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865部分

灭明-第865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府至普洱府的斜向大道,另外一拨,则是去了大理,以大理为,修筑北至丽江府、西至六库府省内大道。

    云南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没有真正的冬季,没有冰雪期,腊月都可以修筑道路。

    这两条省内的道路完工,整个云南西部,就能实现府府通。

    昆明以南,第四路桥公司的另外一拨修路队,进展则是缓慢得多,虽然有官道路基,但官道穿行于山谷之中,不但拉长了道路的里程,扩宽路基也是极为不变,从昆明府城向西南方向的大道,越过玉溪之后,大约修筑至玉溪与普洱府城之间,距离普洱府城还远着。

    不过,更南部的景迈府传来了喜讯,从景迈府府至孟棉府的大道,到达在宾河沿岸的达府后,穿越了念山山口,即将到达怒江的出海口孟棉府城。

    达府就是华夏与暹罗的分界线,达府及以北是华夏的景迈府,以南属于暹罗国。

    景迈府至孟棉府的大道,并没有浇灌水泥大道,因为缺少技术工人,现在只是修筑路基。

    昆明城内,昆明医学院尚未最后竣工,但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应该不会影响明年的开学工作。

    此外,北京地区的第一路桥公司,早就加快了北京至南京之间京宁大道的建设,京宁大道以北京为,已经延伸至江南省境内的风阳府,距离南京江北的浦口码头只有咫尺之遥;南京地区的第二路桥公司,在完成环太湖大道之后,从杭州开始,几乎是沿着海岸线向南推进,经绍兴、宁波、台州、温州之后,进入福建省境内,又越过临近大海的福宁府后,已经延伸至福州府城。

    唯一的遗憾,北京至南京的大道,经过长江时并没有大桥,大道被长江生生分断。

    这些讯息虽然是李自成亲自整理的,但听到这些激奋人心的讯息,他还是欢喜的。

    中国之国虽然庞大,但民族向心力不算太强,内部常常发生分裂,归根到底,除了“家天下”的观念制约着列朝列代的君主,还有就是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不强。

    华夏立国之后,李自成推行了一系列的富民政策:发展教育从精神上富民,发展工商业、修建道路从物质上富民。

    他在华夏全境内大肆修筑道路,除了北京…天津、南京…杭州、兰州…西宁三大工业板块内部的大道,以及云南、缅甸两省的主干道,为了促进各地区的横向联络与平衡,还要在华夏的核心区修筑环形大道。

    北环是河北省北京府至陕西凤翔府,大道已经完工;西环是陕西凤翔府至云南楚雄府,大道业已完工;规划中的南环和东环,分别是云南省楚雄府至广东省广州府;河北省北京府至广东省广州府。

    南环和西环虽然尚未完工,但工程已经完成了大半。

    环形大道全部完工后,还会修筑一些东西向、南北向的大道,甚至根据地形,还会修筑一些斜向的大道,构成华夏的交通网……

    主干道全部完工之后,各地可以以主干道为依托,修筑通往县城的省道、府道、县道,力争像北京府那样,实现每座县城都通行大道!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每次前进一步,距离目标就会近一步……

    暹罗于一个月前正式加入《亚洲同盟条约》,成为该条约的第三个成员过,签约国的增加,并不影响华夏的盟主地位。

    天命军第八营第二师卓光羽部进入暹罗王城大城,抓捕了城内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三国商人,废除所有商馆,迎接暹罗王帕拉塞归位。

    卓光羽对三国的商人实行区别对待:葡萄牙商人礼送出境,浮财全部归还,允许他们去往华夏的濠镜或者实兑商馆;荷兰商人交出一半浮财后,驱逐出境,任其自去;西班牙商人全部诛杀,所有浮财被第八营第二师没收。

    三国商人留在大城的不动产,出售给暹罗商人,所得现银归第八营第二师所有。

    卓光羽接收了暹罗国承诺的十万两白银和必要的粮食后,暂时驻扎大城,协助帕拉塞稳定朝堂和城内局势,等到华夏与暹罗边界划分结束、签订边界条约后,将逐步撤出暹罗……

    张献忠代表华夏,与暹罗代表以及划分了华夏南部、暹罗北部边界,双方正在念山一带实地考察,尽快划定新的边界。

    华夏与暹罗,正在落实刚刚签订的《亚洲同盟条约》的第一步:双方向对方派出常驻性使节,随时代表本国政府与盟国进行交流、沟通,协调双方的立场。

    北疆方面,漠北车臣汉硕垒在李娜的二哥李密(都思噶尔)、琼华伯吴克善的轮番劝说下,思想上出现松动,但并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牛金星暂时按兵不动,既是等待明年开春天暖,也是等待车臣汉硕垒做出最后的决定。

