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09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09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淡然的说出那句对她有羞辱之意的民谚,这种处之泰然的态度就让陆仁觉得很惊讶了。不过说真的,以陆仁这个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黄月英还真心不是什么丑女,单以脸蛋来说怎么着也有个七十分左右,主要的问题是在于黄月英不怎么会打扮自己罢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头黄毛却穿着一身标准的汉唐风古装,给人的感觉的确是怪怪的。这是好在黄月英有着东方人的脸形特征,你要换个西方女子穿上一身汉唐古装,单以华夏人的审美观念来看,恐怕只能用“不伦不类”这四个字来形容了。

    也许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观念的缘故,陆仁顺嘴说道:“其实夫人绝非丑女,只不过是因为装束妆扮与夫人之不合,才会显得有些丑而已。”

    黄月英的眼光一亮,随即就黯然的摇摇头道:“陆仆射就不用再说这种宽慰之言了。其实从小到大,妾身也早就对此不以为意。不过今日在见到尊夫人的时候,见尊夫人如此芳华绝代,妾身实在是羡慕不已。”

    陆仁心说你吃饱了没事跟貂婵比?虽说互相比较容貌身材是女人的天性,可你黄月英硬要去和貂婵比那不是给自己找不在自吗?

    而想到这里的时候,陆仁就下意识的望了一眼貂婵。本来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这么望了一眼而已,却不料貂婵这里有点会错了意,以为陆仁是要她做点什么,貂婵就接下了陆仁这个要她发大招的指令,向黄月英吃吃的笑道:“妹子瞧你说的。其实义浩他说得没错,你并不难看,就是不怎么会妆点自己而已。你若是不介意的话,等到了孔明先生的住处,我帮你好好的参详参详,保证让你变上一个模样。”

    貂婵那里的这几句话一说,陆仁就知道貂婵会错了他的意了。不过也难怪,陆仁的身边跟着的如果是蔡琰,那么陆仁在走访他人的时候主攻方向是诗辞经典;身边跟着的是貂婵的话,则是让貂婵去与对方的家眷玩夫人外交。而且这回来到荆州,在人际关系上比较偏向于与刘表的那个蔡夫人多拉上一关系,自然是没少让貂婵去和蔡夫人讨论讨论女人魅力上的一些事。

    就如同女人之间的话题往往离不开化妆品、香水、服饰之类的话题那样,貂婵在玩这些的时候也是格外的得心应手。实在不行,不还有陆仁帮貂婵顶着吗?别以为陆仁不会搞这些,要知道当初的婉儿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出众的美女,陆仁还不是硬是把婉儿给打扮出来了?陆仁毕竟是后世的穿越者,这一类的事情千多年的文化沉淀真体现在陆仁身上的时候,也别真的当它不存在。

    现在貂婵的话已经说出了口,陆仁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是顺着貂婵的话做下去貌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跟着向黄月英点了点头。而黄月英说不在意那是骗人的,多多少少的还是会有些心动,目光之中也就有些怪异的光芒在闪动。

    不过陆仁可不敢在这种话题上瞎扯得太远,毕竟现在是呆在道边的亭中,显然不是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所以陆仁稍稍的调整了一下心态并且改变话题,向黄月英问道:“夫人何故独自出行?孔明先生呢?”

    黄月英略显无奈的笑了笑:“我家夫君孔明自水镜先生门下出师之后时常出门在外寻师访友,也不知何时才会归家。而在家中,叔叔诸葛子瑜虽已出仕于吴,但小叔均年齿尚幼,仍居于家中。叔婶同居草芦恐多有不便,所以妾身虽已嫁于孔明,但平日里仍多在娘家居住。每月月初、月中去隆中草芦看看孔明是否归还,顺便给小叔送去些衣食之物,勿令其有所缺失。”

    “哦……原来如此!”

    陆仁摸起了下巴,心中开始很恶意的想诸葛亮是不是嫌黄月英难看,所以常年的不回家在外面鬼混,要不然诸葛亮不会“初,亮未有子嗣”,而且刘备三顾的时候也都没有碰上过黄月英来着。当然了,陆仁也知道自己这纯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过是当成一个玩笑想着玩而已,不会有什么问题。

    黄月英又道:“久闻陆仆射大名,只是不知先生又为何会想去拜访我家夫君?”

    陆仁笑道:“交朋结友,乃是人生一大乐事。其实前几年水镜书院未曾闭院之时,我就常听水镜先生提及孔明先生,故而早就有与孔明先生结交之心。只是那时各处时局不宁,我有太多的杂事缠事,一直抽不出时间前往隆中。正好前些时候孔明曾经去拜访过我,今幸得闲,所以就去隆中想拜会一下孔明权作回访。”

    黄月英摇了摇头道:“只怕陆仆射此行是要走空的了。半月之前妾身收到夫君传来的手书,书信上说他现在打算去巴东一带游历,恐怕要到明年春夏之间才会回来。夫君不在家中,草芦又甚是简陋,实在是不便招呼先生这样的贵客。”

    这算是很婉转的逐客令,陆仁又不是什么笨蛋,自然听得出来。不过陆仁对此行本来就没有抱什么太大的期望,所以并没有在意什么。而隆中一带的景色虽美,但这时已是晚秋时节,天气已经变得有些清冷了,能在家里对着暖炉再怀抱家人,岂不是更舒服得多?

