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01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01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孙乾、简雍客气了几句,再把一些数量并不多的土特产送上,陆仁就谢绝了孙、简二人请他去馆驿的邀请,说是自己在新野这里随便看看就准备回去。对此孙、简二人也不好强求,就由着陆仁去了。

    只带着赵雨在身边,陆仁和赵雨两匹马就在新野城中随意的走走看看。而这一看之下,陆仁不由得连连摇头。新野城的城区面积有点小,大概只有襄阳城的三分之一左右,再以陆仁搞了那么久的民政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快就计算出新野城的人口大致上约在六到七万,就人口规模而言与他的夷州小城似乎是相差无几。但真要比一比的话,陆仁敢说自己的夷州小城绝对完胜新野。

    首先新野四周的城墙基本上都是夯土结构,但是有很多损坏的地方未曾修补;

    其次新野城中的规划或许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且基本上全是些破旧不堪的各式民房,甚至整个城中竟然连一个像样点的交易集市都没有;道路方面除去几条主官道之外,其余的就惨不忍睹了。总的来说,现在的新野城正如后来诸葛亮说的那样,是“山野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

    逛着逛着陆仁与赵雨便觉得有些兴味索然,不过陆仁却觉得这新野如果好好开发一下的话会是个不错的地方。因为新野周围的土地质量给陆仁的感觉不错,水利方面又有白河可提供充足的水源,真要开发的话有着良好的条件。这或许是陆仁旧日担任屯田要职时留下来的

    职业病发作,走到哪里便会品评一下该处建设什么比较好。

    正游荡间,赵雨忽然指向稍远处道:“先生你看那边!”

    “嗯?”

    陆仁顺指望去,只见一群百姓围坐在了一处,而在百姓围成的中心圈内,一眼就能够看见一位身形出众、柱枪而立的英武之人。再仔细一看,这丫的不就正是赵云吗?

    之前陆仁已经从孙乾和简雍的口中得知刘备带着赵云就在城中巡视,所以尽管心中抱着几分侥幸心理,却也知道在这样的小城之中实在是太容易和刘备碰上面了。而现在既然已经看到了作为刘备主骑的赵云,那正主刘备还会远?再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有点吃不消赵雨这丫头,陆仁可能在与孙乾、简雍打完招呼之后就走人了。

    无奈的摇了摇头,陆仁拉住了这就想上前的赵雨,目光再稍稍一扫,马上就看到刘备正坐在赵云旁边的树阴下面,笑容可掬的正在和周围的百姓谈论些什么。只是以刘备的待人风格,会这么亲近百姓本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可再仔细一看,陆仁却有些哭笑不得,因为刘备的袖口挽得老高老高,手里面竟然在……编草鞋!?

    好吧,刘备编草鞋也没啥,毕竟这是刘备的老本行,史料中都有记载说刘备“性好结毦”,在新野城的时候曾经“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只是陆仁都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巧的正好碰上。唯一可惜的是刘备身上的衣着得体,手里却这么编着草鞋,实在是给人一种穿着燕尾服去打拳击的感觉。再加上身边侍立着一个英武不凡的赵云,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不伦不类,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格格不入。

    不过陆仁这会儿也来了些恶趣味,索性拉住马并不上前,而是远远的观望。

    人群中的刘备似乎与百姓们聊得很开心,手里面的活却一点没停下,没多久他就提起一双草鞋笑道:“不知不觉间又打好了一双。哎,这位樵者你拿着吧,备看你脚上的草鞋都快烂得不成模样了。”

    那樵者接过草鞋少不了要向刘备一阵感谢,刘备随意的摆摆手表示不必在意之后若有所思的道:“刘备幼时家贫,以织席贩履为业。后黄巾之乱时起义兵讨贼,此后虽说渐有功名,可在闲暇之时还是喜欢编编草鞋什么的,以警示自己做人不能忘本。今日与子龙出巡,见大家都聚在这里打草鞋以备忙时之用,一时感怀旧日故有些叨唠,还望各位父老乡亲勿怪。”

    百姓们自然是一片附合,而刘备身后侍立的赵云眼光中带着几分欣赏与敬佩在微微点头。远处的陆仁则细细观察着刘备,见刘备神色中没有半分的虚伪做作,心中也在暗暗点头:“刘备必竟是穷苦人家出身,如果不是野心太大又身值乱世……若是治世并让他当一个郡守什么的,相信会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唉,乱世,也是时事弄人啊。”

    正感叹间,赵云远远的望见了陆仁和赵雨。说起来赵云与陆仁其实不算很熟,上次刘备去找陆仁的时候赵云也没跟着,因此几年没和陆仁见琮面之下一时之间是有点认不出来,但自家的宝贝妹子会认不出来?稍一惊讶之下再细一辩认,赵云就赶紧向刘备道:“主公,陆仆射他来新野了。”

