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42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42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着这样的疑虑发了问,华佗一解释陆仁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几年华佗到江东去了,像华佗为周泰治伤就是在这一时期的事。而那个时候的消息本来就流通不畅,庐江、寿春一带还蹲了个跟曹操干仗的袁术,河南一带的消息流传到江东就要更晚上一些,像华佗是在几个月才前得到了汉献帝迁都许昌的消息,之后就决定来许昌。至于会得知陆仁现在是许都令,那还是在过了长江之后的事了。因为隔了挺长的时间,华佗也不敢确定是不是当初他救治过的陆仁。

    就这样彼此的客套了一番之后,华佗也就道明了来意。其实很简单,华佗是想和陆仁拉拉关系,从而得到陆仁的举荐,对此陆仁到并不觉得意外。史料上说华佗“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也就是说华佗年轻的时候可能是有些清高,但年纪大了些之后就有些后悔自己当了医生,想重新进入仕途。

    在现代社会里医生是个不错的职业,但在那个时代社会地位是“士农工商”,走仕途的士子是最高级的平民,而且还有机会当官,社会地位就能更高一些。而“医”是排在“工”这一级,属第三等,社会地位是有些偏低的。华佗会想重归仕途,其实也是无可厚非。再说在陆仁看来,重归仕途求官问职和华佗的医德也并不冲突……说句难听点的话,在现代社会里许许多多有钱的人,到后来还不是想弄点什么事出来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由商入官的人又哪里会少了?

    如果是别人来找陆仁求个推荐,陆仁只怕理都不会理。但华佗来找陆仁帮忙,这个忙陆仁到是会帮一下,而且陆仁当初在华佗那里养伤的时候就知道华佗其实通晓经学,而通晓经学可是那个时代士子为官的一个重要条件,真要推荐上去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至于华佗被推荐之后会是什么样子,那个并不在陆仁的能力范围之内。

    其实陆仁心里很清楚,就算华佗不来找自己,以华佗的名头要弄到个举荐诂计也不会是什么难事。既然如此,自己还不如来个顺水推舟,多少也算是还个人情给华佗。当然了,华佗可能还是会被曹操给盯上,然后希望华佗成为曹操的私人医生,再接下来华佗就仍然会因为不愿当医生而被曹操给杀掉。

    但这种事本身就不是陆仁能够有点什么的,而且诂计到那个时候陆仁早都穿回去了,想管也管不了的说。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陆仁的举荐也许能让华佗成为朝庭的官,而非曹操的官,那也许就能够有点什么变化也说不定。这里还要说明一下,朝庭的官和曹操的幕僚可是两回事,至少在现时点是两回事。就算是曹操自己,在官职上其实都是有朝官与外将的两重性的,再往后的诸葛亮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这会儿陆仁对华佗是满口答应,同时还邀请华佗就在自己这里先住上一段时间再说。而按陆仁现在的想法,并不是把华佗直接推荐给曹操,那样的话未免有点直接坑了华佗的感觉。所以陆仁是打算按正规的程序,把华佗举荐到毛玠那里去。毛玠现在是司空府东曹掾,帮曹操主理着选拔人才的事,而毛玠的为人正直清廉,华佗要是过不了毛玠那一关也怪不得陆仁。

    正事说完,二人也就闲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华佗就问起了蔡琰的事,毕竟当初陆仁与华佗就是在蔡琰那里认识的,而华佗到了许昌这里,多多少少的也听说到了一些陆仁与蔡琰之间的事。

    面对华佗的提问,陆仁只能摇头,把自己那个时候救回蔡琰,之后又把蔡琰送到曹操那里去的事说了一下。华佗听过之后叹而摇头道:“蔡小姐命苦啊!不过陆令君,你与蔡家本有旧谊,才干学识又与蔡小姐甚相匹配,为何不向蔡小姐求亲,反而要将蔡小姐交托于曹公照料?”

    陆仁立马哑然,心说我这是第几次听到这样的话了?而且要命的是,这种话居然还是从婉儿的嘴里说出来过……

    ————————————————————

    汉,建安三年正月中,刚过完元宵。

    建安二年九月,曹操发兵攻打袁术,把袁术打得逃往淮南,曹操则是在寿春那里呆了一小段的时间。后来南阳、章陵一带发生叛乱,重新归投到张绣的旗下,曹洪打了几仗没占到便宜,曹操只好于十一月再征张绣。就这样打啊打的,直到建安三年的正月,曹操才回到了许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一十回 去去来来

    陆仁在收到曹操即将返回许昌的消息之后,并没有去比对现在的时局与原有历史进程上的不同之处,而是让甄姜收拾东西回中山去,意思是要甄氏姐妹无论如何也得在曹操回来之前就先一步离开许昌。

    他这样做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不愿让曹操见到甄氏姐妹,要知道曹操偶尔也是会跑到陆仁的府坻里来蹭几杯酒喝的,而曹操要是见到了这对姐妹那还得了?曹操要见陆仁府坻里的客人,陆仁又敢不让曹操见?还想不想混了?

