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81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81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琰回过神来,见怀中陆琴没有吸到奶水赶紧扶正过来,转头问道:“义浩,你到底想干什么?”

    陆仁道:“我想编印字典!”

    蔡琰惊道:“字典!?义浩你没发烧吧?”

    陆仁摇头道:“放心,我很清醒!”

    陆仁其实是有他的打算。字典可以说是读书认字的第一步,如果再把现代字典里的拼音、笔画查字法引用过来,最起码可以当作一本最基本的扫盲性读物,所以他下一步就是想把字典搞出来,借此来提高夷州的文化普及度。

    蔡琰问清了陆仁的想法之后却大泼冷水。这到不是蔡琰不想支持陆仁,而是指出了陆仁想法中的不足之处。第一就是当时的汉字有几万个,就算陆仁想按现代做法精简到五千个到六千个也不是那么容易收集齐的。要是再算上生僻字、乱造字什么的……

    再说得直白点,五千个汉字如果都写在那里可能全部认得,但要你一个个的去写出来则难上加难,手边没有足够的书籍以供查阅根本就不太可能做到,第二是字典的字集齐了又怎么样?每个字都要为其补上相应的注解,单这一项所需的人力工时就够呛!蔡琰认为自己不可能有那么全面的学识,如果要她来进行整编的话,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还要有足够的书籍才有一点点可能……

    (乱了三天吧?现在终于修正过来了。对不起大家了,见谅见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二十九回 三至荆州

    蔡琰的一番话,陆仁一听心里就凉了半截,无奈之下只好对蔡琰道:“要不这样吧,你有空的时候能写几个字就是几个字,咱们一点一点的收集起来也许日后能行。这样的话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哦对了,晚些时候我会把字的音序法和笔序法教给你,你想起来什么就按这个分列进去,查询的话也会方便很多。”

    蔡琰点点头,又忙着喂陆琴去了。陆仁缓步走出蔡琰的房间,仰天叹道:“我可不想累文姬!再说以后如果跑去夷州,我还要文姬帮我写出原先的那些文献来,要用的啊!最好是能找那么几个喜欢这道道的文人来。谁合适?要不找刘表?唉,我诂计他会理都懒理得我!算了,下一个要印的还是想想别的东西吧……唉等等,我记得有古时有本书好像是叫《说文解字》?这是什么时代的书来着?不行的话让雪莉把资料给弄来。”

    不过因这时的陆仁已经在准备前往荆州的事,陆仁这个有关于《说文解字》的打算就只能先放一放了……

    ————————————————————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两千册《景升文集》在这一个月之内被刘表派送一空。正如陆仁所料想的那样,很快就有人找上了他,希望他能刊印一些著作书籍。不过陆仁让糜贞都先婉言谢绝,对外就说是纸张与印刷的材料不齐,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再次印刷。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让那些荆襄豪族认为印刷的成本太高且材料难以收集,暂时让这些豪族不去留心到印刷真正会带来的利润。

    为此糜贞又气得好几天不理他。也难怪,上次从刘表那里运回来的钱着实让糜贞吓一大跳,计算一下成本费用仅仅是这些钱里的五分之一。百分之五百的利润啊!背地里没少骂陆仁有钱不会赚,陆仁为此对她也是苦劝了好久才让她明白过来。

    接着陆仁收到了雪莉的通讯,说蔡琰已经开始按陆仁的想法开始收录汉字。不过陆仁让雪莉转告蔡琰,让蔡琰不要太累,甚至下了死命令,每天收录与批注的汉字不准超过五十个。

    蔡琰对陆仁的关心过度很是受用。每天也就随便的查几个字出来就作罢。不过让陆仁意外的是甄宓知道这件事之后自告奋勇的表示要帮蔡琰一起收录汉字,结果就是在陆仁的书房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蔡琰抱着陆琴悠哉悠哉的口述,甄宓则伏在案头笔录,偶尔也会与蔡琰一起讨论一下。

    陆仁听了雪莉的描述之后愕然良久。后来才慢慢想起来:“好像书里是说甄宓小时候不喜欢什么针红女工,就喜欢看书习字来着,据说还‘数用其兄之笔墨’?行!这二位一个是我老婆,一个是我的高级白领兼小秘……好像想歪了。”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陆仁在夷州这里跑着腿。夷州那边的印刷业也一天天熟练,雪莉见工人们一般不会再碰上什么机械方面的难题就放下心来,除了一些主要的工作之外,雪莉就是躲在试验室里加紧对许多东西的试制与研发。

    而在这个时候,陆仁见自己的印刷刊物在荆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就不慌不忙的推出了第二件印刷制品,那就是三万份的挂历!

