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84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84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近几步再借着厅中的灯火细细一看,荀彧尽管之前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但心中仍然不免吃了一惊。脑子再急速的一转,荀彧就指着来人骂道:“真的是你!当初你弃宗族而去,现在你又跑回来见我作甚?”

    这个所谓的挑夫当然就是陆仁,而陆仁的心里也一直在作着提备。以防备一些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比如说荀彧看清楚是自己的时候就让人把自己抓起来之类的。但是听到荀彧现在喝骂出来的话语,陆仁马上就明白荀彧这是不想拆穿他,所以就笑着回应道:“谁能没个有事要求一求人的时候?该厚起脸皮的时候。这脸皮当然还是厚上一点的好。”

    荀彧命从人们全都退下后径直走到来人面前坐下细细端详了许久才道:“你这个风流浪子不是要远赴海外的吗?突然乔装打扮的跑来许都干什么?就不怕我马上命人将你拿下等主公回来再作发落?”

    满脸贴着乱七八糟胡须的陆仁微笑道:“荀公,五年不见,一向可好?”

    荀彧道:“好?好什么好?这五年来就是一个累字。你走之后我与长群并不甚合,很多的政令远不如你在时行得那么顺利。我听说你在荆襄与江东之间经商混得风声水起、家财巨亿,突然扮成这卑微挑夫来找我到底是有什么事?”

    陆仁笑道:“我想来找你求个一官半职啊。”

    荀彧哼了一声道:“谈正事你就不要说笑!你若真想出仕,只消往主公面前一站。大司农一职就是你的。何必扮成这样来找我?而且你在这个时候回来,想必就是挑中了主公不在许都的时候吧?你若被主公见到,就别想走得了……不说主公,我都真的想把你强留下来。”

    陆仁道:“强留无益,而且你也不一定能留住我。不过说真的,我这次来许都,真的是来求官职的。”

    荀彧奇道:“你真的是来求官?想求什么官职?”

    陆仁道:“夷州虽为海外蛮夷之地,但那里的居民多为躲避战乱越海而至的大汉子民,风土人情与我大汉并无大异。我与糜贞带领着陆、糜二氏族人已经在那里定居,初有城廓……”

    荀彧道:“怎么?你是想在夷州设我大汉府治?”

    陆仁点头道:“正是如此!”

    荀彧背起手在厅中转了两圈,问道:“义浩,你想在夷州立我大汉府治,到底所为何意?”

    脸色冷冰冰的,不晓得有多难看。

    陆仁笑了笑,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道:“荀公请恕我直言,你觉得今时今日的汉室声威如何?”

    这句话可问到了荀彧的痛处,脸色也渐渐舒缓下来,轻叹着摇头道:“汉室陵迟,早已不复往日强汉声威。”

    陆仁道:“如今群雄割据,各自为图王霸之业你争我夺早已屡见不鲜,对汉室也都视若无物一般,更别提年年朝见、岁岁纳贡了。而荀公你投身曹公,就是想借丞相之力为汉室平定天下,复振我大汉声威,只是此事着实不易啊。”

    荀彧点点头,复问道:“但这与你想讨要官职,在夷州立下府治又有何关系?”

    陆仁道:“荀公你知我是个没读过几卷书的人,大道理我也说不出什么来,那我还是用几句粗俗的话来解释吧。如今的天下群雄,除了曹丞相因挟天子于许都,贡奉不曾缺过之外,其余的不提也罢,外疆蛮夷更是拒向我****称臣纳贡。而在这个时候突然传出汉室新定夷州设府立治,每年贡奉不断,朝庭面上是不是会因此而好看许多?”

    一句“朝庭面上好看”把荀彧给逗乐了,不过荀彧笑得很无奈。笑过之后荀彧道:“的确,天下分崩、朝庭声威不振之际,突然天下间传出这样一个消息,是会令朝庭声威稍振。不过此举也就是能唬一唬无甚见识的百姓而已。”

    陆仁道:“有总比没有好吧?于大战之时传来这样一个消息,或多或少总能提升一些士气吧?丞相现在必竟是在为朝庭而战。”

    荀彧默然点头。想了想道:“在此稍等,我去书房取地图,你给我指一下夷州所在何处。”

    陆仁道:“不必,我身上带着。”

    说完自怀中取出地图在荀彧面前摊开,指点着夷州道:“这里便是夷州了。”顺便说一下,陆仁带的这张地图只标出了夷州,没有标出珠崖。

    荀彧参看良久,忽然用力一拍陆仁的肩膀大笑道:“好你个陆义浩!我就说你孤身犯险跑来许都求官绝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单单只是想稍振汉室声威而已。不是参看此图我还真被你给糊弄过去。”

    陆仁笑道:“荀公有何高见?”

    荀彧指着陆仁的鼻子摇了好一会儿的头,最后轻声道:“你小子是怕孙权吧?”

    陆仁点头道:“然也!”