    拓北团依然没有推进至大明奴儿干都司的治所特林,也没有到达黑龙江的出海口,因为天气太冷,暂时在海西山西北避寒,明年开春,天暖之后,才有可能向北推进。

    海星男爵孙标传回东北的海疆图,附带几分重要的讯息:船队已经到达黑龙江的出海口,甚至到达了更北面的兀的河口,不过,尚未窥得北海全貌。

    同样是因为天寒,船队已经回到永明城避寒,等开春海面解冻之后,船队会再次北上,继续探索北海。

    鞑靼海峡以东的鲸海中,两个有人居住的大岛,北面长条形的叫苦夷岛,南面方块形的叫虾夷岛。

    南海舰队没有新元,他们正在吕宋岛苦战,虽然攻克了马尼拉城,但要征服整个吕宋岛,还是任重道远……

    王之心将李自成准备的提纲念宣读完毕,朝堂上议论纷纷,整个永昌五年,南疆和北疆征服的土地,有可能超过百万,华夏的国土在南北两个方向都是快速推进。

    唯一让朝堂有些担心的是,南海舰队正在征伐吕宋,战争尚未结束……

    梁文成等朝臣的议论声小些,方才笑道:“皇上,永昌五年的赋税,征收基本结束,钱粮共折纹银三千三百余万两,合三千三百余万华元,不知道官员们上交的贪墨银两三百万,以及缅甸省缴获的三百万两是否应该算作赋税,如果算,则今年的赋税超过三千九百万两,接近四千万,已经超过华夏二年(公元1644年)的二倍,实现了翻番的目标……”

    “官员上交的贪墨银两,以及从缅甸省缴获的财物,都不能算作赋税,”李自成心道,浙江、江西省两省吏治已经整顿结束,华夏诸省中,只剩下广东、福建、湖广、四川没有整顿吏治,能收缴的银子已经不多了,“这两项是例外收入,并不能常态化!”

    “皇上说得是,”梁文成以为李自成要扣着专库里的银子,用于云南、缅甸两省的建设,遂淡淡一笑,“皇上,如此一来,实现翻番的目标,只能等到明年了。”

    “这个不用急,翻番只是预期的目标,做不得数,”李自成亦是笑道:“众位爱卿不用着急,明年的时候,缅甸省要上交部分赋税,而且,工商业上涨的速度还会加快!”

    税务部长崔文轩道:“臣相信,明年的赋税,可能达到四千万两,至少也能达到三千六百万,实现比永昌二年翻番。”

    李自成微微颔首,除了三千三百万的赋税,辽宁省的府库中还存有一千余万两,国库的专库中还有云南、缅甸两省的建设资金六百余万两,虽然建设用银庞大,但结余应该很多,“崔爱卿,华夏的赋税虽然庞大,但需要用钱地方也是很多,你可得将银钱看护好了。”

    崔文轩一拱手,“皇上放心,每一笔大额支出,臣都会亲自把关,而且留下所有的书面字据,”顿了一顿,笑道:“便是臣存有贪赃枉法之心,沈大人和监察部几位终身大检察官也不会允许,说句闹心的话,隔三差五去税务部查账,下官每日都是战战兢兢。”

    沈道面无表情,只是一拱手,“职责所在,崔大人理解才好!”

    “两位爱卿就不用暗中给朕施加压力了,”李自成笑道:“华夏的赋税,超过三千万两,说起来十分庞大,但华夏国民近亿,平均分给每个人,不过三百文而已!”

    “平均分?”朝臣们不解,国家的赋税,为何要平均分?难道普通的百姓也有领取俸禄的权利?

    “华夏不是朕的,也不是你们朝臣的,而是属于所有华夏人,”李自成觉得,有必要给朝臣们洗洗脑,否则面对如此赋税,难免有人心生歪念,“赋税来自所有华夏人,普通百姓的农业税、富商大户工商税,还有各行各业人员的纳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华夏的赋税虽然庞大,朕却从来不曾奢侈过!”

