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抗战系统 >

第366部分

超级抗战系统-第366部分

小说: 超级抗战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罗店位置很重要,就算是损失这么大,但为了夺回这个阵地,华夏还是不停地往那里调兵遣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与此同时,鬼子不断在其它地方登陆。

    很自然的,华夏军队进入了腹背受敌的模式。

    到了9月中旬,鬼子援兵陆续增援过来了,华夏的局势越来越被动。

    华夏没有制空和制海权,在主动进攻鬼子、阻挡鬼子登陆、争夺各个阵地等战斗当中损失惨重,部队疲惫至极,被迫转入防御。

    这还不算,被这么多大口径舰炮轰炸,华夏军队不得不继续死伤惨重的模式。

    另外,发现挡不住鬼子的攻击,华夏最高统帅部不得不一再增兵。

    另一边,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后,大鬼子还发了个大招。

    大鬼子们一致决定,将战场重点,从华北地区,转移到上海。

    为了加快上海这边的战斗进程,从而实现三个月内灭亡华夏的口号,大鬼子继续往上海增兵。

    就这样,华北方面军下辖的第9、第13、第101师团,被调配到了上海派遣军序列。

    此外,大鬼子还从殖民地调来了不少部队。

    当然了,李春山、于芷山等汉奸部队,也得到了大鬼子的征召令。

    这样,算上原来的第3师团、第11师团,光是陆军,鬼子就达到了五个师团。

    其实,这也是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一再坚持的要求。

    要是算上海军,以及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的话,鬼子在上海的总兵力,就达到了惊人的20万!

    依照单兵战斗力,一个鬼子相当于五个华夏精锐士兵。

    又因为,鬼子的飞机数量,远超华夏。

    最重要的是,鬼子还拥有将近一千门大口径舰炮。

    鬼子的实力这么强大,华夏要想获胜的话,不派出300万精锐士兵,根本就拿不下来这场大型会战。

    不得不说的是,主动掀起淞沪会战,这是华夏第一军神蒋百里将军的建议。

    按照他的建议,只需将鬼子主力吸引到上海,就算是达到了战略目的。

    然后,主动放鬼子主力进入华夏内陆。

    利用华夏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优势,在各个战场上消减鬼子。

    也是,鬼子聚集在一起,在飞机、重炮等重武器的帮助下,战斗力强大的吓人。

    鬼子一旦分兵的话,就好对付一些。

    不过,为了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加上华夏精锐主力部队都打急眼了,因此,淞沪前线的战斗愈演愈烈。

    为了打赢这一战,华夏最高统帅部一声令下,全国的精锐部队继续往上海滩周边开拔!

    这样,华夏方面,除了原有的第8、第9、第15集团军外,又增加了两个集团军。

    他们分别是,抗战第一大将薛岳的第19集团军、刘建绪的第10集团军。

    稍后,感觉到不是很保险,廖磊的第21集团军,也紧急开到了前线。

    士兵这么多,为了更好的指挥,加上总司令张治中因病回南京调养,华夏最高统帅部做出了下属安排:

    第15、第19集团军编为左翼兵团,陈诚为总司令,负责蕰藻浜以北的万桥、罗店、广福地区;

    第9集团军为中央兵团,朱绍良为总司令,下辖7个军18个师、1个独立旅、1个独立炮兵旅等部队,负责北站、江湾、庙行一线及其以西地区;

    第8、第10集团军为右翼兵团,张发奎为总司令,下辖10个师、3个独立旅、3个新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岸防部队,负责苏州河以南至杭州湾北岸地区。

    不得不说的是,经过一番紧急准备,川军也出山了!

    在主将刘湘的带领下,五个师的川军,穿着草鞋、几个人配备一条枪,疯一般的往预定地点集结!

    这样,在偌大的淞沪战场上,华夏方面的总兵力已达到了75个师,共70余万人。

    倾全国兵力的五分之三,云集到了上海。

    毫无疑问,华夏这是要和岛国决战的节奏!

    虽然损兵折将无数,但华夏军队却都在殊死抵抗。

    局面虽然很被动,每天都要死伤数千士兵,虽然阵地一再后撤,但是华夏仍然牢牢地控制着上海!

