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34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34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贞道:“姓赵名雨,别看她小我几岁,还是个未出阁的小丫头,可着实厉害得要命。哦对!她就是赵子龙赵将军的三妹。”

    “赵雨……”

    黄月英默念了几遍之后沉吟道:“若是日后有机会,我到真想和她见上一面,说不定会和她成为知交的。”

    糜贞伸了个庸懒的懒腰道:“黄夫人,和你倾谈一番我到也怒气消去不少。这两天因为一直生闷气,我觉都没好好睡过一下,现在可否让我一个人好好的睡上一觉?待我一觉醒来,就请卧龙先生来与我一见,我想知道刘皇叔这样不明不白的‘借用’我的船队到底所为何事。如果我能帮得上忙,我也会尽力而为,必竟我大哥糜竺也是刘皇叔帐下之臣,我出点力也是应该的。”

    黄月英微笑道:“正该如此!其实此番借用糜夫人的船队,计中关键之处正是要请糜夫人出面方可。”

    糜贞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哦,难怪要让你来劝说于我了,闹了半天不但要借用我的船,还要借用我这个人是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一十回 荆襄之变

    “黄夫人,和你倾谈一番我到也怒气消去不少。这两天因为一直生闷气,我觉都没好好睡过一下,现在可否让我一个人好好的睡上一觉?待我一觉醒来,就请卧龙先生来与我一见,我想知道刘皇叔这样不明不白的‘借用’我的船队到底所为何事。如果我能帮得上忙,我也会尽力而为,必竟我大哥糜竺也是刘皇叔帐下之臣,我出点力也是应该的。”

    黄月英微笑道:“正该如此!其实此番借用糜夫人的船队,计中关键之处正是要请糜夫人出面方可。”

    糜贞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哦,难怪要让你来劝说于我了,闹了半天不但要借用我的船,还要借用我这个人是吧?”说着糜贞向黄月英一竖手指道:“行,成交!不过丑话我可说在前头,不论计成与否,一定要保证我的人身安全,还有我这船队的安全。最后嘛……回头让卧龙先生去对刘皇叔说一声,该收的钱我一个钱都不会少收!”

    “……”

    ————————————————————

    糜贞要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补睡美容觉,黄月英也就退出了房来。门前留了黄月英的两个贴身丫环守候,黄月英向船工问清诸葛亮人在哪里后便举足去找。

    明轮的动力驱动房中,诸葛亮正盯着明轮的齿轮结构发呆。或许是绞盘转动的声音比较吵,亦或许是诸葛亮看得入神,以至于黄月英在他身后站了许久都没有查觉。

    黄月英没有出声去吵诸葛亮,自己也去细细观察明轮的驱动结构。看了许久黄月英轻声道:“这明轮的机关看似简单,其实当中大有玄机。绞盘以牛只带动,牛只力乏时只需换上旁边栏中的牛只便可。若是船欲疾行,还可以加长盘杆,集数人之力奔跑推动。最妙的却还是代桨大轮中的轴件,当中必有大珠,且灌以鱼油润滑,能省去不少磨损之耗,似乎还能省下不少气力。”

    (ps:所谓的轴件其实就是轴承。小型的精密轴承因为生产技术方面的关系夷州还做不出来,不过比较大的轴承却没什么问题。)

    诸葛亮回过神来,向黄月英歉然一笑道:“是啊,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实际上要涉及到的各种事情极多,单单这轮盘上关键之处所用的钢铁铸件就非同小可。全天下可能除了陆仁的夷州,再无他人拿得出这般手笔。有时我都在想,若不是我已经出仕于主公,我肯定会去夷州游历一番。”

    黄月英脸上依旧是那让人看着无比舒服的微笑:“日后说不定会有机会的。”

    诸葛亮点点头道:“我还曾听大公子刘琦提起过陆仁所制的机关弩,机关一发箭如雨下,且力道之猛令人惊怖。相比之下,我们的那连弩似乎就有些不够看了。”

    黄月英道:“我看也不尽然。陆仁那排弩如何我不知道,不过从大公子口中形容的箭支数量上来看,此机弩必然身驱庞大不便行动,只适合城防守卫之用,临兵对阵却不见得有多大的用武之地。”

    诸葛亮笑道:“我那个也小不到哪里去啊。”

    黄月英亦笑道:“如果你肯放弃当中的一些地方,比如十矢改为五矢,两百步改为一百五十步,说不定能缩小许多的弓弩身躯,那样就方便行军携带了。”

    诸葛亮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忽然明白过来,尴尬的笑道:“一时看得入神,只顾着与你谈及机关趣事,正事到给忘了。糜夫人她现在如何?”

