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370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70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对小乔下手,陆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得注意什么叫适可而止。不然陆仁要是真的把小乔给拐走了……还想在长江水道上跑?门都没有了好不好?周瑜的怒火可不是现在的陆仁所能够承受的,而且以周瑜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好吧,不说也罢。

    至于今天陆仁与小乔之间的接触会那么平淡,正常到挑不出半点的毛病也是很自然的事,毕竟陆仁对小乔总不能马上说泡就泡吧?这个事得一步一步慢慢的来,一但操之过急只能是坏却了全盘的计划……

    ————————————————————

    周瑜和小乔那里的事还得慢慢来,但是眼下陆仁这里还有别的事要做,那就是船队半数的船只即将启航出发,而陆仁也准备让甘宁先跟着糜贞的这一半商船,在完成了海昌放粮之后就先一步到夷州去。

    陆仁很清楚像甘宁这样的人物会弃贼就官,无非就是能够青史留名,而陆仁现在并没有任何的官职在身,这功名是没办法付给甘宁的。

    当然陆仁心中早有对这方面的打算,但现在还远远的时机未到。眼下夷州小城是发展得还不错,但总体实力仍然很弱小,都可以说是上不了台面,这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说陆仁急于求取朝庭诏封,很容易就过早的引起孙吴方面的注意,这对夷州来说绝对不是件好事,夷州现在需要的依旧是一段安定的发展时间。

    正因为如此,陆仁当初才会提出他去荆州,以一个富商的身份去吸引各路诸候的目光,不把夷州的实际发展趋势暴/露出来,对此当时陈宫与陆逊等人也都是持以支持的态度。不过这些人虽然能够理解陆仁的选择,不代表甘宁也会理解,因此陆仁需要先画出一个饼,借此来勾起甘宁的兴趣。而先一步把甘宁给送去夷州,也是一种先把甘宁给绑住的策略,这要是万了个一的甘宁仍在长江一带,突然觉得东吴其实也挺不错的,继而投奔过去,陆仁上哪哭去?

    而此时此刻,陆仁就在向甘宁、徐庶、石韬画着饼……当然说是心中的宏图远望也亦无不可:

    “袁本初兵败病亡,所遗三子心不能齐,彼此互有争权之心。曹瞒诡计多端,见袁本初三子如此,必会暂止攻讨河北,同时假作欲南征之态,暗中则休兵养民积蓄气力。似如此,袁本初三子必生争位之斗而自相折损,曹瞒则趁机进取河北,故此在早晚之间,河北必归曹瞒所有。而曹瞒在收取河北之后,定会南下荆襄,然后再进讨吴越。

    “只是荆襄也好、吴越也罢,恐怕都不是那么好打下来的。万一荆襄与吴越见曹瞒势众再被迫联手的话,即便是坐据河北与兖、豫、青、徐的曹瞒,也一样的不敢轻视。特别是吴越,他们拥有长江天险,而荆襄与吴越的水军亦冠绝天下,曹瞒的北方军马则不擅水上争斗。似如此,南北双方就会陷入一个相峙不下的境地。而在双方相峙不下之时,曹瞒自然格外的会希望另有助臂能在吴越之后制肘,而这个时候就是我陆仁谋取朝庭诏封的最佳时机。”

    海马号的舱室之中,陆仁款款而谈,把这番话漂漂亮亮的告诉了徐庶、石韬、甘宁。而这三位听过之后,一齐都陷入了沉思。许久过去,徐庶才笑而点头道:“兄长果然好心计!南北两军相峙不下之时,北军意欲从后制肘,对兄长所求的诏封肯定不会吝啬,多半还会授以重爵,同时大显于天下,如此方能震摄南军;而南军为北军大军压境,对兄长纵然是有所防备却无力相图,若是兄长再在暗中示之以好……”

    陆仁笑着向徐庶举杯:“元直,你也很阴险嘛!”

    甘宁问道:“却不知陆仆射意在何爵?”

    陆仁仰着头想了想之后道:“夷州牧、抚夷将军吧?至于爵位就不太好说了,这得看老曹是大方还是小气。不过以我在曹营多年里对老曹的了解,这种无禄的虚爵,他老曹也是乐得给,反正他又不吃什么亏。难道说他给我个爵位,我还能派人去许都问他讨要爵禄不成?说句玩笑话,讨来的那点爵禄都还不够路费的。”

    甘宁奇道:“夷州牧?可是我大汉并无此一州啊!”

