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抗战系统 >

第339部分

超级抗战系统-第339部分

小说: 超级抗战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眉头微皱,想了想,叶天提出了一个建议。

    祭拜炎黄!

    发诛倭令!

    这就是叶天的建议。

    淞沪会战马上就要爆发了,到时候,华夏精锐尽出。

    毫无疑问,这是华夏的生死之战。

    一旦和历史上一样,这些精锐部队全都遭受到重创的话,那就不好玩了。

    反过来,如果能给华夏勇士们提提士气的话,肯定会有效果。

    听到叶天这个建议,蒋杰石真是哭笑不得。

    蒋杰石认为,叶天这么建议,有点江湖风格。

    不过,蒋杰石突然想到,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也和青帮在一起混过。

    想了想,蒋杰石沉吟道:“嗯,这个主意不错!”

    紧接着,蒋杰石扭头看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去着手准备一下。

    再然后,笑眯眯的,蒋杰石看向依然在列队的德国飞行员。

    蒋杰石表示,他们千里迢迢的过来,肯定人困马乏的,最好马上去休息。

    飞行员中的老大,是个团长。

    虽然他不怎么懂汉语,不过,看到蒋杰石貌似接受了叶天一个建议,而工作人员正在准备什么,于是就来了兴趣。

    从叶天这里得到答案后,这个团长表示,也要一起参加,谢绝了回招待所休息的好意。

    了解到这些,蒋杰石很高兴。

    很快,祭拜仪式就逐步开始了。

    祭天起始于上古时期,是所有礼仪当中最庄重,排场最大的。

    这种仪式,代表了人们对上天的敬仰和感激,

    当然了,在古代祭天的时候,大都是由天子亲自主持。

    古人认为,这是人与天的交流方式,通过盛大的礼仪活动,祈求可以保佑华夏。

    因为太仓促,各种准备工作很难做的太好。

    如牌位、供器、祭品……等,都是机场工作人员现场准备。

    没有办法,蒋杰石打算,让军乐队充数。

    最重要的是,蒋杰石打算对空而祭。

    意识到仪式的重要性,很自然的,蒋杰石紧急叫来一个人。

    他叫陈布雷,才华出众,被称为华夏第一文人,华夏第一支笔。

    在抗战时期,陈布雷挥毫泼墨,写出了无数激扬民族志气、脍炙人口的不朽文章。

    接到命令后,陈布雷紧急赶了过来。

    在陈布雷的指挥下,祭天仪式更专业。

    而陈布雷不负众望,马上弄出一份祭文,并交给了蒋杰石。

    很快,通过话筒,蒋杰石的声音飘扬在整个机场。

    民国26年,岁在丙子,八月二日。

    委员长蒋中正,敢昭告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

    当有强敌,名曰倭寇,犯我华夏!

    我华夏百业凋敝,而倭寇牙尖嘴利。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谨用祷告,愿炎黄二祖,护我华夏,驱除蛮夷。

    ……

    尚飨!

    念完这份祭天祷文后,在陈布雷的建议下,所有人都选择了跪拜。

    军乐队奏完一曲后,蒋杰石又宣读了诛倭令。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华夏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华夏,未闻夷狄侵犯华夏也。

    现我华夏国力羸弱,有倭寇名曰岛国者,携牙尖嘴利,妄图占领我华夏。

    予本浙江人,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准备率全华夏军民,对岛国发起殊死抗争。

    战端已开,自我蒋中正之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也!

    凡我华夏人民,即使肝脑涂地,即使妻离子散,也在所不辞。

    古人云:邪不胜正。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国运如朝阳冉冉升起。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机缘已到!

 第729章 移师上海滩

    (全本小说网,HTTPS://。)

    惜我华夏正经营黄金十年,虽被岛国打乱,可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全本小说网https://。

    余欲遣兵驱逐倭寇,拯万民于涂炭,复华夏之威仪!

    在此,我蒋中正再次昭告天下:

    大兵所至,民众勿避。

    华夏将士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无索民众一针一线。

    另特警告汉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绝于人民。

    战端已开,凡我华夏民众,希有人出人,有钱出钱。

    华夏有民四万万之众,可武装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兵马。

    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就在此时!

    现有德国、花旗国、苏俄等友邦,另有华夏万众一心,最终胜利,定属于我华夏!

