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79部分

灭明-第79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一名亲兵说话很小心,显得不太确信,“属下听老人们说过,以前,这里本来是耕地,但日月山以西,便再无耕地,全是牧场了。”

    “难道日月山是牧区与耕区的分界线?”李自成不明白是因为气候,还是地势,或者降雨量,不过,既然以前是农耕去,那恢复起来,应该不是无的放矢了,至少垦荒不是做无用功,不是白白浪费牧民的心力了。

    既然这里是农耕的极限,那深入牧区的三角城,是拱卫农耕区的重要堡垒,难怪大汉要在此处筑城。

    如果三角城能够坚守,不但可以护卫农耕区,还可以得到西海与湟水之间的大片草场,尤其是金银滩,李自成要修复三角城的最初目的,是看了这一片牧场。

    “你们还有谁知道本地的历史,或是传说?”

    “传说……传说,当年成公主入藏,是从此经过的……”

    “成公主?难道这里是通向乌斯藏的要道?”李自成一直以为,这里只是祁连山南,如果能越过盐泽东沿,应该可以绕过祁连山,到达河西走廊以西,没想到还是入藏的通道。

    当然,对李自成来说,这里最重要的,是可以作为耕地,要保持倒药水河口的稳固,要加强三角城的守御。

 第119章 立营

    当下,李自成让亲兵们在药水河口扎了营,他却带着亲兵小旗官任二喜沿着河岸,纵马向游奔去,沿途地势较为平坦,河岸落差也不大,心不觉大喜,一直奔到太子山,过了太子山,便是南响河了,响水河岸,似乎也适合农耕。(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回营的路,他甚至都想好了,在药水河口设村立县,至于名字嘛,因为是农耕区的源头,又紧靠湟水,叫“湟源县”。

    渡过药水河后,因为再没有适合农耕的区域,李自成加快速度,再无停留,于傍晚时分到达三角城。

    落日的余晖,青灰色的城墙披一成淡淡的霞光,像是若有若无的透视装,让李自成浮想翩翩。

    回到现实,三角城周长不过十里,城墙太过低矮,城内更是不见任何建筑,远远望去,不过是稍微大些的村落。

    周宾已经得到讯息,亲自迎出城外,在李自成的马前跪倒:“属下叩见大人!”

    “起来吧!”李自成翻身跃下马背,目光还盯在城墙,他离开的时候,城墙东、南方不过七八尺高,如今已是与其余两方平齐了,看来周宾这段时间没少操神。

    他屈指算了下,从开始修复三角城,到现在不过三月,在没有动用多少银子的情境下,三角城初步完工,简直是迹了。

    “走,去城内看看!”

    “是,大人。”

    城内几乎空空如也,只是眼皮底下的西北角,有一些军用帐篷,旁侧是数名火兵正在忙着杀鱼,两条足有二十多斤的花狗鱼,已经被开肠破肚,身子犹自颤动着不已,显然较新鲜,在旁边的一张案桌,两名火兵正在揉着白面。

    见到李自成,火兵们一起下跪,“叩见大人!”

    李自成赶紧伸手止住,“不用多礼,你们忙你们的,”却是向那杀鱼的火兵走去,“怎么样,鱼汤够喝吗?”

    那火兵小心道:“回大人,现在进入冬季,捕鱼队已经敞开了捕,我们几乎每天都有鱼汤鱼肉,兄弟们再不似以前那般馋佬了!”

    “那好,让兄弟们吃饱吃好,是你们的功劳,没有你们的贡献,兄弟们饿着肚子如何操训?”李自成拍拍他的后背,示意他继续忙杀鱼的事。

    火兵没想到千户大人如此平易近人,对火兵都看得眼,还肯定了他的工作,惊讶之余不禁受宠若惊,躬着身答道:“属下一定尽责尽力,为兄弟们做出可口的饭菜!”

    李自成点点头,却是将目光扫向远处,在距离帐篷不足一里的地方,有一大块平整的场地,士兵们正在训练刺杀,发出各种喊杀之声。

    他走过去踩了几脚,发现泥土相当结实,“周百户,士兵每日都正常出操吗?”

    “回大人,士兵们每日出操至少四个时辰!”

    “嗯,训练时间还算充足,注意逐渐提高训练强度,此外,让兄弟们尽量吃饱吃好,训练时才会有气力!”

    “是,大人!”

    “这段时间,训练效果怎么样?”李自成打量着正在操训的士兵,发现他们的协同性训练的非常到位,出击时,长枪与短刀配合得十分娴熟,心也是高兴。

    “回大人,兄弟们令行禁止,绝不拖拉,”周宾垂首躬身道:“特别是那个协同性训练,对于提高士兵的战斗力与纪律性,十分有效!”