    与此同时,为了响应蒋杰石的号召,绝大部分华夏人,尤其是海外华侨,都在花样支持。

    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另一边,发现都增兵这么多了,却依然没有取得胜利,大鬼子雷霆震怒。

    也是,岛国地形狭长,资源极其有限,和华夏拼耐力,他们陪不起。

    最重要的是,开战前,凭借着重武器多、士兵军事素养强、拥有世界上数得着的海军等优势,大鬼子狂傲叫嚣:三个月内灭亡华夏。

    三个月的期限已到,别说灭亡华夏了,就连淞沪会战都没取得胜利。

    大鬼子都认为,他们被严重打脸了。

    暴怒和着急的同时,岛国大本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经过审慎研究商讨后,大鬼子统一了意见。

    想要效仿元灭宋、清灭明,也就是从北向南,一路碾压,从而灭亡整个华夏的计划,已经失败!

    既然这样,战略重点,就只有按照华夏的节奏走。

    具体来说,战略重点,应该从华北地区,转移到华东地区,以及华中地区!

    最终,他们决定再次发个大招。

    为此,在继续对上海派遣军补充兵力的同时,应该马上成立华中方面军。

    具体来说,华中方面军包含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

    此外,还有相应的辅助部队,如通信部队、鉄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

    华中方面军的司令官,是大将松井石根,他主要负责上海派遣军的六个师团。

    第十军的司令官,是中将柳川平助。

    第十军下辖三个师团、并且都是从本土增援过来的。

    除了这三个师团外,第十军还下辖独立山炮联队、野战重炮旅团等部队。

    这样,第十军的总兵力,就达到了12万人。

    而整个华中方面军的总兵力,更是多达40万!

    华中方面军的组建,尤其是第十军从岛国增援到上海,是淞沪会战的转折点。

    而为了应对这个转折点,叶天明知道非常危险,却打算发个大招!

 第786章 虽败犹荣

    (全本小说网,HTTPS://。)

    岛国大本营组建第十军,目的很明显。全本小说网,HTTPS://。m;

    他们希望,在中将柳川平助的率领下,第十军能在登陆作战当中,打开局面。

    具体来说,第十军的作战方案是这样的:

    第一,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包抄华夏军队防线南方的背后,然后快速突击,切断沪杭铁路,并策应上海派遣军;

    第二,渡过黄浦江后,继续向西、向南攻击,并和上海派遣军一起,将华夏主力部队包围,并围歼!

    11月5号,天刚蒙蒙亮,在海军的护送下,第十军悄悄的出现在了杭州湾金山卫一带。

    紧接着,第十军马上开启了登陆偷袭战。

    防守这里的,是张发奎第8集团军下属的4个师1个旅,共有4万多人。

    一直以来,华夏最高统帅部,以及淞沪会战总指挥部,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上海正面战场。

    他们都认为,鬼子不怎么会在杭州湾登陆。

    另外,淞沪会战的正面战场上,战斗愈演愈烈,华夏每天都伤亡好几千,甚至一万多士兵。

    兵力不够用的,为了给前线补充兵力,为此,这四个师、一个旅,都陆续增援到了前线。

    这样,当鬼子第十军过来的时候,杭州湾附近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只剩下两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以及地方武装。

    他们既没有重炮,也没有像样的工事。

    面对12万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鬼子生力军,结果不言自明。

    很轻松的,第十军团灭了这里的华夏防御部队。

    第十军登陆成功后,迅速和松井石根率领的上海派遣军,玩了一波遥相呼应。

    得知第十军登陆金山卫的消息,华夏最高统帅部,尤其是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帅们,无不是大吃一惊。

    为此,华夏最高统帅部,立即命令前敌总指挥官陈诚,让他赶紧阻击鬼子第十军。

    在陈诚的命令下,吴克仁的第67军,被推倒了前台。

    其实,第67军刚刚从河南北部,紧急调到松江附近。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时候,不等第67军开拔到杭州湾,鬼子第十军就已经蜂拥来到了松江。

    无奈之下,第67军只得在松江城,被迫展开了自卫反击战。

    不得不说的是,第67军很顽强。

    不过,鬼子第十军的火力太猛,第67军火力太差,简直没眼看。

    最终,第67军苦战三天三夜后,松江城还是被鬼子拿下了。

    结果,上至吴克仁将军,下至普通的士兵,都纷纷壮烈殉国。

    不得不说的是,当时吴克仁将军,年仅43岁!

