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391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91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宓哪会看不出甄尧的那点心思?无奈的摇了摇头,甄宓从甄尧那里拿回来了一颗,继而轻叹道:“兄长是不是以为这东西真的很昂贵?”

    甄尧点头,却惊愕的看见甄宓随手一抛,就将这颗“昂贵”的玻璃珠给扔进了海中。还没等甄尧发火,甄宓就接着刚才的话道:“兄长你错了,这东西只要我们宗族能在夷州安居下来并且立下产业之后,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你、你说什么!?”甄尧当时人就懵了。

    甄宓与甄姜又一次的对望点头,这才把甄尧拉到了一边,开始向甄尧细细的解释。

    其实这玩意儿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陆仁的夷州小城缺铜少铁是不假,但矿藏又哪里是那么好找的?所以所以得先找点别的什么与冶炼业或多或少有点关系的事给甄氏宗族做,省得甄氏宗族把本身并不多的冶炼人员放在了夷州不并缺少的农耕产业上面。

    因此陆仁与雪莉仔细的一讨论,玻璃这玩意儿就成了首选之物。首先夷州小城的民生与发展对玻璃有相应的需求,而且船队里必不可少的望远镜总不能都用昂贵的水晶来制作镜片吧?再者玻璃制品可以成为交易品,发展成型之后自然能为陆仁的夷州小城带来收益。

    而且制作玻璃的原材料是沙子,夷州小城这种沿海小城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对于安置甄氏宗族这样的大家族来说,初期成本已经是非常之低,反之能够得到的收益却会很高。等甄氏宗族尝到了与陆仁合作的甜头,并且自身也积累下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再指挥他们相信也会变得容易得多。

    所以雪莉是按照陆仁的要求,只在甄氏姐妹的面前亲手弄出了这几颗玻璃珠并交给了甄氏姐妹,接下来的事就看甄氏姐妹自己是怎么想的了。相信只要甄氏姐妹不是不可救药的笨蛋,就一定会乖乖的跳进这个套子里面。

    事实也正是如此,甄氏姐妹目前作为雪莉的助手,本身就比较了解陆仁的夷州小城有着多么巨大的发展潜力,现在又有了这样的“秘方”作为诱饵,甄氏姐妹都恨不得甄氏族人能立马就飞到夷州来,以免最后被别的宗族抢去了这块大蛋糕。

    不过她们不知道的是陆仁和雪莉还安排了两个套等着她们带着甄氏族人往里面跳。

    首先在甄氏宗族用玻璃制品先安定下来之后,陆仁就要忽悠着甄氏姐妹在夷州这里找煤挖煤……夷州有着不错的煤炭资源,抗战时期侵略者在夷州掠夺走的煤炭资源数不胜数。而现在陆仁蹲在夷州,没理由会对煤炭资源不管不问,毕竟以后的夷州发展可离不开煤炭;

    接着当然就是冶金业,这个就不必多说什么了。不过当煤炭与钢铁都凑齐了之后,陆仁和雪莉只要再解决掉密封橡胶的问题,那么可就要把蒸汽机给搞出来了。若非如此,陆仁又怎么会把有着相当的冶炼能力的甄氏宗族看得那么重?

    当然这些事情还距离得相当遥远,甄氏宗族眼下也只是刚刚才抵达夷州。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如果急于求成那可是没有好果子吃的。至于甄氏宗族会不会进到套中……几百人都已经到了夷州,这不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吗?

    甄家老太太给甄氏姐妹脸色看,那也只不过是一个面子上的问题。再说得难听点,甄家老太太都一把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她老人家双腿一蹬,说话管事的人不就是已经深受陆仁“毒害”的甄氏姐妹和甄尧了吗?而要再“毒害”甄尧,貌似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陆仁到夷州就已有半月。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至少陆仁安排一些事情下去已经足够了,像甄氏宗族的几百人丁,在这半个月中已经初步的安顿了下来。至于把玻璃制口交给甄氏宗族去做的事,则是还有着不少的细节工作要去做。

    另一件要说的事就是陆仁着实费了些心思把郑玄郑老爷子给安顿了一下。没办法,这位老爷子真的是得好好的供起来,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可有不少事情得指望着人郑老爷子的说。而且为他人所不知的是陆仁与雪莉在暗中一商议,以为郑老爷子检查身体为名,偷偷的将两支细胞活化剂给郑老爷子注射了进去,使现年已经是七十六岁的郑老爷子的身体状态大致回复到了六十五岁左右的标准。

    这里可能是得解释情楚一下雪莉带来的细胞活化剂的药效。人们的各个年龄段,自身细胞的衰老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细胞活化剂在修复细胞时的药效也会因此而不同。这么说吧,如果是二十岁至三十岁这个青壮之年,药效由于基本上不需要修复细胞,因此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活力,受药者自然能够得以保持长时间的青壮形态,大致上可以维持十年左右。