    “不错,我想象都要好些,看来这段时间,周百户费了不少心思,”李自成淡淡一笑,“不过,这还不够,要想让士兵的战斗力升一个层次,必须做到刀山小火海,眉头不皱一下,方才是强军。”

    周宾愣了愣神,见李自成正在注视自己,方才醒悟过来,“属下明白,属下一定按照大人的要求练兵!”心却道:真要这样的士兵吗?不知道当年的戚家军能否做到。

    便在此时,恰好一股冷风袭来,李自成感到一丝凉意,不觉愣了一下,“李百户,眼下快要进入雨雪季节,士兵们住着营帐,该如何保暖?”

    “大人……”周宾迟疑了一会,“主要是在营帐升起火盆,属下也想修建军营,奈何人手不足,再说,这雪天转眼即至,要想在雪天来临之前,将军营建好,根本没有可能。”

    “那也不能让兄弟们受冻,营帐太单薄,保温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李自成想了想,道:“我们共同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修建些简易的军营,也好让兄弟们过冬。”

    “大人……”周边何尝不想?他自己还住着单薄的营帐呢!不过,他想破脑袋,也没想到快速建房的好办法。

    李自成向城墙扫了一眼,既然三个月可以修筑撒三角城的城墙,修筑军营倒是不难,

    关键是土墙,正常情况下,土墙需要一层一层第走高,待下面干透牢靠,才能更一层楼,按照这种方法,时间显然不够。

    怎么办?怎么办?

    究竟要怎样才能在冬季来临之前,盖起军营?哪怕是最简易的,只要士兵们能避寒即可。

    总不能让士兵们在单薄的帐篷过冬!

    李自成的目光再次搭城墙,新一阵悸动,但一时尚未找到清晰的方案,脑海只闪现“石头”两个字。

    如果用石墙呢?

    修筑城墙时,为了稳固,需要让石块之间合缝,这耽搁了大量的时间,而建房没这么高的要求了,底层用大石,层用小石,而且房子只是用于晚休息的,也不用太高,三四尺足矣,房子矮点倒是更加保暖。

    这个思路严格来说,并不是建房,而是码房,石墙可能不牢靠,没关系,用木桩,四角各下一根粗木桩,在石墙两侧,每隔一段距离例外各下一根木桩,端桩口用粗索拉紧,石墙基本稳固了。

    石块之间吻合度不够,必然会有些隙缝,可以在里外用黄土封起来,黄土有粘性,不仅可以阻挡寒风,还能加固,让石块粘合在一起。

    石墙外侧的黄土,可能受到风雨雪的侵蚀,李自成准备在外侧加一层茅草帘,茅草帘不但能遮风挡雨,保护黄土,还能保暖。

    这种房子看起来可能不美观,但在保暖,肯定要大大好于营帐,明军的营帐基本双层布帐,不像蒙古人的营帐那样厚实,而且蒙古人一直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对严寒的适应力远远强于汉人。

    士兵不过百余人,为了节约时间和材料,这种临时房子也不用搭建太多,按照通铺每间房子十名士兵,不过十余个房间。

    当李自成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宾,他顿时惊讶得合不拢嘴,像是河马在觅食,过了好久,才弱弱地问了句:“大人,让士兵们自己动手,修建临时营房吧?”

    “士兵们需要操练,还是从附近的牧民招一些青壮吧,我会向他们支付银子,酬劳按日结算,每日二十。”

    这样的酬劳已经超过了士兵的饷银,好在时日不会太多,李自成估算一下,建房子的草料可以从附近的山搬取,单纯酬劳,最多不过百两银子,他原本有六万多两银子,去北川时,抄了大土司府,加陈秋蝶嫁妆的五百两黄金,折合银两现在已经超过八万两,加朝廷还有饷银,也不似先前那般扳着手指头过日子了。

    李自成原本还准备让周宾在附近扩军,但没有营房,一时半会恐怕不行了,只能等到开春之后。

    周宾说干干,立即让亲兵去寻找附近的牧民,当晚便联系了二百余青壮。

    第二天一早,这些青壮开始去伏击山砍树、搬运石头、收割茅草等,李自成在牧民们立下四根立木后,留下银两,便离开了三角城。

 第120章 倒淌河

    李自成沿着西海东岸前行,湖畔高地崎岖难行,不时有石块阻挡在前行的道路,连战马也是小心不已,稍有不慎,可能被哪里伸出的一块无厘头的岩石绊倒,到第二日午时,方才到达金银滩草场。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金滩、银滩几乎连成一片,只是被麻皮河、哈利津河分割,这才叫做金滩银滩,草场西达西海东岸,东面被日月山阻挡,并不能到达湟水,但正因为日月山的存在,出现巨大的地势差,草场才出现季节的变化,大大延长了放牧时间。

