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17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17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不用多,二人也各自明白了一些事。的确,如果他们的推算是正确的话,那有许多事就好解释得多了。许久周瑜低声道:“子敬,夷州之事你千万小心。本来我很想去会会的,可是柴桑那里我走不开……江夏现在的守将是刘琦,但随时可能会把刘备那样的枭雄给引来,不小心一点不行啊。”

    ————————————————————

    新野,刘备居所。

    刘备手中拿着许昌传过来的榜文,神情间显得非常疑惑。而在他的身边坐着个人,鹤氅纶巾、羽扇轻摇,飘飘然似有神仙之风。

    “先生,朝庭忽然发下这张榜文,究竟是何用意?”

    诸葛亮却笑而不语,刘备又问了数声诸葛亮才缓缓开口道:“主公,依亮之愚见,还请主公早作准备吧。”

    “先生此言何意?”

    诸葛亮缓缓起身,摇着招牌大羽扇走到了墙上的地图前参看许久,回过身来向刘备道:“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朝政尽由其把持,那么这道榜文实为出自曹贼之手。”

    刘备心说废话!这个破事天下间谁不知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八十四回 悄无声息

    诸葛亮倒转过手中的羽扇,用扇柄点了点地图上东海方位道:“我大汉疆域图上尚无夷州标注,但亮早年纵观群书,兼之之前曾去过夷州游玩,依推算的话夷州应该是在这里。如今曹贼已平定北方,下一步便是攻取荆襄要地。荆襄若入曹贼之手,东可与东吴共拥长江天险,西可发兵直取西川。只是西川道路断绝,加之山川险阻甚多,卒难相图,所以曹贼一定会先取江东。”

    刘备明白过来一些,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诸葛亮道:“曹贼是在为南下先作准备。主公请看,夷州在东海之滨,曹贼若是能攻取荆襄,那么多半会在三江口一带与东吴水军对峙。曹贼兵多将广,东吴势必会在柴桑、三江口集结重兵,介时沿海一带的防守就会比较薄弱。而会稽、秣陵乃是东吴重镇,一但有失则无异于屋去其梁。”

    刘备道:“也就是说,曹操很可能会再如北平一役那样,突然发兵越海而至,奇袭这几处重镇?”

    诸葛亮道:“极有可能。就算曹操不走海路奇袭,孙权也一定会分出众多的兵力加强海防,曹贼也就同样达到了削弱孙权兵力的目的。是问若是曹贼若真想打奇袭的话,又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地方如此大张旗鼓的诏告天下?正所谓兵法虚虚实实,曹贼便是在打这虚实仗。”

    刘备道:“那备又当如何?细作来报,曹贼正在邺城整训水军,只怕随时便会南下荆襄。”

    诸葛亮叹息道:“主公,早作准备吧。若是亮所料不差,曹贼南下必出宛城,那么新野小城是守不住的……”

    但是诸葛亮马上就话锋一转:“只是世事皆有其变数,而不知变通则必败。而且往往是在早已无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机遇大变之始,关键只在于能不能掌握得住。主公若是这次的良机能够把握好,那我们就不用再寄人篱下了……”

    ————————————————————

    天下局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夷州搅乱不少,曹刘孙三家各有各的心态、看法、打算。最敏感的是孙权,中等对待的是在内陆地区的刘备、刘表,比较随意的自然是曹操这头。毕竟这场事是曹操整出来的,换句话说主动权貌似就在曹操的手里,曹操又有着自己的打算,所以到也并不是太过留意。

    反正曹操发下来的命令很简单,就是让大家吃好喝好再休息好,这是在为将来的南下恢复着气力。而对于陆仁那头,曹操的命令无非就是继续扩大与夷州之间的贸易往来。不过曹操这时候也有点让他小小的头痛上一点的事,就是曹操在这个时候武功已经算是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搞一搞文治……原有的历史上曹操把蔡琰从匈奴那里接回来就有这么个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要整一整文化影响力方面的事。可现在蔡琰是陆仁的老婆,你老曹难道还能让陆仁把蔡琰给送回中原去!?得了,你老曹还是想想找其他的知名文人的事吧,再说老曹的手头上又不是没有,只不过名头方面就不好说了。

    除去这些,曹操所代表的官方就没什么动静了,寻常的民众也没什么动静。但要说完全的一点动静也没有却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这个时候的许昌城中的抚幼义舍之中,丁夫人就站在庭院之中,静静的望着院中的一众孤儿。

    许昌的抚幼义舍成形是在建安二年至四年之间,到现在的建安十二年年末,已经是快十年了。而当初收养下来的诸多孩童,年纪稍大一点的现在都已经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小一些的也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

    抚幼义舍在最高峰的时候收留的孤儿达到过三百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已经有不少成年或是半成年的孤儿走出了抚幼义舍去寻求自己的生计。而且后来因为陆仁的离去,抚幼义舍还曾经出现过经济方面的问题,丁夫人在迫不得及之下遣散了一些年纪已经比较大,可以去自谋生计的孤儿。但不管怎么样仍然会有一些孤儿留下,即便是一些被丁夫人遣散出去的孤儿,仍然会与抚幼义舍保持着相应的联系……人是有感情的生物,而一起过过苦日子的岁月,更是令人无法割舍的存在不是吗?

