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932部分

灭明-第932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

    “将军……”

    左良玉顿时清醒过来,不能任着天命军冲杀过来,必须适当反击,官兵可是十余万人,人数上不会少于天命军。

    他一边指挥两侧的士兵迎战天命军,一边组织士兵填上沟壑,只要沟壑填平了,官兵就可以沿着官道南下。

    两侧的天命军暂时被阻挡在外,但后方的天命军却是异常凶猛,呐喊声正快速推进,左良玉听到火器的“砰砰”声,心中不由大急,不住地催促着正在填沟的士兵“快些,再快些……”

    明兵的后部,刘云水异常兴奋,很久没有如此畅快了,今日大都督虽然没有下达必杀令,却是默许了骑兵的杀戮行为。

    他挥舞着马刀,亲自冲杀在第一线,自从追上明兵的后部,他的马刀从未停息过,举刀、劈杀,除了操控战马,他似乎只有这两个动作,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制造了多少亡魂。

    到了这种时候,已经顾不上平日操训的“协同作战”了,一方面天气太黑,另外一方面,协同作战虽然可以保护本方的士兵少受伤害,但这样一来,明兵势必要大量逃亡。

    此时的明兵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勇气,他们似乎只会逃亡,如果不是绕到前面,追着后背劈杀,天命军的士兵根本没有多少伤亡的危险。

    可是明兵实在太多了,五千骑兵,一时根本杀不完数万明军。

    刘云水除了劈杀明军,还带着兄弟们挖沟渠似的,劈杀出一条条沟壑,将明军从整体中割裂出来,割裂出来的明军,他是不屑劈杀,这些人就交给后面的步兵了。

    大都督的军令只有一条衔尾追击!

    这让刘云水十分别扭,如果不是这条军令的限制,他早就杀出一条血路,将所有的明军包裹进去……

    明军实在太多,李自成都亲自上阵了,他身边的亲兵,既是骑兵,也是装备了步枪的步兵,除了没有山地炮,简直和李绩、宋文部步兵差不多。

    刚才左良玉听到的“砰砰”枪声,就是李自成的亲兵在射击。可是西宁步枪的弱点,就是在马背上很难装弹,亲兵们射出步枪中仅有的一颗子弹后,便将步枪挂在马背上,拔出腰间的战刀,暂时充当了骑兵。

    千余骑兵,在战场的气势也是十分骇人,况且明军早已失去了作战的勇气,他们宁愿用后背面对敌手,也不愿看着天命军的战刀。

    左良玉的后部,数万明军被天命军一路追杀了数十里,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听到前方传来的喊杀声,李自成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

    他向刘云水传出军令全速出击,搅乱明军的后部,然后将他们交给后面的步兵!

    这正是刘云水期待的军令,他早就想全歼这股明军了。

    刘云水部五个千户,加上李自成一个千户的亲兵,六七千骑兵,在剩余的明军中肆意冲杀,将明军搅得七零八落,这些明军早就被身后的天命军吓破了胆,此时又要面对天命军的主力骑兵,他们叫天不应、呼地不灵!

    在生死关头,大部分士兵选择向自己求救不知道谁最先开窍,许多士兵扔了兵器,跪倒在地,双手抱头,口中大叫“我投降……”

    刘云水虽然对这些人生出厌恶之心,但战斗尚未结束,他也懒得理会。

    李信、高立功部的步兵赶上了,他们跟在骑兵的后面,虽然解决了不少明军,但杀人有限,大部分时候,都是收拢降兵,这一次收拢的降兵更多。

    李自成来不及休息,他知道,前方的伏兵主要是虚张声势,人数并不多,与五六万明军相比,只能算零头,必须在他们战败之前,给左良玉施加更加的压力,让左良玉在重压之下,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六七千骑兵,没做任何休息,便扑向前方的左良玉部前军,左良玉大惊,天命军究竟有多少士兵,后军数万人,这么快就溃败了?

    幸好这时候沟壑已经填平了一大段,左良玉被天命军三面夹击,总算出现了一条逃生之路,他自然不会浪费这条逃生之路。

    天命军的骑兵杀过来了,左良玉跑了……

    明军大败,不少士兵向南逃跑的时候,直接摔进深深的沟壑里,来不及逃过沟壑的士兵,只得跪地投降。

    天色已经蒙蒙亮,一眼望去,沟壑边的战场,到处是尸体和跪地投降的士兵。

    李自成担心左良玉再次在天命军的属地上祸害,便让刘云水部稍稍休息,士兵们吃些干粮,补充一些清水,然后沿着官道继续追击。

    左良玉已经大溃败,能不能抓住左良玉没关系,只要衔尾追击,将左良玉部赶出河南地界就行。

    灭明

 第1375章 再次迁都

    李自成得到准噶尔骑兵战败的讯息,已经是九月中旬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国防部长牛金星的眼中,稍稍有些失望,“皇上,准噶尔部主力骑兵得以撤回塔尔巴哈台……”

    李自成摇摇头,沉思良久,方道:“牛爱卿,昆明此刻还是秋高气爽,但关外恐怕是银装素裹了吧?”