    陆仁笑了:“兴霸兄可还记得数日之前我曾说过早晚要让大汉的一十三州变成一十四州?现在我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这一十四州就是夷州。”

    甘宁犹豫道:“此事真的可行?这夷州毕竟是化外之境……”

    陆仁连连摇头道:“化外的又能如何?咱们把化外的花点时间转变为化内的不就行了?至于到时候求官求爵的事嘛……我好歹在许都呆过一段时间,老曹他的心性如何我还是比较清楚的,他的青史功名之心绝不在任何人之下。

    “想他挟天子以令诸候,无论野心有多大,在明面上仍然自称自己是为汉室扫清宇内的大功臣。自古以来的战功,以扫平叛乱与开辟疆域为最高,现在可以说他平叛的功劳已经够高了,如果我们再帮他加上个新开疆域的功劳之名,难道他又会介意大汉多出一个新的州府?

    “大不了我们再吃点亏,在明面上说是奉了他的命去新开的州治,为的就是他日后的南征先作好准备。老曹在与南军相峙不下之时,突然有这么好的事给他助壮声势,他如果拒绝的话,那他可就枉称为奸雄了。兴霸兄又以为如何?”

    甘宁又不是愚笨之人,一想清楚这里面的关系之后马上就很是赞赏的连连点头。要知道甘宁虽然是有从良之意的“锦帆贼”,但从性格上来说仍旧比较讨厌比较死板的人文环境,而陆仁现在画出来的饼,本就和合甘宁这号人的口味,再在这个时候又听到了陆仁可以给他正式的官职与详尽可行的谋官之路,甘宁的兴趣可就更大了。甚至现在的他,都有点想马上就飞到夷州,看看这块地头是不是真的有陆仁口中的发展潜力。

    相比起徐庶与甘宁,石韬的性格较为沉稳,话也一向说得最少。这会儿见大家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石韬举起了酒杯道:“陆兄方才所说的都是日后之计,而夷州眼下众不足两万,仍需时日去积蓄实力。此外在下还有些担心,就是陆兄所言的求官之计,介时是否又真的会那么顺利?”

    陆仁再笑:“放心吧,我虽然不敢说有绝对的把握,但至少也有个九成。在这件事上,除去老曹的为人心性刚才我已经和你们说过之外,还有一个人得和你们再说一下。”

    “陆兄又是要说哪位?”

    陆仁举杯而笑:“荀公文若……你们不会不知道他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十二回 抛出香铒

    荀彧荀文若的大名,徐庶、石韬、甘宁又怎么可能会没听过?真要说起来,荀彧的名头可比陆仁都大得多。可以说现在的陆仁是比较有名气,称得上是一时之名士,但陆仁的那点名头要是和荀彧一比,陆仁还真不怎么够看。

    或者可以这么说,就是陆仁能够成名,主要是源自于那些流民与平民百姓,属于草根型的风流人物,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处在社会中、上层的士族阶层其实并不怎么鸟陆仁的大有人在;而荀彧呢?荀彧可是名门望族出身,在那些士族阶层中都有着相当好的口碑,属于根正苗红、正儿八经的名士,在舆论基本上都掌握在士族阶层的社会背景之下,陆仁的名头又哪里能比得过荀彧?

    当然这些和眼下陆仁等人正在谈论的事情没什么关系,甘宁他们也不明白陆仁这个时候忽然提及荀彧又是什么意思。而陆仁就笑了笑,向甘宁他们三个解释道:

    “我当初在许都为官的时候……不,应该说早在老曹迎奉天子之前,就一直在与荀文若共事,所以我对荀文若的为人心性非常了解。

    “荀文若这个人吧,绝对无愧于其名士之名。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重振汉室声威,而且他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这么做着。所以我敢说只要是有助于重振汉室声威的事,或许老曹还会疑神疑鬼的有所犹豫,但荀文若却一定会极力的去促成。到时候有他帮我说话,还怕会成不了事?”

    徐庶三人各自用目光交流了一下,最后都缓缓的点了点头。荀彧在曹营之中的地位,可不是只有曹营里的人才知道。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看得出来陆仁不是在说假话,至少也是陆仁现在说出来的话有着相当的可信度。

    有了陆仁这样的一番解说,徐庶、石韬、甘宁不由得都在心里开始正视起了陆仁集团公司所潜在的发展潜力,心里面也在考虑着要不要到陆仁那里去试一试的问题。而最后他们三个所得出来的结论是陆仁那里值得一试。

    其实这也难怪,这三位都是身上很有些本事,也都想混个出人投地的人。只是人往往都会有这样的选择,即是去那些已经成了型的公司,还是去那些刚刚起步的公司?前者相对稳健,但由于早就成了型,过去之后一般难有机遇;后者的机遇虽然多,但是稳健度又不够。

    如果是现代人,一般大多会选择前者;但是徐庶他们三个是处在一个乱世之中,想抓住机遇进而出人投地的心态而反更盛一些。而陆仁狡猾就狡猾在这里,就是既给他们画出了一个很美味的大饼,又隐晦的表现出了自己那头即便没能成事,也能混个平安的姿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徐庶三人又岂能不为之心动?特别是陆仁那头一但真的成了事,他们的身份就相当于开国功臣,这样的地位那得多吸引人?