    这些就不再说了,只说这会儿丁夫人又看了看院中的那百多号男男女女,忽然伸出手去在某个青年的衣领处翻整了一下,接着丁夫人笑了笑,退回两步之后向众人道:“老身交待给你们的话,你们都记清楚了吗?”

    一众孤儿的脸上都露/出的不舍的神情,头前的几个更是上前两步向丁夫人道:“母亲,我们……”

    丁夫人挥挥手打断了他们的话:“老身知道你们舍不得离我而去,但是你们留在这里又能有什么出息?再说现在的义舍……算了,你们都知道的。如果只是这样到也罢了,但是你们就不想想除了老身之外,谁真正的对你们有大恩吗?”

    众人神色一凛,都知道丁夫人说的人是谁。

    丁夫人叹了口气,想了想用开玩笑的语气道:“老身已经养不起你们了,你们也该有些自己的出息。再说你们走了之后老身也不孤单,不还有些孩子会陪着老身吗?人少了许多之后,老身也能轻松一些、吃饱一些。老身年纪大了,想过几天安心的日子。”

    “……”

    虽然是玩笑话,可是众多的孤儿却没有人能笑得出来。

    丁夫人又深望了众人一阵,摇头轻叹道:“都去吧,老身这里其实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是夷州初建,义浩那里正需要你们去助他一臂之力。”

    “……”

    众人依旧不舍,丁夫人却回身进房,坐在织机前开始织布。良久过去,丁夫人才传了句话出来:“去吧!如果你们还认老身为母,就记住老身对你们说过的话。”

    “……诺!”

    ————————————————————

    三方各有动静,而整出这些动静的罪魁祸首陆仁这会儿却正在对着手中的电文发呆。好一会儿之后,蔡琰推了推陆仁,问道:“义浩你怎么了?”

    陆仁回过神来,把手中的电文递给了蔡琰。蔡琰看过之后也是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讶然道:“丁夫人她……当年的那些孩子……义浩,要接他们来夷州吗?”

    陆仁踱了两圈,随即正色道:“接来,为什么不接来?咱们这里府治初建,到处都要人,而这些长大了的孩子可以说是我一手带大的,都是些可以信赖的人,正好能用得上。”

    蔡琰迟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用不用到在其次,咱们这里再怎么样给他们一口饱饭吃是不成问题的。我是说他们那么多人,能送得过来吗?”

    陆仁道:“雨丫头在邺城,而且最近的这几个月我们与北方的生意正在扩大,雨丫头也借此为由到处走动,要送个几百人来夷州完全不成问题。”

    蔡琰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其实有些孩子,我也挺想他们的。”

    陆仁又看了看电文,亦点头道:“我这就去回电给雨丫头,让她自己看着安排,就是尽量别惊动到什么人。不然大麻烦虽然没有,小麻烦却肯定会有一些。”

    蔡琰点头离去,而陆仁在蔡琰离开之后,又解出了另一份电文,看过之后陆仁乐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田畴这家伙也想离开老曹那头,不然被老曹/逼着去当官可是他不能接受的事。只是田畴不是这些平民百姓,他的事不太好动。算了,雨丫头鬼点子不少,她会有办法的。”

    再往下看,陆仁不禁摇起了头:“我就知道你个死老曹想占我的便宜,看见了我那么多的船只会歪心思。可是老曹啊,你当我路人一号真的只是个没台词的龙套吗?”

    ————————————————————

    次日平明,陆仁来到议事厅。先是一些小事之后,就见刘晔从衣袖中取出一把足有二十几公分攻的特制超大折扇,顺手抖开扇风,到是颇有几分后世文人的儒雅之风。这还不算,这把超大的折扇的扇面上一面是一副俏丽的工笔侍女图,另一面居然写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看得陆仁一阵阵恶寒,额头亦见了冷汗,心说刘晔你来到夷州才多久?怎么就变成了这个德性?