    “皇上是说,开春以后再向北进兵……”

    李自成并没有回答,却是道:“牛爱卿,准噶尔人兵败之后,俄罗斯人会不会尾随南下?”

    “应该不会吧?”牛金星道:“关外此时已是冰雪天气,不但容易迷路,而且,战马的草料也无法得到保障……”顿了一顿,又道:“五千俄罗斯士兵,就能击败五万准噶尔骑兵,而且还是重创,以这样的战斗力,俄罗斯并不需要急着南下,开春之后,有得是机会!”

    “未必!”李自成知道,俄罗斯人原本就是生活在更北方,习惯了冰雪天气,他们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辨识道路的方法,又不惧寒冷,“牛爱卿可还记得,当年俄罗斯人从北山南下黑龙江流域,就是在冬季,因为缺少粮食,还将的当地土著捕获来烤着吃,被当地的土著称为红毛鬼罗刹……”

    牛金星心中一动,脸上明显抽动了一下,“皇上,我们要不要告诉准噶尔人……”

    “如果俄罗斯继续南下,现在告诉准噶尔人,恐怕来不及了,”李自成有一种感觉,俄罗斯人一定会南下,五千士兵,已经是西伯利亚总督巴什科夫的极限了,他几乎集中了所有驻防西伯利亚的俄军,如果不趁机侵占一些土地,仅仅歼灭准噶尔士兵,胜利的意义不大,“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双方的战争,一时半会应该不会结束!”

    “皇上,那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

    “迁都!”李自成当初迁都昆明,除了要征服东吁王朝,打通印度洋方向的出海口,主要的目标就是南方的海域,现在南方的海域通过一系列条约已经稳定下来,当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迁都昆明之前,李自成打算用五年时间稳定南方,现在南方陆地和海洋都稳定了,广西、贵州、四川、缅甸诸省,归化工作基本结束,云南省的建设,已经上了新的台阶,主要目标已经实现。

    到明年就满五年了,是该迁都的时候了。

    “迁都?”牛金星一愣,随即面色一喜,“皇上要回北京吗?”

    “北京应该是华夏永久的首都,”李自成淡淡一笑,“不过,回北京之前,朕打算先迁都西北,牛爱卿说说,是迁都西安,还是迁都兰州?”

    “西安?兰州?”牛金星马上就明白了皇上的心思,“皇上,先要拿下准噶尔汗国吗?”

    “拿下准噶尔汗国,西北方向未必就能稳定。”李自成心中的西域,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天山南北,还有天山以西。

    “皇上是说,还有更北面的俄罗斯?”

    “俄罗斯人侵略性非常强,始终会是华夏的敌人,”李自成道:“牛爱卿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华夏即便掌控了天山南北,当地的耕地非常少,根本无法养活太多的百姓,况且,还有大量的驻军,粮食怎么办?”

    “粮食?”牛金星心道,天山南北,都是以荒漠为主,金微山以北,因为气候过于严寒,能否开发耕地还说不准,便是能开垦出耕地,数量也不会太多,无法养活大量的人口,“皇上,最好的办法,还是从甘肃、青海运送粮食过去,汉唐时代,西域的粮食也是也是不足,多是沿着河西走廊运送粮食,现在修建了大道,运输粮食应该更加便利!”

    “如果向西域地区大量运输粮食,必定难以持久,”李自成明白,天山南北都是以沙漠为主,粮食要想实现自给,甚至要养活当地的驻军,实在太困难了,以当下的科学技术,耕种技术无法取得突破的情形下,根本就不可能,“长期向西域运送粮食,对朝廷来说,会是很大的负担,时间久了,朝廷必回放弃西域。”

    “皇上是要派出军队屯田?”

    李自成摇头,“牛爱卿可知,朕为何将天南省的首府放在喀什?”

