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22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22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饺首约旱幕八担饽崧甑绞侨寐饺氏肫鹆俗约耗歉鍪贝承┨乇鹕唐芳唇⒙羰钡哪侵殖∶妗

    如果仅仅是这样到也罢了,可陆仁是存了心的想要搞大动静,又哪里会只是一般的发卖那么简单?就比如说陆逊现在所遇见的热闹场面,其实是某个士子在好不容易抢购到了一套郑玄的著作之后顺手翻开其中的一本,结果就在封面的后面发现了郑玄的亲笔签名。

    偶像的签名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这小士子一开始还没注意,只是习惯性的与其他的朋友对比了一下各自所购置到的书籍,然后就发现只有他手中的这一本有郑玄的亲笔签名,其他人手里的书籍却没有。这一下事情可就闹大了,很多人都围住了这个士子,嚷嚷着要用高价买走这士子手中有郑玄签名的这一本,可是这个中奖的士子又哪里肯卖?

    紧接着的,又有少量的人找到了郑玄的签名,于是欣喜若狂着有之,故作冷静悄悄的收藏起来的人有之……以陆仁与郑玄之间的关系,陆仁请郑玄在这次发售的书籍中签些名,郑玄还是非常之乐意的,总共是签了三千本,其中大概还有百余册有郑玄在签名之外还额外题写的诸如“望君勤勉”之类的词句,然后这三千本就被陆仁分成三批,分别送往了曹刘孙三家的地盘进行发卖。而这一手一玩出来,曹刘孙三家地盘里的文人士子们都要抢疯了。

    陆逊看着这样的场面,自己也有些蠢蠢欲动,毕竟陆逊自己也是属于文人士子这一阶层的人,这些书籍对陆逊自然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好就好在陆逊是本家,陆逊在陆仁那边的货物运过来的时候就顺手留下了几套,自然是没必要去和现在的这些文人士子们抢购这些书籍。但是突然听说这些书里面有郑玄的签名的时候嘛……

    正想着些不着边的事,陆逊却忽然被某个匆忙赶路的人不小心撞到。再看那人匆忙的向陆逊赔了个礼之后本来是想赶过去抢购的,一抬头和陆逊打了个对脸的时候,俩人就一起愣住了:

    “公纪?”“伯言?”

    公纪者,自然就是陆逊的族弟,应该是陆氏宗族正牌宗主的陆绩。二人打过对脸再一起愣了那么一下之后,陆绩就赶紧的一把拉住了陆逊,大喜道:“伯言你在此间甚好!快随我过去喝止今日的书籍发卖!”

    陆逊又是一愣:“公纪你这是作甚?”

    陆绩显得有那么些气急败坏:“天杀的!之前你我各留下一些经卷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少量的书籍之中竟然有郑先生的亲笔题名?伯言你快随我来,叫停售卖之后让人把有郑先生亲笔题名的书籍全都找出来!”

    的确是没发现,不过陆仁是想搞大动静,也早就预料到几个主销售方,犹其是陆逊、陆绩这一头要是提前就知道了这个事,肯定会先挑出来然后再发卖,那陆仁的这点小心思不就白费了?所以陆逊和陆绩得到的其实是陆仁特意安排的“精装版”,有郑老爷子签名的那些则是散落在那些发售的“平装版”之中。而得到所谓的“精装版”的人,还有荆州的刘表、刘琦、刘琮,以及曹操、荀彧这些个人。反正你们这些当头头的人别给老子添乱就行。

    这会儿陆逊看看气急败坏的陆绩,再看看那边已经抢购得有些开始混乱的人群,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再把陆绩给拉实了,劝解道:“公纪你别犯浑!你真要是那么做了,只怕我们会被整个江东的士人们指着脊梁骨骂的!”

    陆绩不解道:“可是……”

    陆逊加了点力,把陆绩给硬拉了回来,然后才叹了口气道:“你如果是真的想要郑老先生的签名书籍,回头有时间的时候去一趟夷州,请兄长他帮帮忙不就可以了吗?”

    陆绩这才明白过来,恍然的一拍脑门笑道:“对哦!哈哈,我突然间听说有这个事,人都急糊涂了!”

    陆逊摇了摇头,心中暗道:“兄长的招数还真是层出不穷,会犯糊涂的人又何止你一个?别说是你,吴候与我还不是一样的在兄长那里吃了大亏?”

    同样的情况在荆州与河北一带也发生了。相比之下荆州那头还好点,准确的说是没啥可说的场面,诸多的文人士子抢到一套是一套,然后就回家去翻书。而在曹操的那头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九十二回 悄然抽身

    河北,邺城。

    天冷,曹操这会儿正坐在暖阁之中,手中则是一本买来的书籍正在翻阅,一边看还一边在点着头。老曹是爱书之人,经常看书充电是很平常的事。

    不多时有侍从步入阁中,曹操头也不抬一下的问道:“怎么样?有没有找到几本?”