    ……

    蒋杰石的祭天祷告,以及诛倭令,通过电波迅速传到国内外。

    听到这振聋发聩的最强音,华夏万民都立马进入了角色。

    南京政府大院。

    忙完这些事情后,谢绝了蒋杰石让自己去休息的好意,叶天做了一波述职报告。

    最后,叶天委婉的告诉蒋杰石,他的部下,都在上海一带,正忙着搜集信息。

    而他本人,要出发去上海。

    等淞沪会战打响的时候,凭借着抗倭救国军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尽量再多为华夏立功。

    闻言,蒋杰石沉吟了一阵子。

    然后,蒋杰石答应了叶天,并为叶天引荐了一个人。

    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有名,被誉为300年来,帮派势力第一人,又被誉为上海皇帝。

    杜月笙虽然出身贫贱,但因为注重人脉等,却越混越大发,黑白两道,都有他的朋友。

    作为一位极富传奇的风云人物,他不仅是上海滩的黑帮大佬,还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等各行业。

    这其中,不得不说的是,杜月笙垄断了法租界的鸦…片生意。

    不过,杜月笙关注更多的,是国外市场。

    传闻,在全世界,杜月笙占据了八分之七的市场份额。

    并且,通过这个生意,杜月笙和意大利的黑手党,建立了密切联系。

    因为有钱有势,杜月笙和黄金荣、张啸林一道,被誉为上海三大亨。

    黄金荣贪财,杜月笙会做人,张啸林善打,这是社会对他们三个人的评价。

    和黄、张他们比起来来,杜月笙手法更高明,更善于协调各种关系。

    虽然杜月笙有着各种不光彩的事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抗战时期,他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面抗战开始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并担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

    听闻政府发行了救国公债,杜月笙马上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在他的发动与组织下,7500万元救国公债被抢购一空。

    这个比例,占全部发行量的六分之一!

    他还积极参与****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等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

    除此以外,通过和外国人的强大人脉,他弄到了不少好东西,如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防毒面具等。

    弄到这些后,他除了送给政府军外,还送给八路不少。

    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了,杜月笙拒绝了鬼子的拉拢,迁居到了香港。

    在香港,他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为抗战大业服务。

    后来,他还担任了华夏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

    1940年,杜月笙的人生,达到了巅峰时刻。

    在政府的组织下,一个名叫人民行动委员会的机构,成立了,杜月笙是第一负责人。

    这个机构,包含华夏各个帮会!

    也就是说,杜月笙成了华夏各帮会总龙头!

    然后,杜月笙来到了战时陪都重庆,继续为抗战筹措经费,购买各种战略物质等。

    在众多身份当中,杜月笙还有个特殊身份,那就是赈济委员会常委。

    当时,海外侨胞对抗战捐助的物资,以及对难民的救济品,都由杜月笙接收,并转运往汉口或重庆。

    同时,杜还和戴笠的军统合作,负责组织人在沦陷区搜集情报,以及锄奸策反工作。

    他在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方面上,称得上苦心孤诣。

    上海另一帮会头目张啸林投敌被暗杀,就和杜月笙有关。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刀劈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筱庵,就是他的门徒和军统合作的结果。

    淞沪会战当中,预感到华夏会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蒋杰石打算开展敌后抗战。

    接到命令后,戴笠找到了杜月笙,然后两人合伙成立了苏浙行动委员会。

    苏浙行动委员别动队,共有5个支队。

    其中,第一、二、三支队的司令,都是杜月笙的门生。

    最重要的是,支队成员中,大部分都是青帮人员。

    上海沦陷后,为了阻止岛国海军沿江西侵华夏内陆,蒋杰石提出了封锁长江的计划。

    为顾全大局,更为了带动其他商人,杜月笙又站了出来。

    在杜月笙的命令下,他旗下的八艘轮船,选择了自沉长江。

    在杜月笙的带领下,其他轮船公司也纷起响应。

    结果,长江航道被阻塞,一定程度上讲,延迟了鬼子的进攻。

    事实上,在淞沪会战当中,尤其是在上海保卫战当中,杜月笙亲自率领部下,和华夏各支部队展开了不少合作,那就是和鬼子血拼。

    ……

    蒋杰石不知道的是,在对杜月笙的了解上,他还不如叶天。

    叶天知道,在南京政府成立后,杜月笙就开始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

    这些职务,虽然都是虚职,但却极大的提高了他的社会地位。

    杜月笙还有个身份,那就是法租界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的最高职务。

    他有一句名言,如果鬼子想利用租借打华夏人,我杜月笙能在两个小时内,把租借全部毁灭!

