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911部分

灭明-第911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书上并没有注明时间,暂时也不会发出去!

    王安平收到的讯息,并不是吴克善传回的正式讯息,也不是巴图尔请求#购买步枪的正式文书,而是汉清部私下搜集的讯息。

    接到正式的文书,李自成需要与大臣们“商讨”,耽搁一段时间,才会将同意出售步枪的讯息传出去……

    (本章完)

 第1343章 黑山派与白山派

    根据华夏外交部副部长吴克善的建议,准噶尔汗巴图尔与群臣反复商讨向华夏购买步枪一事,尤其在步枪的价格和交换的物品上,他们甚至不惜用战马交换步枪。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购买步枪的使者离开塔尔巴哈台的时候,远在天山以南的叶尔羌汗国,国内也在悄悄发生着一丝不为外人所知的变化。

    叶尔羌汗国是蒙古东察合台汗国后裔建立的,但汗国的国情、人口,已经与原先的东察合台汗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不同,就是恐怖教渗透入叶尔羌汗国,并且与汗国的上层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已经影响了汗国的走向。

    当年乌兹别克昔班尼汗率部大举南下,东察合台汗国马合木汗战死,幼子赛依德被擒,长子满速尔汗在吐鲁番继位。

    赛依德在河中地区历经辗转,最后在巴布尔汗的支持下,建立自己的军队,并打败盘踞在喀什噶尔附近的杜格拉特人首领阿巴拜克,建立以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英吉莎、阿克苏、乌什六城为中心的叶尔羌汗国。

    赛依德一直忙于征服六城地区,所以并没有入侵大哥满速尔的东察合台汗国残部,但此时的东察合台汗国,只剩下吐鲁番、哈密等几处绿洲,已经丧失了扩张的人口基础。

    直到第三任汗阿不都克里木时代,叶尔羌汗国方才征服了吐鲁番、哈密等地,东察合台汗国正式灭亡。

    随着叶尔羌汗国四处扩张的,还有来自西方的恐怖教。

    先是撒马尔罕圣裔麦赫杜姆的第七子伊斯哈格来到喀什噶尔,并且迅速在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英吉莎、阿克苏地区传播恐怖教,由于狂热的信徒多是黑衣黑袍,所以被称作“黑山派”。

    伊斯哈格有三个儿子库特布丁、沙赫巴兹和叶海亚,其中沙赫巴兹早年死于阿克苏。伊斯哈格回到撒马尔罕后病故,指定幼子叶海亚为继承人,但叶海亚当时太过年幼,便由伊斯哈格生前的好友乌尔图什代行其责。

    乌尔图什和叶海亚相继担任叶尔羌汗国宫廷的国师,叶海亚就是著名的夏迪和卓。

    大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4年),夏迪和卓病故,其幼子欧拜杜拉成为新的和卓,黑山派依然与叶尔羌汗阿布都拉哈保持密切合作。

    来到叶尔羌汗国传教的,还有圣裔麦赫杜姆的长子艾敏。支持艾敏的信徒,都是身着白衣白袍,故称为“白山派”。

    艾敏去世后,其第四子优素福来到叶尔羌汗国接任和卓,继续传承白衣圣教。

    由于白衣派来到叶尔羌汗国之前,黑衣派已经在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英吉莎、阿克苏、乌什六城扎下根基,特别是国故叶尔羌城,更是黑山派和卓的天下。

    优素福避开叶尔羌汗国的西部中心,带着信徒来到哈密,并且在当地娶妻生子,传播白衣圣教。

    因此,叶尔羌汗国的恐怖教,基本上分作两派西部中心地带,黑山派占据绝对优势;东部偏远的吐鲁番、哈密,则是白衣派的的天下。

    叶尔羌汗国内部纷

    争不断,但黑山派与白山派的势力范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直到阿布都拉哈继承叶尔羌汗位。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叶尔羌汗阿黑麻去世,为了争夺汗位,继承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汗王几度易手,叶尔羌汗国急剧衰落。

    大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叶尔羌汗国东部的吐鲁番总督阿布都拉哈,趁着叶尔羌内战的机会,举国西征叶尔羌,夺取叶尔羌的汗位,重新统一叶尔羌汗国。

    优素福在吐鲁番、哈密传播白衣圣教的时候,一向与阿布都拉哈关系密切,阿布都拉哈夺去汗位,优素福看到了扩张白衣派的机会。

    优素福和卓带着儿子希达叶图拉,及时来到国都叶尔羌城,但黑山派和卓夏迪牢牢掌控着叶尔羌城的信徒,针扎不进,水泼不进。

    阿布都拉哈初来叶尔羌城,也需要黑山派的支持,所以他拒绝了优素福的白山派。

    无奈之下,优素福父子来到喀什噶尔,转而支持喀什噶尔总督、阿布都拉哈的长子尤勒巴尔斯。

    黑山派与白山派对教徒的争夺,进入白日化阶段。

    既然优素福带着白山派进入黑山派的传统领地,黑山派自然不甘落后,欧拜杜拉和卓以眼还眼,立即派出传教人员进入吐鲁番、哈密地区。

    殊死搏斗。

    不仅黑山派和白山派,叶尔羌汗国的上层也是明争暗斗。

    阿布都拉哈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明主,但征服了整个叶尔羌之后,生性多疑的性格逐渐暴露出来,他既不信任宗室,也不信任大臣,总是不断用新贵替代失宠者。

