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99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99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这会儿更摸不着头脑了,但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仍然目询陆仁的意思如何。不过陆仁却摆了摆手道:“刘皇叔与大公子固然是重守信义之人,可现在他们什么都不清楚,你却代表皇叔与大公子与我击掌为誓……孔明啊孔明,你到时候给我来个混赖,我吃了大亏却又要找谁算帐?找你吗?”

    诸葛亮也楞了楞,但随即就指着陆仁大笑了起来。陆仁也笑了,要说原先的刘备还算是很守信义的,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嘛……很不好说了。

    刘琦这会儿还是摸不着头脑,诸葛亮看看刘琦,再转头向陆仁道:“陆仆射,该由你说的话,还是由你来说吧。你看,大公子都被我们二人给闹得云里雾里了。”

    陆仁点点头,心说你诸葛亮总算是给我留了点面子。灌了杯酒再正了正神,陆仁便向刘琦正色道:“大公子,当初我对你说的几年安稳时日,到现在已经是差不多了,所以你一定要严加防备,军务之事切不可有所倦怠。

    “陆仆射今日到此,只怕不止是为了告知大公子将那些仓廪之物留赠于我家主公吧?”

    陆仁没了脾气,只能是长叹了口气,索性连话都懒得去说了:“孔明啊,我的话还是由你来说吧。”

    诸葛亮笑道:“旁人或许不知,但亮却知道陆仆射之前虽然离开荆州,却一定会在江东暂居上一段时间,如此一则为观望荆襄之势,二则是寻便宜之时来赶来江夏,将仓中之物转赠于我家主公。而陆仆射既暂居于在江东柴桑,江东的周瑜周公瑾又岂会不加理睬?所以陆仆射此来,定然是代江东周瑜来向我家主公探听曹军虚实的。”

    陆仁双手一摊:“没错,就是这么回事。”

    诸葛亮再次的笑而摇头:“不止不止,陆仆射心中只怕有更大的想法,只是不肯明言罢了。”

    “……”

    陆仁无语的望向了诸葛亮,良久过去才摇头叹道:“孔明啊,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真的很让人讨厌啊?”

    诸葛亮立即回以颜色:“陆仆射当日那般故弄玄虚,也是一样的让人生厌。陆仆射那时不是总说时机时机吗?亮已把握住了亮之时机,而现在该轮到陆仆射你去把握时机了。”

    陆仁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让刘琦份外的摸不着头脑,再望向陆仁时,却见陆仁很是无奈的摇头叹道:“罢了罢了,在你的面前卖弄心思那是在自取其辱,我还是把话说明吧。其实就是一句话,大事若成,将来我的夷州商队再到荆州经商的时候,荆州只能收我一半的税赋。你们是不知道,这几年我为了免去一些麻烦,都是把商货转卖给蔡瑁,因此我损失了多少的收益,那是算都算不清的。”

    诸葛亮笑道:“不止如此吧?”

    陆仁向诸葛亮拉下了脸:“孔明,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要是真把我惹急了,信不信我把我这里的安排全盘换掉?”

    诸葛亮呵呵一笑,也不再对陆仁再加追问。其实说真的,陆仁这是没想到诸葛亮会突然冒出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五十七回 事有变故

    却说陆仁登上小船回转柴桑,见到周瑜之后把在江夏那边的情况大致的说了一下,周瑜这里就有了个底。接下来周瑜会怎么样,陆仁管不着,自己赶回府坻之后就开始收拾自个儿的那些个零碎,然后就拉上了孙尚香……赶去吴郡。

    这个节骨眼上,陆仁跑去吴郡干什么?因为这会儿陆仁已经没有再留在柴桑的必要,赶去吴郡则是要从吴郡陆氏那里乘船离开。吴郡陆氏存放有夷州蒸汽动力快船,登船之后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到夷州。至于拉上孙尚香同行……这位是现成的客串型保镖,不用白不用!再说几百里的陆路,路上有一群女孩子陪着聊天也是一桩乐事。

    闲话少说,陆仁很顺利的就抵达了吴郡,然后也没敢在吴郡多作停留,直接就登上了吴郡陆氏这里早就准备好的蒸汽快船。

    孙尚香知道陆仁是要赶回夷州,特地的赶来送一送陆仁。在临别之际,孙尚香犹豫了很久,忽然向陆仁问道:“陆仆射,我想再去夷州游玩,你看……”

    陆仁连忙摇头道:“郡主你就别给我添麻烦了好不好?上次你偷偷的跑去夷州玩了几个月,可后来闹成了什么样子?我说句没良心的话,你被国母关几个月的禁足事小,吴候与国母要是对我有所斥责,那我这张脸可会挂不住的!”