    老曹派人去找的,自然是有郑玄签名的书籍。可能有人会说,以老曹的身份地位还会在乎郑玄郑老爷子的亲笔签名?其实不然,但凡是人基本上就都会有点偶像情节,只不过是轻重的问题而已。而郑老爷子德高望重,以老曹,至少是以现时点老曹的性格来说,对郑老爷子仍然会有着几分敬重之心。当然也可以认为老曹纯淬的就是想收藏一下而已。

    抛开这点私人心理上的因素,还得仔细的想想老曹这么做在政治上的用意。当初的老曹基本上是只靠着一些寒门士子来起的家,对一些世家大族还不怎么上心。可是在老曹占据了整个北方之后,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大量的世家、士族打交道,否则北方就算是打下来了也玩不转。

    比如说在原有的历史进程里面,老曹在拿下河北之后,为什么要用重金去匈奴把蔡琰给赎回来?真的简简单单的只是为了文治、文化?恐怕不是吧?这你得想想蔡琰她的老爹是谁啊!老曹这么做,只怕更多的是让那些世家、士族明白他老曹其实是很重视世家士族,换句话说就是在提升世家士族对老曹的好感度,进而好得到世家士族阶层们的支持。

    赎蔡琰是如此,逼迫河内名族的司马懿出来当官是如此,重用像崔琰、王修这样的士族名流也一样是如此。而现在的老曹虽然少了一桩救蔡琰的事迹,其他的那些却仍然是照做不误。而且虽然少了“文姬归汉”,可是曹操公开的表示愿意用重金来收集有郑玄签名的书籍,等于是老曹在表示他对世家士族的尊重,与“文姬归汉”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其实老曹也曾经写信给陆仁,说是希望能让郑玄回归故里,这么做其大致的意义诂计和“文姬归汉”差不了太多,但陆仁哪会放郑老爷子?别说陆仁不愿意,饱受世态炎凉的郑老爷子自己也不愿意。别的就不说了,你喵的得看看陆仁能给郑老爷子提供多少方便之门!

    郑老爷子写书的用意是什么?不就是想让自己的文化思想流传出去吗?而陆仁这里所掌握的大规模印刷能力,正是郑老爷子最需要的东东,郑老爷子又哪里肯离开夷州?再说了,郑老爷子欠陆仁的情不是一点半点,以郑老爷子的为人也不好意思离开。

    当然要拒绝老曹的“当归”也很简单,毕竟现在的郑老爷子都八十了,拿这个理由去堵一堵老曹的嘴,老曹还真说不出什么话来。你丫的让人家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就因为你的一个命令而漂洋过海、运转千里?这尼玛风大浪大的在路上出了点什么意外,回到老家的时候一条命却只剩下了半条命那该怎么算?老曹会愚蠢到给自己找这种骂?

    当然了,陆仁也不会太削老曹的脸皮,再说以华夏传统的“落叶归根”人文观念,陆仁也不相信郑玄会没有想回到家乡的想法。所以在与郑玄小心的商量了一番之后,郑老爷子表示想在死后葬归故里,但是在活着的时候,郑老爷子也不想再折腾自己这把老骨头。

    老实说,郑老爷子知道自己都这把年纪了,没准今天在榻上躺下,明天早上就会爬不起来,所以想趁着自己还能动弹,赶紧的在陆仁这里多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等哪天手上这些东西都搞定了,没有了什么牵挂之后,郑老爷子如果还动得了,到也还是想回家乡去看看。而这样的要求,陆仁当然会答应下来。

    信写到老曹那里,老曹对这样的结果还是表示满意的。而且说实话,陆仁这次的书籍贩卖也比较合符老曹现在的心思。老曹现在要搞些文治的东东,正愁手头上没有些什么能有文化影响力的东东,陆仁却在这个时候送了大批的书籍过来贩卖,这能不趁老曹的心意?

    所以当身在邺城的赵雨向老曹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老曹给予了十二分的支持,而且在邺城正式发售的这天,老曹还亲自到场剪彩主持,同时还将陆仁专门给老曹准备的几套书籍分别送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和诸如崔琰、王修、陈琳这样的一些文人,甚至对于一些钱包里空空如也的穷困士子,曹操自掏腰包,买下了很多套专门送给这些穷书生……简单点说,比起孙权和刘表,曹操对这一类的事情更懂得如何去加以利用。

    这点破事自然是很快就被赵雨用电报回报给了陆仁,陆仁看过之后心中暗笑,心说老曹再枭雄,却始终还是有着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老曹借着这种文治的事来搞政治影响,是陆仁早就知道了的。换句话说,陆仁也就是要借着老曹的这种心态来给自己将来的事情先铺好路。只不过这个事是属于典型的“********”,等老曹查觉到自己的领地里面有很多的寒门士子向往陆仁这里的文化氛围,甚至是前往夷州的时候……哼哼!挖墙角的事多做一点又有何妨?