    字典难编,年历却不难,而且年历的实用性也绝不会差。可惜的是当时的雕版技术还不到位,不然陆仁真想找人来雕出几副仕女图或是山水画的图版。最后也是无可奈何。只是选取了几句圣人的话,像《论语》里面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让蔡琰写下来后雕成字版作为装饰,印出了十二张式的挂历。

    这三万份挂历每份二十钱,价格公道合理又不贵,五天不到便被抢购一空……其实很多人为的不是历,而是历上面蔡琰的字!要知道蔡琰的字体可是得自于蔡邕的真传,蔡邕的字则是当时的文人士子们仰止的存在。现在冒出来了这样的东西,再以荆州地区良好的文化风气……算了。不多作解释了。

    总之后来这些人实在是买不到,陆仁又拿出材料不够的借口不肯再印,就有不少人干脆去买白纸自己照抄挂历回去,连带着陆氏纸的销量激增。这时陆仁便让糜贞不要再控制纸张的产量。但印刷品却一定要控制好。另外作为印刷业很关键的油墨的配方,目前绝对不能流传出去。不过这个远在夷州,陆仁让雪莉那头注意一点也就行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陆仁搞出来的这些事很可能会吸引到一些荆州地区的士子前往夷州也说不定。准确的说,这才是陆仁最根本的用意。

    糜贞这会儿对陆仁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陆仁自然是言听计从。也难怪。三万份挂历变成了六十万钱,简直就是暴利!而接下来再有些什么事,糜贞对陆仁也是充满了信心……

    ————————————————————

    “陆仆射,好久不见!”

    这天一大早的,刘琦便出现在了陆仁小庄,跳下马来就向陆仁施礼,当时就把陆仁闹得吓了一大跳,赶紧的左右环顾,心说你刘琦不在江夏呆着,跑我这里来干什么?江夏距离襄阳也有三百多公里的路,你丫的可是擅离职守。再加上你是来见我陆仁,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也会跟着倒霉的好不好?

    不过人都来了,陆仁也不能避而不见,只好向刘琦笑迎道:“大公子别来无恙?”

    二人之间客套了一会儿,陆仁开口道:“行了行了,不扯这些。大公子,你现在有做点什么正经事吗?”

    刘琦道:“正经事?现在我镇守江夏,本身就是正经事吧?不过孙吴近几年不曾进犯,我平时也没什么事可做,一般都躲在书房里看看书,偶尔才会出来走动一下。”

    陆仁道:“那到也是……对了,最近我搞出来的书籍和年历你该知道吧?”

    刘琦道:“这个自然知道,那《景升文集》父亲特意差人给了我一本,让我好好看看。”

    陆仁心道:“这样也行?刘表这做父亲的还真喜欢在儿子面前摆显!”

    顿了顿陆仁道:“尊父收藏的书籍很多吧?”

    刘琦道:“是啊!全数加起来可能有三、四千卷。”

    陆仁道:“听着,你可以向尊父明说来过我这里,并且说你收集相关的文献,打算编印一本圣贤书……嗯,就《论语》吧。”

    刘琦哑然道:“陆仆射你是想??”

    陆仁拍拍刘琦的肩膀道:“你这小子,脑袋还真是少根弦。”

    刘琦并不太笨,陆仁这一句话马上就明白过来一点点。

    陆仁道:“你虽然镇守江夏,但编印圣贤书籍对令尊来说是大事、正事,我相信令尊不但不会反对,相反还会对你大力支持,那尊父那里就好交待得多。实在不行你就对他说,书编纂出来的时候,你们父子的名子肯定是放在排在最前面……”

    说着陆仁自己到有点心虚,暗想道:“不知道这一招有没有用啊!以前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那些个官员什么的为求出名可是争着出钱来着……好像哪里味道差了一点,不过像刘表这一类文人想名垂青史的心理该是一样的吧?”

    刘琦细想了会儿喜道:“我明白陆仆射的意思了!”

    陆仁道:“嗯,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了。你我也算深交,我视你如弟,自然也想你能成器成才,不再终日无所事事……这里没有旁人,我也就不客气的先问你一句,你觉得你能继承令尊之业,成为荆州之主吗?”

    刘琦面色一黯,轻轻的摇了摇头。

    陆仁道:“你小子不笨,还知道自己的处境如何。那么将来尊父过世之后,你认为以你现在的情况又能做点什么?你可别忘了,你在荆州许多人的眼中,可真不是什么好鸟。要是不做点什么像样的事情出来,让荆州士子对你改变看法,到时候又有多少人会支持你?”