    “可是……”

    陆仁道:“夷州毕竟是海外偏远之地,以郡主你的身份又岂能随意前往?如果你真的想去,也得事先征得了吴候与国母的首肯才行。总之郡主,你就别给我添麻烦了。”

    孙尚香嘟了嘟嘴,向陆仁点了点头。至于之后会是如何,那还是到时候再说吧。

    ————————————————————

    建安十二年入夏,曹操率军从邺城出发,开始北征乌丸。而这个时候,陆仁已经回到夷州快一个月了,手上也在作着相应的安排。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时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来曹操应该是在五月抵达无终地区,可是春季还没结束的时候,乌丸蹋顿突然大军出动,赶在曹操大军抵达之前就一举就抢下了要道山海关。当时在菊花岛的田畴和张绣虽然有心想阻拦,可以他们加起来才七、八千的兵力,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接下来赵雨从南皮运送物资回航菊花岛,得知此讯之后就赶紧拍了电报回夷州。

    陆仁得知此讯也是大吃一惊。山海关那是什么地方?华北平原北方的咽喉要道,这个地方被蹋顿给抢了下来,曹操不但会被卡在山海关那里难以寸进,而且曹操要是有所退缩的话,也就意味着乌丸游骑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华北平原地区进行骚扰。

    再根据一些情报显示,蹋顿应该是听取了袁尚的建议,抢下山海关对曹操的北征进行积极的防御,而不是像原有的历史那样疏而无备。

    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果不把山海关给搞定的话,曹操的北征就会出问题,再接下来的事就很难说了,这与陆仁心中的那个走向不合,所以陆仁得想办法。

    想来想去,陆仁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调遣甘宁的舰队去曹操那里,让曹操派出一只奇兵从南皮上船,从海路绕到山海关的后面去进行攻击。

    陆仁这里有电报,因此这个决定很快就由赵雨之手转到了曹操的手里,而甘宁的舰队本身就是在济州岛与菊花岛之间转悠,要集结到南皮也是很快的事。

    此事身处南皮的曹操正在为蹋顿抢占了山海关的事大感头痛。在赵雨求见并且说出陆仁的打算之后,曹操自然是大喜过望,当场就赏给赵雨一大堆的东西。而接下来,曹操让赵雨先回去休息,自己则连夜与一众幕僚商议此事。

    只是这一问意见,却是赞成的少反对的多。赞成的不必多说,反对派一致认为海路偏远,而且海运不像江河水运,海路过万军兵的运送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若再加上必须的粮草、器杖与其他军需,那么在海上飘着所需的船只数量可不是开玩笑的。这还不算,还有人提出北兵不惯乘船,在海上漂上几天必生疾病,到了山海关的后面如无人接应无异于送羊入虎口,甚至怀疑这根本就是陆仁想借此机会骗取曹操兵源作为劳力的诈谋。

    也无怪乎他们会这么想,陆仁近几年从北方弄走并带去夷州大量流民的事他们早都心中有数,明面上甚至还向曹操提出过人口交易,用夷州出产的衣甲器杖粮草换取曹操的一些俘虏,只不过曹操还没有答应而已。不过曹操考虑到夷州出产的各类物品质量上乘,又能提供不少精良的物资,就没有把话说得太绝,对陆仁招纳流民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招来招去陆仁招纳到的青壮很少,多数反到是妇女老人。

    鉴于反对派的意见与一系列的推算数据,赞成派也开始考虑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从徐州等地火速抽调一批船只来补充的意见。不过这一意见被曹操帐下一些生长于沿海地区熟悉船只性能的人给否决了。理由是当时能抽调到的海运船只数量极少,运载能力极为有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在两派人员的争论中曹操犹豫了,必竟陆仁提出的这一海运战术在当时来说有着极大的冒险成份。虽然说曹操是个不怕冒险,甚至喜欢冒险的人,但前提是曹操在冒险之前一定会作好充份的准备,把可能会发生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性格从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奇袭乌巢就不难看出来,历史中曹操是抽调了手头一半的精锐部队化装成袁军,另一半的部队固守官渡就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也就是万一奇袭乌巢未成,他就要凭着最后的力量与袁绍周旋到底。

    现在曹操的主力集中南皮一带,虽然毫无进展但却是最稳妥的战术,从整体大局来看似乎并没有去冒险的必要。后方的几个势力里,西凉马腾方面有钟繇在长安镇守,前不久还授于马腾卫尉一职以示安抚,几年之内不会有什么问题;荆州的刘备在新野发展实力,但考虑到刘表的猜忌之心也不敢太过份,主体上却是以努力的发展经济,只要刘表不死那么刘备也不会有所作为;至于江东孙权……一直很安静。

    基于这些因素,曹操也有些觉得没有冒这次险的必要,必竟自己明明白白的处在优势,不像官渡一役是非冒险不可。只是山海关这样的地方不打下来,就肯定会与蹋顿、袁氏兄弟之间形成一个僵持的局面。而这样与之僵持下去何时才能寻到破敌良机,曹操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自己的后方在对峙期间生出些什么变故,后果可就很难预料了。

    左右为难之下曹操下令散会,自己拿着陆仁写给他的信在府中后院眯起双眼细细思考。正在这一策的取舍之间犹豫不决,门人忽然来报:“启禀主公,郭祭酒在门外求见!”