    荀彧站起身,背着手缓缓的走到门口,望着天空伥然道:“记得你刚任尚书仆射一职时,宁可辞去朝中高官也要躲去陆氏镇逍遥自在。后来你离开许都之后,奉孝与我闲谈时也有提起,你最大的宿愿就是任一郡守,以胸中之才去造福一方百姓,那样既能避开朝堂险恶又能一展胸中长才。现在回想一下,当初就让你安安心心的就呆在陆氏镇该有多好?离此不过百里之地,快马加鞭瞬时可至,我若碰上些什么难决之事也可以随时找你来商议一下。”

    陆仁也叹了口气,摇头道:“这就是所谓的世事难料吧?说起来我也有错。”

    荀彧回过身来,眯起一双精光直闪的眼望定陆仁道:“你********?”

    这个问题陆仁也不知问过自己多少次却也说不明白,当下只是轻声道:“一不知谦逊,二不知收敛,三不知自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四回 讨价还价

    “一不知谦逊,二不知收敛,三不知自量。”

    荀彧复又回到陆仁的面前坐下道:“依我看都不是,真正错就错在你不该出现。是问以主公的为人,有才之人他又会放过吗?量才而用、倾尽其才本是主公之明,可在你身上似乎有旁人永远也无法超越的才干。你年纪又轻……义浩你当初如果留下,我想你都会成为主公的托孤之臣。”

    “托孤之臣?”陆仁暗中划落了超大的一滴汗珠,心道:“拿我当诸葛亮啊?你老曹又不是刘备,我也不是诸葛亮”

    荀彧接着道:“言归正传,不提这些旧事。我本以为你出海后会寻一清静之地逍遥度日,现在看来你的心中肯定是有着别样的打算……夷州?虽说现在是个蛮夷荒凉之地,但你呆在那里不出十年便会成为富庶之地了吧?而你差的就是这个名正言顺的官职了。只是夷州与孙权的吴郡比邻,若夷州仍是个蛮荒之地孙权自然不会有什么兴趣,但你在那里呆上几年之后就是另外一回事。徜若孙权举兵侵袭,你又素来不擅军事,到头来不过是与他人作嫁衣。义浩,你真正所想的是为夷州安危先作准备,万一夷州有难好由水路向主公求救,请主公自合肥、寿春发兵,令孙权无暇外顾吧?”

    陆仁道:“到底还是瞒不过荀公。”

    说是这么说,陆仁也真没打算瞒荀彧,这是他本来的计划之一。但是荀彧能看到的,却也并不怎么全面,但陆仁不会说出来。

    荀彧又看了地图许久,沉吟道:“义浩,你应该还有深意没有说出来。”

    陆仁一怔,问道:“荀公认为我还有深意?不妨试言一番。”

    荀彧没有回答,而是把手指从地图上的夷州转而指向了山海关以外,反问道:“义浩向来远见高识。如今曹公领军在邺城休整,你认为曹公接下来会做什么?”

    陆仁思索了一会儿道:“荀公可知袁尚向北地蹋顿借兵一事?”

    荀彧道:“早有耳闻。但亦不足虑。曹公在扫平乌丸之后必会挥师南下,先定荆襄,次平江东。取此二地之后西蜀两川亦驰檄可定……义浩,曹公在平定江东孙权时。你是不是会在后面捣点乱啊?”

    “嗯——?”

    陆仁哪里想过这个?哦,赤壁之战的时候陆仁在孙权的后方捅一刀?那孙权可就完蛋了!这与陆仁本身的构思根本不符啊。

    却听荀彧笑道:“我到忘了,义浩你根本不会领兵打仗,怎么捣这个乱?不过在主公兵临长江之时,让你在夷州虚张些声势却也不错。而这些你应该还没有想到。”

    陆仁冷汗连连。他真的没有想到过这些,将来搞不好会直接害死孙权。

    荀彧又站起身在厅中走了几步,点头道:“不错不错,夷州立府一事对我大汉有百利而难见其害,只是这时机得把握好。太快了不行,太慢了也不行……义浩,这官职你打算什么时候要?”

    陆仁正了正神应道:“荀公你虽能直接面圣,但授任一郡郡守之权还是在曹公手中吧?按我诂算,曹公若是要北击乌丸、鲜卑只怕也就是明、后两年的事,而向天下传扬此事。依我看不妨以三年为期。”

    荀彧道:“明面上在三年后传扬此事,暗中却先给你夷州郡太守印信,好让你治理有名如何?”

    陆仁拱手道:“诚如所愿,不过荀公你可不能把我往火坑里推。”

    荀彧默然思考了很久才点头道:“义浩放心,夷州立府治一事我定会为你办妥,不过不能急于一时。明日我便修书差人送于曹公陈说其中利弊,待曹公回书首肯之后我再进见圣上禀明此事,时间上我会把握。你是在许都等,还是日后差人来?”

