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37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37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爷走好,恕不远送。”

    糜贞转回身去,向一女卫士递了个眼色。女卫士会意,从袖中取出一个小钱袋上前几步塞到军官的手中道:“军爷夜巡也挺辛苦的,这点钱就拿着,回头买点酒解解乏。只是还请军爷带句话给营里的人,如无要事就请不要再来烦扰我们。”

    说着女卫士压低了声音道:“今天白天有个不知好歹的水军将校惹怒了我家夫人,所以现在夫人看见官军就会心烦不想打交道,请军爷也体谅一下我们这些做下人的。”

    军官收下了钱再客套两句,急忙带着人离开糜氏商队。躲回暗处这一队人就开始分赃,军官还乐呵呵的笑道:“也不知水军那里是哪个不开窍的家伙,连财神爷都敢去得罪,不想混了是怎么的?哎,你们说说,咱们这差事还真是不错啊,原本还以为是件熬夜的苦夜,没想到竟然能捞着这么多的油水。”

    “老大,那要不要继续盯着?”

    军官道:“盯不盯无所谓的啦!人家糜夫人是正儿八经的商人,蔡大人那里都发过话别去惹他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也就行了。再说刚才咱们都看见了,他们运下船来的都是白花花的稻米,也就是说他们实实在在的是在卸货……行了行了,不敢惹的麻烦咱们别去惹!”

    ————————————————————

    船舱中,糜贞向诸葛亮道:“先生,刚才故意让船工失足显露货物的局是布成了,可是你打算送下船去多少人?四千军兵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哪里才能安置得下?”

    诸葛亮道:“夫人在襄阳城中的商铺大仓我曾经看过,若是里面没有货物完全可以藏下七千之众。来时我又问过糜从事,现在在那里藏下四千人是没什么问题的事。”

    糜贞哑然道:“先生真行,一开始是我的商船船队,到现在连我糜氏货仓也算进去了。不行,大事成后我要再加收三成的钱,不然我不甘心。”

    “……”

    船工们搬运货物依旧,暗中监视的那些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只是那些监视的人并没有注意到,每次送货下船的人就是会比取货回船的人少上一些。这回从船上搬货下船的可能是五百人,但从糜氏货仓再运货回船的人可能就只有四百。

    其实在黑夜之中本身就看得不是很清楚,这些小细节又有几个人会留意得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商船队里隐藏着的四千刘备军兵已经有大部分转移到了糜氏的仓库里。看看天色将亮,红日已升,气温也渐渐高了起来,糜贞的商队停止了装卸货物,码头上再次恢复平静。

    真的很平静,平静到那些暗中监视的人都睡了过去。蔡瑁本来也算是很小心了,知道派人来监视糜贞的商队怕有什么意外,可是他却没有想过派人去监视糜氏的仓库。现在的情况只要再有一夜的时间,隐藏在糜贞商队里的四千军兵就能全部转移,蔡瑁派去监视的人根本就是在徒费人力。

    ————————————————————

    次日天明,巳时中。

    刘备与刘琦的三千奔丧队伍带着一片哀号之声进入了襄阳城,很快便赶刘备与刘琦便赶到了刘表的灵堂之上,关羽、关平等人各自带剑相随。

    其实如果是想暗杀刘备,在灵堂上才是最好的地方。但一则是蔡瑁不想给人留下口舌所以没选灵堂动手,二则刘备、关羽、关平都是颇有武力的人,三则荆州官员中有不少偏向于刘备的人怕刘备遇害赶到灵堂暗中保护刘备,因此灵堂对刘备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危险。

    灵堂之上,刘备与刘琦都哭得死去活来。这里不说什么虚伪之类的话,因为刘备真的是在为一位一直都很关照他的好兄长过逝而真哭。哭得是情真意切兼催人泪下,连带着本来是假哭的蔡瑁、张允,还有一旁的蔡夫人都真哭了出来。

    一片哀号声与泪雨中,关羽上前先劝住了刘备止泪。这枚重磅催泪弹的威力一过去,旁边众人也总算是能止住泪雨。蔡夫人拭去眼水后向蔡瑁点点头,蔡瑁会意,上前向刘备道:“刘皇叔能从江夏赶来奔丧,主公当能含笑九泉矣!时逢大丧,二位公子又皆年幼,恐失丧葬礼数。皇叔与主公乃是同宗兄弟,正当请皇叔主持丧礼。”

    刘备的眼角还挂着泪,恭身领命道:“备素蒙兄长照应,如今兄长仙去,备自当为贤兄一主身后之事。只是未知兄长遗命如何,当立哪位公子接任荆州之主?”

    蔡瑁道:“主公染病于夜暴毙,未曾有遗命留下。且待主公下葬之后,皇叔与我等好生商议再行定夺此事如何?”

