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18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18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归无奈,陆仁这会儿急匆匆的也一下子想不出其他的话来,只是他仍然想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完:“明公可否再让我与典都尉、子修相谈几句?”

    曹操很大度的一挥手:“去吧!你与子修相交,赶来送行也是人之常情。”真的是很给陆仁面子了。

    于是陆仁拍马先找到典韦并请到了一边。典韦和陆仁其实没什么交情,不过论官职陆仁可高出典韦许多。再者典韦起身于草莽,所以对陆仁这个没什么身世的“小要饭的”到也有几分“同病相怜”的好感。二人马首相交,典韦抱拳一礼道:“陆令君却有何话要交待于我?”

    陆仁道:“方才我向明公进言,说大军此去张绣很可能会不战而降,但需防其中有诈。有些话我不好向明公直说,只能交托于你……明公为人,败能思过,胜却极易忘形。若纳张绣之降,明公很可能会于忘形之下疏于防范,如此则极易被张绣所趁。典都尉,你身负明公安危,切记张绣若降,万万不可因胜而贪杯,双戟亦不能离身……”

    不说还好,这一说典韦的脸色却变得有些难看,闷哼道:“陆令君以为典韦是何人也?护卫主公周全是典韦份内之事,韦自会小心应付!”

    陆仁无语,知道这是碰上了个软钉子,而这情况就有点像一个对本职工作已经很小心谨慎的人却仍被别人在不停的在其精熟的本职工作上指东指西一般……简单点说陆仁现在就是太罗嗦了一点!既然如此,陆仁这个识相的人后面的话当然也就说不下去了。当下只能向典韦拱了拱手道:“话多且烦,到是陆仁失礼了。只能劝典都尉一句,休要贪杯。”

    典韦扬了扬眉头,客气的向陆仁回了一礼便回转去了曹操身边。而当曹操问起时,以典韦的性情也只是说了一句“陆令君劝诫某不可贪杯而已”便过去了。至于曹操听了这话又哪里会在意太多?只是觉得陆仁也未免太过小心了一些而已,不过还是很满意陆仁的举动的。

    最后最后陆仁拉过了曹昂。曹操和典韦都那么满不在乎,陆仁的希望就只有全放在曹昂的身上了,而且曹昂是陆仁最想保住的人物。

    今日的曹昂披挂整齐,年青的脸庞上意气风发。也难怪,作为那个时代胸怀大志的热血青年,终于得到了能够让自己一展夙愿的机会又哪里会不兴奋。再者作出征准备的时候曹昂知道陆仁赶去处理政事,猜想出征的当日陆仁十有八九会赶不回来,多少也有些遗憾,而陆仁能赶回来给他送行,这也令曹昂很开心,所以此刻曹昂的脸上挂着很浓厚的笑意。

    几句客套之后,陆仁又把刚才对曹操、典韦说过的话向曹昂复述了一遍。还好,曹昂对陆仁多多少少有几分敬佩之心,听过陆仁的话之后,曹昂稍稍的皱起眉头沉思了一下便向陆仁用力点头道:“陆兄的话,昂铭记在心!请陆兄放心,昂一定会时时提醒父亲小心的。”

    算起来陆仁与曹昂也一起共事相交了一年多,陆仁对曹昂的性格有几分了解,现在见曹昂如此,陆仁知道曹昂的确是记下了他说的话,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人也便跟着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鼓点传来讯息,还有一刻钟大军就要正式出发,曹昂听到鼓点后望了望眼前的陆仁,忽然忍不住向许昌西门的方向眺望,低声问道:“陆兄,义妹她……没有一起来吗?”

    陆仁无可奈何的笑了笑道:“应该马上就能赶过来相送。对了子修……我家的那个兰丫头你觉得如何?”

    曹昂一怔,随即笑道:“兰丫头?哈哈!”

    反正边上也没什么人,陆仁与曹昂又都是二十来岁的年青人,彼此间又那么的熟,一些话是可以直说出口的:“我还不是怕你抢走我家婉儿才会如此上心?不过说真的,兰丫头虽说今年还只有十岁……哦,虚岁十一了。可小小年纪却已经现清丽之姿。若是让我与婉儿细心教习她三年,到十六、七岁时能胜过今日的婉儿良多。你要不要?你不要的话,到时候只怕有得是人抢!”

    曹昂呵呵一笑:“要!为什么不要?其实说真的,这兰丫头活泼可爱,心性纯真率直,我还真的很喜欢这样的小丫头。比起那些刻意逢迎、谄媚讨好的女子,可真不知道强出了多少倍。若得一如此率直女子常伴身侧,昂愿足矣!”