    刘琦细想良久,向陆仁深揖一躬道:“陆仆射,刘琦在此谢过你如此一心为我着想!不过说实话,我对荆州之主根本就没兴趣。”

    陆仁道:“是啊,以你的性情也根本不适合当荆州牧。我仔细的想过,其实你的情况更适合继承尊父的文彩,不如就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而这牧位,不如在合适的时候,交到合适的人的手里。”

    话说到这里,陆仁适时的停住了嘴,目光也投向了刘琦。而刘琦先是呆愣了许久,然后才默默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之后才向陆仁道:“如果是旁人向我说出这样的话,我多半会怀疑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不轨之心。可是是你陆仆射说出来的……”

    又是一阵的沉默,刘琦才摇头道:“我知道,陆仆射你绝不害我,才会向我说出这些旁人不敢说出口来的话。陆仆射,既然你能够毫不避嫌的向在下说出这些苦直良言,在下也不能对陆仆射有所欺瞒……其实,陆仆射所说的这些,在下的心里又哪里会不明白?”

    陆仁笑了笑,心说我知道你小子不是那么笨的人,今天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要是你小子还惦记得什么成为荆州之主的事情,那么就只能证明你刘琦就是个不可救药的笨蛋,那么陆仁与刘琦之间的关系差不多也就走到了头,至少也是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你刘琦想找死,我陆仁对此可不会奉陪。

    ps:  终于修正过来了。那几天瓶子这里也乱得跟什么似的,大家请原谅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回 印刷产业

    众所周知,刘琦在荆州这头根本就是个光杆司令。在曹操南下之前,荆州在刘表的继承人上主要是分为两个集团,一个是刘琮的集团,另一个就是刘琦的集团。可惜的是不管是刘琮还是刘琦,都只是这俩集团打出来的旗子,是名义上的首领而已。

    相比之下刘琮可能情况还好点,因为蔡瑁那帮子人多少还会顾着点刘琮、买一买刘宗的帐,而且当时蔡瑁那帮子人掌握着荆州的实权,刘琮只要安心的当好自己的公子哥就行;可是刘琦又是个什么情况?荆州本土这里基本上就没什么支持他的人,蔡瑁那帮子人甚至想把刘琦给弄死,刘琦只能去倚靠外来的刘备,可刘备又是个什么货色?刘备自己也在打着荆州的主意好不好?再说了,刘备在荆州的情况也很不怎么样,真到关键的时候又能给予刘琦什么样的帮助?不出卖刘琦已经是很不错的事了。

    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历史上的刘琦的话,就不难发现刘琦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至少也是这家伙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一直以来想着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在赤壁之战后,刘琦也很明智的选择了躲在刘备的身后,自己就是当好一面旗子而已。

    至于刘琦后来会沉迷于酒色,弄得自己年纪轻轻的就挂掉,这个事可就不太好说了。是刘琦自我放纵,还是刘备在有意的引导,这可真叫天晓得。但是根据陆仁一直以来所收集到的情报,现时点的刘琦可不是有酒色爱好的人,所以……算了,有些事陆仁心里也只是猜测,但陆仁没那么笨,这种事是不会说出口来的。

    再看刘琦环顾了一下四周无人,这才凑近了陆仁一些,压低了声音道:“陆仆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可记得你我初时之时。在下是想请陆仆射做件什么事情吗?”

    陆仁无所谓的笑了笑,同样压低了声音回应道:“当然记得,你堂堂刘镇南的大公子,竟然想搭上我的商船。托言去夷州游玩而借此来避祸。”

    刘琦轻叹道:“陆仆射,在下虽然不是什么聪颖之人,却也自认绝非是愚钝之士,至少在许多问题上,在下还是看得明白的。就比如说现在的荆州之势。承继父位一事在下早就不敢再多作设想,要是不知好歹的强欲为之,在下只能是落得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当初是如此,现在同样是如此。”

    说着刘琦就向陆仁深拜一礼,毕恭毕敬的道:“在下在此再次拜谢陆仆射,当日若不是陆仆射在暗中对在下施以援手,使下在能够在江夏暂且安身,避开蔡氏对在下的迫害,可能在下早就已经不复有命在。”

    陆仁到也不客气,受了刘琦的这一拜。然后等着刘琦的下文。

    果不其然,刘琦接下来的话就充满了忧虑:“只是陆仆射,当时你就向在下说过这江夏也不过就是一处暂得安身之地而已,能在数年之内保住在下的周全。如今在下在江夏虽然还算安生,可是这时间是转眼而过,这再一转眼的,你当初对在下所言及的那些忧患可就要压到在下的身上来了。”

    陆仁闻言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自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