    当然陆仁也深知现在可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而是得一步步的把他们都套上自己的战车才行,所以陆仁是采取了先以“高价雇佣”的方式,让他们先尝到了甜头再说。于是乎陆仁的话锋一转,忽然向甘宁问道:“兴霸兄,此次我算是雇请你为我的船队护航,却不知你在抵达夷州之后,有没有兴趣再接点别的活?”

    甘宁当时就来了兴趣:“陆仆射此话怎讲?”

    陆仁笑道:“是这样的,我那夷州小城现在连两万人口都不到,这种田做工的,各方面的人手都比较吃紧,船队更是只有现在这么一支,很多想做的事情实在是找不到人手来做。既然这回难得的能与兴霸兄相遇,我就斗胆想请兴霸兄率领水上健儿去帮我做一件事。”

    “嗯……陆仆射不妨说来听听。”

    陆仁在心底阴险的一笑,随即翻出了一卷图纸在三人的面前摊展开。

    这是一份整个夷州岛的地图,大至上相当于后世的省级地图,而且把西边的澎湖列岛、东北方向的钓鱼岛、东南方向的兰屿岛,还有东面的与那国岛都包括了进来。不过要说清楚一下,这份地图可不是现代的地图,而是陆仁依照现代地图,自己手绘出来的汉代格式的地图。话又说回来,这个时候真拿份现代地图出来,那得吓死多少人?

    只是即便如此,甘宁他们三个也看得目瞪口呆。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这样的一份地图拿出来可不是件开玩笑的事。而且夷州是当时中原人们口中的化外之地,相应的对其所知甚少,而陆仁能够拿出一份这样的地图,对甘宁他们三个来说就足以见得陆仁对夷州的规划已经到了一个十分之相当的地步。

    再看陆仁指着夷州西面的澎湖列岛向甘宁问道:“兴霸兄在长江上纵横多年,这水性精熟我绝不怀疑,但却不知道兴霸兄对海航之事又了解多少?”

    甘宁立马卡壳。江运和海运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而甘宁也曾经到过几个沿海地区,多少海航有一些了解,因此他还真不敢说自己在海上也能像在长江里那样威风八面。不过甘宁的性格一向粗猛却又实在,所以并没有向陆仁吹嘘什么,而是实话实说了一下。

    反观陆仁则是又一次的笑了,说真的陆仁也怕甘宁会不知好歹的吹牛,既然甘宁实话实说,陆仁反而放下了心,于是就用手指在澎湖列岛那里划了几圈道:“兴霸兄若是有意的话,在抵达夷州之后就帮我去这几个小岛上看看情况。

    “一则我当初探知这几个小岛群的时候,因为身边没有人手就没能派人前去探查;二则这里距离我的夷州小城的海程还并不远,有点什么事回航小城也比较方便,兴霸兄正好可以借此来熟悉一下海航方面的事。不知兴霸兄意下如何?

    甘宁皱起眉头仔细的思考了好一阵子,最后向陆仁点点头,表示愿意接下这件差事。

    陆仁马上又补充道:“既然兴霸兄应允了下来,还有件事我得说下。这海航与江航不同,所需使用的船只也因此而大有不同。兴霸兄你自带的这三艘江船到时候就别用了,夷州小城那里有现成的好船给你。”

    就如同当兵的喜欢好枪,当厨师的喜欢好厨具那样,甘宁这种常年在水上漂的人,对好船有着莫大的兴趣,因此一听这话甘宁马上就来了劲头,急问道:“真的?却不知是何等样船?”

    陆仁随手一指现在所处的船舱,笑道:“兴霸兄觉得这艘海马号如何?”

    甘宁立马就竖起了大拇指:“好船!难得一见的好船!”

    有点废话了,海马号是陆仁和雪莉参照十六世纪中叶的船只构造弄出来的,对比起汉代的那些船只不知道先进了多少倍,能不是好船?而在这件事上,陆仁最大的遗憾就是找不到郑和下西洋时所使用的那些船只的资料,因此只好使用了欧洲的船型。

    这里打个简单点的比方吧,这艘海马号就有点像是《加勒比海盗三》里面的……黑珍珠?不是,黑珍珠其实很烂,陆仁的海马号其形态到更像是官方舰队里最后被黑珍珠与飞翔的荷兰人联手轰烂的那艘旗舰。这话虽然不太好听,但得承认那艘船更有范。

    而此时甘宁在对海马号表示了赞赏之后马上就意识到了什么,迟疑道:“听陆仆射话里的意思……难不成,陆仆射是准备把这艘海马号交于在下使用?”

    陆仁嘿嘿一笑:“这艘海马号阿贞依照自己的喜好改装过不少地方,说起来可是她的心头肉,想让她把这艘船让出来,那还不如给她一刀算了。而且多年下来我亏欠她太多太多,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