    而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药效要用于修复细胞的药量就越多。到了郑老爷子的这个年龄段,由于细胞基本上已经全面衰老,药效只能是部份修复,大致上一支药剂只能是恢复个四到五年。所以陆仁是动用了两支,让郑老爷子年轻个十岁左右。不过陆仁也不该多用,因为六十来岁的人和七十来岁的人在外形上看过去的区别不大,即便是有所变动也可以解释为心态好、调养得好。可如果再变得年轻一点,介时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而之所以会舍得在郑老爷子的身上用掉两支,还是因为郑老爷子的影响力对夷州下一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之前也说过,陆仁还指望着郑老爷子的那些有文化的弟子、族人、追随者也来到夷州,可郑老爷子现在的年纪这么大,要是住了没两年就撒手西去,陆仁的这个打算岂不是就会打了水漂?都说舍得舍得,想得就得先有舍,该舍得的东西还是别去省的好。

    总而言之,夷州小城的生活仍然和以往一样,平静却又充实。而这时的时间就已经来到了建安八年的十一月了……

    河北冀州,黎阳城外的曹军营寨。

    “奉孝可在帐中?”

    帐帘捧起,荀攸步入帐中。郭嘉忙不迭的把手中的葫芦藏到身后,笑道:“荀军师大驾光临,嘉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荀攸没好气的骂道:“左近无人,你在我面前说什么场面话?还有你那葫芦也别藏了,老老实实的交出来。一口的酒气,老远都能闻出来。”

    郭嘉极不情愿的把葫芦取出来放到案头上道:“公达兄为何今日没有随主公一同上阵?”

    荀攸翻手自衣袖中取出一个小竹杯倒满一杯酒,动作熟练之极,看样子这种事情没少做过,连带着可以猜出郭嘉没少被荀攸敲诈。浅酌一口后晃了晃脑袋才道:“这战场厮杀又不是你我能一展长才之事,我去凑什么热闹?再说这一连半个月战场厮杀……这哪叫厮杀?根本就是在吓唬人嘛!主公每天都只不过是带上人马到两军阵前虚张声势,全军自清晨叫骂至傍晚却一动不动。”

    郭嘉笑道:“公达兄,我这欺敌之计你认为不妥?”

    荀攸摇头道:“我可没说不妥,只是说有点无趣罢了。袁谭这小子向主公求救,主公难道还能真的全力出兵帮他攻打袁尚不成?虚张起声势,让袁尚自知不敌,继而退保邺城,这便已经足够了。而且袁谭这小子又不是真心归降,主公借此机会在河北境内站稳脚跟,到差不多的时候把袁谭一脚踢开,进取河北的事也就做得差不多了……奉孝,你这一连串的诡计真的是很毒啊!”

    郭嘉呵呵一乐,又自顾自的灌了几口酒,却在灌完酒之后晃着葫芦怅然若失的道:“这酒的味道可真不怎么样……不知怎么的,每次这样一喝酒,我就想起了义浩那小子。犹记得以前我随军出征的时候,这小子总是能隔三差五的着人给我送点好酒来,可是现在……唉!对了,最近有没有收到什么有关于这小子的消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四回 甘宁归还

    “对了,最近有没有收到什么有关于这小子的消息?”

    面对郭嘉的发问,荀攸取过郭嘉的葫芦又倒满了一杯,继而眯起了双眼低声道:“陆义浩的消息么,还真有一点,不过可真算不得是什么好听的消息。”

    陆仁离开荆州抵达柴桑是七月的事,与周瑜之间折腾了那么一场之后,离开柴桑的时间是九月。而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一些消息传到许昌再传到黎阳军营这里的时间已经足够了,毕竟曹操肯定有大把的细作安置在荆州一带。

    荀攸乐呵呵的把陆仁与周瑜之间的那场事说了一遍,末了则摇头道:“陆义浩到还真是本性不改,看见了少有的美女就会有些把持不住。”

    “是么?”

    郭嘉沉思了片刻之后却笑了:“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就错了。也难怪,旧日里你们叔侄与他虽然也算得上是颇有往来,但只能算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小子的为人心性你们并不是真的很了解。垂涎于周瑜的夫人小乔?哼,刘表也好、周瑜也罢,只怕是都被他耍了才对!”

    荀攸稍稍一愣:“奉孝你这话怎么说?”

    郭嘉没有马上回答荀攸的问话,而是笑了一下之后向荀攸反问道:“如果义浩忽然出现在主公的面前,亦或是说被主公抓住,你觉得主公会如何对待于他?”

