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32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32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徐庶很好奇的问陆仁,像那霸、吕宋那头是怎么回事。陆仁解释说在那里建设可以作为陆仁退路之一的狡兔窟。都说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陆仁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同样的济州岛也在建设中,陆仁是打算把济州岛作为北进高句丽、东袭日本列岛的桥头堡。当然,这些事是一时半会儿也急不来的。

    谈来谈去,话题又转回了中原。陆仁伸手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元直啊,上次你跟我去过一趟泉州,那么在你看来,泉州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徐庶异常认真的道:“战略要地,其北是与我们交好的山越,其西连接港澳、珠崖,往东就是我们夷州。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但落入孙吴手中,夷州的局面就会十分危险。”

    陆仁点点头:“这几年我让你呆在夷州,目的就是让你熟悉一下我这里的许多事情。现在我觉得你已经熟悉得差不多了,打算让你去泉州镇守,你有没有意见?”

    徐庶顿时就觉得压力山大。只是像徐庶这样的人吧,压力越大还就越有干劲,于是乎马上就向陆仁一拱手道:“愚弟必不负兄长之望!只是……”

    陆仁道:“我知道,光你一个人过去肯定是不够的。而且这回我们是要正式的公布我们占据泉州的事,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和孙权叫板,所以你身边要是没几个帮手可不行。我是这样想的,咱们的军学院第一期的学员已经毕业,你可以自己去挑选几个帮手随你去泉州。”

    徐庶欣然点头:“如此甚好!”

    陆仁接着道:“另外,我把邓士载从珠崖调了回来,你把他带在身边吧。”

    徐庶呀道:“他!?”

    陆仁正色道:“元直别以为他年幼就抱有轻视之心。我这个宝贝徒弟虽然还只是个未曾及冠的少年,平时又显得比较沉默寡言,但是胸中才智已渐露锋芒。实话实说,我的这个徒弟里虽然看似精于政务,实际上却有能够统领军兵的潜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零七回 游走之间

    “元直别以为他年幼就抱有轻视之心。我这个宝贝徒弟虽然还只是个未曾及冠的少年,平时又显得比较沉默寡言,但是胸中才智已渐露锋芒。表面上看起来,他好像只是精于政务,实际上他却有能够统领军兵的潜质。”

    说着陆仁顿了顿,继而微笑道:“不过他现在年岁还小,得让他多学、多历练才行。之前我让他跟着子良(陆诚)、子真(陆信)前往珠崖营建矿场,就是有要打磨他的意思。这小子也没有让我失望,事情都做得很漂亮。哦对了,元直你这次去泉州少不了要扩建城池、打理城防,士载已经有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能给你帮上不少忙。

    “再一个,我希望元直你介时能多多指点一下他来着,因为行军打仗、出谋画策这方面的事非我所长,教不了他什么,只能靠元直你了。哎,说起来士载追随我之前也是家境贫寒但仍好学不倦,事母亦至孝,这和元直你到颇有几分相似。我想你们应该会相处得很好的。”

    徐庶笑了笑,想了想又问道:“兄长是准备让我何时动身?”

    陆仁道:“没这么快。且不说你还要去学院挑选人手,我这里还得请高将军帮你挑选出两千士卒好让你带去泉州。不过元直你可别怪我小气,兵力方面我只能给你这两千人。”

    徐庶微微一愣:“高将军那里的两千人?兄长,夷州这里你不多留些人吗?”

    说清楚一下。夷州的人口基数一直是短板,直到现在在籍人口也才二十万。按夷州女多男少的那个七比三的比例,夷州的男子数量也就是在六万左右。而且这六万男子还得除掉老年人与未成年人,那么有相应能力的青壮男子大概只有五万。

    有着这样的硬件限制,陆仁手上的正规军当然多不到哪里去,直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七千人,但即便是七千人,这个数字在内陆地区都已经是超出了正常情况下的极限。你想啊,在那个时代常规的劳作基本上都是得依靠青壮男子去进行,而陆仁在海上力量方面还需要有大量的人手,所以在夷州这里进行生产的青壮男子实际上只有三万左右。

    要按当时一般的状况,等于就是这三万人要养活二十万人,而且还要负担着许许多多的支出项目。这也就是在夷州,要换了一般的地区,经济体系只怕早就垮掉了。为什么陆仁会在夷州拼命的鼓动女性出来工作与消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是被人口问题给逼的。而有着这样的前题,再加上女性们都走出了家门,会使得夷州女性的风气开放就很正常了。

    扯远了,只说这七千人是精锐陆军,海上力量没有算在这里面。换句话说,这七千人是陆仁手上最终的防御力量。而徐庶在夷州呆了又不是一天两天,这些事情徐庶当然很清楚。原本徐庶是打算就这么过去,等到了泉州之后再行招募与整编军队。可听说陆仁会直接性的调派两千精锐给他,徐庶已经是相当的意外了。换句话说,陆仁这是给予了徐庶多大的信任来着?