    不过从公事方面来说,曹操身为一度曾官至极位的大将军却要“走私私铁”,也确实不方便现在就和甄氏的人碰上面,一碰上面的话不就在告诉别人曹操与甄氏有来往了吗?所以在此一点上,荀彧和刘晔也非常赞成让甄氏姐妹早点离开许昌,暗中的那点事荀彧的手就放宽了些,双方都图个方便。

    此时此刻,陆仁正领着婉儿、糜贞、诚、信、兰在许昌北门的十里驿亭这里给甄氏姐妹送行。该说的客套话说完,陆仁把女扮男装的甄姜送上了马车,又从衣袖中取出一卷帛文从车窗那里递给甄姜道:“甄夫人,这是以我许都令的名义签发的免税令。虽说时效期只能到四月初,但已足够你们于曹公境内一路畅通无阻的抵达黄河渡口。其实你们商队回程的货物都是些正儿八经的货物,原本也用不着如此的,只是文若公和我商量了一下,觉得你们这次冒着风险送来了这么多的镔铁解去了许都的燃眉之急,那么免去你们回程路上的税赋也当是聊表一下曹公的谢意。”

    甄姜道了声谢接过免税令,目光却飘向了站得比较远的陆诚,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陆令君,阿诚他执意不肯随妾身同返中山,妾身对他亦无可奈何……妾身别无他求,只恳求陆令君能代我甄氏好好的照顾阿诚。若是阿诚他追随在令君的身边能学有所成,甄氏对陆令君感激不尽。若日后陆令君但有所需,我甄氏必定倾力而为。”

    陆仁很随意的笑了笑,摆摆手道:“你们放心吧,我会好好管教这小子的。时候不早,甄夫人还是早些启程动身吧。”

    甄姜心情复杂的望定了那边的陆诚,却又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又能摇头作罢。方欲吩咐商队启程,一直躲在车中不曾露面的甄宓忽然挤到了车窗口向陆仁唤道:“陆令君!”

    陆仁心中一紧。老实说,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因素,陆仁还真有点怕甄宓,这几个月里都一直在尽可能的避开这个绝世美女。犹豫了一下,陆仁回应道:“甄小姐尚有何事?”

    甄宓道:“暂居令君府上的数月,宓多蒙令君关照指点,心中甚是感激。今日离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一时间竟然有些舍不得……”

    陆仁心说你别来这套!最难消受美人恩,而你可不是俺能碰的人。

    甄宓见陆仁脸上犯窘,再想想自己刚才说的话是有点那个了些,所以自己也很尴尬的笑了笑,取过一个早就准备好了的礼盒递给陆仁道:“这数月中承蒙令君照顾,又多有对宓有所点拔,这区区薄礼还望令君能够收下,以聊表宓心中谢意。”

    陆仁也不客气,大大方方的接过来便让甄宓放下窗帘早些启程。等甄氏商队去远,陆仁把玩着手中的礼盒心道:“我还真行啊!老婆虽然不是三国中有名的美女,但我却前前后后的和几位知名的大美女都见过面,甚至还有点交情。嗯,我想想……糜贞按历史在长坂坡就香消玉殒了,所以这个不论;但甄宓的儿子可是魏明帝曹睿哎!虽说那十几二十年之后事,但陆诚和陆信要是撑到了那个时候,想不富贵只怕都难哦。特别是陆诚这小子,那可是魏国的国舅爷?要是我不穿回去的话,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哦!”

    正胡思乱想间,婉儿在旁轻声问道:“主上,甄小姐为何赠你礼物?”

    陆仁被拉回神来,微笑中伸手捏了捏婉儿的鼻尖道:“婉儿你放心啦,甄小姐对我可没什么意思,就是单纯的礼尚往来而已,你可别乱想。行了行了,看看她送了什么好东西。”

    打开礼盒,里面是一对选料上乘、制工精美的玉佩,此外还有一对玉石耳环和两支玉钗。陆仁和婉儿不怎么识货,到是一旁凑上来的糜贞看过之后瞪大了双眼道:“哇!小宓她可真是大手笔!这几件玉石首饰的价值不菲,她都没送过我什么好东西!”

    陆仁白了糜贞一眼道:“你想要啊?玉佩和玉钗都是成对的,要不你各拿一个去?”

