心还是明白的,他刚刚被任命为北川知县,连诰命书都没到手,心是有荆刺,也不敢提出来。

    “陈久,过来,”李自成向李久招招手,“现在任命你为北川县刑民师爷,你要协助有恒尽快让县衙运作起来,此外,用土语告诉这附近的百姓,以后再也不用向大土司交租子了——北川县已经没有了土司,改为向县衙纳税,税率为十五税一。”

    “十五税一?”陈久的两只小眼珠骨碌碌乱转,“大人……以前大土司的租子,可是十税三……是不是小人听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