    所以陆仁当下就向黄月英拱手一礼道:“既如此,陆仁也实不便登门叨唠,唯有改日再登门拜访了。不过也难得能在此与夫人偶遇,天色又已是这般时候,陆仁斗胆请夫人一起用些茶点再多谈论上几句,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陆仁的身边毕竟带着个貂婵,在礼教嫌隙上也说得过去,黄月英就没有推辞,不然就很失礼了。另外另外,陆仁与黄月英都对对方的一些东西很感兴趣,也都有问谈之心的说。

    现在三个人的中央摆着三个小火炉,一个是煮茶的,另外两个则摆着两个蒸笼,蒸笼里面是陆仁带在路上吃的东西。说起来陆仁在荆州经常要四处跑,这种小巧方便的东西自然不会少。不过黄月英在意的不是这个,而是炉中焚烧的小煤球。

    夷州本土有煤矿,而在汉代煤资源尚未如后世一般进行开采,所以有不少很容易就开采到的地表型煤矿资源,简单点说就是开采起来不费什么劲。陆仁和雪莉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发展夷州的煤矿产业,但是少量的开采已经有所进行,挖出来的那点煤也完全是自己家里在用,这也算是先期的试行与准备。

    当时的人不知道煤有什么用处,可雪莉却不会放过这些资源是不是?煤可是带动近代工业社会的宝贝,不好好利用就是傻瓜了!至于试行……陆仁也不可能真的把这一类的事情完全的寄希望于甄氏宗族,这要是万一甄氏宗族在那个时候没有能弄去夷州,陆仁和雪莉难道就不挖煤了?

    不过因为开采量相对有限,绝大部份都是只是用在了陆仁自己家里的一些事情上。陆仁这次来荆州也只是带了一些过来用而已。一般的时候烧的仍会是一般的木材或是木炭,碰上出门在外这一类的事的时候,则会把比较耐烧的小煤球带在身边使用。

    黄月英的心很思,马上就留意到了这玩意儿的不同之处,静观了一会儿确定心中的想法之后便向陆仁讶然问道:“这是何物?观之如土石,但却能如此的催生火势。”

    “哦,此物我称之为煤石,产自地下,而眼下也算得上是我夷州的一种特产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二十一回 工艺交流

    “哦,此物我称之为煤石,产自地下,而眼下也算得上是我夷州的一种特产吧。”

    黄月英笑道:“妾身有闻听说陆仆射在夷州建下港村以为隐居之所,而夷州出产的诸多特产,在荆襄之地获利极丰吧?”

    陆仁笑道:“弄些产业赚钱过日子而已。还是那句话,早年我当官当怕了,而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也没什么不好。”

    黄月英微笑:“先生的这份心境到是与我家夫君很是相似。孔明他也是乐于躬耕,不怎么想出仕为官。”

    陆仁心说屁话!诸葛亮那是觉得没碰上合适的主君好不好?记得以前在网络论坛上常常有人在争论什么诸葛亮如果帮助老曹会怎么怎么样,如果是投奔了孙权又会怎么怎么样,却往往会忽略掉以诸葛亮当时的身份,还有年纪资历什么的。

    不管是投奔老曹还是孙权,都肯定的会连座次都排不上号。要知道老曹手下的谋士一大堆,孙权手上的谋士也绝对不少,诸葛亮真要去了,他又算老几啊?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足见其心气有多高,不能够得到重视的地头,他会愿意去?相比之下,谋士奇缺的刘备阵营才是最适合诸葛亮的地方。

    一念至此,陆仁忽然想起来黄月英刚才说过诸葛亮来信说他准备去巴东一带,那搞不好诸葛亮就已经在作投奔刘备的准备,只不过一个是手头上的准备还不充份,二个是时机未到,既便是现在投奔了刘备,多半也不会得到刘备真正的重视。

    “嗯……看来有必要要调整一下。如果不在合适的时候把诸葛亮给弄出来,刘备那里肯定会出大问题的,这对我之后的战略安排会大大的不利……”

    他在这里犯着心思,黄月英这时的目光却停留在了貂婵放在手边的绸伞之上。略一沉吟,黄月英便向貂婵道:“秀夫人,你的雨具可否给妾身一观?”