    “奉孝?快快有请!”

    门人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把郭嘉领到曹操的身前。再看郭嘉,比起上一次的见面竟然稍稍的胖了一圈,但眉宇间的神色依旧是那么神彩飞扬。

    “嘉见过主公!”

    “坐!来人,上酒,孤要与奉孝痛饮几杯!”

    酒菜摆上,曹操与郭嘉互敬几杯后郭嘉笑道:“请主公早作破敌之策,不然只怕会夜长梦多。”

    曹操微微点头道:“孤已料到奉孝你会为此事而来。孤正为此计能行否而举棋不定,奉孝既已到此,当为孤一决。”

    “嘉敢请主公将书信于我一观。”

    曹操把书信交给郭嘉过目,郭嘉看过后沉吟了许久后才道:“一众同僚都言之有理,但嘉以为与其在此争论不休,主公为何不去南皮海岸亲眼看看义浩这小子派来的诸多舰船?其实在嘉看来,这一策重中之重只有两个,一是夷州船队是否真的有这么强的海运能力,不但能运送过万的军兵,还能保证这过万军兵在这段时间里的粮草消耗;其次是否真的如信中所言,义浩他有能接应这万余军兵的准备。不过嘉以为,只要前一条义浩能够做到,那么到时接应之事就完全可信。”

    曹操迟疑道:“奉孝为何如此肯定?”

    郭嘉笑道:“主公难道忘了吗?义浩思虑之远少有人及,最早他料吕布袭陈留、备屯田于许都、开军屯于官渡……诸般种种嘉也就不费口舌了。总而言之,依嘉对义浩的了解,他既然走出了这一步棋,那么之前的宫位他就肯定是摆好了的。”

    曹操道:“这么说来,奉孝对这渡海奇袭一策是表示赞同的了?”

    郭嘉道:“正是。不过反对的一众同僚胸中顾虑也并不是毫无道理,所以嘉才敢请主公尽快去检视舟船。还是那句话,此计是否能成,舟船乃重中之重。只是主公切记要在暗中行事,不可令袁尚细作有所查觉。奇袭奇袭,重在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万一有所走漏,奇字一失则此计必败!”

    曹操习惯性的眯眼点头道:“不错,奉孝所言极是。嗯……来人,速去请荀公达、贾文和、曹子孝、曹子廉来府议事……不,说孤想小宴这几位。”

    从人领命离去,曹操又向郭嘉笑道:“奉孝,陪孤布衣出巡一番如何?”

    郭嘉会意,笑着又灌了一大杯酒下肚。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五十八回 初次见面

    数日后的一个夜晚,曹操亲自带领万余精锐士卒登上了陆仁急调来的几十艘舰船,趁着夜色消失在南皮附近海域。至于南皮这里主力部队的指挥权,曹操交给了曹仁与于禁,并吩咐他们大张旗鼓的依常理进兵山海关,以此来迷惑易京守军,不让他们查觉到曹操这里的动静。为防万一,曹操还留下了贾诩与其他几个一流谋士,但是郭嘉,曹操带在了自己的身边。

    时节入夏,海面上以东南风居多,几十只各类大、中型海船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向山海关的背面进发。曹操站在头前帅船的船头远眺,身后侍立着张辽、许褚,郭嘉则有些晕晕的坐在一旁。郭嘉到不是晕船,而是一时开心喝多了几杯。

    望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任由海风吹拂起须发与披风,曹操忽然也有了一种自己如苍海一粟的感觉,一时间诗人的感性情怀大发,高声吟咏了一首赋辞……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搭载着曹操过万军兵的船队抵达了菊花岛。趁着夜色,海船上的曹兵迅速登陆,与赶来接应的张绣、田畴汇合,并连夜赶到寨中休整。

    却说曹操带着几个幕僚百余近卫来到寨中休息。田畴曹操刚刚认识,不过对田畴到也是早有耳闻,此刻自然是有意的多加亲近。至于张绣……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不过曹操在一下船就看到张绣的时候还是愣了好一会儿,但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这个菊花岛肯定就是陆仁安排在北境的一个据点,不然张绣不会呆在这里。

    一番客套与问询之后,曹操大笑道:“子泰(田畴的字),你们在这里驻守多久了?这几年来义浩让你们在这里做的是无本生意吧?让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