    刘备道:“也罢,兄长暴毙,备亦无心理事。待兄长入土为安,我等心境稍宁再行商议确为上策。各位,备以不才,主理兄长丧事,望各位能从旁相助。备大恩不言谢!”

    言罢刘备向厅中环揖一圈,众人也各自还礼,一场大事就这样“平静”的定了下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一十五回 惊闻讯息

    夷州,陆仁府坻。

    开春之后乱七八糟的事情肯定是很多的,而且建安十三年的开春也是陆仁自朝庭得到正式的官职之后的第一个开春,借着这样的一个势头,陆仁这里自然也要弄点像模像样的东西出来给夷州的上上下下看看。

    陆仁在书房中处理着公文,徐庶与刘晔则是在书房中颇有兴致的在挑选着经卷书籍,时不时的则会回应一下那边陆仁提出来的问题。这里可能得说一下,就是陆仁的书房在现时点可能是藏书最多且最为全面的资料中心,要是扔个学子文人什么的进来,很可能都会让这些人学子文人为之疯狂。

    往俗了说,陆仁要靠印刷业来赚钱赚声望赚影响力,书籍资料什么的不多不全那怎么能行?而当时一般的世家宗族,家里的藏书能有个几百卷、上千卷就已经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但是想和陆仁比一比的话就麻烦你靠边站吧。

    而且还有一条,就是陆仁这里的书除了多且全面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说是当时的孤本、善本,这可是当时的许多文人士子万金难求的东西。就比如说当初蔡琰那里的存书吧,那可是蔡邕留下来的宝贝,其中就有很多是当时的孤本。如果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进程,当蔡琰被曹操从匈奴那里接回来的时候,顺嘴说还能把遗失的千余卷默写出来个几百卷,曹操可是派了专人去蔡琰那里进行抄录。

    当然了,现在的情况是蔡琰的那些书在那个时候被陆仁的一把火给烧掉了。不过那个时候的蔡琰还年轻,状态好且记忆力强,陆仁又提供了足够好的条件给蔡琰,蔡琰自然是把那些书卷重新写出来的很多。如果说原有的历史进程中蔡琰是重写出了五成,那么到现在这个时候,蔡琰就是重新写出来了九成左右,其中就有很多很多是原本彻底遗失了的孤本。这些孤本要是拿出来再印刷发行……呵呵吧。

    单凭蔡琰也肯定是不够的,但夷州本身还有个“州之重宝”的郑玄。郑老爷子的藏书就不说了,再加上郑老爷子的一些著作以及对各类经卷的注解,可都是相当有价值的东东,而陆仁想要从郑老爷子那里弄过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而已。

    再接下来,陆仁派出去的那些商队按照陆仁的意思,除去常规的贸易之外,也很注重对当时的各类书籍进行收集,收集回来之后则会交于郑老爷子和郑老爷子的一些弟子们进行相应的遴选与抄录。

    有着这样的一些条件,陆仁这里的文献资料自然会渐渐的多起来。再加上陆仁这里有系统的印刷体系顶着,以及夷州远离中原地区战火的先题条件,陆仁的这个文献资料库说是当时最大的资料库并不足为过。至于所谓的皇家典藏库……献帝刘协当初从长安逃出来的时候跟乞丐都没多大的分别,饭都吃不上了,谁还顾得上书来着?遗失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瞎扯了一大堆,只说刘晔和徐庶在陆仁的书房里面翻阅书籍,除了是以参谋的身份帮陆仁即时解答之外,也是在挑选夷州下一批要作为印刷业主打产品的文献。至于什么推广文化、扩大夷州的影响力就不说了,这玩意儿在内陆各地区的几次发售所带来的利润,那可是让刘晔与徐庶都为之汗颜的。

    三个人都在忙着手头上的事情,雪莉却突然赶到了书房,招呼也没打就把手中的一份电文递给了陆仁:“主……师兄,糜贞从荆州发来的急电!”

    这一声“荆州发来的急电”当时就让陆仁、徐庶、刘晔都是一愣,各自手上的事情也都停了下来。陆仁接过来之后只是扫了一眼脸色就为之一变,急忙挥挥手让侍从都退出了书房,徐庶和刘晔也都凑到了陆仁的身边。都知道陆仁这次是把糜贞派去了荆州,而糜贞在这个时候拍一封急电回来,就肯定是意味着荆州那边有了大的动静。

    侍从都退了出去,陆仁这才重新检阅电文。几眼过后,陆仁就猛的一拍桌案,气苦道:“怎么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一转手把电文又递向了徐庶与刘晔,二人接过来各自看了一下,脸上也跟着变了色。这两位,一个曾经是曹操那边比较有战略眼光的谋士,一个是在刘备的麾下呆过一段时间的智者,所以他们只要一看糜贞拍回来的急电,就知道荆州那边将会有些什么样的动静。