    貂婵楞了楞,随即目询陆仁。陆仁查觉到这些小机关多半会瞒不过黄月英这种机械高手,所以很干脆的就向貂婵点了点头。雨伞递过去之后,黄月英也没费什么力就找到了伞柄上的机簧,轻轻按开之后再抽出了寸许,看看那闪着寒光的剑锋,黄月英点头赞许道:“机关很是精巧,剑亦非凡品。难怪乎以先生之尊贵,却敢只带几介侍从就如此出行。今观此剑,相必秀夫人的剑艺定然不凡。”

    貂婵回以微笑:“夫人过奖了。”

    陆仁这时也想起来一些事,扭头望了望黄月英的驴车再迟疑道:“襄阳距隆中虽不甚远,但夫人却如此孤身出行……想来那乘驴车中也定然满是机关,所以夫人才会如此有恃而无恐吧?”

    黄月英略显自得的一笑:“到是瞒不过先生。”

    陆仁道:“夫人可否容游一观?”

    黄月英比了个请的手势:“先生请便。”

    陆仁起身来到了黄月英的驴车旁,开始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观看这乘驴车。如果是汉时的寻常之人,可能是看不出什么来,但是陆仁毕竟是穿越者,能看出些什么来。而这一细看之下,陆仁便为之哑然,嘴里暗自咕哝道:“开玩笑的吧?简直比武侠小说里的东西都要夸张!这这这、这简直是都快武装到牙齿了!”

    具体是怎么样,这个不太好说,因为陆仁也有太多看不透的地方。但是车梁、车厢上的那些管管洞洞,陆仁却知道里面肯定藏着短矢暗箭。黄月英只要在车内拉拉绳或是按一下机簧,短矢暗箭什么的就会飞射而出,真碰上的人就会死得相当之难看。另外木人车夫的后面是一个操纵杆,黄月英多半就是用这个操纵杆来操纵木人挥鞭策驴,以保证驴车不会走错道。

    “真的假的?这也太夸张了点吧?汉代就有这么精良的机械技术?还只是木头再配以少量的金属做出来的!怎么后人就没有传承下来呢?我们中国古代失传的技艺到底有多少啊?我靠了!”

    带着满脸的不可思议回到亭中坐下,而这边黄月英却也很是惊讶的向陆仁道:“看陆仆射的神色,显然是看出了妾身这乘驴车中的奥妙……想不到陆仆射也是精通机关之术的高人。”

    陆仁摇摇头:“谈不上精通,只不过是粗通皮毛而已。”

    黄月英道:“陆仆射过谦了。妾身其实去襄阳码头细看过先生所造之船,别的地方或许不足为奇,但船有三桅、帆有十数之事,一度曾令妾身百思不得其解。后参照陆仆射的船只试作尺许小舟,几经尝试之后才明白陆仆射的舟船无论顺风、侧风还是逆风,都可借风力而进。”

    陆仁微微一惊:“这你都能试出来?”

    黄月英笑道:“妾身自幼就素喜摆弄这些机关精巧之物,一但思不得解,往往会寝食不思……啊,陆仆射可否听妾身试出来的心得?”

    陆仁连忙点头道:“夫人但讲无妨。”

    黄月英举起了双手的手掌比作船帆:“寻常之船都只单桅独帆,若借风力而行,风自船的正后方吹来则船行最速,侧风逊之,如若逆风则难以前行,需降帆避风再以船桨划进。而先生的船只桅帆皆非止一,风自正后方来,反而不能全速而行,这时帆当微侧,以船后辅帆将风导顺至主帆;但如果是微侧之风,船便可得全速,且较之寻常之船,可得更多的风力,故而行之更速。不过再怎么样,都需要船舵来保证航向……”

    黄月英在这里稀里哗啦的一通说,陆仁在旁边一边点头一边暗自惊呀。黄月英是纯属小型的实验与推断,可陆仁这里却是有大量现成的资料,而且这多年下来,船工水手什么的早就验证出了这些资料的正确性。黄月英能够只凭小实验与推断就说得与资料相差无几,那黄月英得是什么样的天才人士?至少陆仁这会儿在心中表示很嫉妒!

    时间是无情过得很快,最开始的时候黄月英其实是不怎么想与陆仁作什么过多的交流,毕竟陆仁的名气里有着不怎么好的一面,所以黄月英一开始就很婉转的下了逐客令。

    可是真当与陆仁一谈论到有关机械方面的事,黄月英反到有些后悔了……别奇怪,这就是典型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要知道在汉时,对这些机关技艺,基本上只要是不能用于生产发展的,都会被那些个顽固人士说成是“奇技淫巧”,后来甚至发展到只要和这些东西挂上点边,都一律的照骂不误。

    最要命的是黄月英是女子,男子摆弄这玩意儿都会被说,那她一个女孩子就更别提了。这是她老爹黄承彦还算是比较开明,见黄月英书读得不错,又不怎么出门的,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然的话……基本上会是什么样的后果那是可以想像。

    正是因为这样,黄月英看上了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