    荀攸摇头笑笑:“这还用说?主公肯定会想尽办法的让他重归于帐下效力。你又不是不知道旧日里他主理着屯田农耕诸事的时候,田亩岁入是何等的喜人。可是他一朝离去,他写下的那些农耕诸策又被他付之一炬,使得各地的田亩在耕种之时皆不得其法,故此这两年的秋收岁入比起他在的时候少得可不是一点半点。说他是萧何之才,此言不虚啊!”

    郭嘉道:“他这样的人才,也只有刘表这样的坐谈客会对他不怎么在意,但江东孙权却不是刘表那么没用的人,又哪里会放过这小子?而且这小子是吴郡陆氏的宗族子弟,孙权如果能把他招至帐下,不也就意味着江东豪族开始全力的支持孙氏了吗?不过这小子不想出仕为官的念头,到是和当初没什么两样。”

    荀攸多多少少的明白过来了一些,讶然道:“你是说,义浩此举是在自泼脏水?”

    郭嘉点点头:“孙策遇刺身亡之后,孙权完全是靠着文有张昭、武有周瑜才能撑起来的,所以周瑜可是江东武将之首。义浩这小子现在往自己的身上泼了那样的脏水,孙权要是还执意的想招纳这小子,那周瑜的脸面要往哪搁?或许以周瑜的聪明才智,早就已经想明白了义浩此举的用意所在,但这样的招周瑜可没办法接。

    “且不说周瑜本身就心高气傲,就算是周瑜能拉得下这张脸来,那些以周瑜为马首的江东武将也咽不下这口气。义浩要是加了进去,岂不是会使得江东豪族与孙氏武将互相敌视?孙权虽然年青,但看他接替孙策之后所做的事,不难看出他是个十足的聪明人,而聪明人是不会做那种蠢事的。相比之下到是义浩这小子真的是让我意外了一下,这样的招数他都敢用出来。唉……看来比起当初,他也变了很多啊!”

    荀攸哂笑道:“他当初在这种事上的名声就不怎么样,现在多出这么一桩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想来他也不会在意才对。”

    郭嘉摇头:“不一样。当初他在这一类事情上的名声是不怎么样,但细想过去却是风流而不下流,也从未有过什么令人不耻之事。正相反,旧日里他的他些传闻,反到是能让人为之津津乐道的的风流韵事。可这一回却是盯上了别人的夫人,这就着实有些令人不齿了。”

    荀攸听到这里不由得摇了摇头。那个时代的士族子弟往往把自身的脸面名声看得比生命都更重要,因此陆仁这种敢往自己的身上大泼脏水的行为,着实有些让荀攸很难理解。再想了想,荀攸便轻叹道:“罢了,他原先就无意于仕途,如今这个样子也算是如他所愿。再说他未曾出仕在刘表或是孙权的麾下也是件好事,不然日后南下荆襄、跨江攻吴的时候,说不定就会由于他的存在而让人头痛不已。他虽然不擅长军略,可毕竟曾经久在许都,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像现在这样,让他在海外夷州过着自己逍遥自在的小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郭嘉看了看荀攸,没有再说什么,但是心中却在暗道:“臭小子,如今事过境迁,你心中的想法是否还和当初一样?可我为什么总觉得现在的你的心里是有着别的打算?唉,别人看不出来,难道我会看不出来?自从那天你从我这里得知了婉儿身死一事的真相之后,你就已经变了很多很多了……希望你真的只是在海外之地整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与中原之争不会有任何的纠缠。说句心里话,我可不想在将来的某一天和你对上。”

    ————————————————————

    河北那头曹操与袁尚正在打着仗,而在夷州这边,陆仁却在心急火燎的往码头赶。不为别的,之前甘宁带了五艘船去珠崖一带演练,在历时三月有余之后终于回来了……夷州到珠崖之间的距离在当时来说是有点远,如果是陆路步行,花上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打上一个来回也算正常。可甘宁他们走的是海路,一路上都可以畅通无阻还可以日夜兼程,那三个月的时间就长过头了点。

    不过不管怎么说,甘宁船队归还的消息总归是让陆仁大大的松了口气,一时间什么都顾之不上,连随从都顾不上带,骑上了快马就往码头赶。再等到陆仁赶到码头的时候,码头上已经是灯火通明,船工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陆仁怕撞着人就下了马,再顺手把僵绳扔给了码头厩舍的从人之就,便避开来了往忙碌的人群径自向船队走去。到是码头这里的管事见陆仁是单身一个人可不敢大意,急唤过两个陆氏宗族中会武艺的青壮跟上去护住陆仁。

    陆仁往那里一站,身边又跟着两个显眼的跟班,在忙碌的人群中就显得有些出众了。而陆仁正四下张望间忽然听到了一连串的铃声,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