    两个有“萝莉控”倾向的人来了个“心中之意尽在不言中”的相对一笑。笑过之后没多久,婉儿的马车便赶到了这里。而在这种场合,婉儿是不便露面的,所以是把陆兰给推出了马车。

    陆兰这小丫头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曹昂与陆仁交往了那么久,早都被陆仁给有意的灌输了大量的“萝莉控”思想,因此本就很喜欢陆兰这个小萝莉。现在又被陆仁给刻意的点破了一层窗户纸,看陆兰的目光也就变得有些与往日不同。本想上前摸摸陆兰的头,但想想现在这场合不太合适,因此曹昂有感而发的叹道:“十一岁了吗?只比子桓(曹丕)小一岁呢!”

    陆兰这会儿还有些晕晕呼呼的,但还是走到近前,将手中的包袱奉向了曹昂,曹昂见而奇道:“这是什么?”

    陆仁在旁解释道:“毛衣,婉儿亲手织出来的,是为婉儿的拜兄之礼。子修我可跟你说啊,这件毛衣可真花了婉儿不少心思,我都还没份呢!”

    那还是在大半年前,陆仁、婉儿、曹昂都还在濮阳的时候,曹昂认婉儿当了妹妹,并且送给了婉儿不少的礼物,婉儿对此一直都耿耿于怀,所以央求着陆仁帮婉儿弄点合适的回礼,而陆仁给婉儿出的主意就是织一件毛衣还礼给曹昂。

    不过当时的毛衣可真不是那么好弄的,毛线要自己去弄出来,织法也得一点一点的练,再加上陆仁有一段时间没在婉儿的身边,婉儿都得靠自己一点一点的去摸索,结果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因此直到不久前婉儿才织出了一件像模像样的毛衣出来,到也赶在了曹昂出征之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七十四回 样板新村

    收到了这样的一件毛衣,曹昂当然是马上就抖开细看,陆仁也就在一旁解释了一下这种毛衣的穿法。曹昂也不避讳什么,当下就解盔解甲的着到了衣内。而这一穿到身上,曹昂就觉得格外的暖和,既有实则上的保暖,也有不少心理上的因素。

    既然是婉儿的拜兄回礼,曹昂到也不用客气什么,所以只是向陆仁笑了笑。再看了看身边的小陆兰,曹昂这个已经有了“萝莉控”思想的家伙也泛上了一股怪怪的感觉,在身上摸索了一下之后摸出一枚玉环递到陆兰的面前道:“兰丫头你既随陆兄之陆姓,换言之也算是陆兄之妹了吧?我与陆兄深交,对你这个陆兄之妹早就该有点见面礼的,那这枚玉环你收下吧。”

    陆兰望着这块玉环楞了半晌,才想起来扭头去望陆仁。再怎么说陆兰只是个被陆仁收留的流浪儿,平时在家里笑闹是一回事,真到了外面又哪里敢收这么值钱的东西?陆仁见状笑了笑,从曹昂的手中取过玉环,本想挂到陆兰的腰间却又觉得不合适,所以改为挂到了陆兰的颈间道:“我与子修之间是不用那么客气的,子修的一番心意你就收下吧。”

    陆兰捧起玉环看了看,随即向曹昂恭身行礼道:“谢子修公子之赏!”

    曹昂笑着摆了摆手道:“不是什么赏赐,只不过是个小礼罢了。等我凯旋归来,去陆兄府上游玩的时候,兰丫头你可别这么见外!像平时那样就好。”

    陆兰又望了望陆仁,对这突如而来的事,这小丫头茫茫然的也不知该如何应对。按说这本来是很失礼的事,可曹昂却格外的满意,因为这样的小陆兰身上有着一份很纯朴率直的韵味。而正是因为这份纯朴率直的韵味,曹昂才更加的在意。

    可惜催行的鼓点响起,曹昂必须上马出征。翻身上马后,曹昂在马上向陆仁拱手一礼,又向陆兰露出了个很怪异的笑了笑,这才调转马头策马而去。

    众人挥手相送,陆仁一边挥手一边心中暗道:“曹操和典韦看样子是没怎么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不过曹昂应该是确确实实的记在了心上。曹昂现在是暂领帐前都尉,加上又是曹操的亲子,有些调令是可以直接帮曹操下的,那我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应该没问题了吧?”

    仔细的想了一阵,陆仁觉得自己这样做应该很完美了……

    ————————————————————

    早春二月,谷雨时节,颍阴。

    对一般的现代人来说,每当提起颍川荀氏的时候,很可能就会直接想起荀氏家族代表性的人文建筑,即位于阳翟的颍川书院,进而也会惯性思维的把荀氏定为颍种阳翟地区的世家。

    其实情况并非如此,颍川书院最初只是荀氏名下在阳翟的一所别院,后来会天下闻名诂计也出乎了荀氏宗族的意料之外。真正说起来,许昌西面的颍阴地区才是荀氏家族的祖业所在。

    很不幸的是陆仁就在这件事上闹了个大笑话。他在最初作许昌地区屯田的准备工作的时候是去阳翟找的荀攸,然后就在惯性思维之下向荀攸问询准备耕作阳翟地区的哪些田产。结果荀攸是瞪圆了双眼告诉陆仁说阳翟离许昌比较远,且荀氏在阳翟的田产也比较少。而荀氏祖业所在的颍阴离许昌比较近,耕作荀氏在阴颍的大片农田,不管是陆仁亦或是二荀,照应起来都方便得多。