    “喀什?”牛金星恍然大悟,“皇上,天南省要向西拓展吗?或者在天南省以西,再立一省,喀什以西,越过葱岭,便是大汉时代的大宛国,是不可多得的农耕之地……”

    李自成点头,他当初将天南省首府放在喀什,实际上就是瞄准了这个大宛国,这个时代,叫做费尔干纳盆地,属于蒙古人后裔建立的布哈拉汗国。

    布哈拉汗国不仅占据了整块费尔干纳盆地,还有更西面大量的平原,华夏不求灭了布哈拉汗国,只要占据费尔干纳盆地,加上更西面的部分平原,让整个天山归属华夏,华夏的西域地区,就有了足够的粮食。

    天山以西,虽然亦有不少沙漠,但地形上比天南省好得多,无论是耕地还是淡水,都是非常丰富。

    按照他早先的计划,出嘉峪关之后,便会进入荒漠地带,沿途每隔五十里左右,或置一县城,或置一小镇,耕地和淡水实在不够,便置下一座村庄。

    五十里的距离,基本上是步行一日的路程,既保证商贾、百姓通行,又能减少淡水的消耗。

    大部分人口,应该生活在喀什为中心的绿洲附近,甚至生活在葱岭西面的费尔干纳地区……

    “皇上,如果是为了解决西域的事,应该迁都兰州,西安毕竟太远了!”牛金星此时才算完全明白了皇上的心思,“皇上,何时开始迁都?”

    “新元之后吧,”李自成在昆明生活了五年,对昆明有了些许依恋之情,而且西南的各项建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此时离开,实在有些舍不得,不过,为了华夏,暂时必须离开昆明,国都距离战场越近,调度起来越容易,“朕立即知会甘肃省长宋一鹤,让他先整理出部分房子!”

    “皇上,新元不过两个半月……”牛金星心道,华夏迁都兰州,皇上带着三院十部的官员过去,便是修建皇宫,怎么着也要一年吧?

    “牛爱卿不必担心,”李自成笑道:“兰州城内,原先的天命都督府一直闲置着,只要将天命都督府修缮一番,朕呆在兰州,时间不会太长!”

    灭明

 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肃募兵

    李自成一面关注北方俄罗斯人与准噶尔人的战事,一面开始整编第九营和第十营。(全本小说网,https://。)

    第九营有两个师,第一师何一德部驻扎在昆明,第二师张拱日部驻扎在贵阳,因为广西省归化工作已经结束,加上修筑了贯通南北和东西的大道,土司势力已经完全消除,李自成将第二师张拱日部调往广中省,接替李定国的第十营。

    第十营原先只有两个团,调回昆明后,这两个团扩编为第一师,王尚礼任第一师师长,张胜、高文贵、马维兴、张先壁分别担任团长;

    原第九营第一师何一德部划归第十营,番号为第二师,何一德仍然担任师长,张应祥、徐恩盛、金声桓、常登为团长。

    第十营经过半个月整编后,全部列装北京步枪,以及相应的山地炮、火药包、手雷等。

    李自成给第十营三个月的操训时间,三个月后,士兵必须掌握各种火器的基本性能。

    不出李自成所料,哥萨克骑兵依仗火器上的优势,果然尾随着准噶尔人的败兵南下,不过半个月时间,深入准噶尔境内四五百里,沿途烧杀、掠夺,百姓枉死者不计其数,准噶尔汗王巴图尔雷震震怒,将孔金责骂了一顿,命令他带着残兵前去迎战,务要将俄罗斯人驱出国土……

    华夏永昌十年(公元1652年)三月,华夏国正式迁都兰州。

    这次迁都,文武百官主要分作三拨李自成亲率自己的亲兵先行,随后是第十营第一师护送三院十部的主要官员、李自成的妃子、太监管女等,三院十部的低级官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昆明的事情处理完毕,由第十营第二师护送至兰州。

    李自成拒绝了一切送行人员,带着两个团的亲兵离开昆明,沿着西面的大道一路急性,到了楚雄,方才放缓马速。

    昆明建筑队正在楚雄城内建设,城内的建设基本结束,眼看着就要解散回家,李自成让何小米给这些人传讯,愿意回家务农的,可以回家,想要继续挣钱,等楚雄城内修建结束,立即去往兰州。

    从楚雄去往兰州,一路上都有大道,先是沿着华夏的西环大道,在四川广元转兰州至成都的大道,不过半月,便能赶到兰州。

    行至陇南府境内,大道上不时能看到骑着自行车的货郎,正沿途叫卖,看到飞速奔驰的骑兵,货郎们纷纷停下自行车让路……

    兰州城外,甘肃省长宋一鹤、第七营主将宋文带着上百文武前来迎接,或许是预先做了安排,城外的大道上并没有普通的百姓。

    李自成看着跪了一地的文武官员,微微皱了眉头,随意摆摆手,“免礼平身!”

    “谢皇上!”

    宋一鹤的头发已经花白,却小跑着来到李自成的马前,“皇上,现在入城吗?”

    “先入城吧!”李自成连着行军多日,身上正有些疲乏,“宋爱卿,天命都督府修缮得如何了?”

    “回皇上,修缮已经结束!”宋一鹤小心地道“只是……只是远远比不上京师的皇宫……”

    “罢了,朕先去看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