    上层统治集团对阿布都拉哈的专权日益不满,失宠的贵族纷纷离开叶尔羌城,转而支持他的长子、喀什噶尔总督尤勒巴尔斯。

    在白山派优素福和卓与失意贵族的大力支持下,尤勒巴尔斯的势力日渐强大,逐渐具备了与阿布都拉哈分庭抗礼的能力。

    叶尔羌国内,黑山派与白山派的斗争、新旧贵族之间的斗争、汗王阿布都拉哈与继承人尤勒巴尔斯的斗争……

    在天命军即将出征的讯息秘密传至叶尔羌,一直隐伏的汉清部的人,立即变得活跃起来。

    无论是东部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还是西部的喀什噶尔、叶尔羌,、黑山派和白山派争斗不休。

    特别是英吉莎,南部的叶尔羌城是黑山派占优,北部的喀什噶尔城是白山派占优,英吉莎则是双方争夺的节点。

    以宗教为外衣的战斗,背后则是叶尔羌汗国最上层的权利争夺,黑山派支持汗王阿布都拉哈,白山派则是支持汗国继承人尤勒巴尔斯。

    白山派优素福和卓被黑山派压制了上百年,此时方才取得与黑山派决斗的资格,岂肯放过如此大好时机?

    如果说黑山派主要目的是争夺地盘,白山派不仅争夺地盘,还是杀人为目的,优素福明白,已经加入黑山派的百姓,是很难改奉白山派的,只有杀死黑山派的青壮,才能削弱黑山派的力量。

    无

    论是动物界还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自身,越是熟悉的同类,对自身威胁越大,仇杀起来就会越残忍!

    阿布都拉哈离开吐鲁番西征的时候,敕封二弟阿不伦为吐鲁番总督,兼总督哈密,阿不伦秉承阿布都拉哈的旨意,一直支持白山派,但阿布都拉哈进入叶尔羌城之后,转而与黑山派欧拜杜拉和卓合作,令阿不伦无所适从。

    而且,叶尔羌汗国的西部中心地带,黑山派在国都叶尔羌建立统治地位,与汗王阿布都拉哈合作,白山派在喀什噶尔建立统治地位,与汗国继承人尤勒巴尔斯合作……

    阿不伦一时懵了,阿布都拉哈和黑山派代表汗国的现在,而尤勒巴尔斯和白山派代表汗国的未来,他应该支持谁?

    一时摸不着头绪,阿不伦干脆对黑山派与白山派的斗争不闻不问,只要不会威胁他在吐鲁番和哈密的统治,任由教徒在东部地区弄得乌烟瘴气。

    每日都会有屠杀,每日都会有死伤。

    杀人不用偿命,地方官对每日的死伤都是熟视无睹,教派之争,可以凌驾于汗国的律法之上。

    宋文从昆仑府穿越盐泽赶到沙州,立即攻占沙州、瓜州、玉门,打通三地与嘉峪关的联系,并且将中心地带的瓜州,立为府城,做为将来攻打叶尔羌的粮草基地。

    瓜州府隶属于甘肃省。

    大明时代在嘉峪关以西立下的哈密八卫,除了哈密卫,其余七卫故土全部回归华夏!

    瓜州府并不属于叶尔羌汗国,而是散居着各种蒙古人,是蒙古人南下的主要通道,当年各卫的指挥使,都是臣属于大明的蒙古人,因此,第七营收回七卫的土地,并没有与叶尔羌汗国发生直接的战斗。

    宋文在瓜州立府,将甘肃省推进至疏勒河、党河流域,不仅延续了汉唐时代完整的河西走廊,兵峰更是指向哈密。

    在亲兵的护卫下,宋文亲自策马看赶至瓜州府最西面的星星峡。

    星星峡是一座隘口,一侧是星星山,一侧是红柳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了星星峡,便是哈密地界,所以它既是河西走廊的西大门,又是哈密的东大门。

    第七营在星星峡驻军,已经叩开了哈密的东大门,随时可能兵发哈密。

    宋文看着大明最后的故土就在眼前,胸中早已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兵法哈密,他心中明白,早先从西宁就跟随皇上的将军们,已经一个个老去,迟早要让位于年轻人。

    秦大年、李绩已经退役,下一个该是他了吧?

    或许叶尔羌战争结束,就是他退役的时候!