    没多久一脸庸懒、未施粉黛的甄宓来到议事厅,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入厅后还揉着双眼向陆仁问道:“先生,今日是我轮休啊。你找我来此有何要事?哦,刘先生也在啊……”

    身为三国时期顶尖三大美人之一的甄宓国色天香,现在又一副诱人之极的庸懒神态,一入厅的那会儿便把陆仁与刘晔看得楞住,瞠目结舌间就差哈拉兹没流下来了。甄宓赶紧整服正坐,然后用力的干咳了一声,这才把二人的神给唤回来。

    陆仁也赶紧回神,问道:“这次的书籍商队准备得如何了?”

    甄宓“哦”了一声,赶紧回房拿帐本再加换衣服。其实刚才甄宓是想小小的勾引一下陆仁,却没想到刘晔也在,所以才会是刚才的那副德性。

    过不多时甄宓抱着帐本回来,人也变回了平时端庄的模样,接着也不浪费时间,翻着帐本向陆仁和刘晔解说起了这回船队的重点事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八十五回 挖坑待人

    会稽南部的群山之中,陆逊军营里的炊烟正袅袅升起。而在中军大帐之中,桌上平摊着这一地区的地图,陆逊紧皱着双眉,手指也在不停的敲击着桌面。

    话说陆逊不是在海昌当屯田都尉的吗?怎么跑到会稽这头来了?其实陆逊当在海昌当官那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后来江东地区发生叛乱,陆逊就由文转武,通过平叛成功转型。再往后一点孙权就派陆逊正式掌兵,目标是江东南部的山越部族。而在赤壁之战时期,陆逊几乎没有在赤壁战役中露过面,就是因为陆逊这个时候正在忙着打山越的事。

    却说陆逊从会稽出兵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万余人马除去行军的时间,竟然就在这里卡住了一月有余。不是陆逊不想继续前进,实在是他只要一往前走,山中总是会有冷箭、落石突然冒出来,甚至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陷阱和机关。虽说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伤亡,可是对军士们士气的影响却着实不小。

    无奈之下,陆逊只好采用了分兵搜山、徐徐渐近的方法,慢是慢了点但至少安全,于是万余人马几乎是挪到了现在的地方,可到现在为止实实在在的仗却硬是一场都没打过。陆逊的心里很清楚,这些山越夷族素来以好勇斗狠而出名,现在不与他的部队面对面的硬干就绝对不是什么胆小怯战,而是采用了能够发挥出山越诸族各种优势的战术。

    相比之下,开始那些普通的大户豪族和所谓的“宗贼”就要好对付得多,因为那些豪族宗族主要的目的是霸占土地与人口,形成了地方武装后便有些目空一切,结果自然是被陆逊三下五除二的给清理掉,同时得到了一定的兵源与给养补给。

    但是山越与豪族宗贼不同。豪族宗贼霸占土地与人口后就不愿离开也有他们的原因,因为他们一但离开霸占的地方就等于失去了根基,没有了土地进行农耕养命又拿什么去招兵买马对抗官兵?但是山越就不同了,生活在群山之中的山越农耕比例比较小,主要还是以在山中狩猎、采集各种食物为生,暂时性的放弃一片居处对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

    此外众多的山越族人熟悉山路地形,而且山地中的小规模游击战术是其强项。现在山越摈弃了一往多部落联合出兵与孙权的正规部队硬碰硬的打法,改为以小部族为单位,或数十人或百余人进行游击骚扰的打法,着实让陆逊头痛不已。

    试想一下,部队正在山中行进,突然射来一阵冷箭或是乱石滚落下来,部队防卫过后打又打不着,追也追不上,换谁谁头痛。好不容易探听到某个部落住在哪里,这边兵马刚刚赶到,那边部落就已经逃了个一干二净,留下的不过是些空空如也的简陋草篷,一星半点的战果都捞不到,士卒们会不丧气?这都罢了,甚至还发生过一些胆大的山越族袭击粮仓的事。

    “苍蝇,简直就是打不死赶不走的苍蝇!”

    头痛归头痛,陆逊现在也在考虑相应的对策。看了地图许久,陆逊又把目光投向了一旁兵器架上的几件兵器,心中暗道:“这些缴获而来的兵器质地精良,就算是拿回东吴都可称为上品,单凭山越诸族是绝对打造不出来的,难不成是我那位兄长在暗中给山越诸族撑腰,为他们提供粮草器杖?

    “而山越诸族一改以往争强斗狠的打法,与我相峙月余多见奇智,该不会是兄长他有派出智谋之士为山越出谋画策吧?现在我军驻营此间,前面就是连绵群山,我若是不作好准备就挥师直入乃取败之道。可是要怎么往山里打才好?”

    兵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