    黄月英道:“好不容易给我抓到机会劝慰了她一番,现在她怒气已消去不少,正在舱中安睡。这两天她确实被气得够呛,人怎么会不累?就让她好好的睡上一觉,等她醒来之后你再去向她赔个罪,再好好的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借用她的船队。糜夫人虽是豪商,但也是性情中人,依我看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她定然会相助的……只是她甩下了一句,该收的船资她一个钱都不会少收。”

    “彼本商家,又因我这计策而被迫行事,胸中有些怒气在所难免,多给她些补偿乃是情理中事,主公一向慷慨大方,不会去在意这些钱帛。最重要的是主公本来就与陆仁关系不错,而为这些小事与陆仁闹出矛盾乃是不智之举。我这计策若成,主公便可入主荆襄是不假,但荆襄民心并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尽皆收服的,需要一段时间去治理教化方可。而在这段时间里,从夷州购来大量的军需之物能够省去许多事。需知曹操在北,随时可能会出宛城南下荆襄,主公并没有多少时间去治理民政,军需之物的补充又颇费时日,主公需要夷州陆仁的互市之助。相比之下,现在多花些钱帛去安抚糜夫人之心又能算得了什么?”

    黄月英道:“这些大事我帮不了你什么,你还是先去休息一下吧。过一会儿糜夫人醒来,你好好的整整仪容去与她面谈,休误大事。”

    ————————————————————

    午觉后糜贞醒来,懒腰之后习惯性的随意梳洗了一下。舱门前的丫环早有一人赶去报知诸葛夫妇,不多时这对公婆双双来到糜贞的舱前,黄月英先开口唤门道:“糜夫人是否睡来?可否与我夫妇相见面谈?”

    糜贞整好衣服,披散的长发也扎了个马尾巴。对着镜子照照无误后这才开门把诸葛夫妇引入舱中先行一礼道:“妾身糜氏,见过卧龙先生,请上座奉茶。”

    诸葛亮赶紧一揖到底:“亮见过嫂嫂!”

    糜贞楞住:“先生唤我什么?嫂嫂?”

    诸葛亮道:“早年陆兄长在襄阳隐居之时与亮有过一面之交。虽只一面之交,但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彼此间故以兄弟相称。如今唤你一声嫂嫂恰如其分。”

    糜贞着实有些哭笑不得,任谁都知道诸葛亮这是在拉关系(当然不带走后门),可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别人又极尽礼数,你能发作什么?

    请这两公婆在席中坐下,香茶品罢糜贞便开口问道:“先生,我是个商人,我们之间也就不说什么客套话了。先生向刘皇叔献计,强行借用我这船队到底要做什么?又希望我去做什么?”

    诸葛亮点头道:“好,糜夫人果然是女中豪杰,快人快语绝不马虎。那亮也就不再隐瞒什么,直言便是。亮胸中之计当如此如此……”

    连接襄阳与江夏的官道上,一只足有三千多人的部队正在向襄阳进发。这只部队全都是一身的孝白,从行进中的举动来看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只奔丧的队伍。不过呢,这只部队的行进速度实在是有点慢得可以,夸张一点的说根本就是龟速!

    领军之人当然是刘备刘玄德,他的左手是刘琦,右手是关羽、关平。身后则跟着孙乾与糜竺。张飞?刘备没敢带出来,以老张那性如烈火的脾气,这种需要隐忍的计策带他来多半会坏事,相对的关羽到是要稳重许多。

    缓缓行进了一阵,看看天色不早刘备便下令扎营休息。刘备待民极厚、名声极佳,当下便有不少百姓送些粮米水酒什么的前来慰问。而在这些百姓当中,有两个却被糜竺悄悄的带入了帐中……玩商人路线的嘛,要埋伏点这样的小探子小细作不要太简单。

    “长江水道上的商船现在何处?”

    “诸葛军师令小人来报,两日后便能赶到襄阳码头。”

    “赵将军在新野准备得怎样?”

    “已于昨日点起军兵,今晨出发。”

    糜竺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道:“你们休息一下便马上赶赴襄阳再行打探,若有何要事赶来报知。”

    二人悄悄的退出帐去,糜竺则赶去向刘备报信。

    “主公,似乎我们得走快一点了。按照与孔明的约定时间,三日之后我们必须得赶到襄阳城中,不然只怕商队中隐藏的军兵会被人发觉,若是那样此计败矣!”

