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876部分

灭明-第876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牛金星迟疑片刻,道“皇,现在的安南,名义属于黎朝,实际北边的郑氏和南边的阮氏,分别把持了朝政,双方征战不休,不如拉一方打一方……”

    “然后呢?”李自成笑道“打的一方,在天命军与另外一方的联合打击下,很快便会覆灭,但拉的一方呢?转眼便要消灭他们,合适吗?难道要将安南交给他们?朕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这……”

    “牛爱卿应该没有忘记,当年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安南并非大明的藩属国,而是属地,属地发生战争,问过朝廷吗?郑氏和阮氏弄权,为了一己私利而置百姓不顾,让百姓生活在水火之,华夏正义之师岂能与他们合作?”

    “皇,万一郑氏和阮氏合兵,华夏这次征伐,难度会加大……”

    “讨伐郑氏和阮氏的檄,不会在第一时间传达,最好等郑氏和阮氏灭了一个之后,再向安南国官民传达檄,昭显华夏正义之师!”

    “皇,郑氏和阮氏,都没有称王,各自扶植黎朝君主,皇要如何处置两位君主?”

    “战争进行了这么久,官民只知道郑氏和阮氏,谁还记得傀儡君主?”李自成笑道“两位君主,得到大明或者华夏册封了吗?没有册封,不是合法的君主,他们要是识时务,或许朕在北京的十王府街给他们留下一座府邸,否则……”

    李自成的话没有说完,但牛金星马

    明白了,战争期间,刀枪无眼,谁还在乎傀儡君主的死活?他讪讪一笑,“皇,何时征伐安南?”

    “不急,先得征伐老挝,前朝大明的‘三宣六慰’,只剩下这个老挝了,刚好给第四营练练步枪,”李自成道“据汉清部的讯息,郑氏正在积极备战,不出意外,今年应该会第四次征伐阮氏!”

    牛金星喃喃念道“天作孽犹可活,他们真是自作孽呀!”

    “牛爱卿是在为安南惋惜?”

    “臣的意思,安南归顺华夏,或许对百姓更好……”牛金星道“皇打算如何攻入安南?”

    “附耳过来!”李自成向牛金星招招手,耳语几句,牛金星顿时惊呆,“原来皇早有算计……”

    李自成却是笑道“安南战争结束后,朕会在安南立省,牛爱卿能否向朕推荐一名省长?”

    “省长?”牛金星道“皇应该去问人事部宋大人呀!”

    李自成摇头,“当年永乐帝军事征服了安南,但安南人在别有用心之人的唆使挑拨之下,一直不消停,所以宣德帝废弃交趾,允许安南升为藩属国,今日呀,朕并不担心战争,而是担心战争之后,官出任省长,恐怕压不住!”

    牛金星思索片刻,嘴唇翕动,却是没有发出声音,摇了摇头,小声道“不行,臣再想想……”

    “谁?”

    “不妥,不妥……”牛金星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能留下隐患!”

    “什么隐患?”

    牛金星迟疑片刻,终是道“臣本意想要推荐张献忠,张献忠原先是武将,现在成了官,能能武,杀伐果决,可是想到皇说,等战争结束后,由第十营李定国部留驻安南……李定国毕竟是张献忠的老部下,还是义子,所以……”

    “张献忠?”李自成的脑,顿时现出那个硬邦邦短须的“屠夫”,想到他的“丰功伟绩”,心不禁一喜,怎的将这个屠夫忘记了?难道是因为出使葡萄牙的缘故吗?

    战后的安南,一定不会消停,如果没有非常手段,或许像前朝大明一样,花了无数的钱粮征服了安南,短短二十年,安南又会重新独立!

    安南立国久矣,百姓已经有了初步的国家意识,与北疆的土著不同……

    “皇,臣再思索,还是另择他人吧……”

    李自成收回神智,淡淡一笑,“牛爱卿是担心张献忠与李定国拥兵自重?”

    “皇,不能不防,第四营一旦撤出安南,便要西征乌斯藏、朵甘,皇的精力,也会转向西南……”

    “张献忠、李定国仅仅一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列装,敢拥兵自重?”李自成哈哈大笑,随即压低声音道“朕给他五年时间,他能完全征服百姓的人心不错了,没有百姓的支持,凭一万孤军,他能守住安南吗?”

    “这……”

    “牛爱卿不用担心,等安南战争结束后,张献忠也该回来了,正好去安南赴任。”

    “皇……”

    “爱卿不必多言,”李自成摆摆手,“回去准备吧,征伐老

    挝的战斗,朕打算二月二起兵!”

    “臣遵旨!”