    一念至此,徐庶劝道:“兄长,这两千人马你还是留……”

    陆仁摆了摆手:“我明白你的想法。不过元直,泉州的镇守开不得玩笑,你过去之后再进行招募与整编可能会误事,得有点打底的力量才行。另外嘛,我们的这些陆军训练已久,也该适当的让他们出去长长见识,否则只是练却不让他们见点血的话,恐怕一样的会没有用处。”

    徐庶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就不推辞了。”

    陆仁话里的意思徐庶明白,这次去泉州正式设立府治,难免的会触及到一些人的敏感神经。孙权先不说,山越那边多少也会有些与陆仁这里不是很对路的部族,到时候会有些争斗是难免的事情。规模虽然不会大,但是让这些训练已久的士卒适当的见见血却正合适。

    又商议了几句,正事算是谈完,徐庶便举起杯向陆仁笑道:“既然愚弟还没这么快就开赴泉州,那么应该还能赶得上兄长你的一顿喜酒。”

    一提起这个陆仁就有点头痛,所以只是干笑了两声算是回应。

    徐庶又笑道:“木已成舟了,就是不知道兄长准备何时迎嫁甄家小姐?只是为何这几日兄长却不曾去与甄家小姐见个面?说起来,甄家小姐这几天也都一直未来上工。”

    陆仁苦笑道:“哪有那么简单?出了这样的事,除非是大家都一样的脸皮厚如城墙,否则不绷上几天的面子,不管是谁都说不过去是不是?”

    徐庶笑而点头:“这到是!女孩子家面皮总是要薄一些的,她如果不躲上个三、五天的,旁人再一议论那可就不好过了。”

    陆仁叹了口气,怪笑道:“元直你知道对这个事,我是怎么形容的吗?”

    “怎么?”

    “俩字儿……矫情!”

    ————————————————————

    夷州码头上一片繁忙,因为几个时辰之后糜贞便要带领船队出发。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船队主要目的地是江夏,而不是柴桑。虽说两地之间不过是隔江相望,但意义上却完全不一样。

    小茶楼中,陆仁正在和糜贞作临行前的细谈。

    “别嫌我罗嗦,你到了江夏马上和令兄说清楚,陆、糜两氏既然已经联了姻,我一定会全力支持令兄的仕途。这次的船队中有两千多刀枪兵器、一千弓弩、一千套盔甲,我可是把夷州府库里目前的存货都调动出来了,算是向令兄表一表我的诚意。”

    糜贞悠悠然的端起了茶杯道:“我知道的,而且同时再向刘皇叔说清楚,你帮的是我家大哥,而不是他……义浩,是这样吧?”

    陆仁也端起茶杯细品了一口,点头道:“没错,是这样。事情就是这样,我帮你大哥和帮刘备原本并没有什么分别,但在旁人看来却会是两回事。我与刘备非亲非故,如果是直接与刘备经商互市,刘表那里我们不去论他,孙权那里肯定会出问题。

    “换句话说,我这个陆氏宗主把军需器杖直接卖给与孙权为敌的刘备,等于是给了孙权一个‘吴郡陆氏私通敌国’的借口,闹不好孙权会借此直接对吴郡陆氏下手。而现在我们两氏联姻,有你大哥这个中间人在里面,孙权他就找不到什么合理的借口,就算想对我陆氏下手他也得在暗中行事,不敢闹到明面上来。

    “说白了,我卖东西是卖给自己的大舅子,既然是亲家我不帮他谁帮?这个道理在哪里都说得过去,孙权他要是敢胡乱动手就等于是有违人伦常理,百姓们要骂的也会是他……那些大大小小的宗族也会因此而自危,现在的宗族有几个没有与其他宗族联姻取利的?”