    在蒋杰石的关注中,叶天重重的点点头。

    和赵爽简单的团聚了一番后,在赵爽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中,叶天坐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

    这一次,叶天的目标,就是杜月笙。

    凭借着对抗战史的熟悉,叶天打算,和杜月笙好好的合作一下。

 第730章 十里洋场

    (全本小说网,HTTPS://。)

    十里洋场。(全本小说网,HTTPS://。)

    法租界。

    杜公馆。

    作为一个消息灵通人士,听说淞沪会战即将打响,杜月笙最近很忙。

    预感到战端一开,很多华夏老百姓,绝对会妻离子散,衣食无着。

    于是,杜月笙严令部下,让他们大批购进各种粮食,以便赈济灾民。

    除此以外,想着到时候率部参战,杜月笙还苦心孤诣的购买武器。

    这一天,杜月笙派人请来了张啸林。

    实际上,他们两个能聚在一起,是有原因的。

    淞沪会战马上就要爆发了,通过战术沙盘推演,蒋杰石知道,此战华夏必败。

    事实上,对于这个结果,最高统帅部都非常认可。

    想到上海沦陷后,三大亨或许会被鬼子利用,成立伪政府等,从而对华夏不利,蒋杰石对他们发了个命令。

    也是,他们三个,每个人手底下都有成千上万部下。

    一旦他们三个被鬼子威逼利诱,并且上了他们的贼船,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蒋杰石建议,当上海沦陷前后,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一起去香港发展。

    黄金荣那边,杜月笙已经和他取得了共识。

    杜月笙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希望张啸林,当战斗打响的时候,也能加入战场。

    让杜月笙郁闷的是,对于率部参战,张啸林却吞吞吐吐的。

    张啸林,浙江慈溪人。

    移居上海后,他加入了青帮,并逐渐成为头领,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为“上海三大亨”。

    其实,“三大亨”地位的排列,原本是黄、张、杜。

    后期,却变成了杜、黄、张。

    隐隐约约的,杜月笙成了青帮的第一领导人。

    张啸林出道时间比杜月笙早,资格也比杜高一辈,还曾救过杜的命。

    因此,对杜当老大,张啸林在心里一直不服。

    接到蒋杰石的通知后,张啸林的心思,就活泛开了。

    上海华洋杂处,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鬼子攻占容易统治难,必然要拉拢利用有头有脸的人,尤其是青帮人士。

    而三大亨中,黄金荣已表明不会出头为鬼子做事,杜月笙对蒋杰石做出去香港发展的保证。

    独霸上海滩的好机会,就在眼前!

    事实上,当鬼子攻陷了上海后,张啸林马上跳了出来。

    上海沦陷后,鬼子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很快就和张啸林达成了协议。

    之后,张啸林布置门徒,胁迫各行各业与鬼子“共存共荣”,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捕杀爱国志士。

    公开投敌的同时,当鬼子筹建伪浙江省政府时,张啸林甚至打算出任伪省长。

    这还不算,他还以“新亚和平促进会”会长的名义,派人去外地为鬼子收购粮食、棉花、煤炭、药品等。

    张啸林的手段很猥琐,玩的是强行压价。

    甚至,一言不合,张啸林就武装劫夺。

    为了更好的为鬼子卖命,他还趁机招兵买马,广收门徒。

    张啸林的投敌活动,引起了政府的极大不安。

    除掉张啸林,成了当务之急,也成了政治任务。

    多行不义必自毙。

    1940年,在张公馆,张啸林被被贴身保镖林怀部暗杀。

    不得不说的是,张啸林诡计多端,身边防守力量很强。

    暗杀他的过程中,真的是一波三折。

    和暗杀其他汉奸一样,策划和领导人都是戴笠。

    接到蒋杰石的命令后,戴笠找到了潜伏的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并发出了针对张啸林的锄奸令。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们还制定了锄奸计划,并成立了行动组。

    行动组组长是陈默,他接到任务后,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