    糜贞嘻嘻笑道:“先生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啊?玉钗我分一个是没关系,但这对玉佩俗称姻缘环,男带红女带绿。小宓她特意送给先生你,是希望先生你早些娶妻成家,而在婚聘之时,就用这对玉环中的绿环作为聘礼之一。这样的东西,我能要?还是说先生你……”

    陆仁一听话不对劲就赶紧的把盒子一盖,顺手将一支玉钗递给了婉儿道:“婉儿,去帮你糜家姐姐插上,省得她在这里胡言乱语的。”

    婉儿俏脸一红,接过了一支玉钗向糜贞道:“糜姐姐,婉儿帮你插上吧。”

    糜贞笑而摆手:“不用不用,我不缺这个,到是婉妹到现在一直都没几件像样的首饰,这几件你正好留用。先生,你不帮婉儿妹子把首饰都戴上?”

    陆仁干笑了几声,到也真的取出几件首饰帮婉儿一一戴上。

    这个小插曲本来对素有不治行检的“浪子陆仁”来说不算什么稀奇事,但偏偏就有那么几个别有用心的人望见之后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

    陆仁送走甄氏姐妹之后没过多久,曹操就带着大军回到了许昌。回来之后什么上表报捷、大宴将士的事都是老一套,没什么可说的地方,陆仁则仍旧安安静静、老老实实的做着自己该做的那些事。

    话说曹操在出兵的时候,许昌这里的秋收工作是并没有全部完成的,曹操只不过是初期的粮草一到位就带兵出去,然后再由荀彧这头把后续的粮草送到前线,所以曹操还不知道去年许昌总共是收上来了多少的粮草。现在回来了,曹操突然想起来这档子事,就把荀彧叫到了府里来问了一下,得到到回答是一百七十余万斛,把曹操都给闹得吓了一跳。

    曹操年轻的时候就曾经担任过地方官,所以是比较清楚一个地区大概的粮食产量是多少的,而现在许昌屯田的粮食产量,实在是大大的超出了曹操的意料之外。因此曹操在兴奋之余,目光也就再一次的停留在了主理屯田一事的陆仁的身上。谁都明白,许昌屯田能有这么出色且令人欣喜的结果,陆仁无疑是首功。

    因为这时是在曹操的府坻里,并不是在什么公开的场合,荀彧见周边无人,就把陆仁设法解决了许昌这里铜铁吃紧的事向曹操说了一下。而且借着这档子事,荀彧还告诉曹操,陆仁不仅仅是只会屯田种地,对发展商业流通都很有一手,至少这一年除了粮食的收获远超预期之外,许昌这里收税得来的钱都很丰盈。

    最后荀彧是这么跟曹操说的:“陆义浩此人虽不通经学,不能算作是士人,但此人身怀之才实而不华,实属少见的富国之才。方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陆义浩这样的人才比那些只知读书问卷的经卷之才更加有用,也更加难得,明公当厚以用之。”

    曹操默然点头,心中却又想起了那天就是在这个院亭之中和郭嘉谈起的一些事,眉头也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曹操那是什么人?哪里会看不出陆仁那种只想混几年平安日子就闪人,不会过多的在曹操这里久呆的心态?而一想到这些,曹操的目光就不由自主的飘向了蔡琰所在的居院。

    荀彧是曹操这里的常客,当然知道蔡琰就住在那边。这会儿看了看曹操的神态,荀彧轻叹道:“明公,彧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摆了摆手:“不用说了,孤知道你是想说什么。其实当日奉孝就规劝过孤,孤也知道在昭姬一事之上,孤应该如何对待。只是这突然一下向陆义浩提及这些,陆义浩又会如何去想?”

    荀彧和郭嘉那是什么关系?有点什么大事小事一般都会彼此通气,所以荀彧也很早就知道了曹操那时作下的打算,对此荀彧也是很赞成的。此刻见曹操说出了这样的话,荀彧便道:“以陆义浩的心性,的确是不能突然一下强加给他。彧以为,不如先将婉儿唤来与蔡昭姬为伴,如此便能让陆义浩与蔡昭姬之间有些关联。而婉儿原本是明公府中侍女,对明公本就有敬畏之心,对明公所交托之事,亦不会有所违抗才是。明公啊,陆义浩这样的人才,真的是难得啊!”

    曹操点了点头,目光又一次的飘向了蔡琰的居院那边。而在这时,蔡琰那边忧郁的琴声亦在悄然响起……

    (昨天码好字之后觉得累,本来是想小睡一下再上传的,结果却一觉睡死了。今天是连上昨天的四更一并上传,不会少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一十一回 曹操到访

    “终于回来了……好累!”

    陆仁府坻的门前,陆仁带着几许的疲惫之态跳下了马车。现在已经是建安三年的正月末,已然是新的一年的开春之季,陆仁自然要去往各屯,主理今年的春耕工作。而这一圈巡视下来,可真不是一般的累。

    陆诚和陆信跳下了马,走过来对陆仁作势欲扶,陆仁则没好气的把这俩男生推开:“去去去,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人,就是累了点而已,哪用得着人扶?你们俩先进去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