    房中一时之间静得有些可怕,许久过去之后陆仁才压低了声音道:“刘表一死,刘琦和刘琮这两个派系的人马马上就会闹腾起来,这我到是早就有所预料的,只是没想到刘表居然会死得这么突然。”

    还一句话陆仁没说,那就是任陆仁怎么想,却也没想到刘备竟然会玩起了政变这样的手段。准确的说,刘备那头现在是准备动手,但还没有闹起来。因为刘备在刚刚抵达襄阳的时候,处于被诸葛亮夫妇半监视半软禁状态的糜贞才终于找到机会脱离了一下诸葛亮夫妇的视线,急急忙忙的拍了这份只有二十几个字的电报给陆仁,大致的说了一下刘表已经在不久前病死,而刘备作好了准备要和蔡瑁集团争夺荆州的事。

    站起身来回的踱了两圈,陆仁向雪莉吩咐道:“雪莉,你马上去给糜贞回电,让糜贞也别管什么钱和货了……就这样回电吧,扔光货物,火速归还。”

    雪莉应了一声回电去了,徐庶与刘晔对望了一眼,刘晔便上前问道:“将军,荆州现在的局势你是如何看待的?”

    “如何看待?”

    陆仁气苦的笑了笑:“我现在郁闷得要命!刚才我不都说了吗?我早就知道刘表一死,荆州那边就肯定会出大事情,可他吗的想不到刘表死得还真是时候!早不死,晚不死的,偏赶上我这次让糜贞带队过去他就死了。

    “这丫闹的,如果是别的糜氏子弟带队再碰上这场事到也罢了,了不起我就是丢掉点人手,最多最多也就是扔掉那三十来只明轮,亏点钱而已。可是糜贞被挟持之后,没准在旁人的眼中就是这场事我也参予在其中,这尼玛到时候很多方方面面的我不好交待!你们到是说说,我这次干嘛要犯这个浑?为什么偏偏就要派糜贞去荆州?”

    徐庶和刘晔又对望了一眼,然后是徐庶开了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都知道刘景升已然时日无多,荆州的局势会变得扑朔迷离,这个时候兄长你必须得委派一个得力之人去荆州那边打探消息,暂时来说也只有糜夫人可担此任。”

    陆仁叹了口气,又踱了几个圈之后才道:“不管怎么说,得让糜贞赶紧从荆州脱身归还。还好她毕竟是糜竺的妹妹,又是我的夫人之一,刘备和孔明应该也不敢对她做什么过份的事,所以糜贞要从荆州脱身也应该不会很难。总之不管是刘备也好、蔡瑁也罢,别他吗的把我给拖下水就行了,我可没空搅到他们的这滩子浑水里面去。”

    刘晔点了点头。相比起都在荆州呆过的陆仁与徐庶,刘晔不是很清楚荆州那边的一些情况,所以开口问道:“将军、元直,依你们看这场荆州之争,是谁能取胜?”

    徐庶没说话,陆仁则是摇摇头道:“要我说,刘备和蔡瑁都是傻叉!他们这个时候动上手其实谁都占不到便宜。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也必须尽快动手,明知是傻叉也得争着去当一当。”

    顿了顿,陆仁接着道:“刘备和蔡瑁其实是谁都吃不掉对方的。蔡瑁是荆州土著,根深蒂固;刘备则是雄才大略,善得人心。所以除非是一口气把对方的头面人物全都给做掉,否则就肯定会闹出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而按照糜贞拍回来的电报,刘备显然是想在刘表的灵堂上动手除掉蔡瑁,只是刘备会这么想,蔡瑁难道就不会这么想了吗?如果说有一方没有作准备的话,事情到还好办,可是现在双方都有准备……呵呵,所以我才会让糜贞什么都别管了,赶紧的从荆州回来,免得在乱军之中玉石不分。”

    刘晔点头道:“将军说得不错。他们的确是谁都吃不掉谁,可是动手的话就还有点希望,不动手则是坐以待毙。”

    陆仁道:“所以我才说他们明知道是在当傻叉,却也只能争着去当一当。事情如果动作够快、做得够好,那他们就可以争取到一个把荆州的局面稳定下来的时间差。蔡瑁就不说了,他本身在荆州就根深蒂固,要把荆州稳定下来不难;真正需要点时间的是刘备,不过刘备有大公子刘琦来当门面,而且荆州有很多人支持刘备,要是有点时间给刘备,刘备自然是可以将荆州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徐庶跟着开了口:“只可惜刘皇叔怕是很难得到这样的时间了。按赵雨从河北那边发回来的消息,曹公一直在整军备战,随时都可以南下荆襄;而江东孙权也一直对荆州虎视耽耽,荆州一但发生动乱又不能速平的话,孙权也肯定会有所行动。而且刘琦这次是从江夏调动了一些兵马去襄阳,江夏的守备……荆州这回是要大乱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一十六回 箭拔弩张

    “……荆州这回是要大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