    刘备此刻正闭着双目,双手抱怀而坐,腰身也半倦着,看上去好像是在凝视地面一般。听过糜竺的禀报之后,刘备稍稍的点了点头,语气显得有些阴沉,却也因此流露出了能与曹操相提并论的枭雄之气:“没有必要的话,尽量不要引发战事,能将蔡氏中人擒住便可……各位请先退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众人依言退出帐去,刘备缓缓的睁开双眼,那副神情让人捉摸不透。伸手摸索了一下白色孝衣内侧,刘备又点了点头。他贴身穿着一副陆仁特意让糜贞转送给他的精制像胶盔甲,其心口部位还有一块结实的护心镜,寻常的刀枪根本伤不了身躯分毫。

    “陆仁,谢谢你送给我的礼物,还有你之前给我的大略。现在一如你所想的那样,我正要去做它。只是我有些想不通,你到底是想帮谁,亦或是你是在帮你自己……”众人依言退出帐去,刘备缓缓的睁开双眼,那副神情让人捉摸不透。伸手摸索了一下白色孝衣内侧,刘备又点了点头。他贴身穿着一副陆仁特意让糜贞转送给他的精制像胶盔甲,其心口部位还有一块结实的护心镜,寻常的刀枪根本伤不了身躯分毫。

    “陆仁,谢谢你送给我的礼物,还有你之前给我的大略。现在一如你所想的那样,我正要去做它。只是我有些想不通,你到底是想帮谁,亦或是你是在帮你自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一十一回 将有大动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指出荆州的地理环境是“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荆州作为当时东南西北四个地区中间的核心地区,交通运输方面一向都比较发达。而襄阳又地处荆州中心地区,交通道路更是发达,当初刘表把荆州首府迁至荆州看中的就是襄阳优越的地理环境。

    经过刘表多年的苦心经营,又得益于十多年间从未遭受到战火波及之故,原本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军事重镇,现在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几乎可以说是冠绝中原,单单是过百万的人口基数就足以证明一切。

    襄阳城外的临江码头上一片繁忙,来自于四方的商旅大多都集中在这里买卖互市。虽说早年刘表与孙氏结仇时曾下令中断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贸易往来,但那只仅仅是对北面的曹操与东面孙氏而言,与南面的荆南数郡、西面的川中巴蜀却仍保持着原有的商业互市,必竟荆州也有很多东西出产不了,需要靠从别的地区进口。

    只是不知是从何时而起,襄阳一带与江东、江北的商路慢慢的恢复了过来。或许这是一种必然性,因为不管所谓的小农经济如何如何发达,始终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商业往来才能支持下去。而陆仁这个异数人物的出现,在这里也有不小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很可能是他加快了荆襄地区恢复与东部、北部贸易往来的进程。

    早先陆仁在荆州“避难”的那段时间里,陆仁便借助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成为当时几乎是唯一能在荆襄与江东之间水运经商的人,甚至在两地间的粮米盐铁这一类的重要贸易互市上都插了一脚进去。有他这个领头吃螃蟹的人,后面跟风而上的人就不会少……

    最初的时候,荆州与江东之间的一些胆大的家伙还只是偷偷摸摸的几近于走私,到了后来就已经是明目张胆的经商纳税。相对应的,荆州官方初时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索性就如同把断绝商路的令文在无形中取消了一般。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既然两地间的商贸往来禁止不住,那么与其让民间走私错失大量的税收,还不如干脆放开一点把税款收入袋中,这样至少还能够皆大欢喜一些。

    陆仁离开荆襄时把襄阳的产业大部份都交给了糜竺,但这并不表示就放弃了荆襄乃至川中地区的商路。正相反,现在的糜竺就有如陆仁放在荆襄地区的商贸集团总代理,自己的经营中心放在了夷州其他的一些商道上。

    大体上来说,就是夷州把货物送到荆州,糜竺这里收到货物之后再把货物转卖给旁人,剩下的事让糜竺自己头痛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就拿陆仁来说,陆仁可以把为数不多的优秀人才都集中到夷州的各个层面,同时因为没有直接性的涉足荆襄,与当地的豪族大家也不会产生直接的利益冲突。像以前陆仁的生意还要应付蔡瑁,现在就不用去管什么,要头痛也是糜竺去头痛。

    不过话又说回来,糜竺那是有刘备撑腰的人,一般情况下蔡瑁也不敢和刘备发生直接冲突。这二者之间是什么情况外人不得而知,只是从糜蔡两家的商业合作上来看,似乎也达成了某种的一致性才是。总之在荆襄地区的商业大局上来看还是一片太平的,而糜竺对荆襄地区北方商路的打通也大有贡献……东面的江东地区是陆仁自己直接性的商贸区域,糜竺的手伸不过去,当然要往北方去跑生意。

    ————————————————————

    不说襄阳码头上如何繁忙,离码头十余里处的荆州水军军营就显得有些不太像话。在这里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