    张献忠离开后,李自成没有再思虑老挝,而是立即给南海舰队和北京飞鸽传书,让火器局给南海舰队的陆战军第二营列装西宁步枪,越快越好。

    昆明城躁动起来,第四营、第十营都在搜集粮草,银钱由朝廷支付,但需要他们自己动手购买,回来还要制成一部分干粮。

    二月初一下午,李自成单独召见了刘宗敏,连何小米、王廉都不在,只有他们两人在场,谁也不知道李自成向刘宗敏交代了什么。

    二月初二,龙抬头。

    第四营八万大军,在南城丽正门以西集结,整齐的队列,一色的迷彩军服,耀眼的九州军旗……

    丽正门以东,云津市坊万头攒动,但百姓门并非为了赶早市,而是来看出征的将士们,听说他们要出征大明时代最后一个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辰时整,国防部长向出征的将士们行了军礼,口轻轻吐出两个字“出征!”

    第四营主将刘宗敏还了军礼,随即大喝一声“出征!”

    “出征!”

    传令兵的声音此起彼伏,不一会儿,便传遍全营,周围的百姓自动停止说话,唯恐误了军令,不知不觉,人群集体向第四营行了注目礼。

    刘宗敏拨转马首,率先了西南方的大道,亲兵迅速催动战马,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最东面的步兵动了,西南方向虽然有宽阔的大道,但第四营的人数太多,只能依次行进,大道只能承载两列将士,队伍拉得老长,前方的刘宗敏早不见踪影,南城的最西面,后队的士兵还是保持着立正的姿势,苍松般巍然不动,像是在接受百姓检阅!

    征伐老挝宣慰司,根本不需要整个第四营,但李自成为了让将士们尽快在战场熟悉北京步枪,这才征调了整个第四营。

    第四营的队伍热热闹闹离开南城丽正门的同时,第十营离开大东门咸和门,丝毫没有引起百姓的主意。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欢送的百姓,连国防部的官员都没有送行,冷清得像是一支最普通的商队。

    步调一致,服装整齐,九州军旗开道,哪支商队如此威风?

    看着军士们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蛋,第一团团长张胜心有不满,“同样是出征,第四营走得大张旗鼓、热热闹闹,连国防部长都去送行,为何我们像是逃兵?”

    “住嘴!”李定国瞪了张胜一眼,“我们是军人,有本事战场说话,有了军功,我保证国防部不会另眼相看!”

    张胜扬了扬手的长枪,“凭这个烧火棍,如何得人家最新式的北京步枪?”

    “放肆!”李定国怒喝道“长枪、盾牌不能立功了?只要有军功,迟早会用步枪的。”

    “我们以前又不是没有军功,将军的军功,似乎不必任何人少……”

    “让你不要提以前的事……”

    张胜在闭嘴之前,又嘟囔了一句,李定国装作没听见,第十营渡过盘龙江之后,迅速消失在东向的山道。

 第1291章 资金缺口

    吴兆元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连第四营、第八营离开昆明都不知道,但他的事情,连沐天波都帮不忙,不得不主动求见李自成。全本小说网https://。

    李自成感觉吴兆元的圆脸似乎瘦了一圈,不觉笑道“吴爱卿这段时间在减肥?”

    “减肥?”吴兆元顿时苦着脸,“皇,臣忙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减肥?”

    “奥?吴爱卿这段时间都在忙些什么?今日求见朕,为的何事?”

    “臣遵照皇的指示,先是组建了昆明十里香茶行,让茶行去经营茶叶,昆明易门炼铜厂已经开业,工人已经开始挖矿,臣还引导商户们联合组建了川滇商行……”

    “川滇商行?难道是云南和四川的商人合股的吗?”

    “是呀,”吴兆元长叹一口气,“皇,昆明城内,商户全部行动起来,但银子不够,只好拉四川的商人……”

    “不错呀,人多路子广嘛!”李自成笑道“吴爱卿遇什么难题了?”

    “银子,不,华元也不够,”吴兆元似乎很急,喘口气继续道“按照皇的指示,臣尽可能让商户们联合起来,组建大型商行,或是大型工厂,可是,昆明并非富庶之地,商户们虽然行动起来,但缺少银钱,钢铁厂无法开工,商户们急得团团转,臣也是……”

    “银钱?”李自成心一动,光想着大规模发展经济,没想到投资不足,云南算不富庶的省份,如果没有外来投资,要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很长时间,也是说,经济不可能发展太快。

    难道自己太急了,昆明的摊子铺得太大?

    “皇,没有银钱,组建大型企业的事,恐怕很难完成……”

    “借!”李自成立即道“昆明没有钱庄当铺嘛?”