    刘备也是一怔,抬眼间马上就望见了陆仁,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向百姓们告了一声罪,整好衣衫奔向陆仁这边,而陆仁见刘备向自己跑过来也赶紧翻身下马。二人礼罢,刘备先道:“陆仆射大驾光临备这山野小县,备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还请陆仆射与备同去衙中小坐。”

    二人客气了几句一同上马回衙,孙乾与简雍出来接着,然后一少不了又是一番客套。再谈论了几句,陆仁就向刘备提起了赵云与赵雨是兄妹的事,刘备就让赵云和赵雨自己找地方聚聚,刘备本人则和陆仁对坐小饮。

    又是几句场面上的客套之后,刘备挥退了左右,这才低声向陆仁道:“前者大公子往援江夏一事,陆仆射你……”

    陆仁连忙一摆手,向刘备故作高深的一笑:“心照不宣,不必多言。”

    刘备一怔,随即回过味来亦笑而不语。

    几杯水酒下肚,陆仁见厅中只有自己与刘备二人,知道刘备肯定有话想说,笑道:“皇叔,这新野小城破旧不堪,可还住得惯?”

    刘备道:“虽有些破旧,但总归是备自己的容身之处,比起四海飘零无依无靠可强上太多了。”

    陆仁点头道:“皇叔能这样想就对了。当日皇叔去找我的时候,我请皇叔暂居到新野来便是为了日后作打算,而这新野城也不过是皇叔先呆上几年暗中蓄力的地方而已。”

    刘备道:“如今刘备已得新野,那下一步备当如何去做?”

    陆仁一翻白眼,心道:“行!这刘黄鼠还真把我当成他的便宜军师了不成?别人当他的军师有钱粮俸禄拿,我却是在这里打白工!算了,这也是我自找的,反正早晚得让你连本带利的都还回来。”

    心里这么想着,陆仁又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才道:“皇叔请恕我直言,你到新野城已然有些时日,敢问城中政事皇叔做了些什么?”

    刘备道:“备一到此间便出榜安民,下令帐下士卒不得扰民,如有擅取民间一物者重罪。”

    陆仁习惯性的支起头,正准备听刘备细说一下,见刘备只说了这么两句,愕然道:“就没了?就是出榜安民再严令军士?仅此而已吗?”

    刘备奇道:“仅此而已啊!古人曰‘无为而治’……”

    陆仁哭笑不得的摆手道:“皇叔,‘无为而治’指的是不妄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啊!”

    刘备拱手道:“那依陆仆射之见,备当如何去做?”

    陆仁忽然有种入了刘备设下的套的感觉,心道:“史书上说刘备不怎么喜欢读书,但并不是一点书都没读,而且他的老师是汉末大儒之一的卢植,不可能会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教给他吧?也罢,不去计较这些,他不就是想让我帮他出点主意吗?帮他说几句就是了。”

    顿了顿陆仁问道:“皇叔,如今正值秋收,新野城中钱粮入库之数你可清楚?”

    刘备卡壳,他还真没去过问过这个,都是交给手下的三个文官,也就是孙乾、简雍、糜竺他们去做。

    陆仁无奈的道:“上位者不必事事亲恭,这个陆仁理解,但皇叔你至少要知道你库存的钱粮可支多久。这可直接关系到皇叔你能供养多少兵马、军需器械是否足备、一但出征又能打多久、打多远。”

    刘备道:“诚如所言,备有失计较!这就去请孙公佑来细问。”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零九回 冒牌高人

    “诚如所言,备有失计较!这就去请孙公佑来细问。”

    陆仁心说你这个时候问着干嘛?故意的让我听听?我还真没那个兴趣。所以陆仁摇了摇头道:“那到不必急于一时。皇叔,我既然来了就向你进几句言,皇叔可自行斟酌。”

    刘备大喜道:“还请陆仆射指点一二!”

    陆仁先问道:“皇叔可有清点新野城中户籍?”

    刘备摇头。陆仁又接着问了相关的道路、城防、兵源等问题,结果就看见刘备在那里不停的摇头。陆仁对此无语而心道:“不对吧?按说刘备的政治能力不可能这么差的。再说他手边的孙乾、简雍、糜竺内政能力都还说得过去的,全都有个七十往上。也不知他到底是真的没管还是装蒜,不过如果是真的话,那就难怪诸葛亮的出现会给他那么大的助力了。”

    仔细的思考了一会儿之后,陆仁索性扮起了高人:“皇叔,军略诸事我陆仁并不擅长,所能给你的也只是一些理民之策。在我看来,皇叔眼下不该急于兵马方面的整备,而是应该引导民众如何自富,民富则税丰,皇叔也才会有真正去整备军兵的本钱。”