    第67军全军覆没后,鬼子第十军就兵分两路。

    一部分开始攻击太湖沿岸,矛头所指,直接对准了华夏的首都南京!

    主力部队的任务,是切断沪杭铁路及公路,从而将华夏主力部队包围。

    与此同时,在中岛今朝吾的指挥下,第16师团在江苏太仓登陆成功。

    第16师团的战略目的,更加明显。

    他们妄图切断京沪铁路和公路,从而对华夏主力部队形成合拢之势。

    也就是说,第16师团,打算为包围圈扎上口袋。

    这样,华夏主力部队再不撤退的话,局势很明显!

    淞沪地区的70万大军,在鬼子的海量重武器的打击下,将会成为瓮中之鳖,从而被一网打尽!

    这个时候,华夏最高统帅部、淞沪前线的各个高级指挥官,都大吃一惊。

    其实,听到这个噩耗,很多士兵也都方寸大乱。

    甚至,有的部队,已经出现了混乱局面,而指挥官却很难控制住场面。

    都这个样子了,没有办法,加上战略目的已经达到,11月8日晚上,华夏最高统帅部就做出了痛苦的决定:

    所有部队务必撤出上海战斗,并兵分两路,分别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

    华夏部队撤兵了,很自然的,鬼子对上海的占领,显得非常轻松。

    11月11号,上海市长俞鸿钧,通过广播电台,发表了告市民书。

    他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已经沦陷!

    两天后,也就是11月13日,政府也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

    在声明中,政府表扬了参战部队的英勇顽强。

    当然,政府还说明了此战的损失。

    整个华夏的所有精锐部队,消减了五分之三!

    另外,政府还说明了此战的意义:

    打破了岛国三个月内灭亡华夏的狂妄口号!

    最重要的是,政府还宣布,下一波战斗,也就是江阴保卫战,正式开始!

    不得不说的是,顺利执行完了军神蒋百里将军的战略构想,华夏称得上是虽败犹荣。

    也是,淞沪地区太小了。

    华夏70多个师、70多万大军,在这个狭小战场与鬼子硬拼,没开战之前,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在这个地方战斗,鬼子拥有海陆空绝对优势地位,还能发挥多兵种合成作战的优势。

    另外,淞沪地区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河流。

    和元朝、清朝这些游牧民族不一样,岛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在海军舰船的帮助下,近40万鬼子能坐船突破地形限制。

    最重要的是,鬼子能发挥出大口径舰炮的威力。

    其实,华夏急着撤退,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上海和首都南京,距离太近。

    上海这边是前线,首都南京就暴露在了鬼子的视线内。

    这么多鬼子过来了,还在不断地增兵,首都南京非常危险。

    不得不提的是,在淞沪会战的时候,欧美列强都信奉绥靖主义。

    也是,当39年二战真正开始的时候,绥靖主义还大为流行。

    因此,华夏这边拼死抵抗鬼子,但欧美列强却没有为华夏说话,只知道默然关注这一切。

    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华夏虽然失败了,但却凝聚出了一个共识,

    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

    损失了一大半精锐部队后,为了抗战大局,选择从淞沪地区撤退,毫无疑问,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

    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了,但虽败犹荣。

    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华夏人,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团结在蒋杰石的周围,继续坚持抗战!

    其实,叶天打算在金山卫搞事情,是有原因的。

    并且,叶天早已经想好了,就算是真的殉国了,这一次,他说啥也得过去一趟!

 第787章 一个人的抗日

    (全本小说网,HTTPS://。)

    华夏部队战略撤退的时候,由于命令下达太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竟然演变成了全面大溃退。(全本小说网,HTTPS://。)

    在淞沪会战当中,大部分指挥官,尤其是中低层指挥官都牺牲了。

    因此,各部队完全没有任何章法,陷入了极度紊乱。

    最重要的是,发现华夏主力部队撤退了,鬼子就开始了穷追猛打。

    一方面,鬼子的数百架飞机,在天上不停地轰炸扫射。

    另一方面,鬼子地面部队也穷追不舍。

    其实,按照原计划,华夏部队在撤退的时候,应该边抵抗边撤退。

    在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和海嘉线一带,密布着很多国防工事。

    这些国防工事,有个外号——东方马奇诺防线。

    按理来说,依托这些国防工事抵抗,应该没毛病。

    可惜的是,在淞沪会战开战前,最高统帅部就赫然发现。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