    现在早已进入冬季,湖岸低地牧草,经过牛羊的啃咬与牧羊人的收割,出现大片枯黄色的矮草,所幸草根尚密集,土地并没有暴露出来,放眼望去,参差不齐,像是孩子给自己理的头发。

    而在东侧的日月,从山脚到山腰,草色愈发青绿,分明还是秋夏的光景。

    金滩和银滩是西宁卫最好的牧场,李自成从蒙古人手夺回后,现在已经成了卫里的牧场,西宁卫的牛马羊,九成以集在金银滩,由总旗官黄小云领着二十余名淘汰的士兵在此放养。

    这时,从山间密林钻出数名牧羊人,却是士兵打扮,看到李自成一众骑兵,明显吃了一惊,立时停住脚步,待看清身的服装,方才大着胆子过来,见是千户大人,顿时叩头行礼,“属下黄小云,叩见大人!”

    “起来吧,”李自成一拉马缰,让战马停下,“此时牧草可还充足?”

    “回大人,低地的牧草已经接近尾声,但山坡尚有不少青草,是以属下等主要在山放牧,”黄小云用手向山一指,“大人请看,现在牛羊都在山,每隔几天,才会去湖边低地放牧一次。”

    李自成顺着黄小云手指的方向望去,洁白的羊群似乎连成一片,而山间的野草,反而成了点缀,远远望去,像是一副正在移动的黑白水墨画,在水墨画的边缘,似乎有几匹黄骠马,“小云,马驹怎么样了?现在能作战马吗?”

    “回大人,马驹已有二十余匹接近成熟,可是……兄弟们都不善驯马,暂时还不能作为战马,须待训练成熟,方才可以阵。”

    既然他们不善驯马,留着也是无益,不如带回西宁,可以让牧民帮着驯服,李自成道:“小云,我们今日要去捕鱼场,明日便回去,你着人将这些接近成熟的马匹,送去捕鱼场,我将顺道捎带回西宁,再着人驯服。”他虽然喜得良马,心也有一些遗憾,能补充的战马,越来越少了,西面蒙古人的部落,越来越远,想要有所行动,便需要深入草原深处。

    “是,大人,属下明晨定将这些马匹送至捕鱼场。”

    李自成忽地发现一个问题,“小云,我怎么没看到房屋,难道你们要在营帐过冬吗?”

    “大人,眼下牧场余草未经,牛羊还能啃些草茎,一旦气候骤降,在雪天来临之前,属下便会将牛羊赶入镇海堡内过冬!”

    “这么些牛羊,都要赶入镇海堡?”

    “回大人,羊圈,牧草等已经准备好了,我随时可以过去。”

    “奥,”既然牧羊的事,已经交给黄小云了,李自成便不再管,前面才是他的目标,“小云,此处距离捕鱼场,尚有多远?”

    “回大人,捕鱼场在倒淌河口,离此不过四五十里,若是顺利,一个时辰便到,”黄小云说完,却是吱吱呜呜,道:“大人……”

    “小云,有话直说吧,别像个娘们!”

    黄小云先是直起腰来,然后猛地跪倒,以面叩地,“大人,属下想回到军队!”

    “军队?”李自成微微一笑,明知故问道:“你现在不是属于军队吗?每月粮呀饷呀,难道没发吗?”

    “大人,不是这个意思,”黄小云豁出去了,“大人,属下想回到战兵。”

    “战兵?战兵随时可能阵对敌,也随时可能出现伤亡,”李自成勃然作色,“你可知道战兵的纪律?”

    “大人,属下知道,”黄小云长跪不起,“属下甘愿遵守纪律,再不敢有违军律。”

    李自成打量着黄小云的后脑勺,见他微微发颤,遂问道:“这是你的注意,还是兄弟们商量好的?”

    “回大人,兄弟们……兄弟们都愿意回到战兵序列。”黄小云不知道李自成的本意,又是吱吱呜呜起来。

    原来如此!

    定然是嫌弃牧羊的生活太过单调,这样的兵油子们,普通的士兵更为聪明,因为太聪明,所以知道害怕,在战场太多考虑生死利益,战斗力会打折扣,反而是那些头脑简单、血气方刚的士兵,最容易将身体的潜能在战场发挥到极限。

    李自成思索片刻,忽地心动,既然这些人普通的士兵聪明一些,遇事情肯用脑子,那何不……遂虎起脸道:“本大人给你一个机会,闲暇之余,你们先按照战兵的要求,自行操训,开年后,若是赶战兵标准,本大人再考虑你的要求。”

    “多谢大人!”

    李自成一抖马缰,向前奔去,只留下黄小云孤零零地跪在牧场边缘。

    尽管战马在快速前进,李自成还是在马背思索一个问题,那是建立农耕区的事。

    西宁卫迟早会走自己的道路,粮食永远是迈不过的坎,购买,既没有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