    天空中正下着霖霖细雨,两个身着蓑衣的护卫支着一块大雨蓬,陆仁便在雨棚下向这里的屯长与荀氏子弟指点道:“喏,这一带的地形去冬我就已经和你们说过。这中间一大片是农田,这里种值水稻,这两百顷种粟;西侧的丘陵种植一定数量的茶树、果树,其余的旧有树木就不要去动它了;还有这一片不要种稻粟,全数种植桑树;丘陵下面的这一条长廊田地种植菜、豆……”

    陆仁在这里细细的解说,而他的身后却另有一个荀氏子弟拿着竹简与笔,细心的把陆仁所说的都全部记录下来……荀氏中识文断字的人多得是,陆仁向荀彧讨个书吏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如此一来陆仁还乐得不用自己动笔呢!

    陆仁身边的荀氏子弟是年过四十的荀理荀明直,这种人类似于荀氏一族的管家,而荀彧曾明明白白的告诉荀理,要他一定要完全听从陆仁的调配,切不可擅作主张。

    荀理作为管家,为人稳重有余却缺少一点主见,因此对陆仁的产业调配到也言听计从。此刻听完陆仁的解说之后荀理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地方问道:“陆令君,此地尚空,不知当种何物?”

    陆仁望了一眼便摇头道:“这块地方的土地地质偏硬,加上地势稍高引水不易,并不是很适合种植农作物。等春雨稍停,你马上调集些族中青壮在这块地方建起蚕房……哦,被你这一提醒我也想起来还有件东西没给你。”

    伸手入怀摸索了一下却没摸出什么来,陆仁只能向荀理歉意的一笑道:“我巡视各屯,随行带着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忘带在身上了。”

    说着向某个随从招了招手道:“你跑一趟,去我的驿舍找下婉儿,让婉儿把行李中一卷用白、黑、蓝三色带绑着的图样找出来给我。”

    这里是荀氏的地头,房舍什么的很多,因此很早就专门收拾一所干净舒适的给陆仁当驿舍,婉儿现在就在驿舍里帮陆仁整理着杂物。

    护卫领命而去。荀理与陆仁也见过好几回的面了,现在见陆仁还是和最初相见时那样,身边就是一个婉儿和少量随从,忍不住开口道:“令君请恕我直言,令君主理许都屯田政事奔走终日,虽说有婉儿姑娘随行照顾您的饮食起居,可令君身边的人是不是也太少了点?若令君不嫌弃的话,不如就从我荀氏中挑几个勤快的婢女随侍左右吧?”

    陆仁笑而摇头:“不必不必,人多了反而不方便。再说我不是已经多带了两个书僮和一个小侍女在身边吗?”

    荀理闻言哑然,心说就你带的那三个小屁孩哪里像是书僮和侍女?人家的书僮是寸步不离的跟在身边,你却是一到地方就让这三个小屁孩去读书写字,其中的小侍女还让婉儿教习音律,另外的两个一大早的就得起来扎马步练武艺……

    过不多时护卫把那卷帛图带来,陆仁展开后交给荀理道:“回头你找工匠把这图上的织机做出来,再找几个聪慧些的女子先试用一下,精熟之后再由她们转教给其她的妇人。”

    “织机!?”荀理心说用不着吧?

    陆仁笑道:“你别以为这是寻常织机。这种织机是我改良过的,精熟之后织帛的速度可以比以往的织机快上数倍,而且织出来的丝帛布匹也远比旧式织机要精细得多……”

    说到这里陆仁故作神秘的凑到荀理的耳边低声道:“田大家都是一样的种,粮米自然也是一样的收。而大家都有饱饭吃的时候,肯定会想买几匹好布做几身好衣服再穿暖穿好是不是?要是你荀氏的织物比别人的好,那么……不用我多说吧?”

    “哎!?”荀理还没反应过来。

    “许都城里有钱人多!再一个,你族中寡居的妇人不在少数,若是要她们去躬耕力不能及,只是给米瞻养又徒费粮米,不如把她们都集中起来种桑养蚕织布,让她们自食其力!要是你们荀氏的织物出了名,说不定还能赚大把的钱粮回来振兴族业呢?”

    荀理总算反应过来一些,忙向陆仁一揖到底:“多谢陆令君指点!”

    陆仁笑了笑,推说自己想一个人静思一下,就撑了把伞在细雨中散起了步。就着这春日的乡村雨景,陆仁心里面的想法也不少。

    其实在许昌这片地方推广屯田制与正确的水稻种植,想不遇上些阻力是不可能的。陆仁应对的方法是一方面用高压强令,强行使各屯都按正确的方法去种植水稻,另一方面就是选取了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荀氏这里作为“样板村”。

    其他的地方主要只是种植水稻、蔬菜与蚕桑、麻这些基础农作物,唯独颍阴的荀氏这里有相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