    陆仁这会儿忽然有种以前和荀彧在尚书府中共事的感觉,向荀彧翻了个白眼后笑道:“荀公。你觉得我敢在许都久留吗?你是不会强留我,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现在大事可算办妥,我当然是要尽快的离开许都。”

    荀彧道:“也是啊……义浩,我们有多久没有这样坐在一起议过事了?”

    陆仁算了一下答道:“五年有余。”

    荀彧道:“你现在心在夷州。强留无益,而且夷州一事对今后大计会有所帮助……我想问一下,若是十数载之后天下平定,你回不回应诏命回都,你我再如以前那般同堂议事?”

    陆仁低头沉吟许久,轻叹道:“不知道。可能会回来,也可能不会回来。”

    荀彧道:“你,终归是你陆义浩啊。也罢,将来如何将来再作打算……哎,正事也算谈完,我们谈点轻松的话题。这次的夷州一事,依你我二人之交,你大可差一心腹之人送信而来即可,为什么要孤身犯险亲自跑来?”

    陆仁向后一仰身,靠在了席后的墙壁上笑道:“荀公,昔日我在曹公帐下为幕僚时仅有你与老郭是我至交,而与荀公你更是共事多年,你什么脾气我能不清楚?以荀公之慎重,单单是我差人送信来许都交于你,你会轻易相信是我的信?别的不多说,我方才在门前都等了那么久,要是我所料不差,我都差点见不到你吧?而且此中大略信中又怎能在尽皆写明,不是你我暗中面对面陈说其中利害,只怕会言不达意。若是信件有失岂不大事去矣?”

    荀彧道:“的确,大略者还是主事之人亲诉其意为好……哼,刚看到你那五四六一号的时候,我还以为你小子是想我这个老上司,特意从海外跑回来看看我来着。”

    陆仁嬉笑道:“荀公你又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美女,我干嘛要特意赶回来看你?”

    荀彧指着陆仁笑骂道:“你这个风浪浪子啊。”

    二人笑过一阵,荀彧把目光停留在了装着龙涎香的小木盒上道:“这龙涎香就是夷州的纳贡之物了,权且放在我这里保管,时机合适时再由我呈于圣上如何?”

    陆仁道:“正该如此……唉,记得说清楚夷州可是个穷地方,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就这半斤龙涎香都费了我好大的气力!”

    荀彧暗骂陆仁这是在睁眼说瞎话,不过顺手稍稍打开一点盒盖,一直被封住的香气顿时散发出来,浓郁一词都已不能形容,浓烈到了几乎令人窒息的地步。荀彧赶紧盒上盖子,再像陆仁那样用隔水兽皮层层包好扔进桶中,完了直拍胸口道:“好厉害的龙涎香!义浩,这里这些好像比你上次让雨丫头送来的还要好上许多?”

    陆仁点头。那次赵雨带来的那点虽然是同一批,但并没怎么经过加工。而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过去,陆仁手上的这些经过了一些加工之后,劲自然是要比赵雨的那些要强得多。

    荀彧接着道:“这龙涎香作为纳贡之物,已是诸多贡品中珍品中的珍品了。按你所说每年再纳贡一斤的话,对一个旁人眼中蛮荒之地的夷州来说,早已绰绰有余。放心吧,我会办妥的,不会让夷州多受负担。”

    陆仁道:“那就有劳荀公了。”

    荀彧放好龙涎香后笑道:“你除了带这龙涎香作夷州贡品之外,就没再多带点别的东西来打点一下我?我是你的老上司,你这场大事累的又是我,不打点打点我说不过去吧?”

    陆仁哂笑道:“荀公,你这可是向我公然索贿啊,小心我告发你。”

    二人大笑,陆仁一边笑一边从担子的另一边取出些东西道:“不会忘了荀公你的。喏,这是我新酿制出来的养身药酒,这个是‘至宝三鞭酒’。这里还有几粒珍珠与玳瑁甲,当是我送给荀夫人的一点礼物。”

    荀彧道:“你出手还真是不小嘛!这药酒我在奉孝那里喝过一点,感觉舒筋活络,是个好东西,可就是奉孝这酒鬼小气得要命,硬是不肯多倒半杯给我,这回我到是能好好的喝上几杯……哎,‘至宝三鞭酒’又是怎么回事?这‘鞭’……”

    陆仁凑到荀彧耳边轻声解释了一下,荀彧赶紧大摇其头道:“那东西怎么能拿来制酒?行行行,我只要药酒,三鞭酒还是全给奉孝补身吧。那小子最近的身体似乎不太好,正好补补。”

    陆仁听荀彧提起郭嘉,不由得长叹道:“奉孝吗?老郭要是在这里就好了,真想和以前一样再与他干上几杯……”

    荀彧见陆仁一脸的愁怅,笑道:“原来你们这对浪子也有多愁善感的时候啊?等主公自来函城归来的时候,你再偷偷溜来许都一趟和奉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