    想着大敌当前,叶尔羌内部还是纷争不休,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或许现在就是征服叶尔羌汗国最恰当的时机。

    可惜,第四营尚在大勃律,按照皇上事先的约定,第七营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宋文实在等不及了,他拨转马首,回到瓜州大营,立即给皇上上疏,要求第七营提前攻击叶尔羌,将叶尔羌的主力吸引至东面,为第四营从西面征伐叶尔羌汗国赢得时间。

 第1344章 区别对待

    李自成接到宋文的上疏,心中是高兴的,汉清部的运作,实在超出他的想象,但仔细斟酌之后,还是维持原先的计划不变,命令第七营不得提前攻击哈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既然叶尔羌汗国内部乱了,每日都有各种规模的战斗,何不让内战消耗叶尔羌的实力?

    战斗越久,叶尔羌汗国就越容易陷入分裂,将来天命军进入叶尔羌,根据具体的情形,可以打一帮拉一帮,也可以将两派一锅端了!

    在第七营进入哈密的初期,李自成主张拉拢黑山派,条件依然的“入汉籍”、“用汉名”、“奉天主”!

    叶尔羌人多是白种人与黄种人混血,更加接近白种人,与汉人在面目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加上他们对恐怖教虔诚至狂热的地步,占据优势地位的黑山派,短时间内很难按照华夏的要求入籍。

    这正是华夏需要的。

    天命军可以放宽条件,转而联合白山派,共同打击他们的仇敌黑山派,打击的方式,越严厉越好。

    被严重削弱的黑山派,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归顺华夏,要么被全部歼灭!

    可以想象,黑山派如果被迫归顺华夏,就会遵守华夏开出的全部条件,彻彻底底归顺华夏,实现西域地域的首次汉化。

    天命军转而要求白山派遵循同样的条件,否则,便会联合黑山派打击白山派。

    被白山派屠杀了大量信徒的黑山派,在天命军的支持下,屠杀白山派的信徒,会不会比原先更为残忍?

    李自成并没有对第四营和第七营做出统一要求,只是告诉他们,在彻底征服叶尔羌汗国之前,尽量联合弱者打击强者,当黑山派和白山派强弱发生变化时,他们可以根据战场形势临时做出改变。

    除非叶尔羌真正汉化!

    第四营第一师、第二师的征伐,一直不太顺利,直到十月底,方才征服了小勃律。

    拉达克、大勃律、小勃律的归属,又是一道难题。

    南原省本身已经太大,李自成曾考虑拆分为两省,但叶尔羌汗国所在的西域地区,地广人稀至令人恐怖的地步,总人口不过相当于东部发达地区一府之地,方才作罢。

    让拉达克、大勃律、小勃律三地隶属于南原省,显然也不太合适。

    最好的办法,就是立省。

    这个省恰好穿越象泉河,就叫象泉省,中部的大勃律,更名勃律府,做为象泉省首府,南部的拉达克地区,更名列城府,北面的小勃律,改用大唐时代的称谓,归仁府!

    象泉省只有三府,实在太少,不过,现在只是粗略的划分,将来根据山川河流,可以拆分各府,也有可能向西扩张一些土地,等到叶尔羌战争,甚至准噶尔战争结束之后,才会重点考虑。

    原缅甸省孟养知府汪兆麟,已经随军出征,将出任象泉省长。

    因为粮食问题,刘宗敏并不打算在归仁府休整半个月,休整的时间越短,额外消耗的粮食就越少。

    早在攻打小勃律城的时候,刘宗敏便与宋文约定,第四营第一、第二两个师,将于十一月五日开始,从西路向叶尔羌汗国发起攻击。

    根据皇上早先传出的军令,第

    七营提前半个月,也就是十月二十日,从东路开始攻击叶尔羌汗国。

    宋文已经等了很久。

    时间一到,第七营第一师、第二师,第四营第三师、第四师近十万大军,西出星星峡,正式西征叶尔羌汗国。

    越过星星峡外山谷、荒漠,东路军将兵分两路,第四营的第三师、第四师,走北路,攻占哈密后,将哈密建为屯粮之城,留重兵驻守,其余主力沿着天山南麓继续向西扫荡,拔除叶尔羌汗国的残余势力;第七营的第一师、第二师,走南路,沿着昆仑山北麓向西,与第四营刘宗敏部汇合。

    星星山是天山的余脉,沿袭了天山险峻的特点,“巨斧劈山肤,山灵骨筋粗”,因为长期的大风,山路怪石嶙峋,山道九转十八弯,更让人难以适应的,是荒芜,一眼望去,只有无边无际的漫漫黄沙……

    星星峡并非峡谷,而是一处隘口,口外数百里都是无主之地,是西域与甘肃省天然的分界线,有了这片荒山和荒漠,西域人不愿向东发展,华夏人也不愿向西开拓,除非有完全征服对方的愿望和实力。

    第四营的第三师、第四师,虽然在沙州见识了荒漠,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