    “皇上……”

    “华夏立国以来,朕遣散了大量的太监、宫女,未向民间选召秀女,尽量减少宫中用度,而且,朕没有因为纳妃、生子、修建皇宫而动用国库的银子,北京的皇宫,只是将‘大明门’ 的匾额换成‘华夏门’,昆明的皇宫,只是原先的沐王府经过最简单的改建,大部分只是换了匾额,再用石灰粉刷一新。”

    “皇上委屈了……”

 第1275章 交通网

    “朕并不觉得委屈,”李自成摆摆手,阻止朝臣们继续煽情,“原因有三:其一,起兵之前,朕是最底层的百姓,每日最大的奢望,便是吃饱饭,甚至为吃饭而发愁,这才走上起兵谋反之路,”顿了一顿,方道:“相比以前,朕今日的生活,已经是天堂了。(全本小说网,HTTPS://。)”

    “……”

    “其二,今日朕身居高位了,换位思考,应该想想普通的百姓,和他们的生活相比,朕有什么委屈?”李自成道:“诸位爱卿,你们当中,或许有人一直身居高位,从来没有遭受过贫困,但你们也要想想,人与人是平等的,难道有千年的富贵?有千年的贫困?”

    “臣等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就对了,但不能仅仅挂在口头上,而是放在心中,深入血脉、骨髓,”李自成顿了一顿,又道:“朕从来没有感到委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信念!”

    “信念?”

    “朕在西宁起兵时,当时便立下宏愿,朕起兵的目的,不是为了称王称帝,而是为了解救、帮助天下的穷苦百姓,”李自成道:“这种信念,朕从来不曾忘却!”

    “臣等敬仰!”

    “朕从不铺张浪费,却是大力兴办教育,让百姓学习知识,将来进入官府、学校、工厂等任职,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待遇,还有,朕大肆修建道路,不仅为了将边疆纳入汉地,更重要的是,让山里的百姓可以走出来,让山里的出产可以卖出来,从而增加百姓收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李自成继续道:“百姓丰衣足食,甚至积有余财,华夏才能繁荣昌盛,才能长治久安!”

    “皇上圣明!”

    “皇上运筹帷幄,臣等自愧不如!”

    李自成摆摆手,“朕再简单算笔帐,三千三百万赋税,除去官员的俸禄、将士们的粮饷,还有兴办教育、修建道路的花费,剩余的银子还有多少?”

    “这……”

    “这还是丰年,风调雨顺,万一出现大旱,或者洪涝灾害,河流决口,华夏有多少存钱存粮赈灾?”李自成道:“所以,朕认为,华夏的赋税,才三千三百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太少……”

    “朕计算平均数,将赋税平均分配至每一位国民,并非是将赋税均分了,而是告诉诸位爱卿,仓廪充盈,贯朽粟陈,才是朕追求的目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臣等惭愧!”

    “这是今年最后一次朝会,华夏各地又传来一系列的喜讯,诸位爱卿只要居安思危,各负其责,就不要自责了,”李自成扫了众臣一眼,道:“华夏就像是快速前进的马车,很多事情,要早作准备,趁着今日之朝会,咱们一件一件商讨。”

    “臣等敬遵上谕!”

    李自成微微点头,目视王胤昌,“王爱卿,实兑贸易公司的事,现在如何了?”

    王胤昌起身,低头拱手,“回皇上,商户们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组建了明光贸易有限公司,参加的商户分别来自缅甸、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因为四川商户陈川尧出资最多,被公推为东主,只是……”

    “只是什么?”

    “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但商户们对海贸不太了解,因此注资不多,只有二百万两……”

    “二百万已经不少了,这才是开始,等商户们尝到甜头,自然有人哭着抢着要求加入明光公司,”李自成哈哈大笑,“诸位爱卿,海关交易税为十税一,注资二百万,赋税便是二十万。”

    “这么多?”

    朝臣们都是倒吸一口气,皇上三言两语之间,就为朝廷增加了二十万的商税,难怪皇上开了海禁,还鼓励海外贸易……

    李自成面目含笑,“王爱卿,明光公司没有海上贸易经验,目前能联络的,只有一个华葡贸易公司,等施罗保回程的时候,帮助双方接洽,爱卿让明光公司先列出货物清单,施罗保需要什么,他们就将什么货物运至实兑,施罗保看不上的货物,就不要来回折腾了。”

    “臣遵旨!”

    牛金星去了关外,国防部的事,李自成只能找副部长翟修文了,“翟爱卿,大光船厂的事,可有落实?”

    翟修文慌忙起身,拱手道:“回皇上,大光府城,已经组建了缅甸省大光文隅造船厂,暂时隶属于国防部,已经招募工人进行培训,此外,已经组织人手去野人山砍伐柚木。”

    “很好,”李自成点头,“估计何时可以开工造船?”

    “回皇上,松江金山方面的图纸,已经在路上,新元前后可以到达大光,”翟修文迟疑片刻,道:“据船厂的技工们说,新砍伐的柚木,并不能造船,需要干燥之后,方可使用。”

    “翟爱卿放心,朕虽然希望大光的造船厂明日便开工,但不会违背事物本身的规律,”李自成向翟修文投去鼓励的目光,“尽力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