    刘备点头称是,陆仁便向刘备讨来新野城的地图,对着地图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是修建好新野城中的基础道路,这一点不管是对城中军兵的调动机动能力还是发展经济都是必须的;

    第二是在城中划出几块专门的民居与营房,并建议刘备抽调一部分兵力出来尽快修建好;农业方面让刘备在城外挑选比较好的土地,集中闲散的农民进行有效的大规模耕种,并且应该趁现在刚刚完成秋收去兴修水利,同时还可以借此召慕流民定居来增加人口;

    最后是商业与手工业方面,陆仁特意在城中划出了两块环境较好的地方,建议刘备重点开发。

    对此刘备提出了疑问,必竟刘备也是有重农轻商思想的人。陆仁笑着解释道,新野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按陆仁的初步推算可能就那么六、七万人,但刘备手下的士卒就有超过五千人。大致的按照十比一的比率来算,新野城的百姓就算是全部去耕种,军队给养方面都可能会出问题,更别提相应所需的军需器械。

    与其如此,到不如发展出一定的官营性商业,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刘备自己的金钱收入。荆州农业发达,各地粮米均比较充足,到时就可以用富余的金钱等物去荆州别处购置粮米军需,而且只要在周转上把握好尺度,还可以将一定的粮米平价卖给城中百姓,让百姓也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安心进行生产。

    如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只要经济慢慢发达起来就会渐渐吸引人口前来定居,那时也会为刘备增加一定的兵源税收,相信几年之内刘备就会有一定的本钱去争荆州。

    当然了,陆仁的这些话也是说得半真半假,至少是只从他作为一个擅长内政的人的角度来解说这些。至于什么发展几年之后新野就会如何如何,陆仁其实比谁都清楚用不了几年老曹就会率军南下。而到大军临近之时,新野城就算是再怎么发展都是多余的。

    而刘备在听过陆仁的解说之后闻默然不语,看样子是心中很难下定决心。

    陆仁随手倒满一杯酒笑道:“皇叔可是觉得自己去营商致富不太妥当?”

    刘备微微的点点头。

    陆仁道:“那皇叔又为何不明面上派个人出去经商,暗中为你积累钱粮?”

    刘备眼珠一转,马上向陆仁拱手道:“陆仆射久在商途,此语可是想暗中……”

    陆仁摆手道:“不不不,不是我。我私心太重,只怕会有违皇叔所托。其实皇叔身边不是有一个很合适的人吗?”

    刘备恍然大悟道:“陆仆射是指糜子仲?”

    陆仁笑道:“正是。陆仁知道糜子仲虽在皇叔帐下效力,但因本身并无甚长才,皇叔只是念在他昔日倾家相助又忠心不二的份上,对他礼遇有加待之极厚,军政之事却甚少让他去做。皇叔,人若有才当尽其能,糜子仲之才不在军不在农,而是在这个‘商’字上。只是皇叔一向轻商,不曾尽用糜子仲之长而已。”

    刘备犹豫道:“话是有理,可备始终觉得……”

    陆仁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皇叔抽调一些钱粮人丁出来给糜子仲一试又何妨?事若不成不过是亏些钱粮,但事若有成则皇叔钱粮丰裕,又何乐而不为?”

    刘备想了想也是,想发展起来就肯定要用大笔的钱,有点风险又能如何?便点头道:“陆仆射可教我经营些什么商业为好。”

    陆仁摇头道:“这个应该去问糜竺,他行商多年远比陆仁有见地。陆仁也相信皇叔只要让糜竺放胆去做,绝不会令皇叔失望的。”

    刘备道:“好吧,我就听从陆仆射此策,让糜竺去做便是!”

    陆仁看看天色不早,起身告辞。刘备又想拦他下来,陆仁笑道:“皇叔不该如此!前番陆仁就说过皇叔若想在荆州立足,就不要打我的主意,因我一人而失荆州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哦,临别时陆仁还有几句良言相劝。”

    刘备道:“陆仆射请讲。”

    陆仁道:“今日我见到皇叔与百姓们一同编草鞋,固然亲民,但上位者应该多留心大事要事,勤政富民即可!若此举被那些欲投之人见到,反而会认为皇叔只乐于小人之事,胸无大志,如此只会尽失贤才。”

    刘备沉吟道:“这个嘛……”

    陆仁心道:“好像这句话本来该是诸葛亮出山后劝他的,现在却是由我说了出来……没办法,时局环境根本就不一样。他这样如果是在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肯定会赢得穷苦百姓们的支持与爱戴,可现在是汉末的争霸,讲究的是什么上位者就该有个上位者的样子,搞些这东西只会被那些士族看不起。

    “看不起就看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