    很快陆仁就拟好了回电发给赵雨,上面只有四个字:

    “准备回来。”

    ————————————————————

    却说赵雨自从建安十二年夏末前后跟着老曹来到邺城之后,到建安十三年的开春差不多就已经是半年过去了。而在这半年之中,赵雨一直在按照陆仁的安排,在河北方面四处奔走,时常往返于邺城与南皮之间,甚至还去过几次许昌……其中有一次是去拒封的。

    老曹征讨乌丸一役,赵雨立过大功,老曹当时就表示过要给赵雨破例加封个爵位什么的,而老曹这么做的用意嘛,陆仁和赵雨用脚趾头想都能想明白,不外乎就是想拉拢赵雨,顺便的、尽量的把陆仁派给赵雨的舰队船只给黑下来。

    开玩笑,当时陆仁调派给赵雨的舰船数量会少了?上万的兵力与相应的辎重物资那是说运就运,老曹会不打陆仁的这些船只的歪主意那才有鬼了!只是老曹又哪里能与陆仁撕破脸?所以实在是不太方便直接就把赵雨和诸多的舰船给收编掉。

    直接收编不是说不行,但那样的话就和抢差不多了,太容易对老曹麾下的世家士族造成极为不好的负面影响,老曹也不会去犯这种傻。

    所以老曹的目光是盯在了赵雨的身上,想对赵雨进行软刀子的拉拢。也就是说,老曹如果是把赵雨拉拢过来,那么意思就变成了赵雨对老曹“投诚”,有什么骂名也是赵雨去背着。而且由于赵雨是自己另谋高就,陆仁那头也没啥可说的,至少也是不方便公开的和老曹翻脸。再进一步来说,老曹如果对赵雨拉拢成功,不也显得老曹这头更具有吸引力吗……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吸引力,而是对人才、对政治方面的吸引力。

    故此老曹想方设法的想给赵雨安个爵位,只不过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赵雨是女孩子,按当时的传统,又哪里有封爵位给女孩子的道理?想让女孩子享受爵赏?可以,但只能是封给赵雨的老公或是儿子,但赵雨偏偏又还只是个未婚的女子,这让老曹有点无从下手。老曹就再疯狂,又哪里能真的就不顾大家的反对,硬塞个爵位给赵雨?

    后来是想来想去,老曹就想打个擦边球,封个“常山郡主”的头衔给赵雨,但这样做的前题是一则要赵雨去认个干爹,二则仍然会受到很多人的反对。认干爹的事就免了吧,你当赵雨是那么好说服的?而封女子头衔的这种事,也实在是让传统势力无法接受。甚至就连荀彧都明确的向曹操提出如果是想奖励赵雨,给予大量的钱财也就可以了,但头衔和土地是绝对不可以直接封给赵雨的,因为这是传统!是规矩!!

    其实女性的官职也不是没有,但基本上都是皇宫里面的一些侍役性质的官职,这也根本就不符合老曹的需求,赵雨也肯定不会去做这种官。所以老曹偶尔想起来这个事都头痛得要命,心中甚至冒出过干脆让曹丕去把赵雨给抢来当儿媳妇的想法。只是想想那次曹丕被赵雨给扁成了个猪头的场面,老曹却也是哭笑不得。曹丕都镇不住赵雨,文士型的曹植就更别说了。至于武力值很不错的曹彰……你妹的,这时候的曹彰才几岁?而赵雨可都二十多了!

    所以在最后最后,老曹是把心思动到了献帝刘协的身上……当然不是让赵雨去当献帝刘协的妃子什么的,真要是那么做了,曹操诂计陆仁和赵雨立马就得炸毛。老实说,老曹到现在都还不清楚陆仁与赵雨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很特别的关系,毕竟之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老曹就感觉到赵雨对陆仁有种不太一样的关系在里面。这尼玛赵雨如果是陆仁的禁那啥,呵呵……

    故此,曹操走的是另外一招,就是想让献帝刘协认个姐妹,然后赵雨的身份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九十三回 出人意料

    许昌,献帝皇宫。

    篮球场上,一男一女正在玩着篮球斗牛,但见女方忽然轻轻跃起,手中的篮球也在跳起的时候被掷出,划出了一道漂亮的抛物线之后被投入了篮中。

    “好球!”

    防守的男方赞叹了一声,继而便抚掌大笑。而在笑过之后,男子接过侍女递来的汗巾,一边擦着汗一边向女方道:“雨姑娘你虽然身为女子,可这球艺却不逊于男儿。”

    雨姑娘自然是赵雨,而与赵雨斗牛的男子,却是当今的大汉天子献帝刘协。再看赵雨也接过另一方汗巾擦了擦汗,笑而施礼道:“陛下承让了。”

    献帝刘协摇了摇头:“朕可没有让你。不过说真的,自从陆卿弃官而去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