    “关键是钱庄当铺也拿不出太多的现银!”

    李自成也是无法,任何时候,要想高速发展,必须有外部的投资,现在的昆明,能吸引全国的资金吗?

    北京、南京、杭州一定有多余的闲散资金,可是昆明有什么吸引资金的地方?

    他思索片刻,试探着道“能否先组建几家银行,也是以前的钱庄,帮助商户们筹集一部分资金,先救救急?”

    “皇,这个时候,谁还有钱开钱庄?”

    李自成心一动,当年星条旗国人都去淘金的时候,一些心思活泛之人,却是打起淘金人的主意,粮店、餐馆、医院,却是十分红火,无论谁成功淘金,都离不开吃饭穿衣生病,稳赚的行当!

    现在的昆明,是不是和星条旗国的淘金热有些相似?

    大家都想着将银钱投放到产业,这个时候开设钱庄、银行,利率会不会很高?

    他思索片刻,道“钱庄能否适当提高存款的利息,将普通百姓手的闲钱吸引过来?”

    “普通百姓?皇,远水不解近渴呀!”

    “百姓手的闲钱的确不多,但百姓人数多,集起来,数目不会太小……”

    吴兆元似乎不相信,无可奈何地叹口气,“暂时也只能如

    此了!”

    李自成默默思索片刻,知道昆明乃至云南省大建设、大发展时代,资金的缺口不小,隧道“吴爱卿先回去,银钱的事,朕再想想办法!”

    “臣等候皇的讯息,臣告辞!”

    吴兆元告辞离开,李自成暂时无心批阅奏章了,如果不能解决资金问题,“昆明崛起”又谈何说起?用昆明带动整个云南省,甚至是大西南,更是镜花水月,大量的烂尾工程,将回拖累昆明的经济,甚至成为制约昆明崛起的“阑尾”。

    李自成决定召见华夏银行行长李浩南,思索片刻,又加梁成和郭世俊。

    三院十部都在皇宫南面的南正街,距离很近,梁成、郭世俊来得很快,只有华夏银行在城内西北角,路程稍稍远些,李浩南赶到乾清宫的时候,李自成与梁成、郭世俊已经进入正题。

    李浩南要行大礼,被李自成止住,“浩南救不用多礼了,我们都在等着你这个财神爷呢!”

    说起李浩南,还是郭世俊的入室弟子,最初的华夏银行,行长是郭世俊,他手把手教会李浩南关于银行业的基本知识,又领着李浩南干了一段时间,方才辞去行长的职务,算是“扶马、送一程”的启蒙先生。

    李自成是皇,梁成是政务院总理,都是李浩南的领导。

    郭世俊向三人分别行过礼,方才在李自成对面的下首落座,“皇,两位大人,这次是要讨论什么?与华夏银行有关吗?”

    梁成眉头紧锁,郭世俊隧道“李行长,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省,开始进入工商兴国、富民时代,处于起步阶段,各类矿厂、商行开始启动,但缺少银钱,只好找你这个财神爷。”

    “缺少银钱?”李浩南挠了鼻子,“请大人明示!”

    郭世俊笑道“以昆明为龙头,整个云南差不多都动起来了,商户们都想开厂子赚钱,可手的银钱不够,李行长可得帮他们一把,如果没有后续的银钱跟进,前期的投入会打了水漂。”

    李浩南明白大致的原委,这段时间,整个昆明城都在躁动,他也知道一二,但他主管的华夏银行,只管发行纸币,并不涉及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郭大人,这可是为难属下了,华夏银行早已不再承担商业银行的职责,最初的放贷业务,早在西安的时候终止了。”

    “朕知道华夏银行的职责,”李自成淡淡地道“朕召见三位爱卿,是要三位爱卿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李爱卿是行长,主管经济工作,能否想到解决的办法?”

    李浩南抓耳搔腮片刻,道“皇、两位大人,能否组建两家商业银行,吸纳百姓手的余钱?”

    李自成摇头,“这个时候,商家手的流动资金不足,根本无法长期存入银行,普通百姓手的余钱有限,对昆明的大发展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李浩南心一动,皇不会是要求超量发行纸币吧?看着皇胸有成竹的样子,心越发担心。

    梁成虽是总理,但对银行工作并不熟悉,更无法变出银钱,只要皇不盯着国库的税银,他谢天谢地了。

    郭世俊倒是有一些想法,不过,他暂时不想说出来。

    李自成见三人表情各异,却都沉默不语,隧道“朕倒有一些法子,你们看看可行?”

    “臣等洗耳恭听!”

    “多发行一些纸币,纸币能代替银子,这些日子,大部分商家、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