    糜贞微笑着斜倚到了墙上道:“要不要再放出点风,吴郡陆氏如果出了什么事就会直接来投奔于你?就当是隐隐约约的警告一下孙权,陆、糜两氏既然联了姻就互为依靠,他想灭是灭不掉的。而且现在的吴郡陆氏产业之丰、影响力之大,如果孙权不能打下夷州除掉现在的陆氏根基,吴郡陆氏又有你那里可以避祸而灭不掉,对他来说可是会后患无穷的。”

    陆仁道:“你看着办吧,反正底我都交给你了。还有,事若可为的话,你想办法和周瑜接触一下,婉转一点的告诉周瑜与孙权,只要孙权不来惹我,衣甲器杖这一类的生意我也会和他们做。”

    说到这里陆仁又是一阵阵的头痛。糜竺来找自己要支援,自己这里当然是要意思意思,不然回头在刘备那里也说不过去。再考虑到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这回还是只能把糜贞给派了过去,因为有些话只有让糜贞去说陆仁才能放心。

    至于孙权方面,暂时来说应该不会为难糜贞,毕竟上次双方在泉州那边虽然干了一仗,但规模较小不说,双方也还没有撕破脸皮,而且孙权清楚马上就要面对曹操的大军,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和陆仁交恶。

    但是陆仁也清楚,他与孙权之间的这一仗是肯定要打的。而这一仗如果不能漂漂亮亮的把孙权打回去甚至是打怕,他陆仁想和孙权也谈生意的事根本就是一纸空谈。武力这东西虽然有些令人讨厌,但却是不可欠缺的。

    说到这里陆仁头又是一阵阵的痛。回想起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中国原本封闭了数百年的国门就是被欧洲列强用武力给打开的。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被武力强行打开商路的地区数不胜数。陆仁虽然并不愿与人为敌,但也清楚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什么都是空话。军阀混战的时期,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想灭了你就灭了你,你再有钱、商路再广、影响力再大也是多余的。

    不过糜贞哪里知道陆仁的脑子里冒出来的那些想法?只是笑了笑道:“你别那个样子了好不好?你放心,反正你交待给我的事我会办妥便是了。”

    陆仁也跟着笑了笑:“你办事,我放心。”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零八回 事情一堆

    “你办事,我放心。”

    糜贞抽个空将一块点心纳入口中,又缓缓的喝了一口茶,忽然又皱起了秀眉道:“义浩,我突然觉得我不喜欢现在这样。我们虽然已经成了亲,但现在这样面对面的坐着,反而好像生疏了许多一样。若是换在以前,这会儿我多半会趴在你的背上撒娇吧……”

    陆仁抓了抓头皮道:“是啊,我也有点这样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清楚,我们是为了一个利字才成的亲,心里面当然会生出些排斥……”

    后面还有几句话陆仁没说出来。也不记得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妻不如妾,妾不如裨,裨不如侍,侍不如妓,妓不如偷,偷得到不如偷不到。简单点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心态问题,男女之间的各种关系里面,或许最勾人心的其实是彼此之间暧昧非常,却又始终自警自省不敢跨越雷池半步的那种情况,而陆仁原本就是这种心态了。

    用力甩甩头把这些不着调的事扔去一边,回过神来时糜贞已经趴到了他的背上笑道:“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尽可能的像以前一样吧。好不好啊?”

    陆仁猛的打了个冷颤。前些天处理那档子事的时候,糜贞可就狠狠的对陆仁来了一回重口味。方面的事要说没点兴趣是在骗你。只不过糜贞一疯起来吧,到还真是让陆仁着实有点吃不消。但这也难怪,陆仁身边的几号人里面,就属糜贞的事情最多,与陆仁呆在一起的时间最少,所以一有机会就会在陆仁的身上拼命榨取

    稍稍的整了陆仁一下,糜贞正了正神道:“不过有件事我不明白,义浩啊,你调给我的那些船真的能行?”

    陆仁解释道:“以往的船只都是单纯的风力帆船,船只航行完全依靠风力。但是这次的船队共有三十一只舰船,全部是明轮与风帆的双重结构……你可别和我说你没乘过明轮。”

    陆仁这回是把夷州前前后后建造的三十余只明轮给全部集中到一起,从明轮的推进方式来说,风力的影响并不算太大。而且在船队中有五只新式明轮是陆仁手下的一些工匠妙想天开的结果,即取消了主桅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风车,明轮的主动力改由风车来提供。而且这个大风车的扇叶不但可以拆装,本身还可以进行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以便能够从各个角度最大限度的取得风力推进。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陆仁手头上大量的旧式船只不都扔到赵雨那边去贩卖了吗?所以现在调集起来的,都是中期的舰船。至于蒸汽动力的船只……基本上都是战船,现在也还没有到可以普及到常规商船中使用的时候。

    (ps:可能有些不切实际,大伙儿将就当是可行吧。)

    这一次的船队除去与刘备搭线之外,也可以算是一次大规模的试航。在每只船上陆仁都配备了相应的数据记录员,要求他们把航行中的资料完完全全的收集回来。

    有人可能会问,明轮会被螺旋桨结构取代是肯定的事,那为什么陆仁还是要用明轮?其实螺旋桨结构虽然速度上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